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36章 埋伏

第236章 埋伏


时值初冬,川北的群山里气温骤降,寒风凛冽。

    此时,民兵队长李定国、余承业和次仁,正分别带着一支由民兵和番兵组成的小队,在通往山中腹地的必经官道上铺设着石雷。

    余承业的动作极为娴熟。

    他小心翼翼地抱起一颗由陶罐制成的简易石雷,将其埋入面前的土坑里。

    固定好陶罐后,他又从一旁扫来枯草和浮土,将石雷遮得严严实实,只留一条细长的苇管在外。

    随后,他掏出苇管里的绊索,将其拉长后固定在了路旁的一颗灌木根部。

    紧接着,余承业如法炮制,又抱来了几颗大小不一的石雷,分别埋在官道两侧。

    他布设的是子母式的绊发土雷,极其阴险。

    其中威力最大的主雷埋在官道正中,而其他几颗子类,则被他分别藏在了道路两侧的草丛或灌木下。

    一旦主雷被触发,不仅可以炸伤踩中的官兵,更会让周围其他士兵受惊,下意识往路边躲闪,从而踩中子雷,造成多次杀伤。

    这法子还是他当辅兵时,从军中的老卒们手上讨来的。

    而李定国则在一旁拿着本册子,仔细地记录着每一处绊雷的位置。

    “哎,承业哥,你动作轻点!”

    他一边记,一边忍不住提醒道,

    “现在已经入冬了,这山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一场雨雪。”

    “别到时候把绊雷的引信给打湿了,到时候成了个哑炮。”

    李定国的记录,也同样十分讲究。

    他不仅画出了官道的大致走向,还用特殊的符号,标注出了石雷的类型、数量,以及绊索的大致方向和长度。

    他甚至还贴心地,在旁边备注了几个安全的落脚点,以方便日后自己人通行。

    余承业闻言头也不抬,没好气道:

    “天下要雨,娘要嫁人,我总不可能为了避水,特意支个棚子在官道上吧?”

    “官军又不傻,他能看不出来?”

    “少废话,你老老实实地做好记录就行,千万把埋雷的位置和数量都记清楚。”

    “等打走了这帮官军,咱们还要回来的。”

    “到时候,别让咱们自己埋的雷,伤着了自家弟兄!”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拌着嘴,随后又下意识地看向了不远处的官道。

    官道上,次仁正带着手底下的番兵,专心地布置着石雷。

    余承业见状,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这群番兵记不记得住。”

    “你说李参将去一趟雪域,怎么就带了这么些个西番部落的人回来?”

    “我还以为,怎么着也得带几百个蒙古降丁回来呢。”

    “毕竟蒙古人还算善战之辈,可这群西番兵就不一定了。”

    古代军队,招收外族士兵是很常见的,尤其是边镇地区。

    只不过,明代九边一般是前来投奔的蒙古人比较多。

    比如猛如虎和虎大威等人,都是塞外降卒出身。

    可次仁他们却有所不同。

    这帮人,都是由世代为奴的朗生们组成的,之前连刀都没拿过。

    当初是李自成借口换来的马匹太多,需要人手帮忙照料,这才好说歹说把次仁这帮朗生,从雪域带了下来,充作番兵。

    虽然李自成有心操练他们,可他刚从雪域回来不久,就被调到了石泉接手防务。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先把番兵们扔给了主管民兵的余承业和李定国,让他俩帮着训练训练。

    余承业直起身子,朝着不远处的次仁高声喊道:

    “次仁哨总,你都记清了绊雷的位置没?”

    “这可错不得!以后可是要回来检点的!”

    次仁此时正专心地铺设石雷,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他先是茫然地抬起头看了看四周;

    看到是余承业和李定国在看他,次仁赶紧丢下了手里的活计,小跑着来到了两人跟前。

    他下意识地佝偻着身子,双手不停地在身前的衣襟上揉搓着,用不太标准的汉话小心翼翼地回应道:

    “两位.两位老爷,可可是在叫我?”

    次仁显得异常的拘束和不安。

    他抬起头飞快地扫了两人一眼,又立刻低了下去。

    “叫我.叫我管事就好了,我就是给李老爷看家护院的。”

    李老爷?哪个李老爷?

