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使命感
这里出现的专有名词,也是需要和来访者解释的。
南祝仁先和来访者解释了一下【角色混乱】。
“所谓的【角色】,用书面化的解释来说,就是‘社会对处于某个位置的人所期待的行为模式’。”
“当然,【角色】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社会期待’,也有‘自我期待’的部分。”
看着来访者露出认真的神色,南祝仁知道对方已经进入了某种学习的状态。
“举个例子——一个有家庭的34岁男人,可能就存在【父亲】、【丈夫】、【儿子】、【员工】等等的多重身份。每种身份都有各自的行为模式。”
“而在【青春期】没能够获得角色认同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有【角色混乱】,把一个角色的行为用在另一个角色的场合中。”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的眼睛:“他可能在家庭中的时候,以【儿子】的身份展现出任性、无主见,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幼稚;但是在自己父母的面前,可能又会展现出工作场合里面【员工】乃至于【领导】身份的一板一眼,不近人情。”
“究其原因,是因为个体在【青春期】没能够获得成长,不知道‘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没能够给各个【角色】划定边界,最后在错误的场合展现出错误的行为。”
“这种情况恶化下去,可能会演变成【角色冲突】,以至于个体必须要抛弃其中的某个身份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
这是对【角色混乱】的解释。
至于【迷茫】,就不用解释了。
林溪现在就深有体会。
南祝仁看似是在解释一个心理学的专有名词,实际上就是在详细地解说林溪身上的问题。
但是南祝仁没有直接指着来访者的鼻子,说“你有问题,你的问题在于……”之类巴拉巴拉的。
而是用了相对缓和的措辞。
这种选择的一个目的,是减少自己言语中的攻击性。
倒不是担心来访者因此产生什么【防御】或者【回避】。
而是因为近乎攻击的【对峙】,必然会激起情绪。
此刻南祝仁希望的却是来访者能够尽可能地思考,这需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
南祝仁的第二个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客观化的措辞,减少自己的主观评价。
不是“我判断你有问题”,而是“以前的学者经过严谨的研究,认为你现在的情况是有问题的”。
对于林溪这种背景的来访者,这种措辞能够让她们更好地去接受。
【青春期】的人格发展受阻,对后续人生发展远不止这点影响。
“因为在【青春期】的人格发展受到了阻碍,势必会影响之后的人格发展,甚至导致人格发展停滞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成年早期】中的核心冲突会无法克服,个体会难以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
“【角色混乱】个体也会难以找到自己认同的群体,进而有【归属感缺失】或者【社会适应困难】。”
“同时因为种种困难,情绪的异常波动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变成困扰,乃至于其他的一些异常感受……”南祝仁想了想,还是把【焦虑】、【抑郁】一类的词暂时吞下去,“也可能都会出现。”
面对南祝仁的科普,林溪沉默了。
全中。
这些,都是她自身确实存在的问题。
被眼前的咨询师以近乎列清单的方式一字排开。
躲都躲不掉。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
也可能是因为被这些自己一直回避的问题折磨了太久,以至于再也无法忍受;
亦或者是眼前的环境和刚刚的对话,确实让林溪感觉到了一种从未体验的状态。
她此刻的座位是斜对着南祝仁的。
但是她却不由自主地调整了身体,变成了一种“斜靠着沙发”的姿势。
让自己和南祝仁面对面。
也好像是和自己的问题,面对面。
“南老师,这些问题……我确实有,都有。我有的时候,冥冥之中能感受到,只是我不敢去细想……”
来访者咽了一口唾沫唾沫:“我该怎么办?”
问题的出现,不是为了折磨人。
而是让人去克服,去学习。
以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以后遇到同类状况的时候,也能够应对。
南祝仁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走得差不多了。
恰好今天的流程也推到了差不多可以结尾的地方了。
南祝仁笑得温和:“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再讨论和详细制定。”
“在这里,我可以教你两个比较通用的办法——不是具体的操作手法,因为我相信,哪怕没有别人的建议,其实冥冥之中你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是下定不了决心。”
来访者咽了一口唾沫,点点头,示意南祝仁说的都对。
不要说一直以来下不了决心,甚至可能今天出了这个咨询室,她都会立刻重新开始犹豫,甚至回到以前的状态。
“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作业——首先,我需要你做一个【角色列表】。”
来访者眨了眨眼睛:“角色列表?”
南祝仁点头:“拿一张纸,列出你现在身上的【角色】,以及每个【角色】相对应的【角色职责】。”
“我的要求是——在你列出这些【角色职责】之后,要把这张纸给别人看。可以说是自己在备课,或者说是在做一个项目,总之——”
“你需要让别人对你的【角色职责】进行评价,甚至是修改。”
南祝仁想了想:“限定为五个人,等最少五个人对你的【角色职责】进行评价之后,你再把它们进行整理,相信你到时候会有新的收获。”
来访者深吸一口气,觉得有些挑战。
但还是点了点头。
“至于第二个作业——我希望你去反复思考一个概念。”
南祝仁道。
接下来,他要挑战一个来访者的核心认知冲突。
“你之前说过,你会因为觉得自己想要改变,而觉得自己‘不孝’。”
来访者点了点头。
南祝仁把手在胸前握拳,然后缓缓伸出一根手指:“你已经发现了我们刚刚讨论过的【青春期】人格发展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你的身上。”
“它也存在于你的母亲身上。”
来访者一愣。
好似耳边炸响了一个霹雳,这句话远比刚刚南祝仁揭露问题的时候,更显得响亮。
“所以,去改变自己的你,不仅仅是‘帮助自己’,也是在‘帮助妈妈’。”
南祝仁勾起嘴角:“比起你现在对你妈妈的迁就来说,这种做法要更加艰难,但也——更加地‘孝’。”
是不是身为人子的使命感更强了?
来访者瞪大了眼睛,瞳孔因为受到思维的冲击而发生剧烈震动。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01/111106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