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帝国精英 > 第103章 王的男人

第103章 王的男人


据乔所知,乔对于如何拍电影一无所知。

    好在以乔想要对标的标准来看,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如何拍摄电影一无所知。

    所以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精神,乔就干脆亲自下场筹备并拍摄这部电影。

    不过虽然一开始乔想要让凯瑟琳出演这部电影,即便现在凯瑟琳已经怀了,但是从时间上来说还是应该来得及。

    但是随着剧本的推进,乔发现这电影里如果不让女角色放一点福利出去的话,自己念头不通达,可是要让自己身边的人去放福利的话,乔的念头就更加不通达。

    虽然在另一个世界有棒子财阀这种,你们只能看,但是我们能按遥控器的玩法,不过乔显然没有棒子那么变态,并且在某些方面乔是一个心眼很小的人。

    所以在痛定思痛之后,乔觉得要不然这电影,自己还是去找专业演员吧。

    然而乔这种想法却遭到了包括戴安,凯瑟琳以及艾琳娜在内身边几乎所有人的强烈反对。

    这些女人们纷纷表示你那是想要拍电影吗?你真的是想要做什么我们都不想直接说你,就说那个来自北约的北方卫队,现在还有几个没有爬上你的床?

    怎么?现在是想要换换口味了?

    这次抗议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北方卫队中,以为自己隐瞒的很好的卫队长克里斯蒂娜先是涨红了脸,然后也加入到了这场抗议中去。

    对于身边人的质疑,乔可以指着天花板对灯发誓,他想要亲自拍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他虽然完全不懂电影,但是他的拍摄手法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

    但是抗议无效,女人们给了乔两个选择,要么放弃执导这部电影,要么女演员只能从身边的这些女人中选,坚决不能给乔这个管不住裤腰带的家伙再扩建房间的机会。

    面对女人们这种两头堵的行为,乔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选择了妥协,不过作为对女人们这种行为的抗议,乔决定从人选都从北方卫队里那些还在犹豫的人里选。

    然后剧本自己在某些方面还要再进行一下调整,毕竟此时的社会氛围总体上还偏向保守,别说是在电影上打擦边球了,此时就连去海边都要穿包裹的十分严实的泳衣。

    所以自己也不要太过于去挑战审核的底线,差不多得了。

    本来像是这种电影的结构也简单,所以乔很快就和凯瑟琳完成了剧本,无非就是布尼塔尼亚的情报机构王牌特工(Kingsman)发现了条顿人的阴谋,然后派出了王牌特工的精锐特工880先生去阻止这场阴谋。

    接着就是开着不屈者的880先生载着自己的联络员,用非常炫酷的方式,通过空投连人带车空降到了低地国家,开始进行秘密行动,在行动中结识了本地抵抗组织的游击队,以及被击落的花旗飞行员。

    然后再弄点场面展现一下条顿上校的残忍,以及条顿上校的女儿有多棒,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不屈者越野车的性能有多强。

    强到能够满载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还能够拖着东西跑路。

    然后便是几场精彩的打斗,以及在打斗和赶路间歇,秀一下女角色身材,最后再安排一场火爆的大战。

    当然就算是这场大战,也要能够展现不屈者的性能。

    然后主角阻止了条顿上校的阴谋,开车带着条顿上校的女儿离开,属于非常标准的动作电影的套路。

    对于整个剧本凯瑟琳和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意见,甚至都觉得这个剧本很有趣,毕竟在这之前谁都没有见过如此简单直接又引人入胜的剧本。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服装造型方面女人们的意见很大。

    虽然乔已经十分收敛了,但是女人们还是觉得乔参考早期《重返德军总部》里妹子的造型设计的女性服装造型有些太过放荡了,虽然她们私下穿的更火辣,不过这对于她们来说还是太放荡了,能够把吊带袜的吊带露出来行动的能是什么好人?

    尤其是被选中出演的那几位北方卫队的女卫兵们,对于这些轻薄贴身的晚礼服一般的服装设计更是充满了抗拒。

    所以乔不得不退一步,开始换了一种设计思路。

    众所周知,人类是一种视觉系生物,所谓的视觉系就是,如果大面积皮肤暴露,那么视觉将会集中在少数重点防护区域,如果大面积包裹,视觉将会集中在少部分皮肤暴露区域。

    同时,没有人能够拒绝好看的制服,没有人!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男主角得和邦德一样,穿特么巨特么笔挺的西装,走西装暴徒路线,花旗飞行员得把飞行夹克穿的和西部牛仔一样,要充满野性气息。

    女角色就找制服来改,高卢最有名的是什么?

