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301章 定鼎天京

第301章 定鼎天京


随着街垒前腾起一团团硝烟,抬枪、鸟铳、洋枪、劈山炮等各色火器投射出的弹丸如同冰雹一样砸向冲向他们的太平军将士。

    和李以文并肩冲在最前头的二十几名圣兵瞬间被打成了筛子,血雾弥漫。

    幸运地躲过清军炮火的李以文只是微微动容,并没有因同伴的死亡停下进攻的步伐。

    从广西梧州府的藤县到江宁的一路,李以文长期奋战在一线,他是凭借手中的刀牌,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圣兵小卒逐渐杀到军帅这个位置上。

    李以文了解清妖的妖兵们最怯近身肉搏。

    眼前的那些清妖妖兵距离他只有短短十几步的距离,只要他和他的身边的圣兵兄弟们冲得够快,街垒后的清妖妖兵没有机会再打第二轮排枪排炮。

    至于退却暂避清妖锋芒,这个选项不在李以文的考虑范围之内。

    东王已经下达了死命令,江宁满城一战,只许进不许退!

    若临阵退缩,前功尽废。

    “狭路相逢勇者胜!藤县的老兄弟们,随我杀清妖!”

    李以文义无反顾地带着家乡的圣兵老兄弟奔涌向清军街垒。

    “杀清妖!”

    “舍命赎病主!上天堂!”

    藤县老圣兵们高呼响应,无一人后退。

    街垒前的硝烟逐渐消散,街垒后的八旗兵丁见一轮排枪撂倒了二十几名长毛贼兵,剩下的长毛贼兵非但不退,反而继续闷头往前冲,惊惧诧异不已。

    这些长毛贼兵是被下了什么蛊么?连死都不怕。

    这种完全漠视死亡的冲锋让旗兵们胆寒。

    连八旗协领色勃兴额瞅着越来越近的太平军将士都有些慌了神,挥舞着腰刀,不断以刀背刀柄砸击那些手忙脚乱,笨手笨脚的抬枪手和火铳手,催促他们快些装填。

    “装药!快他娘的装药!”

    “再打一轮铳炮,长毛反贼必退!”

    色勃兴额的催促对这些疏于操练的八旗兵丁并没有什么软用。

    这些八旗兵丁们装药的手仍旧不受控制地颤抖,倒出来十钱药,能撒掉六七成。

    忘记倒引药仓促举铳射击发了空铳,把通条留在铳管里的八旗火铳手比比皆是。

    “弓箭手!放箭!放箭!”

    久经沙场的江宁副都统霍隆武表现得更为沉稳镇定一些,组织街垒后的四五十名弓箭手朝太平军施放箭矢。

    然而江宁驻防八旗承平日久,早就烂到了根骨。

    江宁驻防八旗疏于操练的不仅仅是火器兵,弓箭手也是如此。

    霍隆武组织起来的这四五十名弓箭手,莫要说把手中的清弓拉满,能把弓开到一半的八旗弓箭手,都不足三分之一。

    八旗弓箭手多用重箭,这些八旗弓箭手弓都拉不满,撒放射出来的重箭不仅绵软无力,还很歪。

    这样的箭吓吓小民尚可,却完全唬不住战场上的老油条。

    李以文带着的刀牌手们左手举起盾牌,轻松地格挡住了八旗弓箭手迎面直射而来的箭矢。

    李以文心中冷笑,所谓以骑射起家的八旗兵弓手,连他过往交手过的绿营、团练弓手都不如。

    与此同时,李以文身后的数十名老圣兵摘下腰间加了料的火罐、油瓶,引燃掷向街垒后的八旗兵丁。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开来,浓烟滚滚,灼热的气浪逼得守军连连后退。

