24K小说网 > F1:绝对车感 > 第238章 21天

第238章 21天


英国大奖赛落幕了,央视照常报道了吴轼的夺冠。

    因为之前的多次报道和推流,加上夺冠本身带来的吸引力,让吴轼现在的讨论度变得非常高。

    有了热度,流量自然而然的到来,不同地方的媒体不管是不是体育领域的,都会发几篇稿子。

    自媒体也跟风一拥而上,进一步助推了这股子热度。

    当然,F1的入门是有相当门槛的。

    不少人看了几眼就走了,觉得非常无聊,看过其余赛事的,走前还要吐槽巨不如看拉力有趣。

    也有部分人虽然不怎么看比赛,但是天天看各种F1资讯,看评论区里怎么吹吴轼,云入坑了F1。

    总而言之,哪怕吴轼带来了大量的热度,F1本身观赏性门槛摆在那里,拉新实际上非常困难。

    只是央媒主推加上吴轼展现的强横潜力,已经引起了部分公司的注意。

    请体育明星来为企业代言,本来就是提高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即使F1运动在国内并不如篮球、足球、羽毛球这些民众普遍参与的项目热度高。

    但F1本身在国际上属于顶尖赛事,哪怕近几年式微,其地位依然在那里。

    所以很快有人将目光投向了吴轼。

    特别是些有国际业务的公司,业务部门已经行动起来。

    这方面的事情依然由Hpeng公司进行事务对接。

    不过今年吴轼大概率不会引入太多合作,一切要等到2015赛季尘埃落定再进行深入沟通。

    英国站后是匈牙利站,期间隔着21天,不是夏休也和夏休差不多了。

    当然,因为不是夏休期,也不会触发国际汽联要求的强制休息。

    所以各支车队的工程师依然需要薅秃头发持续研发改进。

    而车手这边的时间就宽裕了不少。

    吴轼在宿舍里整备了一套价值不菲的模拟器。

    有空的时候就拉上潘子跑跑IR。

    潘子的账号也是最近注册的,他本没有太多时间花在这上面。

    新秀要适应F1是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的,哪怕是维斯塔潘也是这样。

    不过当吴轼邀请他的时候,他还是会找时间来跑跑,想要看看模拟器里能不能给吴轼干掉。

    两人跑过些比赛,互有胜负。

    IR再怎么拟真,也是模拟器游戏,两人都刚刚接触,比拼的就纯粹是谁适应性更好了。

    除了偶尔的放松娱乐外,吴轼这21天也并不会轻松多少。

    每天的锻炼依然是雷打不动。

    不过经过半个赛季的驾驶锤炼,他脖子的强度已经足以应付大部分比赛了。

    脖子锻炼就是这样,坐在F1里面去开一个半小时的效果好过一周的锻炼。

    在成长的过程中,营养师肯·鲁伊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饮食依然被严格管控。

    这大半年来,他几乎没有吃过滋味丰富的食物。

    他嘴里已经淡出鸟味了。

    每次吃早餐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早茶。

    每次吃午餐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白切鸡、卤鹅、烤鸭。

    每次吃晚餐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麻辣老火锅。

    总而言之,当凌慷发送在国内他们吃饭的照片的时,他口水直流。

    但为了职业生涯,他现在不能敞开肚子吃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等到年龄长大后,这种严格的饮食控制才会好些。

    英国大奖赛的余波仍然在欧洲赛车赛事媒体领域里扩散。

    吴轼在比赛胜利后对着镜头的大声呼喊,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挑衅。

    一些英媒暗指吴轼不懂礼仪。

    这下子,吴轼更深刻理解了维斯塔潘为什么这么讨厌英媒了。

    不过有骂吴轼的,也有指责汉密尔顿。

    斯诺克运动员奥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谈论到最近颇有话题度的F1英国大奖赛就说道:

    “汉密尔顿2014年获得的胜利,不过是因为他有一辆足够快的车,当这辆车的优势不够明显的时候,他就会失去竞争力。

    “来自东方国度的小伙子夺冠,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

    这话不是在帮吴轼说话,仅仅是对汉密尔顿车迷掀起的舆论所不满。

    当然,说这话的背后有没有他和赵心童去吃火锅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国际汽联倒是乐见于这种不针对他们的争论,这会引来更多人关注这项运动。

