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准备
果然,杨厂长将情况上报工业部后,立马引起了部长的注意。工业部邹部长看到报告上那组惊人的数据时,钢笔尖在纸上顿出了一个墨点。
"3000至4000吨?"邹部长摘下眼镜,用绒布擦了擦镜片,又仔细看了一遍报告,"杨为民没写错数字吧?"
秘书小王站在办公桌前,恭敬地回答:"杨厂长电话里确认了三遍,说他们连续三炉都达到了这个水平,质量还超出国标。"
邹部长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让杨为民明天上午九点来部里当面汇报!不,等等——"他看了看手表,"今天下午三点,让他立刻过来!"
小王快步走向门口时,邹部长又补充道:"通知技术司的同志一起参加,带上鞍钢去年转炉改造的全部资料!"
下午两点四十分,杨厂长的吉普车就停在了工业部门口。他腋下夹着厚厚的资料袋,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门卫老张认识这位雷厉风行的厂长,笑着打招呼:"杨厂长,这么急?"
"部里临时通知。"杨厂长脚步不停,快速朝着会议室走去。他心里清楚,这次汇报关系到轧钢厂未来五年的技术改造预算,更关系到何雨泽那套新工艺能否在全国推广。
此时,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邹部长坐在首位,正在翻阅杨厂长早上送来的报告。见杨厂长进来,他直接开门见山:"老杨,你们这个数据太惊人了,部里几位工程师都说难以置信。"
技术司司长推了推眼镜:"按照国际文献记载,目前最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同等规模下日产量也就在2500吨左右。而且据我们了解,1952 年,奥地利才开始投入使用,但是由于技术封锁,我们现在连边都摸不到,没想到你们竟然研发出来了。"
杨厂长把资料袋放在桌上,取出一叠照片和图表:"各位领导,这是我们第三炉钢的生产记录,全程都有记录"他指向一张图表,"这是何雨泽同志设计的氧枪角度改良方案,将传统45度角改为60度,配合特殊的喷嘴结构..."
汇报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当杨厂长展示出第三炉钢的质检报告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声。邹部长拍案而起:"好!明天我就亲自带专家组去你们厂实地考察!"
回厂的路上,杨厂长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了三号车间。夕阳西下,何雨泽还在带着工人调试设备,工装后背已经湿透。看到厂长进来,他刚要汇报,杨厂长就挥手打断:"工业部邹部长明天亲自带队来考察,你今晚别回家了,带人把设备再检查一遍!"
何雨泽心头一紧:"所有数据我都核实过三遍..."
"不是数据的问题。"杨厂长压低声音,"安全第一,这些东西一定要保护好。."话没说完,但何雨泽已经明白了。他想起早上李科长看他的眼神,那里面分明烧着嫉妒的火。
"我明白,厂长。"何雨泽抹了把脸上的汗,"设备今晚我亲自守着。"
杨厂长从工业部回来后,将所有厂领导叫到会议室,甚至包括了何雨泽。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个人围坐在长桌旁,表情各异。
李怀德坐在杨厂长左手边,正慢条斯理地往笔记本上写着什么;技术科李科长则不断翻看何雨泽的报告,时不时用红笔在上面做记号。
"同志们,"杨厂长敲了敲桌子,"工业部邹部长明天上午九点来厂考察,重点就是三号车间的氧气顶吹转炉。"他环视众人,"这次考察关系到部里对我们厂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批复,也关系到明年能否被列为全国钢铁行业技术革新示范单位。"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嗡嗡的议论声。财务科长老刘眼睛一亮:"厂长,要是能拿到示范单位,咱们的技改资金是不是能增加30%?"
"至少50%。"杨厂长斩钉截铁地说,然后转向保卫科长老陈,"从今晚开始,增加保卫科值班人员,三号车间安排双岗,没有我的条子,任何人不得进入!"
老陈唰地站起来:"我这就去安排,我再去找两条狗过来!"
"何雨泽同志,"杨厂长的目光落在会议室末座的年轻人身上,"你负责设备最后调试,确保明天万无一失。从现在起,你可以调动厂里任何资源。"
何雨泽感到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射向自己,有羡慕的,有惊讶的,也有像李科长那样藏着敌意的。他挺直腰板:"保证完成任务!"
"行政科负责全厂卫生,"杨厂长继续部署,"把所有宣传栏都换成新技术专题,厂区道路要洒水清扫。食堂——"他看向胖乎乎的食堂主任赵大勺,"明天中午准备两桌接待餐,严格按照四菜一汤标准,但要有我们厂的特色。"
赵大勺搓着手:"厂长放心,我今早刚收了郊区老乡两头散养的黑猪..."
