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谁在给死人算命?
手术室内,无影灯的光芒依旧刺眼,冷白色的光线如细针般刺入眼角,映得金属器械泛着寒光。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与血腥混合的气味,浓烈得几乎能尝出铁锈般的腥甜。
监护仪“嘀——嘀——”的节奏声由急促转为平稳,像潮水退去后留下的宁静沙滩,那足以冻结空气的紧张感,终于随着曲线的稳定悄然消融。
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平稳,一场濒临失败的顶尖手术,被硬生生地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王主任缓缓摘下口罩,指尖触到内侧凝结的细密汗珠,湿冷黏腻。
他深吸一口气,肺部被凉意填满,疲惫的脸上写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挥之不去的惊疑。
他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转身从器械护士手中接过那张被汗水浸得微微发皱的便签。
纸面潮湿,边缘微卷,指腹摩挲过字迹时,能感受到墨痕微微凸起——
“患者可能存在未被影像明确提示的左主干高危斑块,建议术中备体外膜肺氧合(ECMO)以防不测。”
字迹清秀,却力透纸背,仿佛每一个笔画都浸着某种笃定。
署名是那般刺眼——实习生建议。
王主任的目光扫过一旁同样心有余悸的苏清雪,声音因长时间的高度集中而沙哑干涩,像砂纸磨过喉管:“清雪,这个实习生……是怎么回事?”
苏清雪深吸一口气,鼻腔里还残留着手术中焦灼的电灼味。
她脑海中闪过林默那张平静得过分的脸——那双眼睛,像是能穿透皮肉,直视脏腑的搏动。
她无法解释,只能如实回答:“是今天刚来我们科轮转的实习生,叫林默。这张纸条是他通过柳依依转交的。”
王主任捏着纸条,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纸面发出细微的“窸窣”声。
他行医三十年,见过天才,见过怪才,却从未见过如此近乎“预言”的判断。
那块CT和高阶人工智能三维重建都未能明确提示的隐匿性钙化斑块,就像一个潜伏在深海的恶魔,而这个实习生,竟像开了天眼一般,提前窥破了它的伪装。
“虽然AI未报警,”王主任低声自语,“但某些微小钙化点在特定角度下确实可能被算法滤除……如果有人经验足够丰富,或许能从噪点分布中察觉异常。”
可一个实习生,哪来的这种经验?
“怪物。”他最终只吐出这两个字,声音轻得几乎被监护仪的滴答声吞没,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风,总是比人跑得更快。
它穿过手术室的门缝,掠过护士站的耳语,最终撞上周浩紧闭的窗棂,发出低沉的呜咽。
不到半天时间,“实习生林默一纸风险提示,救下搭桥手术”的消息,就在医院内部的各个角落里不胫而走,版本越传越神。
有人说他家学渊源,是隐世神医的后代;有人说他能望气观相,一眼断人生死。
这些传言,如同一根根钢针,狠狠扎在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浩的心上。
“砰!”
一叠厚重的CT影像胶片被他狂怒地砸在桌上,玻璃相框震落,发出刺耳的碎裂声。
办公室里,他死死盯着电脑屏幕上那段被反复回放、逐帧分析的冠脉三维重建影像,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眼球干涩发烫。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他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低声咆哮,喉咙里滚出压抑的怒吼。
作为这次术前评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用全院最顶级的设备,结合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仔仔细细分析了不下十遍。
结论就是风险可控,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隐匿性钙化”。
可手术台上的现实,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得他颜面无存。
林默的精准预判,映衬出的正是他的无能与疏漏。
嫉妒与屈辱的火焰,烧毁了他最后一丝理智。
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摩擦声,眼中闪过一丝狠戾:“篡改!他一定是提前接触了影像数据,用某种未知的软件进行了后处理,然后故弄玄虚!”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疯狂滋长。
周浩再也坐不住,他抓起电话就冲出了办公室,直奔医务处,他要举报,他要彻查!
他要让那个叫林默的小子,为这卑鄙的欺骗行为付出代价!
医务处,气氛却比他想象中要冷静得多。
张副院长靠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十指交叉放在桌前,面色沉静地听完周浩颠三倒四、激动万分的控诉。
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用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笃、笃、笃”声,像某种倒计时的钟摆。
“周医生,冷静一点。”张副院长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说的篡改影像数据,有证据吗?”
