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阿喀琉斯之踵(日万第一更)
高振海的动作很快。
在周教授的指导下,他迅速锁定了意大利萨克米的热灌装生产线作为采购目标,并开始了紧张的谈判。
对方报价38万港币,加上配套的真空脱气罐、冷却槽和本地组装的灌装台,总预算接近50万港币。
经过几轮艰难的拉锯战。
高振海凭借陈记日益增长的名气和未来订单的许诺,硬是将价格压到了45万港币,交货期定在一个月后。
陈秉文审阅了合同后,签字确认,第一笔定金随即付出。
瓶装糖水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与此同时,玻璃瓶供应商也确定了,是位于新界的一家老牌玻璃厂。
瓶型设计简洁大方,瓶身凸印“陳記”Logo和产品名称,瓶盖采用扭断式防盗铝盖,密封性经过测试完全达标。
万事俱备,只等那套核心的热灌装生产线到位。
然而,就在陈秉文以为技术难关已经度过时,新的问题在研发中心的模拟生产线上暴露出来。
为了在设备到位前尽可能优化工艺,周教授团队利用现有的简陋设备,不断进行小批量模拟生产。
最初几批样品都很成功,无菌和风味都达标。
但到了第十批模拟生产时,问题出现了。
有几个瓶子的铝盖虽然看似拧紧了,但用特制的扭力测试仪一测,发现密封力度不足,甚至有两个瓶盖边缘有细微的变形。
“怎么回事?”周教授脸色凝重。
封盖密封性不足,意味着产品保质期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微生物污染,是致命问题。
“可能是趁热灌装后,瓶口残留的糖浆冷却后粘度增加,影响了铝盖的旋紧和密封效果?”
硕士生小杨推测道,“也可能是我们这台简易封盖机的压力控制不稳定……”
“马上排查原因!”周教授下令,“同时,立刻通知玻璃瓶厂,送一批瓶口尺寸精度更高的样品过来!
还有,联系萨克米的技术支持,咨询他们专业的热灌装封盖机对瓶口和盖子的匹配要求!”
问题反馈到陈秉文这里时,他刚处理完几份文件。
“瓶盖密封技术问题.”
陈秉文揉了揉太阳穴。
他深知,这种细节上的技术壁垒,往往比宏观战略更难攻克。
它需要反复的实验、调试,甚至可能需要更换部件或调整工艺参数。
“周教授那边怎么说?”他问前来汇报的高振海。
“周教授说问题比较复杂,可能涉及灌装温度、瓶口设计、盖子材质以及封盖设备压力等多方面因素。
他们正在全力排查,但可能需要时间,也可能.需要额外的投入来改进设备或瓶子。”高振海语气沉重。
陈秉文沉默片刻,果断道:“走,我们去生产线看看。”
“是,文哥!”高振海连忙跟着陈秉文直奔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的临时模拟生产线旁,周教授手里捏着一个刚刚扭开的玻璃瓶,瓶口残留着些许粘稠的糖水,而瓶盖内侧,一圈细微的糖渍清晰可见。
这种情况再次印证了盖子密封不严的情况。
“陈生,你看。”见到陈秉文,周教授将手上拿着的瓶子和盖子递给他,“第十一批模拟生产,损耗率还是居高不下,接近15%。
问题就出在这瓶盖密封上。”
陈秉文接过瓶子,仔细端详着那个看似普通的扭断式铝盖。
瓶盖表面光滑,在沾了糖水或手汗后,极易打滑,工人稍有不慎或用力不均,就可能造成旋紧不到位。
更关键的是,铝盖材质在热灌装后冷却收缩时,与玻璃瓶口的微小公差或热胀冷缩系数差异,极易导致密封圈无法完全贴合,形成肉眼难辨的缝隙。
“我们试过调整灌装温度、冷却速度,甚至更换了不同批次的瓶子和瓶盖供应商,”周教授指着旁边一堆丢弃的瓶盖,“效果都不理想。
损耗率最低也只能压到10%,这还是在实验室严格控制条件下。
一旦量产,工人操作、设备稳定性稍有波动,损耗率恐怕会飙升到20%甚至更高!”
20%的损耗率!
陈秉文心中一沉。
这意味着每生产五瓶糖水,就有一瓶可能因为密封问题报废或引发食品安全风险。
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原料和包装浪费,更会严重拖累瓶装糖水项目的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因为质量问题砸了陈记刚刚建立的口碑。
“没有其他替代方案吗?”陈秉文沉声问道,目光扫过实验室里各种瓶瓶罐罐,“比如软木塞?或者别的材质的盖子?”
周教授苦笑着摇头:“软木塞成本高,密封性也未必更好,而且不符合我们便捷即饮的定位。
其他材质,比如塑料盖,在高温灌装环境下更容易变形,密封性更差。
我们目前使用的这种扭断式铝盖,已经是市面上热灌装饮料最主流的选择了。”
“主流,不代表完美。”陈秉文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既然现有的都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必须找到或者创造出更好的!”
