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汴梁蹴鞠,京师诗会
所谓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赛。
在北宋时期,蹴鞠已经是风靡宫廷、民间的运动。
高俅就是凭借踢得一脚好球,被宋徽宗赏识,后来飞黄腾达,做了殿帅府太尉。
当然,当时的蹴鞠和现代足球差别比较大。
现代足球有两个球门,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得分。
北宋的蹴鞠,球门在中间,高19米,顶上有个门洞,就是所谓的:风流眼。
把球踢进风流眼,就算是得分。
在北宋时期,有专门的蹴鞠场地,还有专门的球队。
两支球队激烈争夺气球,身体的冲撞很猛。
终于,球到了风流眼底下,那男子用力一脚踢球,却被另一个人男子用力拦下,球飞出场外,刚好冲着武松面门而来。
穿越前,武松也是个足球爱好者,每周都要踢几场。
最关键的是,武松从来不吃海参,腿不软。
眼看着球飞过来,武松一时技痒,抬脚狠狠一脚踢去。
咻!
球从风流眼穿过,速度又快又猛。
噫?
众人的目光看向武松。
“好球!”
“好脚力!”
场上的球员也看向武松。
一个身穿黄衣的男子走过来,对着武松行礼道:
“在下黄如意,齐云社球头,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所谓球头,就是球队的队长。
“我叫武松,来参加省试的考生。”
“方才技痒难耐,得罪了。”
黄如意笑道:“武举人腿法高明,是否愿意下场玩两脚?”
武松虽然擅长足球,但蹴鞠毕竟不一样。
而且,自己马上就要参加省试,需要好好准备,没空和他们玩。
“多谢球头好意,春闱在即,只恐无暇蹴鞠。”
“春闱之后呢?”
“若是得闲,再来玩两脚。”
武松觉得奇怪,为什么黄如意这么坚持?
难道看自己不爽,抢了他的风头?
“好,我是齐云社的球头,我们就在吉庆街。”
“若得闲,一定来。”
黄如意回球场继续踢球,武松则缓步走回客店。
天色不早,武松吃过饭,专心在客店读书。
接下来的几天,武松只在门口书店买了些教辅材料,其余时间全部用在读书上。
咚咚咚...
房门突然敲响。
武松放下书,起身打开房门,只见何运贞站在门口,身后是林震。
“何公子?”
武松有些诧异。
作为恩州府解试第二名,何运贞肯定要来参加省试的。
在这里见到两人并不奇怪。
只是何运贞的父亲是河东道转运使,作为官二代,主动来找自己,就很奇怪。
而且,可能没好事!
难道想在汴梁打击报复?
“解元兄。”
何运贞笑呵呵行礼,看不出恶意。
“你们何时来的?却是不知。”
武松笑呵呵回礼。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运贞笑脸相迎,武松也不好给他脸色。
“解元兄躲在房间里读书,不和我们联络,当然不知。”
林震笑容可掬,没有先前的狂妄自傲。
恩州府解试,武松的朱子理学震撼了他们,自然不敢再轻视。
“春闱在即,不敢怠慢。”
武松站在门口,丝毫没有请他们进来坐坐的意思。
何运贞说道:“解元兄才华横溢,春闱自然不在话下。”
“切莫小觑天下英雄。”
“解元兄说的是,如今我大宋朝的举人云集于此,今年有8千之众,最后的进士只有300人,百里挑一啊。”
何运贞有关系,能知道报考人数。
8千多人参加省试,最后中进士的只有3百人。
3百个考生中,出一个进士。
而且,这些考生都是从州解试百里挑一出来的。
这个竞争确实激烈。
“两位仁兄登门,想必有事?”
武松不想跟他们废话,有事说事、没事滚蛋!
“我们想请武松兄弟参加一场酒会。”
“酒会?你们官二代的聚会?”
武松直言不讳,何运贞愣了一下,笑道:
“兄弟对我不满啊,我父亲虽是转运使,但我科举靠的是真本事。”
“当然,不敢和兄弟相比。”
“这酒会并非我等官宦子弟的聚会,而是赶考士子的聚会。”
早猜到这些读书人喜欢拉帮结派搞聚会。
武松躲在房间里读书,就是不想和这群装逼的读书人混在一起。
“莫非席间要斗诗文?”
“不错,解元就是解元,一猜就对。”
武松感觉有些无聊,怎么到最后都要来这么一出?
穿越一定要斗诗文吗?
林震见武松有些无语,问道:
“解元兄,虽说如今的科举不考诗文,但对我们读书人来说,诗文依旧是才华的展露。”
“而且,这次酒会是江南西路的考生挑起的,我们河东路的诗文...确实不如。”
何运贞笑呵呵说道:“不错,这次是我们河东路与其他各路的比试。”
北宋的行政区划为三级:路、州、县。
相当于省、市、县三级。
这次诗会,相当于每个省的考生比试文采。
林震说道:“武大哥,你知道的,江南西路才子辈出,你不去,我们不是敌手。”
江南西路就是江西省。
虽说后来的江西省是天选打工人、环江西带,但在宋朝,那绝对是牛逼的存在。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晏殊、杨万里....都是江西人。
让何运贞他们去和江南西路的考生比诗文,确实够呛。
“难道河东路没有其他人了?”
武松只是恩州府的解元,河东路不止恩州府一个,应该还有其他人才对。
何运贞苦笑道:“我们以经世致用为主,功夫都在文章上,诗文一道,用功不多,所以...他们也不行。”
林震说道:“武大哥,只能你出手了。”
武松不太想在这个事情上浪费时间。
只要到时候拿下状元,什么狗屁诗文,都不重要。
“兄弟,这次诗会在金环巷登仙楼,由李师师主持。”
金环巷是汴梁最繁华的烟花区,位于外城东南角,临近汴河码头。
汴梁的名妓,几乎都在此处。
武松心中微动,脸上却露出不悦之色:
“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我武松是好色之徒?”
何运贞哈哈笑道:“孟夫子曰:食色性也。”
“哥哥在恩州府把花魁娶回家里,莫非以为兄弟我不知?”
武松被当面揭穿,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难道赢得诗会,就能与李师师一度春宵?”
“此事不敢说,李师师乃当红名妓,听说官家与她也有往来,想与她一度春宵...只怕比中状元更难。”
按照水浒的剧情,宋徽宗和李师师确实暗中往来。
不过,李师师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物。
后来李师师不就跟着浪子燕青认姐弟。
燕青这小子,一身的花绣,跟着卢俊义当小弟,妥妥的小黄毛。
这样看来,李师师的眼光也不咋地。
燕青能搞,老子凭什么不能?
武松大手一挥,说道:“好,这个诗会我去。”
何运贞大喜道:“有兄长出手,我们河东路必胜!”
武松答应了,两人喜滋滋离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7/233004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