“我……”周浩一时语塞,“我没有,但是这不符合逻辑!机器都扫不出来的东西,他一个实习生凭肉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所以,这就只是你的猜测。”张副院长摇了摇头,“我们更要考虑,外界会怎么看我们?是会觉得那个实习生有问题,还是会觉得我们这些专家教授,因为嫉妒一个实习生的才华而疯狂打压?”
周浩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副院长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冲动的火焰,却也让他感到了更深的寒意。
“那……那难道就这么算了?”他不甘心地问。
“算了?”张副院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当然不。对付非常规的人,就要用非常规的手段。我们不能用我们不擅长的东西去攻击他,我们要用我们最擅长的东西,用‘规则’和‘科学’,把他从那个神坛上,体体面面地请下来。”
第二天,一则通告悄然出现在医院的官方网站和内部公告栏上。
标题赫然是——《关于启动“青年医师临床决策边界规范评估”的公告》。
公告内容措辞严谨,称因“近期院内发生多起由实习人员提出的、超越其常规职责范围的非常规医疗建议,并引发广泛争议”,为维护医学的严肃性与科学性,医务处决定成立专家组,对相关人员进行回顾性评估。
专家组由五名资深教授组成,涵盖心外、伦理、法律等领域,程序合规,表面无懈可击。
林默的名字虽然没有被直接点出,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把剑,直指他的咽喉。
他被正式通知,必须提交关于那次冠脉搭桥手术术前判断的所有书面诊断依据,并在三天后接受专家组的闭门问询。
苏清雪在接到自己被任命为评审委员之一的通知后,第一时间找到了林默。
两人站在住院部安静的走廊尽头,夕阳的余晖斜照进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暖光中浮动着细微的尘埃。
远处传来推车滚轮的吱呀声和病人的低咳。
“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苏清雪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她压低了声音,指尖微微发凉,“林默,这不是儿戏。专家组里有张副院长的人,也有周浩。他们不会听信什么‘直觉’或者‘天赋’。如果你给不出一个符合现代医学逻辑的解释,他们有权直接撤销你的实习资格,甚至将你的行为记入档案,你这辈子都别想再穿上这身白大褂!”
林默迎着她的目光,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那份公告审判的不是自己。
“我的依据,就是体征、病史和我的经验。”
“经验?”苏清雪的声调不由得提高了几分,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激起轻微回响,“你一个实习生有什么经验能超越多排螺旋CT和高阶人工智能?我问过王主任,也调阅了影像,那些致命的钙化点,在术前的任何影像资料上,都只是几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于阈值的像素噪点!”
面对苏清雪的逼问,林默沉默了片刻,最终,他微微侧过头,避开她锐利的视线,轻声道:“也许……我只是看得更仔细一些。”
这个解释,连他自己都觉得苍白。
当晚,林默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值班室里。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霓虹与车灯交织成流动的光河,将室内映照得忽明忽暗。
空调低鸣,吹动桌角一张病历纸,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他从贴身的口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没有封皮、书页泛黄的线装古籍。
书页的材质非纸非帛,触手温润如玉,仿佛有生命般微微发热。
指尖抚过,能感受到古老篆文的凹凸刻痕——《望气诀》。
真正的原因是,在长时间的修炼后,他的“岐黄手眼”已经进化到可以在清醒状态下,短暂地、耗费巨大心神地开启。
在那瞬间开启的视野里,患者身上病灶散发的微弱“死气”纤毫毕现,那些被现代仪器忽略的像素噪点,在他眼中,却如黑夜中的萤火一般清晰。
这就是真相,一个永远无法对任何人说出口的真相。
他正准备将《望气诀》收好,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嗡鸣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是柳依依发来的信息,内容简短,却让他瞳孔骤然一缩:
“林默小心!我刚在走廊听到张副院长和精神科主任争执——他说你‘声称预见手术风险’,怀疑你有‘先知性妄想’,正准备调你心理档案,启动精神评估流程!”
先知性妄想……
林默盯着屏幕上那几个字,指尖冰凉,嘴角的弧度变得冰冷。
他们不仅要从专业上否定他,还要从精神上,将他彻底定义为一个疯子。
好一招釜底抽薪。
就在这时,窗外远处,行政楼档案室的灯光突然熄灭。
一道不起眼的黑影悄然闪出,迅速没入黑暗。
那人手中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借着路灯一闪而过的光芒,封面上用黑色记号笔写下的一行字若隐若现:
【林默——医学伦理异常行为观察记录(草案)】
风穿过走廊,吹动了《望气诀》的一页,纸面发出轻微的“簌”声。
林默缓缓合上书,低语:“既然要战,那就……体面地开战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37/504190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