    趁着街垒后的八旗兵丁被烟火熏呛得揉眼睛,咳嗽连连的空档。

    李以文矫健地翻跃过齐胸高的街垒,直奔甲胄最为艳丽鲜明的江宁副都统霍隆武。

    霍隆武身边的十几名亲卫反应还算快,匆忙将霍隆武护在中间,一面提防着太平军,一面往内城退。

    李以文周遭的火铳手默契地朝霍隆武身边的亲兵放铳。

    一阵炒豆似的铳响后,护卫霍隆武的亲兵倒下近半。

    眼疾手快的李以文一手举盾隔开迎面劈来刀刃,一手捉刀往霍隆武的面门刺去。

    霍隆武本就年迈,又身披重甲,行动不便,格躲不及,被李以文一刀刺中面门,倒地难起。

    李以文身边的长枪手反应极快,迅速围拢上来,以长枪戳扎霍隆武身上甲胄的接缝处,确保霍隆武已经死透。

    太平军已经越过街垒,江宁副都统又被李以文阵斩。

    剩下的八旗兵丁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跟着心气全无的协领色勃兴额往内城方向退去。

    李以文岂可放过痛击八旗兵机会,带着广西老兄弟紧追不舍。

    顶盔掼甲的八旗兵终究还是没能跑得过不着盔甲的太平军将士,这些八旗兵连同协领色勃兴额在内,多数为太平军毙杀。

    只有三十几名丢盔卸甲速度足够快的八旗兵丁成功逃进内城。

    话分两头,闻知太平军已经打进江宁八旗驻防城,江宁将军祥厚亲率最精锐的戈什哈并八百精锐八旗兵从西华门赶赴北墙,妄图堵住北墙,与杀入八旗驻防城中的太平天国悍将林凤祥撞了个满怀。

    “抬枪!劈山炮!放!”

    林凤祥进入江宁八旗驻防城后直奔内城,随行的牌面携带有抬枪和百斤上下的轻型劈山炮作为支援武器攻坚。

    一声令下,林凤祥麾下的抬枪手反应极快,一个急刹便停住。

    林凤祥麾下抬枪手所用的抬枪是林凤祥在武昌期间,用搜罗来的古玩字画同北殿换来的燧发抬枪,操持起来比清廷火绳击发的抬枪更为便捷。

    和北殿的抬枪小组一样,林凤祥麾下的抬枪手也是三人一组,各司其职。

    抬枪手们当人肉枪架的当人肉枪架,倒引药的倒引药,开火的开火,很快就完成了一轮射击。

    抬枪打的是霰弹,尽管只是七八支抬枪齐射,射的也不是很齐整,一轮射击下来,还是将祥厚手底下的戈什哈并八百精锐八旗兵打得人仰马翻,当场就有三四十名八旗兵被打倒在地。

    旋即伴着三声劈山炮炮响,又扫倒了近二十名八旗兵。

    林凤祥没有给祥厚所部八旗兵丝毫反应的机会,炮响过后,亲率刀精锐牌手一拥而上,如同热刀切黄油般撕开八旗兵的军阵,直取祥厚。

    双方爆发了激烈的白刃战。林凤祥手持大钢刀,势不可挡,连劈四五名带甲的八旗兵。

    祥厚且战且退,准备退往内城的西安门,进入内城,不想此时西安门已经被李以文围住。

    无奈,祥厚只得就近退到他的江宁将军衙署。

    林凤祥又岂会让祥厚如愿退入江宁将军衙署?引兵缠着祥厚所部八旗兵不放。

    进入内城的太平军各部知悉江宁将军衙署附近战事激烈,纷纷率兵加入战场,支援林凤祥。

    随着秦日纲、曾水源、李开芳、杨辅清、朱锡琨等人陆续加入战场。

    祥厚所部清军逐渐不敌,祥厚身边的戈什哈一个接着一个倒下。

    林凤祥和祥厚两人最终得以正面交锋,一时间,刀枪碰撞,火星四溅。

    祥厚虽然不是混吃等死的八旗子弟,有几分武艺傍身,但年岁已高,加上连番恶战体力不支。

    只格挡住林凤祥连续三次劈砍,祥厚手中早已卷了刃,满是缺口的佩刀便被林凤祥的大钢刀一刀劈断佩。

    白刃战多时,气喘吁吁的林凤祥爆喝一声:“这个是大妖头!戳死他!”

