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卓氏的秘密
镇北王府,地下一层,一间由精钢浇筑而成的密室里。
这里是整座王府防卫最森严的地方。
烛火安静地燃烧着,将那坐在床榻上的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影映照在墙壁上,拉出一道孤寂而又倔强的影子。
顾长歌亲自端着一碗刚刚熬好的热参汤,走上前,用汤匙一勺一勺地喂给这位名叫卓文远的"废人"。
他的动作很轻,也很稳。
仿佛他喂的不是一个刚刚才从敌人手中抢回来的囚犯,而是一位值得他尊敬的长者。
夜霓裳侍立在一旁,看着这一幕,那双冰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她知道,主上对待自己人从来都是如此。
一碗参汤下肚。
卓文远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
他看着眼前这个将整个京城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年轻人,浑浊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感激,有钦佩,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
"王爷……"
他的声音沙哑,而又带着一种被岁月反复打磨过的沧桑。
"您就不想知道,老朽为何值得您费这么大的周章吗?"
顾长歌放下汤碗,平静地说道:"先生若想说,晚辈洗耳恭听。"
他没有追问。
因为他知道,有些秘密需要等待。
卓文远沉默了许久,仿佛在整理那早已被尘封了数十年的血腥记忆。
最终,他缓缓地抬起了那双被齐腕斩断的手臂。
"老朽不姓卓。"
"老朽姓'姜'。姜文远。"
"家父乃是前朝'天工监'的最后一任司正,姜怀素。"
这个石破天惊的开场白,让一旁的夜霓裳都为之动容!
"天工监……"
卓文远,不,应该是姜文远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自豪,"那是一个汇聚了全天下最顶尖工匠、算学家、机关师的所在。我们不问朝政,只求以格物之学探究天地至理。"
"然而,也正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多了……"
他的脸上浮现出无尽的痛苦与恨意。
"大夏太祖皇帝,赵匡义,在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抚天下,而是灭口!"
"那一夜,他亲率'龙骧卫'包围了位于京郊的天工监。三百四十二口人,无论老幼,无论妇孺,尽数惨死在屠刀之下!他一把火烧光了我们数代人积累下来的所有典籍!"
"为何?"夜霓裳忍不住失声问道。
"因为我们'天工监'不仅负责营造宫室,更负责勘探龙脉,守护着一个足以颠覆他赵氏江山'正统性'的天大秘密!"
"家父似乎是提前预感到了危机。他将年幼的我藏入了一间只有司正才知道的密室,才让我侥幸逃过了一劫。"
"但我最终还是被奉命清理现场的卓天鹰给找了出来。他废了我的手脚,将我扔进了乞丐堆里。他没有杀我,是想从我口中逼问出那个秘密的下落。"
"我忍辱偷生,苟活至今,唯一的念头就是等待一个能为我'天工监'上下三百多口冤魂昭雪沉冤的机会!"
"王爷,"姜文远用他那残破的身躯努力地对着顾长歌行了一个大礼,"您就是我等了三十年的……那个人!"
顾长歌沉默地听完这一切。
他终于明白了,前世自己为何会败得那么惨。
因为他一直在与一个他根本就不了解的庞大敌人战斗。
他也终于明白了那块刻着"血祭"图腾的令牌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生,"顾长歌扶住了他,"宗庙里藏着的到底是什么?"
"不。"姜文远摇了摇头,"真正的'太祖宝藏'并不在宗庙。"
"宗庙里藏着的只是开启宝藏的……第一把钥匙。"
他颤抖着,用那早已磨得血肉模糊的断腕,艰难地从自己那破旧的衣衫夹层里,摸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扁平物事。
将它郑重地递到了顾长歌的手中。
顾长歌缓缓打开。
里面是一卷由极其坚韧的羊皮所绘制的图纸。
那上面用一种顾长歌前所未闻的精妙笔法,详细地绘制着整座大夏皇宫宗庙的内部结构图!
从每一条不为人知的密道到每一处杀机暗藏的机关,甚至连每一块地砖之下可能存在的空隙,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是'天工监'留下的最后的复仇之礼。"
姜文远的眼中流下了两行浑浊的血泪。
"当年,太祖能凭此图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开所有守卫,屠尽我满门。"
"今日,王爷便可同样凭此图如入无人之境般,取回那本该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
半个时辰后。
姜文远在讲述完所有他知道的秘密,并将那份图纸托付给顾长歌之后。
他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这充满了痛苦与隐忍的一生。
他服下了早已藏在牙齿里的剧毒。
脸上带着一种大仇得报的安详微笑。
顾长歌独自一人站在密室里。
看着那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结构图,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前世,他以为自己面对的只是一个猜忌臣子的皇帝。
这一世,他才真正看清。
那龙椅之上坐着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由谎言、屠杀与被刻意掩埋的历史所共同铸就的庞大利益集团。
而他,顾长歌,现在终于拿到了足以将这张华丽的底牌彻底掀开的资格。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3/224998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