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汴梁诗会,见李师师
两天后。
入夜时分。
武松换上一身新的直裰 、外面披着袄子,缓步出了客店。
走过热闹繁华的街道,到了金环巷,只见码头上一片繁忙。
汴梁不宵禁,即便到了晚上,依旧不断地有船靠岸、不断地有船离岸。
贩夫走卒络绎不绝、行人商旅穿梭如织。
旁边则是画楼酒肆,各种行当商铺。
金环巷在水边,上百家青楼临水而建,灯笼挂在屋檐下,照得水面通明。
楼内丝竹之声袅袅,偶尔能听到女子笑声。
武松走入金环巷,很快找到登仙楼。
这是汴梁最有名的青楼,也是最贵的青楼,是个销金窟。
门口有小厮迎接,武松说来参加诗会,小厮直接带着上了三楼。
踩着楼梯上去,就看见何运贞与几个人说话。
见到武松,何运贞连忙起身,对着其他人说道:
“这便是清河县的武松,我们恩州府的解元、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
何运贞又把其他几个人介绍一番。
其中几个也是当地的解元,都属于河东路。
“早听说仁兄打死老虎,以为是谣传,今日见了,才知道仁兄魁梧了得。”
在场的读书人都比较斯文,就算长得高大,也是白白净净,举止风雅。
武松这种带着绿林好汉气质的,十分少见。
“见笑了,那日多喝了几碗酒,所以胆壮。”
“若是再见到,我也落荒而逃。”
这一说,其他人越发震惊:
“仁兄醉酒之后居然还能杀猛虎,佩服、佩服!”
何运贞请武松在上首坐下,目光看向对面几桌:
“那些人便是江南西路的士子,那人是庐陵欧阳雄,那个是临川陈欢,都是当地的解元,诗文极好。”
江西庐陵、临川都是才子之乡,两人气质确实不凡,有江南文人的样子。
又看向靠窗的几桌,说道:
“那是西川路的士子,那人是眉州的解元李成筹。”
西川路就是四川一带,也出了很多文人。
苏轼三兄弟就是眉州人士。
何运贞把在场的才子一一介绍,武松暗暗记在心头。
到了这里,都是为了科举而来。
能考中解元,诗文还不错,肯定都是聪明人,一个月后的省试,这些人都是劲敌。
很快,登仙楼聚集了40多人。
赶考的士子有8千多,到场40多个,人数不算多。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来,几乎都是解元,或者官二代。
林震是何运贞的小跟班,所以才有资格进入。
楼下传来脚步声,众人看去,只见一个身穿锦衣、要悬玉佩、手持香扇的年轻男子上楼。
“王公子来了。”
众人纷纷起身迎接,何运贞也起身。
武松低声问道:“这人是谁?”
“此人是户部右侍郎王回的公子,唤作王禄。”
“今日这诗会,就是他组局,今夜的花销,也是他出的银子。”
宋徽宗时期,户部分为左右曹。
左曹主管传统赋税与民政,右曹专掌王安石新法相关的财政事务。
看起来,右曹似乎不重要,其实右曹的权柄更大。
右曹侍郎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户部尚书无权干预,相当于户部二把手。
如今的户部右侍郎王回,是王安石的老乡,也是江南西路人士。
“王兄。”
江南西路的士子纷纷起身,特别是庐陵欧阳雄、临川陈欢,两人似乎和王禄很熟。
其他人纷纷上前招呼,何运贞也上前打招呼,林震跟在身后,眼巴巴看着。
唯独武松坐着喝茶,没有理会。
不管多分风光的人物,不管权力多大的富二代,在滚滚历史洪流中,都是蝼蚁。
金国马上崛起,辽国覆灭,接着就是北宋的靖康之耻。
只有武松能力挽狂澜!
所以,武松并不理会王禄。
众人寒暄过后,王禄却主动把目光投向武松。
“想必这位就是景阳冈上猎杀大虫的武松吧?”
王禄笑呵呵询问,所有人目光一起看向武松。
听这语气,好像并不相信。
其实也正常,吊睛白额虎体重一千多斤,一口一个直立猿。
武松虽然身材魁梧,但要说独自猎杀老虎,王禄是不信的。
武松笑了笑,说道:
“清河县武松,有礼了。”
武松傲慢的态度让欧阳雄、陈欢很不满。
“武松,王公子和你说话,你也忒不知礼数。”
武松反问道:“那如何才是懂礼数?莫非要我跪他?”
“你!”
王禄冷冷一笑,展开香扇,说道:
“罢!今夜诗会,且在诗文上见真章!”
王禄在中间坐下,婢女泡茶。
众人落座,何运贞在武松旁边坐下,低声道:
“他父亲是户部右侍郎,你不该恶了他。”
武松哂笑道:“天下将有大变,莫说他一个区区户部侍郎,便是官家也需我来扶持,我为何要逢迎他?”
何运贞愕然...
王禄微微呷了一口茶,香扇合上,轻轻敲了敲,说道:
“李行首怎的还不出来厮见?”
一个老鸨子慌忙过来,笑呵呵道:
“王公子且坐,女儿正在楼上梳妆。”
这人是登仙楼的老鸨子,大家都叫她:李妈妈。
若问这世上谁最好色,那不好说。
但若问这世上谁最闷骚,那铁定是读书人,特别是文科生。
在场的士子都是舞文弄墨之辈,李师师是汴梁花魁,都想见一面。
等了一盏茶功夫,还不见李师师下楼。
王禄有些不耐烦了,说道:
“想来李妈妈嫌我给银子少了。”
王禄挥挥手,一箱金子摆在桌上。
“加上这1千两金子,可够了?”
世上虔婆爱的是钱财,早先王禄给了500两金子包场。
按理说,这金子是够了的。
但李师师一直不下楼,应该是嫌少。
所以,王禄又加了钱。
“够了、够了。”
李妈妈抱起箱子,对着楼上喊道:
“女儿,下来见王公子。”
话音刚落,却见一个年方二八、体态婀娜、风姿万千的女子下楼。
身上穿着时兴的绛绡裹胸裙、脚下金丝绣花鞋、头戴镂空金钗。
脸上略施粉黛,远山眉如黛,眼波流转,顾盼含情。
两个婢女扶着,缓缓走到中间,对着王禄行礼:
“奴家见过王公子。”
“花魁娘子好难相见,却要金砖铺路。”
李师师笑盈盈给王禄倒了一杯茶,两手捧着,送到身前:
“没有金砖铺路,奴家怎的有门路见公子尊面。”
这一句话,把王禄要花钱才能见到李师师,说成了李师师要有钱才能见王禄。
武松心中暗道:
不愧是花魁,真会说话,情绪价值拉满!
王禄接了茶,高兴道:
“来人,再拿千金与花魁娘子买胭脂。”
下人又抬了一个箱子上来。
盖子打开,依旧是金灿灿、黄澄澄的金条。
“奴家谢王公子的赏。”
李妈妈欢喜,让人把箱子搬下去。
林震在武松身后,看得目瞪口呆。
一下子,2千两金子没有了。
不愧是销金窟!
武松慢悠悠喝着茶,心中暗道:
他爹的俸禄才几个银子,居然挥金如土。
等我掌权,把他王家抄了,看看他家还有多少金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7/233004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