    而除了银石站引发的车迷争论以及吴轼积分榜持续领跑外,最令围场关注的莫过于盛夏转会季。

    意塔利的《晚邮报》声称,瓦尔特里·博塔斯将在2016年取代Kimi·莱克宁在法拉利的位置。

    这新闻爆出的瓜太大,吴轼肯定是不相信的。

    果然,新闻发布不久,有关人士立即就出来否认了。

    吴轼也询问过玛蒂娜阿姨这件事情,她也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不过这大概率是为了热度而进行造谣。

    然后吃着瓜的吴轼一不小心又吃到了自己的身上。

    一家英媒,称吴轼将在2016年离开威廉姆斯,霍肯伯格会取代他的席位。

    因为有人看到了霍肯伯格跟威廉姆斯有联系。

    这个事情出来,威廉姆斯也是第一时间进行了说明。

    表示自己和吴轼的合同是三年的,不会违约。

    同时还正式宣布将马萨的合同延长一年。

    除此之外,存在感非常低的世界冠军巴顿的去向也备受关注。

    迈凯伦持续低迷,不知道他是否会继续效力这支车队。

    马格努斯和范多恩这些优秀的年轻车手正想要进入围场,对席位那是无比渴求。

    索伯倒是直白宣布,纳斯尔和埃里克森就是下个赛季的正式车手,已经完成续约。

    也不知道宣布的这么早是车手背后的赞助到位了,还是说索伯签合同就是这么随便。

    要知道赛季初索伯因为合同官司,差点连比赛都参加不了。

    在这个夏季,红牛和雷诺的合作关系也变得岌岌可危。

    根据各方信息,两者大概率在2016年分道扬镳。

    今年雷诺已经带给红牛足够多的“惊喜”。

    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两者不再合作后,雷诺是自此离开围场,让F1又少了家引擎供应商?

    还是说重新组建一支厂队?

    雷诺运动董事总经理阿比特布尔对此表示无可奉告,秋季之前他们不会对此发表任何看法。

    不过他却透露了另外一件事情,2016年,雷诺将不再支持雷诺方程式3.5。

    这似乎展现了雷诺现在的管理层对于赛车运动不再关注的态度。

    马诺车队这边则宣布了将由2014年的GP2冠军车手法比奥·莱默参与匈牙利站周五的一练。

    各种不断爆出的新闻终究因为没什么大乐子逐渐消停。

    围场又陷入了赛间的平静。

    但这种平静是新闻意义上的平静,各支车队内部依然火热。

    梅奔高层针对连续的失利已经非常不满,频繁的内部会议不断给员工们施加着压力。

    威廉姆斯这边因为爵士提前和吴轼说的那段话,将赛中发生的事情一笔带过。

    赛后复盘中也没有提及敏感话题,只是强调了要优先保障吴轼的积分。

    然而即便没有过多纠结上一站的问题,吴轼依然感觉到工厂里的氛围变了。

    氛围问题目前倒是无伤大雅,威廉姆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赛车研发上。

    资金的不断投入,给车辆升级后,却收到了两位车手相差较大的评价。

    车队只能在模拟器上进行拟合,并且准备好部件在练习赛上尝试。

    其实现在威廉姆斯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抛开低阻设计,回到高下压力区间,车辆的稳定性甚至于不如赛季初了。

    当然,现在直接照搬赛季初的设计也是不行了。

    经历半个赛季的研发,围场平均圈速已经提高了将近1秒,赛季初的FW37拉到现在来会被暴打的。

    这就是研发的困难性,越往后走越难,出现问题弥补的方式也越少。

    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就要求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威廉姆斯必须要管理好财务上的事情,才能够支撑车队健康运营。

