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权柄在握,朝堂新贵
新年过后,京城的第一场大朝会,在料峭的春寒中拉开了序幕。
太和殿内,金漆雕龙的宝座高悬,天启帝身着龙袍,面色虽仍带着一丝病后的苍白,但眼神却比往日更加锐利。
太子赵辰站在皇帝身旁,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苍松,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威严,显然已经初具储君的风范。
他的存在使得整个朝堂都显得庄严肃穆。
百官们按照品阶高低分列在两侧,每个人都身着朝服,表情严肃,整个场面鸦雀无声,只有偶尔的咳嗽声或轻微的脚步声。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太子赵无极谋逆案的余波终于逐渐平息下来。
然而,朝堂上的权力格局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的势力平衡被打破,新的权力集团正在崛起。
无数双眼睛,或敬畏,或嫉妒,或探究,都不约而同地若有若无地瞟向武将班列之首的那个身影。
顾长歌身着一品武将的麒麟官服,他年仅十七岁,却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美如玉,站在一群年过半百的公侯伯爵之中,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更让人瞩目的是他身上那股不动如山的气势。
尽管年纪尚轻,但他的沉稳和威严却让人无法因其年龄而对他有丝毫的小觑之心。
就在这时,太监那尖细的嗓音突然划破了大殿的沉寂:“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一声宣告,仿佛是一道惊雷,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整个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太监手中的圣旨上。
他们知道,这是决定京城未来十年权力走向的时刻。
“……顾氏长歌,于国有功,于社稷有劳。临危受命,清君侧,平叛逆,功在千秋。朕心甚慰,特晋封为‘镇国大将军’,赐紫金袍,许其上朝免跪。总领京师三大营之玄铁卫,兼任太子太傅,辅佐东宫,钦此!”
话音落下,满朝哗然!
镇国大将军!这已是武将的极致荣耀!
总领玄铁卫!这是将京城最精锐的禁军之一,交到了他的手上!
太子太傅!这更是将他与未来的国君,彻底绑定在了一起!
军、政、储,三权集于一身。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权势之盛,已然熏天!
“臣,领旨谢恩。”顾长歌缓步出列,声音平静地谢恩,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狂喜或激动,仿佛接过的,只是一纸寻常的文书。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不和谐的声音,从文官队列中响起。
“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素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御史大夫,刘业。
只见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叩首道:“陛下,顾将军功勋卓著,老臣亦是钦佩。然,其年仅十七,骤登高位,总领禁军,更兼太子太傅之重任,恐难服众。祖宗规制,太子太傅一职,向来由德高望重之鸿儒担任,顾将军……怕是与祖制不符啊!”
这番话,说得可谓是冠冕堂皇、义正言辞,每一句都似乎有着十足的道理。
一时间,不少文官都不禁露出了赞同之色,频频点头。
然而,坐在龙椅上的天启帝却面无表情,宛如一座雕塑般,一言不发。
他那深邃的眼眸,犹如寒潭一般,让人难以窥视其中的真实想法。
而站在一旁的新太子赵辰,则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之色。
他显然对眼前的局势感到有些棘手,不知道顾长歌该如何应对这上任前的第一个诘难。
整个大殿的目光,此刻都如同聚光灯一般,齐刷刷地落在了顾长歌的身上,众人都在拭目以待,看他究竟会如何回应这咄咄逼人的质问。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如此局面,顾长歌竟然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的身躯挺拔如松,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仿佛那御史所说的话,是在谈论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旁人。
就在大殿中的气氛逐渐变得微妙起来,众人都开始对顾长歌的沉默感到有些诧异的时候,突然间,一声沉闷的甲胄碰撞声骤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玄铁卫都统孟石,这位曾经在演武场上被顾长歌一招击败的悍将,此刻正一步踏出,他那高大威猛的身躯,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孟石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大殿中回荡:“陛下!玄铁卫数万将士,只认军功,不认年纪!顾将军之能,我孟石心服口服,玄铁卫上下,皆服!”
话音未落,神策军统领萧长风亦是出列,他环视四周,朗声道:“神策军自微末中崛起,皆赖将军一手缔造!我等追随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谁敢不服,便是与我神策军为敌!”
两道声音,一道代表了京城禁军体系,一道代表了顾长歌的嫡系精锐,已然让不少人心头发颤。
可这,还未结束。
武将班列之首,一直沉默不语的镇国公秦战,缓缓睁开双眼,他那苍老却依旧锐利的目光扫过刘业,声音平淡,却重如泰山:“老夫戎马一生,自问看人还算精准。顾将军之才,胜过老夫昔日多矣。我镇国公府,服!”
三道声音,三股势力,如同三座大山,瞬间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刘业那张老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整个太和殿,静得落针可闻。
龙椅上,天启帝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册封大典,在一种绝对的威慑下,顺利结束。
退朝后,顾长歌缓步走在汉白玉的御道上。
“太傅大人,请留步。”
身后传来一个略带恭敬的声音。顾长歌回头,正是新太子赵辰快步追了上来。
“殿下有事?”
“无事,只是想向太傅请教一番今日早朝之事。”赵辰的姿态放得很低,像一个真正的学生,“太傅今日之策,当真是……高明。”
顾长歌淡淡一笑:“实力足够之时,任何言语,都显得多余。”
赵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与顾长歌并肩而行,又像是闲聊般说道:“对了,太傅,再过几日,便是上元灯节。今年父皇特许,南楚国的使团也会在京中观礼,届时想必会热闹非凡。太傅若是有暇,不妨也去看看。”
顾长歌脚步未停,脸上神情依旧平静:“南楚使团么……既是盛会,本将届时自会去看一看。”
他目光望向远处宫墙上雕刻的飞檐走兽,眼神微微一凝。
南楚,那个前世一直与太子暗通款曲,在大夏最危难时背刺一刀的国家。
这一世,他们又来了。
灯节,怕是真的会很热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3/233002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