    当然是女仆啊,就套上女仆装,胸口低一点,裙摆高一点,黑丝整上,然后设定上随时能够从裙子下方掏出各种武器。

    至于游击队长和上校的女儿,就找两套军装来改!

    贴身军装,配上高筒长靴和稍微低一些的领口,这套金发大波浪肯定没问题!

    对于这套装扮女人们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具体是什么地方不对劲又说不出来,所以服饰方面就这么过了。

    当然由于女演员都只能使用身边人了,那么乔觉得要不连男性角色我也直接用瓦格纳的人好了。

    一方面是瓦格纳的人虽然肯定没有学过表演技巧,但是他们非常清楚乔的卫队与乔的关系,不会搞出点什么事情来。

    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这些电影演员,哪怕是演反派的都实在是没有那种气质,看起来未免有些过于俊美了。

    但是瓦格纳的人就不一样了,这些从战火里走过的老兵,光是那股长的辅警转正所长晋升的气质就够判二十年了的。

    往摄像机前一站,都不用说话,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至于拍这种电影更重要的飙车和爆炸这些,那就更不是问题了,现在还有比瓦格纳更会玩不屈者越野的人?

    还有比那些在前线挖过地道放过炸药的工兵更懂爆破的人?

    要不是大战期间还没有瓦格纳,事情进展到这一步,乔都想要干脆把这部电影拍成瓦格纳宣传片算了的想法。

    不过作为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乔觉得自己还是稳妥一些,先别把瓦格纳带进去,万一拍的不好那影响也不大。

    在做出了决定之后,乔就开始在瓦格纳的战斗部队中发了通知,表示现在我们要拍电影了,对于出演电影有兴趣的人,现在可以找自己的长官报名了。

    虽然现在加入瓦格纳的不少人,多少都因为战争而完全变成了军队的形状,但是对于演电影这种事情,这些老兵们中的很多人都还是很有兴趣的。

    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拍个照片都是件需要稍微整理一下衣着的事情,能够拍电影那绝对是一件值得大吹特吹的事情。

    其中尤其以乔的前车长塞西尔最为积极。

    最终考虑到贵族出身的塞西尔身上确实有那么一股老伦敦正米字旗的气质,往那个地方一站,不用开口都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布尼塔尼亚人。

    所以乔决定就由塞西尔来出任主演,随后又找了另一个同样出身布尼塔尼亚的瓦格纳军官来出演花旗飞行员。

    没办法,虽然瓦格纳内部对于国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但是高卢人说布尼塔尼亚语有口音,而意呆利人……光是他们的手势就足以出卖他们。

    虽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花旗有高卢或者是意呆利裔的移民很正常,但是这不是要考虑主流观众嘛……

    然后,乔就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

    没人愿意出演那个条顿上校的角色。

    能够加入瓦格纳的老兵,在战场上多少都失去了一点什么。

    所以出演电影找乐子没问题,但是要让他们穿条顿军装出演条顿军官,那是万万不行。

    本来瓦格纳内部没有人愿意出演这个角色也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就去找专业演员嘛,只要钱到位还怕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然后乔就发现,有些事情确实不能光靠钱来解决。

    虽然在公开招募演员之后,很是有不少演员,甚至是成名的演员来试镜。

    但是一个符合乔要求的都没有,毕竟这些演员在气质上与瓦格纳的成员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站在一起你说这是阴险的条顿上校,那也没人信啊。

    就在乔的试镜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个无私的好人拯救了乔。

    盟军军事控制委员会的主席亨利·贝尔主持的裁军大潮中,巅峰时期曾经有四百万人,在战争结束时尚有上百万部队的条顿人,而在裁军中像是上校到将军这种原本有近千人的高级军官只允许保留四百人,其中将军只允许保留四人。

    中级军官从接近四万裁减到三千五百人,低级军官和士官同样受到严格限制,要从接近十万人缩减到两万人。

    在这种近乎眉毛以下截肢的大裁军中,有不少受了一辈子训练只学会了如何在军队中生活的老军官,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活下去。

