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嫡明 > 第402章 海瑞配么!

第402章 海瑞配么!


“你们也要辞官!”万历怒了,如果手中有东西,他一定会直接砸过去。

    “你们这是以撂挑子逼迫君父?”

    王锡爵捧着官帽跪在地上,不卑不亢的说道:

    “臣等安敢逼迫君父?只是陛下不信臣等,司礼监也诬蔑内阁,臣等无能为力,不敢尸位素餐,只能请辞,请陛下另选贤能…”

    张位俯首道:“臣已年老,还请陛下恩准告老还乡…”

    沈一贯也说道:“臣忝居高位,不能为君分忧,夙夜不安,只能辞官让贤…”

    “好好好…”万历指着三个阁臣,气的说不出话来,“朕任命你们为辅臣,你们如此报朕。朕是看错你们了。”

    张鲸冷笑道:“你们不想当辅臣,想当辅臣而不可得之人比比皆是。没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你们是不是真的以为,陛下缺了你们就不成,大明朝缺了你们就不成?”

    直到此时,他还在挑拨。

    王锡爵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只是臣等无能,不敢耽误国家大事。臣等才疏学浅,德不配位,以至于事情不可收拾,令君父不安于内,皆臣等之过也,哪里还有颜面赖在内阁,恋栈不去?”

    万历眼见三人态度坚决,不但没有服软之态,还执意要撂挑子,也不禁大为头疼。

    你们都辞了,九卿肯定都要走,外面八百多扬言辞官的文臣,只怕真的会辞官。

    到时整个朝廷都瘫痪了,那他朱家的江山还坐的稳吗?

    真靠内臣补缺,全天下的士人怎么安抚?

    想到自己的皇位,万历还是理智占了上风。他沉吟一下说道:

    “三位先生德高望重,国家干城,朕倚为肱股,当此多事之秋,三位先生岂忍弃朕而去?请辞之言,还请收回。朕万万不许!”

    张鲸眼见皇帝这么快就转变态度,不禁有点失望。他是打心眼里希望用内臣取代朝臣的。在他看来,并无不可!

    王锡爵顿首道:“陛下天高地厚之恩,臣无以为报。惟愿老臣归乡之后,陛下任贤用能,励精图治,臣在江南往北遥拜,不胜欣慰…”

    万历不耐烦的一挥手,“好了,朕说过不许你们请辞,这是圣旨,你们要抗旨么?请辞之事,再也休提。”

    直到此时,万历才万般无奈的发现,之前不觉得臣子的辞职有什么威胁,可一旦遇到很多人一起辞职,那就真的威胁了。

    缺了他们,还真是不行!

    王锡爵等人闻言,心中也是一松。他们当然不想眼下就辞职,若真是辞职了,事情会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好在,陛下还没有完全昏头,还有救。

    “臣遵旨。”王锡爵借坡下驴的说道,“既是陛下有命,臣等就暂时老马恋栈了。”

    沈一贯和张位也见好就收的戴上官帽,也表示暂时不辞官。

    意思很明显,若是陛下你还是一意孤行,那我等就真的只能告老还乡了。

    万历忍受着心头的腻味,说道:“给三位先生赐座。”

    随即,内侍搬出三个小杌子,君前赐座。虽然只是小杌子,却也是难得的待遇了。

    等到三人落座,万历直接问道:“眼下局势,内阁该如何处置?解铃还须系铃人,事情是外朝纵容姑息搞出来的,当然还是需要外朝来解决,总不能让宫里出面。”

    皇帝直接就甩锅了。他的意思很明显,绝对不会出面见请愿士子。

    王锡爵只坐了半个屁股,欠着身子道:“当然用不着宫里出面,哪能这么惯着他们?只要皇上下了圣旨,士子和朝臣知道圣心昭明,也就是迎刃而解了。毕竟他们都是赤心为国的忠臣孝子,哪里能让君父为难?”

    万历品咂着首辅的话,心中不满的冷笑道:“王先生认为,他们一起辞官、请愿示威,搞得天下皆知,还是赤心为国的忠臣孝子?”