    数名太平军长枪手一拥而上,以长枪扎透祥厚的铠甲,将祥厚死死钉在地面上。

    被扎成刺猬的祥厚口中喷着血沫,嘴里咕哝了几句林凤祥他们听不懂的话,心有不甘地断了气。

    太平军攻入江宁八旗驻防城,江宁将军祥厚、副都统霍隆武等主要八旗武官接连战死。

    群龙无首的八旗兵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

    仅有侥幸退回内城的两江提督洪珠福阿带领两千旗兵旗丁依恃内城负隅顽抗。

    然而在太平军的猛攻之下,洪珠福阿终究还是寡不敌众,没能守住内城。

    内城只坚持了不到两天,便被太平军攻陷。

    震天的喊杀声并未随着满城的陷落而停息,这座曾经高高在上的城中之城,此刻已不再是旗人的温柔乡和庇护所,而成了他们最后的修罗场。

    “天王、东王有令!今日要教旗人血债血偿!满城旗人,无分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此乃天父天兄之天罚!”

    头裹红巾的太平军传令兵扯着沙哑的嗓门,四处奔走传达洪秀全、杨秀清的命令。

    太平军将士因连月征战而布满血丝,此刻心中更是燃烧着难以熄灭的复仇火焰。

    为了死于苛捐杂税,死于饥荒的家人,为了倒在了征战路上的兄弟,为了两百年的国恨,今天必须让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贪婪地吸食他们膏血的清妖血债血偿!

    满城内早已乱作一团。

    太平军逐门逐户搜妖,任何试图躲藏的旗人无论男女都被拖出处决,连留着辫子的“小妖崽”亦不曾幸免。

    曾经威风凛面、吆五喝六、趾高气扬,自视高人一等的旗人退入街巷宅院藏身,直至藏无可藏。又试图跪地求饶,磕头如捣蒜,口中胡乱喊着:愿降愿降,愿追随天父天兄诛杀清妖,咸丰妖头该死,大清该亡,天国当兴。天父天父万岁万岁万万岁此类的胡言胡语。

    但杀红了眼,奉旨诛妖的太平军将士又岂能轻饶了他们?

    搜妖杀妖行动持续了整整十日,方才结束。

    连同江宁将军祥厚的两个儿子,两个老婆在内,江宁满城内的四万余旗妖,无一漏网。

    秦淮河水如两百年前一般,一度被染成赤色,尸骸堵塞河道。

    为免有妖走脱,杨秀清亲下布告:凡擒献旗人者,一律赏银十两,米二石五斗。

    厚赏之下,江宁居民,尤其是生活在江宁东郊八旗驻防城附近的居民,奋起助战,四处追搜逃亡的旗人。

    连战前出逃江宁满城的旗人也被江宁居民认出并逮住,擒献给太平军将士,交由太平军将士就地正法。

    江宁曾为前明旧都、留都,虎踞龙盘之地。

    在清朝,江宁也是南方政治地位最高的城市。

    太平军攻占江宁,拔除江宁满城,时隔两百年,汉人政权终于重新入主江宁,此举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

    清除满城之后,江宁城内的善后事宜有条不紊地开展。

    太平军将士扑灭了城内零星的火势,搬运清理城内的积尸,以免火势、瘟疫蔓延。

    土营的太平军将士们也在杨秀清的命令下以极快的速度修复了受损的城墙,以防清军反扑。

    当然,此乃杨秀清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之举。

    目下江宁附近,没有任何一支清廷的武装力量有能力收复江宁城。

    战前迁徙出城躲避战火的江宁百姓闻知江宁城的战事结束,陆续返回江宁城。

    然而战争对江宁城的破坏还是显而易见的,战前人口超过百万的江宁城,而今只剩下三十余万人。

    多数江宁人仍旧持观望态度,没有立马返回江宁。

    饶是如此,江宁城这座多灾多难的城市还是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恢复了些许往日的生气。

    全据江宁,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定江宁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并更名天京,以天京为小天堂,名义上兑现了在广西时就向上帝会会众画下的大饼。