    虽然条顿军官团大多都是贵族与小地主出身,但是由于殖民地与领土的缩水,其中有不少人失去了自己祖上留下的产业。

    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自由军团或者是条顿铁军,这种民团性质的组织里讨生活。

    所以就在这种失业大潮下,一位名为施密特的中尉决定去海对面的花旗讨生活,然后就在施密特中尉在翡翠岛坐船中转的时候,恰好看到了乔招聘男演员的海报。

    本着闲着也是闲着以及那个乔居然要拍电影,反正我都要走了,不如在走之前去看看这个旧大陆最危险的男人究竟长什么样的想法,施密特去了筹备组准备试镜。

    然后负责初选的选角导演一看到这位在凡尔登的烂泥坑里打过滚的中尉,立刻两眼放光。

    看看这辅警转正,所长晋升的气质,看看这脸上的伤疤,再看看……哦,眼睛是真的,没事!您实在是太合适了!这就和我去见导演吧!

    然后在乔看到施密特中尉后,乔觉得虽然施密特中尉身上没有那种高级军官的气势,但是都这样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就决定是你了!

    知道自己已经被选中的施密特中尉此时一脸懵逼,不是我就过来凑个热闹,怎么就是我了呢?

    再看了看剧本,发现自己居然要演一个反派角色,还是条顿的上校,这不是背叛军队弃国弃家吗?不行,绝对不行,这戏我演不了……

    没等施密特中尉吟唱完毕,乔就打断了他,表示如果片酬是周薪500镑呢?

    听到周薪五百镑,施密特中尉顿时瞪大了眼睛,毕竟在战前一名中尉的周薪也不过40~60马克,而现在这个旧大陆最危险的男人要给自己500镑的周薪……

    “这戏我演不了是不可能的,您说怎么演我就怎么演,但是我没有学过表演还请您多多包涵,我什么时候签合同入职,还有我本来是要去花旗的,这船票都买好了……”

    在搞定了最后一点小问题后,在一月剩下的时间里,乔都在倒腾一些像是往摄像机支架上装轮子,搞吊臂以及能够让摄像机推着跑的轨道,还有能够将摄像机固定在车上的支架等等东西。

    好在作为一个工程师,搞这些小东西对于乔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像是詹姆这些有工厂工作经验的家伙们,也主动来帮了点小忙。

    对于詹姆能够主动帮忙,乔觉得非常感动,自己这不成器的弟弟总算是懂事了。

    然后乔就给自己的弟弟还有那些收养的孤儿们,准备了最好的家庭教师,还有来自瓦格纳的军事教官开始进行最严格的教育与管理。

    对于乔的准备,詹姆感动的眼泪哗哗的。

    毕竟谁家学生的早上是从武装越野五公里开始的。

    在将詹姆等人安排好之后,作为罗罗公司的股东,以及罗罗公司在战后最大业绩增长点制造者的乔,这次自然也得到了罗罗公司的鼎力支持。

    不就是要在现有车上改一款新车出来吗?

    老乔你就说什么时候要,要几辆吧!

    当然由于胜利之车的大卖,已经成为了超豪华车领域毫无异议霸主的罗罗公司,也非常在意品牌形象。

    在得知乔现在想要卖的是走量的车型后,罗罗公司在给乔搓养车的同时毫不犹豫地,注册了一个新的品牌不屈者,准备用来和自己的罗罗牌超豪华车做出区别。

    于是一月就这么在忙碌中渡过,在二月到来之前,这部名为《王牌特工(Kingsman)》的电影就在总督府的摄影棚中开机了。

    虽然乔请来了不少有经验的电影工作者,但是由于所有的设备都太新了,所以这些所谓的电影工作者的经验也派不上用处。

    甚至不少时候这些已经习惯了拍固定镜头的电影工作者,还没有那些完全没经验的新人好用。

    于是在报废了不少胶片,并且返工了好几次,乔气得跑去单间中“我现在火气很大!”了好几次之后。

    乔干脆在和那些有经验的电影工作者签了保密协议之后,直接从瓦格纳里调人来拍电影。

    虽然签了保密协议,但是由于之前乔招募演员的消息已经引起了不少记者的注意,所以在这些电影工作者离开剧组之后。

    记者们纷纷找到这些电影工作者打听消息,虽然有保密协议的限制,但是看在慷慨的消息费前,这些电影工作人员还是挑那些能说的东西说了。

    于是一时间,乔真的在拍电影,好像还是在拍战争电影的事情立刻不胫而走。

    随后引发了剧烈的讨论,有些人觉得乔现在是飘了,真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了,这电影必扑。