他立刻下令:“阿海!马上联系所有你能找到的瓶盖供应商,港岛的、东南亚的、欧美的!
把市面上所有用于热灌装饮料的瓶盖样品,无论材质、结构,统统给我找过来!
周教授,你这边同步测试,看有没有哪怕损耗率能控制在5%以内的!”
接下来的几天,研发中心变成了瓶盖博览会。
高振海发动了所有关系,甚至通过方文山联系了国际供应商,各种奇形怪状、材质各异的瓶盖样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周教授团队手中。
有传统的平滑铝盖,有带一圈凸起的“防盗环”铝盖,有塑料螺旋盖,甚至有仿照汽水瓶的铁皮皇冠盖.
周教授带领团队日夜测试,模拟灌装、冷却、储存、运输震动,再一一开盖检查密封性。
结果令人沮丧。
平滑铝盖损耗率最高,轻易就能突破20%。
带防盗环的稍好,但也在15%左右徘徊,且开盖时容易割手。
塑料螺旋盖在高温下变形严重,密封性最差。
皇冠盖倒是密封性好,但开盖需要开瓶器,完全不符合即饮需求。
“最好的是这种带一圈细密竖纹的铝盖,”周教授拿着一款来自日本的样品,介绍道,“损耗率勉强压到了8-9%,但开盖时依然需要很大力气,而且对瓶口和盖子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成本也上去了。”
8-9%!
依然远超陈秉文能接受的底线。
他拿起那个日本样品,瓶盖侧面确实有一圈细密的竖纹,增加了摩擦力,但效果有限。
他尝试用力扭开,指腹被光滑的金属边缘硌得生疼。
“还是不够好”陈秉文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瓶盖光滑的表面。
前世开饮料瓶时那种轻松顺滑的手感,那种瓶盖上增加摩擦力的凹凸纹路设计.等等!
陈秉文脑中灵光一现。
他想起来了!
后世那种随处可见的、瓶盖侧面带有密集凹凸防滑纹路的设计!
那种设计不仅大大增加了摩擦力,使得开盖轻松省力。
更重要的是,那些凸起的纹路在旋紧过程中,能提供更均匀的受力点,还能在盖子冷却收缩时,提供微小的形变空间,从而更好地保证密封圈的贴合!
他脑中飞速检索着前世记忆。
八十年代后随处可见的菱形防滑纹、开盖时指尖传来的踏实阻力、流水线上近乎零损耗的密封奇迹。
在此刻,1978年的港岛乃至全球供应链版图上,这种将微观结构力学与人体工程学结合的方案,是一片空白。
这种技术断层的背后,是饮料巨头们对既有供应链的妥协,更是对“瓶盖无非是铁皮加密封圈”的思维定式。
“周教授!”陈秉文压抑心中的激动,“我们不需要找替代品了!
我们自己造一个!”
他抓起桌上的纸笔,飞快地勾勒起来。
一个标准的铝制瓶盖轮廓出现,但在其侧面,他画上了一圈圈密集、均匀的菱形凸起纹路!纹路的方向与旋开方向垂直,确保最大的摩擦力。
“看!就像这样!”陈秉文将草图推到周教授面前,“在瓶盖侧面,增加这种密集的防滑凸纹!
材质还是铝,但结构改变!
这种纹路能极大增加手指的摩擦力,开盖更轻松。
更重要的是,这些凸起在旋紧和冷却过程中,能提供更好的应力分布和微形变空间,或许能显著改善密封性!”
周教授看着草图,眼睛越瞪越大!
作为专业人士,他瞬间就理解了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
增加摩擦是显而易见的,而应力分布和微形变空间的设想,更是跳出了传统思维的窠臼!
“天才!陈生,这简直是天才的构想!”周教授激动得声音发颤,“这种结构上的微创新,完全可行!
而且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只需要修改瓶盖模具的冲压结构!”
“立刻!”陈秉文斩钉截铁,“阿海!你亲自去,找港岛最好的模具厂!
把这张草图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这种防滑纹路的瓶盖样品!
钱不是问题!”
模具厂的响应速度超出了预期。
在陈秉文“加急、重金”的要求下,仅仅三天后,第一批带着菱形防滑凸纹的铝制瓶盖样品,就被紧急送到了研发中心。
实验室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周教授亲自操作,将熬制好的杨枝甘露进行高温灭菌、真空脱气,然后小心翼翼地灌入特制的玻璃瓶中。
滚烫的糖水注入,瓶口瞬间被热蒸汽笼罩。
戴着厚手套的工人,拿起一个带着崭新防滑纹路的瓶盖,对准瓶口,用力旋紧。
那凹凸的纹路清晰地硌在指腹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稳固握持感。
旋紧的过程异常顺畅,力度均匀。
“封盖完成!”工人报告。
谢谢大家支持!!上架首订1280。非常完美!
感谢小虎哥KK、小凯哥_eB非常慷慨的长期打赏支持!!
感谢大葱鸭的大葱的打赏!!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71/111110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