    和在武昌时一样,诸王也是暂时先以原来清廷的衙署作为王府。

    两江总督衙署被定位天王府,江宁布政使司衙署被定位东王府,江宁按察使司衙署被定位南王府,江宁府署被定位西王府,江宁县衙署被定位辅王府。

    尽管翼王石达开率领翼殿主力驻于安徽省垣安庆,不在江宁,神天小家庭的神仙兄弟们还是贴心地定上元县衙署为翼王府,延请石达开的家眷入住翼王府,来小天堂享福。

    至于北王府,北殿本就没有多少国宗,洪秀全、杨秀清心里也清楚彭刚不是石达开,不会让家人迁居小天堂,只是草草地定江宁织造局衙署为北王府,名义上在小天堂设立了北王府。

    定好各王的王府,太平天国诸王又对新的王府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清廷的一应匾额,仪仗全部就地焚毁,并里里外外撒圣水做法,以荡涤清妖妖气。

    待这些工作准备完毕,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决定正式入城进驻王府。

    就便利程度而言,江宁西北的太平门与南面聚宝门距离天王府最近,从这两个城门入城进入天王府最为方便。

    不过为了让更多的小天堂新圣民沐浴领略天王以及太平天国之圣威圣恩。

    洪秀全、杨秀清都选择了从西北的仪凤门,即距离天王府和东王都最远的一个城门入城。

    入城当天,才堪堪拂晓,东方尚未完全露白。

    从仪凤门到天王府沿途街段:仪凤门大街、三牌楼、马台街、洪武街。

    早有换了新衣的广西老兄弟持刀枪火铳负责警戒,迎接天王率领诸王与天国的文武百官进入小天堂。

    天京城中的百姓,或是被组织、或是出于看热闹的心理,也早早地来到街道两旁等候,想要一睹天王、天国之威仪。

    对于自发来一睹天王、天国威仪的天京百姓,奉诸王之命,负责警戒工作的广西老兄弟并未驱赶,只是用口音浓重的广西官话告诉他们,来了就不许走,一会儿天王和天国诸王、国宗妃嫔、文武百官来了不许随处走动,必须跪迎,不许抬头仰视,对天王和天国诸王百官不敬。

    天王未至,仪仗先至。

    无多时,仪凤门附近便锣鼓喧天,各色旌旗翻涌,尘土飞扬。

    精挑细选,五官端正,身体健硕的旗手们最先举旗入城。

    紧随旗手之后,是数百名红色对襟号褂前绣着“组长”、“排长”、“连长”字样,腰悬佩刀,骑着战马的基层军官队伍。

    这些太平军的基干力量整齐有序地控马列队朝天王府方向走去,他们一面走,一面高唱。

    “天王驾到!”

    “恭迎天王!”

    还没看到天王,一股难以抗拒的威严便压得天京百姓喘不过气来。

    天京百姓们或是自发,或是在圣兵们严厉催促下纷纷下跪三呼万岁。

    “太平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基层军官队伍之后,才是天王洪秀全六十四抬大轿。

    天王大轿前后,数十名乐手吹奏喜乐,营造出一副喜乐的氛围。

    虽说街道两侧的圣兵已下令不许抬头仰视天王,冒犯天威。

    然而还是抵挡不住少数好奇心很重的天京百姓。

    这些天京百姓本来就是为一睹天颜而来,不趁此机会看看天王长什么样,这一趟不是白来了?回去之后还如何吹嘘自己见过天王?

    思及于此,在强大好奇心和虚荣心的驱使下,少数天京百姓趁着街道两旁的圣兵不注意,偷偷地用余光瞥向仪凤门大街中心的黄色轿撵,一睹天王洪秀全之天颜。

    天王轿撵之内,春风得意的洪秀全居高临下地睥睨跪倒在两侧的芸芸众生,享受着他们的顶礼膜拜,在一声声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毫无疑问,今天是他这个广东花县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三十八年来最为扬眉吐气,最为得意的日子。

    一路从广西躺赢到天京,躺着就把江山给坐了的洪秀全愈发笃定自己是上帝次子。

    若非他是上帝次子,有天堂的天父天兄保佑襄助,这一切怎么会如此顺利?