    还有人觉得前者简直是蠢货,乔那是冲着拍电影去的吗?乔那肯定是冲着女演员去的啊!看看老乔的那个卫队,乔早就不装了好吧。

    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这么早下判断不太好,毕竟就老乔真的想要和女演员发生点什么,他也不需要自己去拍电影,直接投资电影多好,简单方便。

    还是拍战争片,乔肯定是想要拍点什么东西出来。

    随着这三种声音在报纸上开始争论,乔再一次被拿到了聚光灯下,连同乔的卫队和私生活也一起被讨论。

    这就导致有一段时间,翡翠岛的总督府附近挤满了记者,举着照相机日夜围堵想要拍到点什么。

    不过这次,以往总是和媒体有说有笑的乔,却难得的保持了沉默,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一门心思地蹲在片场里拍片。

    这一次当片场充满了,前意呆利黑羽毛精确射手担任的摄影师,前布尼塔尼亚近卫燧发枪火焰喷射器操纵手灯光师,以及前高卢猎兵部队的工兵爆破手出任的特效师后片场的环境变得简直就像是某场战斗的指挥部一般。

    充满了像是“摄像师把摄像机再向东移动两米”“灯光师打光之后,我要所有摄像机都向前推,我不管你们怎么摇,镜头必须跟住主角!”和“我不要技术难度!我只要爆炸镜头!”之类的布尼塔尼亚雅言。

    虽然语言比较炸裂,气氛比较焦灼,但是在瓦格纳老兵们的超强执行力面前,电影的拍摄工作很快就进入了正轨,这让摄制组中几乎所有人都很开心。

    除了施密特中尉,随着瓦格纳接管了片场,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和条顿人有些小矛盾,这让施密特中尉的压力很大。

    尤其是在某些时候,因为施密特中尉表演的不到位,而要NG重拍的时候,施密特中尉感觉整个片场里都充满了一种杀气。

    这让施密特中尉甚至不敢在片场上厕所,生怕有人在厕所里套了自己的麻袋。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发现只有在影片拍摄时,自己是安全的施密特很快就将拍摄作为了自己发泄压力的渠道。

    那种多少带点歇斯底里的表演,造就了一个狂躁中又略带一些歇斯底里仿佛疯狗一般的条顿上校形象,这让乔非常满意。

    随着施密特的演技爆发,拍摄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

    除了乔在情人节那天抽空去定了个婚,导致订婚的照片上了第二天报纸的头条后,因为一些超越人类极限的事情,导致乔又多休息了一天之外,电影的拍摄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

    只用三个月就完成了拍摄工作,当然由于参与拍摄的瓦格纳成员在表演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所以无论是动作戏还是那些爆破与飙车戏,都是真打真揍真感受。

    所以在拍摄过程中,乔损失了三台摄影机,六辆不屈者越野车,并且有好几名演员需要住院治疗。

    甚至塞西尔都是身上打着石膏拍完的电影,因为在一次拍摄时,和塞西尔搭戏的老兵没收住力,一拳给塞西尔的肋骨给干折了。

    当然最惨的人还是施密特,在这种真打真揍真感受的拍摄中,施密特成为了剧组中受伤最多的人,在拍完自己的戏份之后,甚至不等电影杀青,施密特就提着行李跑路去花旗合众国去也。

    然后又花了一点时间对电影进行剪辑,由于现在的电影还处于默片时代,所以不需要配音与音效制作省了乔不少力气。

    在完成了电影之后,乔自己看了一遍,由于没有配音与配乐,再加上乔早就饱受特效的轰炸,所以乔觉得这部电影也就这样吧,除了男的帅女的靓,打戏好看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特点,属于朴实无华的爆米花电影。

    乔觉得这部电影也就这样,但是乔身边的其他人在看过之后,纷纷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乔,这家伙打仗这么厉害,还能够搞发明,现在连电影都能拍,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老乔不会的吗?