    莫非是李自成?

    余承业听得一脸诧异,李自成什么时候从参将变成老爷了?

    李定国倒是略有耳闻,知道这是雪域的传统称呼。

    他拍了拍次仁的肩膀,耐心地纠正道:

    “次仁,不是跟你说了吗?在我们这儿,不兴叫‘老爷’。”

    “李参将也不是什么老爷,他是带兵打仗的将军。”

    “李参将的上头,还有大帅。”

    “大帅是领着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反抗官府和地主压迫的;咱们不是给谁看家护院的奴隶,咱们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吃饱饭,能有自己的田地而战”

    可李定国大道理讲了一通,但次仁却压根一个字儿都没记住。

    他还没从世代为奴的身份中,彻底转变过来。

    在次仁的世界里,人只分为两种;

    一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另一种则是任人宰割的朗生。

    对于他们这群朗生来说,李自成把他们从雪域带下来,让他们能吃饱饭,穿上衣裳,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李自成,自然就是他们新的老爷。

    至于老爷往上是什么,他们没见过,也不敢想。

    李定国费尽口舌解释了半天,可次仁还是一副似懂非懂的迷茫模样。

    余承业在一旁看着,都快急死了。

    他一把拦住了还想继续“说教”的李定国:

    “行了行了,你跟他扯这么多大道理干什么?”

    “他本来汉话就说得不利索,再加上两地的风俗差距太大,你越说,他越糊涂。”

    余承业随即看向次仁,换了种通俗易懂的方法解释道:

    “次仁啊,我这么跟你说吧,大帅就是老爷的老爷,又叫大老爷。”

    “现在咱们要干的,就是帮着大老爷,去打全天下最大的皇帝老爷。”

    “这么说你懂了吗?”

    次仁闻言,眼中的迷茫瞬间散去,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早说嘛。

    一旁的李定国看得是目瞪口呆,这算什么解释?

    不过现在也不是计较的时候,来日方长,等以后再慢慢解释吧。

    现在官军已经占据了石泉县,想必不日就要往北杀来,他们得抓紧时间把石雷铺好。

    官军的动作迟滞了几天。

    由于石泉县附近的百姓都被迁走,刘汉儒找不到当地民夫转运辎重粮草。

    而他又不好向上岭村征人,毕竟贺铭生才带着全村百姓喜迎王师,无论如何,刘汉儒也得装出个和善的样子,免得寒了民心。

    无奈之下,他只能派兵前往后方的安县,又调集了将近两千多民夫前往石泉。

    折腾了好几天,大军才堪堪凑够了转运辎重的人手。

    数日后,刘汉儒在贺铭生的带领下,率领着三千明军和数千民夫,继续向北进发。

    刘汉儒本来不打算理会躲在山里的李自成等人。

    他很清楚,这帮贼兵就是想依托川北复杂的地貌,在崇山峻岭里不断地袭扰他的部队,阻碍大军前进。

    所以这次,刘汉儒准备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直奔贼兵的老巢平武县而去。

    只要自己麾下随时保持警惕,区区两千贼兵,根本不可能扰乱他的行军路线。

    可没想到,上岭村的百姓告诉他,想要北上前往平武县,就必须经过一处名叫“三合道”的险峻河谷。

    这个河谷,是白草河常年冲刷形成的,地形极为复杂。

    而且三合道地势狭窄,官道在此处要分成三条不同的小路,才能绕开河谷,所以又名“三合道”。

    而最糟糕的是,三合道不远处,就是贼兵藏身的平通河谷。

    刘汉儒面对这种情况,感到有些棘手。

    看来想要安全通过石泉县,还真就必须把山里的贼兵给彻底清剿干净才行。

    没办法,他只能命丁云翔收缩行军队列,提起精神,免得中了贼兵的埋伏。

    可无论明军怎么小心,三合道就摆在面前,他们飞不过去。

    当丁云翔带着麾下的先头部队,刚踏入三合道的谷口,还没走两步,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士兵,突然脚下一绊倒,引动了早已埋好的石雷。

    轰——!!!

