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晚上睡觉也是一样,我也想自己睡。但是只要我提起来,她也会变得很失落。看见她这样,我也不好受……”
说完这些,来访者在自己的情绪中短暂沉浸了几秒。
但是下一刻又猛然脱出来,像是辩解什么、申明什么、解释什么一样。
“但是南老师,我妈妈她真的很不容易的。她没怎么读过书,没什么主见,那个年代她离婚一个人拉扯我,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我才让自己没有社交。”
“我一直很心疼她,所以读大学才会不想离开她,现在也一直照顾她。”
来访者的声音提高了一点:“她不是个坏母亲。她没有打过我,几乎没有和我说过什么重话,她也没有说什么重男轻女,更没说一定要我花钱养她之类的,我知道她来北都也是不放心我,是想要照顾我……”
“所以,我,我有的时候会想……”
她的声音又一点一点低了下去:“南老师,我对妈妈的那些……不太好的情绪,是不是,太‘不孝’了?”
“这么想,真的合理吗?”
“真的是……可以的吗?”
……
是合理的,是可以的。
南祝仁心里道。
但是他没有第一时间出口,这种程度的【支持】,用在这里太浪费了。
对于来访者眼下的想法,任何一个能把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乃至于小说,读到一百万字左右的心理学爱好者,应该都能够看出来。
——这是认知方面的问题。
那,对于这名来访者的认知问题应该怎么干预呢?
南祝仁端正了一下坐姿。
不同的来访者,有不同的方法。
面前的林溪虽然在刚刚的故事叙述中,有一定的不符合她这个年龄的【退行】措辞。
但是客观来讲,对方是一名高学历且高知的来访者。
南祝仁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来访者的。
面对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来访,南祝仁可以比较直接地给出分析和一些观点,而不用各种拐弯抹角地去寻找能够让对方理解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表达。
甚至他还可以直接用心理学的具体理论跟对方进行交流。
南祝仁的瞳孔略微失焦了一会,在【心流状态】的加成下,他只用了两秒不到的时间便对来访者的信息完成了排列组合,同时在心里规划好咨询的阶段性目标。
不着痕迹地看了墙上的挂钟一眼。
时间过去了不少。
今天的任务,能够让来访者明晰眼下的问题,接受自己的情绪,同时提供一定的改变自己的动力。
就算是成功。
不能急,毕竟高知群体虽然理解知识快,但是自身也有一个相当牢固的认识体系。
要予以冲击,但是不能够一次性冲得太猛。
免得直接崩掉了。
好在眼前的来访者才三十来岁,而且是主观主动来寻求帮助的。
可以先输入一点新的东西,新的知识,一点一点地渗透进去,让她吸收,去改变。
这个来访者也只是第一次来咨询,不确定可不可以发展成长期的案例。
虽然南祝仁有信心把对方留下来,但是把每一次咨询都当成最后一次咨询来做,确保完整的咨询体验——这本身也是咨询师需要具备的重要职业理念。
……
心下打定主意。
南祝仁在自己的储备库中找到了最适合现下运用的理论基础。
看着来访者已经卸下防备,眼神中透露出不再有任何【回避】和【防御】来掩饰的渴求。
南祝仁组织了一下语言:“林老师,在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之前,你有去自己了解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吗?”
果不其然,来访者点了点头:“有的……我早一点的时候,想着能不能自己通过看书什么的调节一下。”
这是擅长自学的群体惯有的第一反应。
“但是我找到的那些东西,多是什么催眠啊,冥想啊之类的,神神叨叨的。”
来访者皱起眉头:“再就是一些什么类似鸡汤的,或者很假大空的不实际的话……所以我才会来找咨询。”
嗯,是网上对于用心理题材忽悠人的惯用手段。
催眠和冥想不神叨——但是南祝仁肯定不会在这时候,在这方面和来访者辩驳。
看着来访者的眼睛,南祝仁道:“那你有看到过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吗?”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来访者目露迷茫。
随后摇了摇头。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深受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影响,在其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多处创新,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人格发展理论》。因为该理论将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因此又叫《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该理论中,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八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对主要的心理冲突需要克服。而个体需要在这对冲突之间取得平衡,发展出特定的“基本品质”或“美德”,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成功解决危机,能给个体带来健康人格和积极品质;而如果未能解决危机,则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和消极结果,影响后续人生的发展。
各个阶段按照年龄的顺序划分——
第一阶段,婴儿期。该阶段个体需要克服‘怀疑感’以获得‘信任感’,需要确认世界的可靠,确认亲人的可依赖;如果这种信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个体在今后的发展中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常常陷于恐惧和焦虑中。
第二阶段,儿童期。该阶段个体需要获得‘自主性’,克服‘羞怯感’,学会独立和自我控制。如果这阶段未能获得这种自主的意志,今后的发展会常常陷入过度依赖他人的困境,经常自我怀疑。
第三阶段,学龄前期。该阶段个体需要获得主动性,能够自主探索,给自己建立目标,学会承担责任。如果失败,今后可能会害怕尝试、害怕探索。
第四阶段,学龄期。该阶段个体需要获得勤奋感,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任务完成的成就感。如果失败,以后可能会常陷入自卑,常觉自己无能。
南祝仁和来访者一一阐述着。
“这四个阶段的过程暂且不谈。你的主要问题存在于第五阶段——”
林溪咽了一口唾沫,看着南祝仁。
“第五阶段,青春期,大概是12岁到18岁的年纪。这个阶段,个体要获得所谓的【自我同一性】,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对未来开始有大致的规划。如果成功,就能够获得清晰、稳定的自我认同。”
咨询师和来访者对视着:“而如果失败——最典型的问题就是【角色混乱】和【迷茫】。”
(PS:看图的时候一定要看【作者的话】里面的注释。)
因为篇幅所限,八个阶段不能够一一说明,简单做了个word,截图用图片的形式给有兴趣的书友进行呈现。
但图片也很简略,实在感兴趣的书友可以上网自行搜索。
【注意1:因为翻译问题,网上资料对于各个版本的命名会有细微出入。】
【注意2:对于各个阶段的年龄划分,由于社会发展,现代人进入各个阶段的年龄也发生了变化,比方说早学习的孩子会更早进入学龄期。早熟的孩子会更早进入青春期。】
【注意3:同注意2,由于该理论于上世纪提出,且基于美国背景,部分参考即可,不要奉为圭臬。】
本文会进行具体阐述的仅限于【青春期】相关内容。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01/111106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