    其实还是有的,那就是生孩子这件事,乔自己一个人搞不定。

    本来在之前乔怎么折腾,用什么花式都没事,让乔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然而在1919年年底的时候,先是凯瑟琳表示自己有了,接着艾琳娜也表示自己可能要休息一段时间。

    甚至在订婚那天戴安和凯特也给了乔一个小惊喜,总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1920年乔就要当爹了。

    本来乔的家庭生活是比较简单的,无非就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除了不知道自己晚上在什么地方睡觉之外,其他都是极好的。

    但是随着情况发生变化之后,乔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正是拼事业的时候。

    所以随着电影剪辑完毕,这部名为《王牌特工(Kingsman)》的电影正式进入了宣发阶段。

    本来乔就是一个自带话题的人,再加上乔手里还有BBC这个大杀器。

    虽然现在的收音机还很贵,但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电台这种比报纸更加及时有效的消息获取渠道。

    就像是现在罗罗公司,除了在对那些准备给花旗国特供的,堪称是史上最贵电影周边的皮卡版本不屈者做大规模量产前最后的调整之外,他们还在研究要怎么把收音机这种最新的科技成果给塞进他们的下一代超华车里。

    于是在乔就新电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表示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自己使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与拍摄手法,将会彻底改变电影行业,在上映之后电影将会分为《王牌特工(Kingsman)》之前与之后。

    并且表示这部电影他不仅想要在布尼塔尼亚播放,甚至也想要进行海外发行之后,那些电影制片厂闻着味就冲了上来。

    在甚至没有看过成片的情况下,就挥舞着支票想要拿下发行权。

    毕竟乔的身份就是最好的宣传,无论电影拍的好不好,光是冲着乔说的那些话,这部电影就绝对赔不了。

    谁不知道现在文艺界都快把乔给骂化了,大洋两岸无论是哪国的电影从业者都被乔激怒了,对如此嚣张的乔那叫一个口诛笔伐,表示乔这个人或许是一个好军人,但是在文化方面实在是太傲慢了。

    尤其是在新闻发布会中,乔公布的电影海报,那胸口,那大腿,堕落!十分之堕落!就这就想改变电影行业?

    那些海外发行商们觉得,就光是赚这些想要看完电影之后,骂老乔的电影行业从业者,还有跟风想要看看老乔究竟拍了什么人的钱,他们就能够赚一个沟满壕平。

    这场风波是如此的大,以至于乔治陛下都被惊动了,专门给乔打来了电话想要问问乔究竟拍了什么东西。

    对于陛下的好奇,乔表示自己准备进行一次全球同步上映,所以具体拍了什么自己不能说,但是在上映那天,乔会送一份拷贝给陛下。

    如此巨大的讨论度,就如同一场飓风席卷了海峡两岸,甚至就连一些条顿发行商也托关系找到了乔,表示他们想要引进这部电影。

    考虑到主要市场是花旗,所以乔将电影上映时间选择在了五月三十一日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为了在上映之前,再炒热一下这部电影的热度,随着胶片一同送到大洋彼岸的不止有电影胶片,还有不少不屈者越野车,以及电影中女角色服装的复制品。

    乔希望在上映前三天,花旗的发型商能够组织人,换上戏服开着车去街上发传单,再狠狠地炒一把热度。

    对于这种狠活,就算是不做人的荷里活都觉得,自己学到了新姿势。

    乔认识的那些花旗军官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件事,尤其是在街上看到了那些穿着不知道该说是正经还是不正经军装宣传女郎之后,这些人纷纷觉得真不愧是老乔,总能搞出一些没见过的花活。

    这张电影票,我们买了,必须要看看老乔这又是整了什么活。

    只是乔的这些老朋友显然没有想到,由于这个电影的讨论度实在是太大,当时间来到五月底电影上映的时候,他们想要去买电影票的时候。

    他们惊讶的发现,电影院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上次看到这种队伍,还是部队登船准备回国的时候。

    等他们排了长队来到售票窗口的时候,他们发现别说今天的票没了,就连明天的票都买不到,要想看《王牌特工》?现在买票下周就能看了,还别嫌慢你再犹豫一下,旁边的窗口就把下周的票都卖出去了。

    这电影这么火爆的吗?

    不过活人怎么能够让尿渴死,这些乔的老朋友们,立刻打开思路,城里的电影院没票,那我去村里的电影院总行了吧?