    一声巨响平地而起,伴随着冲天的黑烟和碎石,响彻山谷。

    那名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半截小腿就已经被炸上天。

    随着火药炸开,石雷里的铅子和碎陶紧随其后,崩得周围的官兵血肉模糊,捂着脸不断哀嚎。

    见此情景,身后的士兵们更是慌不择路,一头钻进了官道旁的灌木和草丛里,想要避开爆炸。

    可他们不动还好,一动反而直接触发了藏在道路两侧的石雷,引来的新一轮的爆炸。

    硝烟缓缓散去,丁云翔拨开人群定睛一看,队列前头的十几个官兵全都倒在了地上。

    有的正捂着伤口不断哀嚎,有的甚至直接没了动静,命丧当场。

    丁云翔见状大惊,连忙让一旁的千户宋宏带人上前,试图把受伤的同袍从雷阵里抢救回来。

    宋宏是个经验丰富的,他没有带人一股脑冲上去,而是从附近砍来了数十根长竹竿。

    随后,他让麾下士兵们排成一排,占满整条官道,杵着长长的竹竿,一点一点向前,仔细探明脚下的土地。

    这种排雷方式虽然缓慢,但却是最安全的。

    一旦探到坚硬的石块,或是触碰到隐藏的绊索,排雷的士兵就会立刻停下,然后用竹竿不停试探,从远处引爆石雷。

    很快,几处隐蔽的绊雷被官兵一一触发,一些还在哀嚎的官兵也被抬回了阵中。

    宋宏没有耽搁,而是转头带着部下,继续缓缓向前挪步,想要探明官道所有石雷位置。

    不远处的山头上,李定国和余承业两人正趴在地上,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而一旁的次仁见状,则是显得有些焦急。

    他趴下身子,慢慢凑到两人跟前,一边比划一边急切地问道:

    “他们.他们已经开始拆雷了,咱们不打吗?”

    余承业摆了摆手:

    “不急,先耗着。”

    “我布的雷又不是只有绊发的,前面还有压发的石雷等着他们呢。”

    “这帮孙子一时半儿根本排不完。”

    李定国接着解释道,

    “先等等,李参将已经带着本部战兵,从另一头的小路,绕到官军身后去了。”

    “咱们战力不强,只用吸引官军注意,拖住时间就行。”

    “等战兵到了之后,咱们再前后夹击,这帮官军肯定挡不住!”

    就在几人说话的功夫,李自成已经带着队伍,成功地绕到了官军的后方。

    他掏出千里镜,只见不远处官军的大部队,正聚在一起,专心地盯着眼前那条布满了石雷的官道,根本无暇他顾。

    没有丝毫犹豫,李自成招来身旁的刘宗敏,示意他带三百本部兵马,准备偷袭。

    随后,他又命李过领着五百民兵,随时准备支援。

    刘宗敏会意,猫着腰退了下去,他带着队伍,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官军侧后方的一处山坡上。

    刘宗敏很谨慎,没有选择直接冲锋。

    虽然此时官军的注意力都在前方,但官军毕竟人多势众,自己这点人马根本冲不进去。

    他让麾下的弓手和铳手沿着山头一字排开,又把几门佛朗机炮架在了正中,准备来个远程偷袭。

    “放!”

    随着刘宗敏一声令下,数百名弓手弯弓搭箭,朝着官军的后队就是一轮抛射。

    紧接着,百余名火铳手也同时开火。

    密集的铅弹如同暴雨一般,瞬间覆盖了官军的后阵。

    几门小型的佛朗机炮卯足了劲儿,朝着官军最密集的地方,肆意倾泻着火力。

    “敌袭!敌袭!”

    突如其来的远程火力,打得官军措手不及,阵中顿时一阵大乱。

    就连队伍最前头,还在专心排雷的宋宏等人,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河谷里四处都是贼兵射来的弓失和铅子,官兵哪还有心思再排雷?

    队列很快便散开,几个官兵在躲避头顶箭雨的时候,又不小心踩到了石雷,掀起一阵轰鸣。

    见此情形,山头上的李定国和余承业,知道机会来了。

    “快!放箭!”

    埋伏在山头的民兵们会意,立刻对准山下的官军肆意倾泻着箭矢。

    而次仁这边,正带着他手下的番兵,合力搬来滚石和圆木,将其从陡峭的山坡上推了下去。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92/111108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