    一大半的研发在考虑继续优化赛车,另一小半则在针对下一场大奖赛进行准备。

    匈牙利大奖赛,是在著名的亨格罗林赛道上进行。

    这里有着不少名场面,不过令吴轼印象深刻的都是发生在未来。

    比如2020年,维斯塔潘勘察圈打滑上墙,红牛车组20分钟极限修补,最后潘子拿下亚军。

    还有像是什么一杆清台之类的,那也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场景。

    不过这些都和他没有关系了,他最需要考虑的是,FW37要怎么调校才能适应这条赛道。

    从赛道特性来讲,这条赛道和摩纳哥差不多。

    虽然亨格罗林是专门修建的赛道,和街道赛采用现成的道路不一样,但他们硬是将这条赛道修成了狭窄的“街道赛”。

    整条赛道的平均宽度仅有8米,前排车手封住路线,基本就能够断绝后方车手超越的可能性。

    所以,排位赛又变得非常重要。

    不过和摩纳哥不同,炎热的夏季加上众多需要多次重刹的慢速弯道,让轮胎损耗非常大。

    总共70圈的比赛,一停、二停、三停都可以作为策略。

    当然大家不会傻乎乎的选择一停,轮胎剧烈损耗的情况下,不说圈速问题,光是爆胎风险就足够大了。

    二停和三停才是更普遍的倾向。

    具体采用什么策略,还需要等练习赛的情况。

    7月18日,比安奇突然来英国找到了吴轼,讲述昨天做了个梦,梦到了那场几乎致命的事故。

    吴轼向车队请了半天假,和这位本应该成为法国F1未来之星的车手聊了很久。

    聊着聊着,他才猛然记起,原本的7月17日,比安奇在昏迷九个月后长眠于家乡。

    他的到来,终究是改变了不少事情。

    “对了,尼古拉斯也对我在办的赛车场产生了不小兴趣,特别是听说你也加入了其中后。”比安奇提到。

    尼古拉斯·托德,国际汽联主席让·托德的儿子,是围场里著名的经纪人。

    吴轼不知道尼古拉斯为什么要跟比安奇说这个事情。

    毕竟尼古拉斯就是马萨的经纪人,平常也见到过几次。

    “现在各家车队都在弄青训,作为职业经理人去挖掘车手的机会越来越少。”比安奇说道。

    “噢?那看这意思是说,他也准备加入你的计划,挖掘那些年轻的车手?”吴轼好奇道。

    “确实有这个想法,他甚至于有些后悔前几年为什么没有和你见面谈谈。”

    尼古拉斯是联系过希德的,坦言可以帮助吴轼规划进入法拉利的路子。

    嗯,这在当时的希德看来简直多此一举,毕竟那时候吴轼是可以和法拉利直接对话的。

    “如果他有兴趣,我是非常乐意他的参与,他有足够的人脉,对于不少没有背景的孩子来说,他能够给予孩子们最渴望的机会。”吴轼说道。

    “那是好说的。”比安奇笑了起来,非常灿烂。

    两人又谈到勒克莱尔,这位英俊的摩纳哥少年,在F3里征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只有开过范阿默斯福特车的人才知道,想要开这个车拿到冠军有多么的难。

    之前只有吴轼和维斯塔潘做到过,现在勒克莱尔也做到了。

    以后只怕是很难有人能做到了。

    毕竟大车队的目光也渐渐投到更低级别的赛事——后期梅奔甚至于丧心病狂直接看向了卡丁车。

    出名的天才会早早被大车队笼络,像是范阿默斯福特这样的小车队,再难有天才加盟了。

    而除了乐扣,F3里还有不少熟悉的名字,斯托罗尔、拉塞尔、阿尔本等等。

    说起F3,吴轼又想到了去年那些对手。

    奥康在跑GP3,势头很猛。

    至于他为什么不去跑更高级别的赛事,可能和他的经济情况有关系吧。

    在迈入最高殿堂之前,每一步都要钱的。

    不过他优秀的能力已经得到了不少F1车队的青睐。

    围场里现在对于揠苗助长的事情不再那么抗拒了。

    因为去年威廉姆斯和红牛从F3里捞上来两个人,现在一个积分榜第一,一个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驾驶水准。

    任谁都在想,是不是天才们都在扎堆出来?要不要先抽一波卡?

    万一开出像吴轼这种UR卡,那岂不是发达了?

    晚上,比安奇告别,他要回法国了。

    来得匆忙,去得也匆忙。

    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啊。

    吴轼一个人在街上,就着阴沉的天走了两个小时。

    当耳边没有了引擎声、鼻翼没有了机油味、眼前没有了方向盘,整个人都感觉松垮了下来。

    暂时什么都不去考虑,心灵在短暂的放空中得到了修补。

    偶尔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才知道自9岁那年起的奔波究竟是为了什么。

    呼吸!

    他看过霓虹闪耀,知道比赛还没结束,努力也应不休。

    次日,他回到了厂里,坐上了模拟器。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9/111108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