    张位说道:“陛下圣明无比,若是这么多人不是忠臣孝子,难道是奸臣贼子么?真有这么多奸臣贼子,那还得了?还是皇明朗朗乾坤?将置陛下于何地呢?是以,他们必然是忠臣孝子,不可能是奸臣贼子。”

    万历顿时哑口无言。

    沈一贯接着说道:“陛下精通史书,必然记得汉朝桓、灵之时的党锢之祸。当时,天下士子集体在洛阳请愿,结果被诬为逆党,数千人被捕遭难。”

    沈一贯说到这里就打住了。他说话惯会皮里阳秋,可意思却不言而喻。

    汉有党锢之锅,那是因为桓帝灵帝都是昏君。

    陛下,请愿士子是不是乱臣贼子,就看你是不是桓帝灵帝。

    如果你是桓帝灵帝这样的昏君,那么午门的士子们就是奸臣贼子。

    如果你不是,那么他们就是忠臣孝子。

    你自己选择吧。

    万历压制住自己的怒火,耐着性子问道:“那依三位先生,此事该如何善后?”

    王锡爵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回答道:

    “士子们入京请愿,罢课叩阙,朝臣们罢朝辞官,无非是以为陛下被奸佞蒙蔽圣聪,这当然是个误会。可他们也是一心为国,精神可嘉,只是无知罢了。”

    “陛下身边当然没有奸佞,可士子们也绝非逆党。只要皇上下旨抚慰嘉奖,再对海瑞给与谥号盖棺定论,然后厚葬死者,朝野必然感激圣天子英明仁慈…”

    万历忍不住怒道:“他们聚众闹事,朕不将他们逮捕法办,已是网开一面,你居然还让朕下旨抚慰嘉奖?”

    王锡爵毫不退缩的据理力争道:

    “陛下,请愿士子死伤上百啊。在山东还死了七个!外面有谣言,说是宫里指使盗贼拦截请愿队伍,影响极其恶劣,已经有损陛下清誉了。若是陛下还不下旨抚慰嘉奖,死者固然难以瞑目,士子们也怨气难消啊。陛下胸怀宽广,包裹宇宙,老臣伏请陛下俯拾众意…”

    张位更是说道:“陛下,海瑞和士子们可是提了五条谏议,陛下应该知道了。这五条谏议陛下若是不答应,他们就已然心存怨言,何况请愿不成,还死伤多人,更被定为逆党?”

    “既然定为逆党,那按照国朝法度,当然是严厉诛杀。杀人最是容易,无非是几千颗脑袋。可是杀了之后呢?难道还能掩天下悠悠之口么?”

    “陛下,又不是罪己诏,无非是下旨抚慰嘉奖,肯定他们此举是忠非奸。这不难吧?”

    万历很是郁闷,怒道:“朕若是不下旨抚慰嘉奖,他们莫非就要造反么?”

    沈一贯俯首道:“陛下言重了。他们都是热血难凉的忠义之士,就是把他们都杀了,他们也只会引颈就戮,绝不会造反。只是…只是…”

    万历冷笑一声,“只是什么?沈先生有话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沈一贯继续道:“只怕从今往后误解难消,朝野中外噤若寒蝉、万马齐喑,天下士子心灰意冷、人人自危,明年八月的乡试,可能没有多少人考试了。”

    “陛下,海瑞和士子们的确是冒失了,做出如此孟浪之举,没有顾忌陛下的难处。可究其根本,还是一片眷眷忠君报国之心呐,陛下若真是视若无睹,又怎不令人心寒?天下人的心冷了,再热就难了。老臣恳请吾皇三思而后行。”

    万历脸色阴沉,思忖良久终于说道:“好,朕同意下旨抚慰,嘉奖他们忠心可鉴,但不许他们故技重施,否则定按逆党治罪!”

    “内阁拟一道安抚诏书,但语气还是要严厉一些。再让礼部收敛尸身。”

    沈一贯道:“还需要拨银五万两,用做安葬、抚恤、医药之费。可由户部拨银,但最好是陛下拨内帑的银子,说出去更好听…”

    “什么?!”万历的语调再次扬起,“他们聚众闹事造成死伤,不治罪已是网开一面,还要拨银子厚葬、抚恤、医治?没有没有!”

    张位苦笑道:“陛下啊,这几万两银子不但关系朝廷和陛下的脸面,也关系此事妥善处理,却是万万省不得啊。要不,陛下就再给个恩典,从内帑…”

    万历忍不住瞪着眼睛,“你们就记着朕那点内帑!横竖问朕要钱!还是走户部的帐吧,但要以内帑的名义。”

    什么?三位阁老面面相觑,都是一头黑线。

    银子户部出,户部销账,然后对外用内帑的名义?陛下这是不花一文钱,却还要这个脸面,好处都占了!

    在这等事情上如此精于算计、投机取巧,怎是天子所为?

