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讨好型人格
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解析问题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进而现在解决问题,未来预防问题。
南祝仁说的这段话,是非常符合心理学的科研思维的。
刚刚因为几个重磅消息而议论纷纷的众人,不由地降低了声音,把注意力重新转了回来。
私下里的讨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眼下还是听一听别人的分析思路和思维成果比较重要。
南祝仁的声音收敛了情绪,变得沉而稳:“首先——”
南祝仁轻点激光笔,切换一张标题页:“《【微笑抑郁】的成因分析》。”
随后,再次切换PPT。
屏幕上一转换,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张张截图。
来自微博个人动态的截图。
“这些截图来自来访者的微博小号,她把这个账号作为自己的‘树洞’,用一种个人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
这比宋体文字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在某种探索欲和窥私欲的驱动下,众人的精神又集中了一分。
【(照片:与学校正门“江都大学”的合影,与学院大门“文学院”的标志合影)
在小慧的建议下,重新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今天开始就把这里当做另一个我啦。
假装今天刚刚开学,和期望已久的“母校”合影。
虽然觉得还是想要学医,成为爸爸一样优秀的大人。但爸爸让来我学汉语言肯定有他的道理,我会努力从专业中获得乐趣哒!】
这是第一张截图。
【(照片:奶茶店打工,左手拇指和食指上贴了粉色的创可贴)
替病假的学姐顶班第七天!
记住128中定制甜度的秘诀~
多加一份糖浆,就能少一分抱怨~】
这是第二张截图。
【(九宫格照片:商业广场/美食/餐桌合影/压马路合影/吞抗过敏药照片)
一起出来玩的感觉超幸福!迷迷糊糊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够被邀请真是太好了!
虽然对辣椒过敏,但偶尔吃一下还是刺激的!
当然也要好好吃药,免得让大家担心~
今天也是勇于挑战自己的小捷哦。】
这是第三张截图。
【(四张不同社团活动合影,站位都在最角落)
人类观察日记。
辩论队替补→合唱团和声→篮球队后勤→文学社校对——我像便利贴,贴在优秀人的生命缝隙里。
接下这些活动的时候连小慧都不知道哦~
一周内的全功率拉满,还熬夜给怯场的学姐写辩论稿。
试探自己的天赋和极限!】
这是第四张截图。
……
以上四张截图各自占据了PPT的一部分。
截图中关于自拍的部分都在来访者本人的脸部,以及非来访者本人的部分打了马赛克。
“对于以上的四个生活片段,不知道在场的各位能够看出什么有关来访者的个人特点来。”
说完这句话,南祝仁停顿了十来秒的时间,台下也传来了一会窸窸窣窣的声音。
当然,此刻还没到互动的环节,南祝仁也并没有指望着获得回答。
这是一种演讲的互动小技巧,只是让现场的听众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也算是给此刻所有在看PPT文字和南祝仁叙述的人,一点小小的思考时间。
十秒一到,南祝仁自问自答:
“从这些朋友圈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访者的以下几种特质——”
南祝仁如数家珍:“她崇拜父亲,希望学医,但却轻而易举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想要主动去迎合父亲的要求——这是‘压抑自我需求’。”
“给请假的学姐连续顶班七天——这是‘过度付出’。”
“被邀请感到高兴,并且因此去吃自己过敏的辣椒——这是‘不拒绝’,同时‘降低原则和底线’。”
“参加多个社团活动,熬夜给他人写稿——这也是‘过度付出’,其中可能还掺杂了‘不拒绝’。”
台下。
有经验的咨询师已经明白南祝仁接下来要讲的东西了。
本专业的学生和其他学院过来旁听的学生、工作人员,则被南祝仁引导着,开始解开最后的谜底。
“而以上这些特质,最后都能够凝聚成一个特点,那就是——‘迎合他人’!”
“我们的来访者,她的人际沟通的显著特征,便是——‘迎合型’的沟通!”
……
美国首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提出过五种沟通模式,被称为【萨提亚沟通模式】。
根据统计学分析,以每种类型占据样本总数的百分比为顺序,从低到高排列,这五种沟通模式分别为:
一、【打岔型】:占据约0.5%,这种人沟通经常避重就轻,喜欢转移话题以分散他人注意力,同时缺乏专注,难以深入交流。
二、【一致型】:约占4.5%,这种人重视自我、他人和情境,能很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同时尊重他人和环境。
三、【超理智型】:约占15%,这种人日常压抑情感,逃避感受,往往过于关注情境,忽视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导致情感的疏离。
四、【指责型】:占人群的30%,这种人在沟通中倾向于攻击他人,只关注自己和环境,将责任推给他人,以避免面对自己的问题。
五、【迎合型】:占人群的50%,这种人常常忽视自己的需求,只关注他人和环境,通过迎合他人来减轻压力。
当然,因为环境和年代的关系,上个世纪的美国提出的理论在国内本土肯定有所不同。
但每种沟通模式依旧可以作为模板,在分析他人的时候用以参考,大大提高对来访者进行个案化的效率。
像陈捷,就相当贴合【迎合型沟通】的模板。
……
南祝仁继续道: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父母与孩子从小建立的紧密关系,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交流方式,并且会影响今后孩子的生存姿态。”
“同时由于翻译的问题,把‘迎合’换成‘讨好’也可以。”
“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沟通模式,去推测我的来访者的人格模式。如果用一种不那么学术的,更加贴合大家日常用语的说法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位来访者是——”
南祝仁一字一顿道:“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01/111108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