    出了湖南后一路势如破竹,轻取武昌、安庆、江宁,无往不胜。

    也使得洪秀全变得愈发膨胀。

    既然武昌、安庆、江宁能够速下。

    北面妖气最重的京师城,自然是也不在话下。

    天父天兄略微施法保佑,弹指一挥间,便可让京师城内的那些妖廷一应大妖老妖灰飞烟灭,让咸丰妖头自缚来降,江山一统,近在眼前。

    而他,只需在小天堂之内好好享福,弥补人世间对自己这位上帝次子整整三十八年的亏欠即可。

    思及于此,洪秀全对日后在小天堂的好享福日子愈发憧憬。

    天王之后,便是洪秀全的三十六位天王妃(王娘)。

    天王王妃之多,天京百姓丝毫不感到惊讶,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多。

    紫禁城里的那位咸丰爷,听说有七十二妃呢,相形之下,三十六位天王妃也才一半而已,算不得多。

    天京以往还唤作江宁的时候,虽然不是天子脚下,可也是南方第一大城,官员众多。

    天京百姓自我感觉他们是见多识广的。

    不过以往他们所见的总督、巡抚、乃至江宁将军出巡的仪仗,在天王仪仗面前,实在是不够看。

    今日总算没有白早起,白来。

    看过天王威风凛凛的仪仗,街道两旁的天京百姓们觉得这一趟很值。

    天王之后,便是仪仗稍逊于天王的东王仪仗,旋即是西王(幼西王萧有和)、南王、辅王、以及从安庆匆匆赶来参加小天堂入城仪式的翼王仪仗队伍,更是让天京百姓大饱眼福。

    太平天国东南西北四王,唯独不见北王,这是天京百姓唯一不理解的事情。

    原两江总督衙门的五楹朱漆大门尽数拆去,已换作九龙照壁、彩绘牌坊,当中高悬金匾,洪天王御笔亲书“真神荣光门”五个大字。

    天王府内鼓乐喧天,甫一入府,洪秀全便告祭天父天兄。

    三百名圣兵持黄旗分列甬道两侧,齐声高唱:“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万寿无疆!”

    待祭谢天父天兄毕,心情大好的洪秀全特地召见了攻打江宁满城立下先登之功,又立下阵斩江宁副都统霍隆武大功的李以文:“宣,军帅李以文觐见!”

    无多时,李以文听宣入天王府觐见天王洪秀全。

    “末将李以文,叩见天王!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初次得见洪秀全的李以文洪亮的声音微微发颤,不知是激动还是惶恐。

    洪秀全并未立即叫起李以文,反而缓缓起身,步下天阶,顿足停在这位天国的年轻将领面前,命李以文抬起头。

    “抬起头来。”

    李以文抬起头,洪秀全细细打量了一番李以文后,抚掌大笑,赞叹道。

    “好个俊杰!攻打江宁之前,朕便得蒙天父启示,他老人家说已遣下御前卷帘天将临凡,助朕克江宁,拔满城,荡涤江宁妖氛,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说着,洪秀全忽然弯腰,亲手扶起满是惊愕的李以文:“朕问你,破城之时,你第一个跃上江宁满城,所见何物?”

    李以文喉结滚动,凝思良久,答道:“回天王,末将只见弟兄们正在浴血奋战,入城杀妖!”

    洪秀全的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失望,似乎他对李以文的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洪秀全重重拍了拍李以文的肩膀,有些言不由衷地说道:“说得好!尔可知这金陵乃六朝古都,虎踞龙盘之地?今我天兵天将不到一月便速下金陵,非人力可为,实乃天父天兄庇佑!”

    洪秀全嘴角含笑,眼眸却深邃如渊:“朕得天父天启,你本名中‘以文’二字,虽合圣教,却少了几分杀气。如今天国初定,正要文武兼修。

    你有首登江宁之功。朕便赐你改名‘秀成’,愿你再接再厉,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

    华夏有避尊者讳的传统,君王为至尊,洪秀全无论是比较接地气的原名洪火秀还是现在取禾乃人王之意为名的洪秀全,都带个秀字,能以秀字为名,是极大的殊荣。

    李秀成心中已默念着这个新名字,再次跪倒,声音哽咽:“末将.臣李秀成,愿为天王效死!”

    洪秀全温声说道:“打满城之前,东王曾许诺先登满城者总制以下官升五级,你理应官升检点。但你不仅立下先登之功,还杀了好些大小清妖妖头,打满城内城也出力良多。朕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丞相尚有空缺,那都是给大功臣留的缺,着东王看看哪个官的丞相还有余缺,做个又副丞相吧。”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18/111108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