    王锡爵暗叹一声,只能点头道:“遵旨。”

    皮里阳秋的沈一贯道:“陛下圣明。户部拨银,用内帑的名义,也算陛下的恩典,可谓一举两得。”

    张位冷着脸,没有再说话。

    万历道:“好了,朕同意下旨安抚,也同意掏钱厚葬,他们总该消停了吧?让他们该回乡的回乡,该上课的上课,该回衙的回衙。下午申时之前,他们必须离开午门。否则,等候他们的就不再是朕的恩旨,而是京营大军了。”

    王锡爵苦笑道:“陛下圣明。可是还有一事,也不可不办。那就是海瑞身后之事要妥善处理,天下人都看着呢。”

    “哼。”万历冷哼,没好气的说道:“朕已经答应厚葬,还要怎么样?他是从一品的少傅,就按照从一品的规格安葬就是了,朕不追究他的罪责,已是看了他三朝老臣的脸面,还待怎地?难道还要朕亲自写一篇诔文?绝无可能。”

    诔文,乃是上对下、尊对卑的正式悼文。皇帝礼敬死去的重臣、诸侯,可以亲自撰写诔文哀悼,这是很大的哀荣。

    万历怎么可能会给海瑞写诔?

    三位阁老很是无语。他们其实不是让皇帝给海瑞写诔辞,因为皇帝肯定不同意。可是,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收买人心的机会么?皇帝却不想干。

    王锡爵说道:“诔文让翰林院呈辞,用内阁的名义发,也是一样的。陛下倒是不必亲自写。”

    万历兀自不满,“为何要用内阁的名义?规格是不是太高了?用礼部的名义发诔难道不行?”

    张位说道:“陛下,礼部虽有发诔的职责,可对海瑞却是不妥啊。海瑞是从一品少傅,致仕前是正二品左都御史,当然是以内阁的名义发诔文更加妥当,其实最好是以陛下的名义。”

    万历此时本就对海瑞怀恨在心,又很嫉妒海瑞死时满城皆哭的哀荣,不想再给海瑞“天子写诔哀悼”的荣誉。

    万历想了想说道:

    “就以内阁的名义发诔文吧。告诉翰林院,海瑞的诔文不要溢美,海瑞为人虚伪,太过沽名钓誉、邀买忠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此种伪君子之行径,实在不宜提倡。虽然死者为大,可其诔文还是要去伪存真。不能因为人死了,就吹捧粉饰。”

    三人闻言,心中忍不住升起一股深沉的无力感。

    实在是带不动啊,好累。

    张位性子最是直爽,直接不软不硬的说道:

    “陛下说海刚峰虚伪,可即便他真的虚伪,朱子也说‘伪者既久,其心渐实,虽未得真亦是近真矣’。荀子也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本朝王阳明还说‘欺伪久,则心体渐忘其伪,习与性成矣’。海瑞就算虚伪,又怎么能一笔抹煞呢?恳请陛下慎之。”

    王锡爵爷懒得再和皇帝争论诔文了,他更关心的是海瑞的谥号。

    其实,王锡爵和海瑞没有什么交情,曾经还是政敌,相互看不惯。

    可是此时,他必须要维护海瑞的死后哀荣,因为这已经不是海瑞的事了。

    “陛下,既然内阁要发诔文,那就免不得谥号。”王锡爵取出一个条陈,“这是礼部拟定好的几个谥号,请陛下过目圈定。”

    按照规矩,一般而言二品以上重臣死后,礼部不能直接定谥号,而是拟定几个谥号,报请皇帝圈选钦定。

    对于海瑞这种级别的大臣,礼部只有拟定谥号之权,决定权在天子。

    万历一看,顿时火冒三丈。

    因为礼部拟定的四个谥号,和他的心中所想,差距实在太大!

    只见礼部的条陈上赫然写着:“文贞,文襄,忠肃,忠介。”

    这四个谥号,都是美谥!

    文贞,唐朝魏征、本朝杨士奇、徐阶都得到过,海瑞配么?

    文襄也是美谥,本朝高拱得到过,海瑞配么?

    忠肃,文武通用的美谥,那可是于谦的谥号,海瑞配么?

    就是这忠介,也是美谥了。海瑞也不配!

    万历恼恨海瑞之下,平谥都不想给,别说美谥了。

    “礼部私心自用,是何肺腑?”万历勃然色变,指着礼部的条陈,“这四个谥号,非儿戏焉?”

    张鲸忽然说道:“陛下,司礼监也有给海瑞的谥号。”

    万历道:“你且说来。”

    张鲸笑道:“司礼监给海瑞两个单谥,分别是缪、剌。”

    万历点头笑道,“虽是单谥,却也妥帖。”

    三位阁臣异口同声的说道:“陛下,这两个单字恶谥,万万不妥!”

    …

    PS:总是头晕心慌,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不行了。就到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0/111107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