    事实证明,开车来到村里之后,村里的电影院确实没有这么火爆,他们这次不需要等一周了,只需要等待三天就能够看上老朋友拍的电影了。

    这也让这些老朋友们越发好奇,乔这到底拍了什么东西。

    实际上现在感觉懵逼的不只有乔的老朋友们,还有那些之前对乔口诛笔伐的电影工作者,以及电影相关行业的从业者。

    作为业内人士在电影上映之前,注意到了这电影讨论度高,首映票可能不好买的人中有一部分人,就提前通过各种办法搞到了票,准备在第一时间看完之后,就狠狠地喷一下老乔。

    还有一些比较懒的人则准备等一段时间,等到一开始跟风的人都散去之后,自己再加入战场。

    然后等到第一批带着批判的想法进入电影院之后,从第一幕开始这些人就傻了。

    不是……我们都以为你只是说说而已,乔你这个家伙怎么来真的?

    你这是什么手法啊?这镜头是怎么运的啊?这电影还能够这样拍?你特么?!

    随着880特工驾车在公路上向黄昏驶去,屏幕上开始跳字幕,电影院中响起了猛烈的掌声。

    这些准备将乔批判一番的电影人才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仿佛刚刚他们看的不是一场电影,而是一场电影界上帝神启的电影人,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刚刚都看了啥啊?这真是电影吗?我还没学会啊!

    没等这些电影人反应过来,就有手里拿着电影票和爆米花,急不可耐地走过来想要看电影的人,挥舞着手里的电影票让这个还没有从震撼中缓过来的电影人从他的位置上离开。

    由于乔的电影拍的太过震撼,导致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这些之前猛烈抨击乔的电影人们,纷纷保持了沉默。

    只有那些之前没有说话的相关从业者,像是影评人之类的相关从业者在报纸上感叹“卧槽!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快去看《王牌特工》不看是你们的损失!”

    对于这种情况,记者们立刻又嗅到了大新闻的味道。

    之前文艺圈不是对乔这个跨界的家伙口诛笔伐吗?怎么现在突然沉默不语,而且那些影评人开始叫好,虽然搞不到电影票,但是这不妨碍记者们开始追着那些过去骂老乔最狠的家伙在看过之后,对于老乔电影的看法。

    又过了几天,那些缓过来的电影人,才在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追问下,开始扭扭捏捏的说些“很新奇的拍摄手法”或者是“拍摄技术确实是全新的”之类含糊不清的话。

    当然还有一些嘴硬的家伙在被逼急了之后说些“这是不尊重战死的人”“娱乐化战争”“这部电影的服装实在是道德沦丧!”之类的话。

    只是在这些电影人还在胡言乱语的时候,发现《王牌特工》已经将同期电影的排片几乎挤没了的制片厂中,反应比较快的已经想起了当年上过报纸的巴黎玫瑰。

    于是这些制片厂的负责人当场发出了尖锐爆鸣“快去请巴黎玫瑰!我们要拍电影!”

    与此同时乔正在伦敦的白金汉宫中听海外情报处的负责人当面抱怨向自己抱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为什么要弄一个不存在的Kingsman出来,而不直接用海外情报处?”

    “你知道如果你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海外情报处的特工,能够对我们的工作提供多少帮助吗?之前我们的合作可是很愉快的,你不能这样对老朋友啊。”

    对于卡明爵士的抱怨,乔只能表示“我也不知道这部电影会这么受欢迎,而且谁知道现在的观众能够接受这种不太正经的主角形象啊。”

    “下一部电影,下一部电影我一定用海外情报处的特工当主角。”

    听到乔这么说,卡明爵士的表情才算是阴转晴,拍着乔的肩膀表示“你要这么说的话,那什么都好说了,如果剧本上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我这里可是有着大把的好故事。”

    就在乔点头如捣蒜,表示“一定一定,如果我在剧本方面遇到问题一定会去找老爷子你”的时候,一名皇宫侍从走过来表示“乔爵士,卡明爵士,陛下现在要见你们。”

    ——————

    乔·哈里森,军事家,政治家,发明家,商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花心的人,但是不得不说就像是他说的那样,自从他开发出移动镜头拍摄之后,电影产业被永久的改变了。

    甚至直到今天在片场中所使用的大部分与拍摄相关的道具,都能够追溯到乔拍摄《Kingsman》时所制作的工具。

    乔极大地推动了电影工业的发展,甚至让布尼塔尼亚电影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只是随着乔不再拍摄电影,将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布尼塔尼亚电影就卡在了那里,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布尼塔尼亚艺术史》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10/111110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