"最后,"杨厂长提高声调,"所有人要求随叫随到,今晚加班的同志食堂提供夜宵。散会!"
人群鱼贯而出时,李怀德故意落在最后,等何雨泽走近时,他状似无意地说:"老弟啊,明天可是你人生的重要机会。"他拍了拍何雨泽的肩膀,力道有些重,"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何雨泽闻到了对方身上淡淡的烟味,他不动声色地点头:"谢谢李哥关心。"
走出办公楼时,天已经全黑了。厂区里却比平时热闹许多,各个车间都亮着灯,工人们忙着打扫卫生、整理设备。三号车间门口站着四名保卫干事,两条狼狗吐着舌头趴在地上。
何雨泽先去车间转了一圈,老周带着几个骨干工人正在做最后的检查。他仔细核对了氧枪压力表、转炉倾动机构的每个螺栓,又测试了紧急制动系统,确认一切正常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走。
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有他家窗户还亮着灯。推开门,娄晓娥正坐在灯下发呆,见他回来连忙起身:"怎么这么晚?我给你热饭去。"
"别忙了,"何雨泽拉住妻子,"我吃过了。明天部里领导来厂里考察,一会我还要走,回来就是告诉你一声。"他犹豫了一下,"晓娥,你明天能不能去看看师傅?我这一忙起来,估计也顾不上家里的事情了,你去那边蹭几天饭吧。"
娄晓娥给他倒了杯热水:"我前天去的时候,你师傅还念叨你呢,说你这个徒弟现在忙得都快不记得他了。"她看着丈夫憔悴的脸,心疼地说,"明天我去给师傅送点新蒸的包子,顺便帮你解释解释。"
何雨泽握着水杯,感受着温度透过搪瓷传到掌心:"跟师傅说,等这阵忙完,我亲自去给他做顿好吃的。"他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明天去的时候顺便买点糕点过去,师傅师娘就好那口。"
何雨泽没有过多的停留,便急匆匆的返回轧钢厂,临走的时候告诉娄晓娥一定要锁好门窗。
厂区大门的保卫科看见何雨泽又回来了,惊讶地问:"何工,出什么事了?"
"领导让我今天守着设备,这不就又回来了,兄弟辛苦了!"何雨泽递烟过1"我离开这段时间有什么异常吗?"
保卫科老马想了想:"刚才李科长来过,说是进去取资料,但上一轮值班的人没放他进去。"他压低声音,"我看他脸色不太好看。"
何雨泽心里一沉,加快脚步向三号车间走去。此时保卫科小张正在门口踱步,这个是今年刚退伍分配过来的,见他来了立即敬礼:"何工,一切正常!"
车间里,老周和两个工人居然还在,正蹲在转炉旁吃夜宵。见何雨泽进来,老周咧嘴一笑:"就知道你会来,给你留了俩肉包子。"
何雨泽没急着吃东西,而是先检查了设备。当他打开控制柜时,眉头突然皱了起来——氧枪压力调节阀的锁定螺母有被拧动过的痕迹!
"老周,"他声音发紧,"有人动过控制柜?"
老周手里的包子掉在了地上:"不可能啊!我们三个一直在这,除了..."他忽然想起什么,"大概一小时前停电了两分钟,我们出去看了下配电箱..."
何雨泽立即找来工具,仔细检查了每个关键部件。幸好,除了那个螺母被轻微松动外,其他部位都完好无损。他重新紧固了螺母,又做了全面测试,确认设备运行正常后,才长舒一口气。
"从现在起到考察结束,"何雨泽对老周说,"控制柜钥匙你亲自保管,一步都不能离开!"
时间不到八点,厂区已经热闹起来。行政科的人指挥着已经到厂的工人们打扫卫生,宣传科的干事在挂横幅,食堂飘出阵阵香味。何雨泽用冷水洗了把脸,站在三号车间门口,等待着上级的到来。
大概又过去了半个小时,保卫科长匆匆走来:"何工,刚接到电话,邹部长的车队已经从部里出发了!"他擦了擦汗,"杨厂长让你马上去厂门口迎接。"
何雨泽整了整衣领,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扭过头嘱咐其他人,尤其是李建军三人,要求他们分散但是要确保没有人靠近设备。
何雨泽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厂门口走去。能够帮助国家提前好几年投入使用该项技术,对国家的发展一定有帮助的,何雨泽已经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打算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60/233856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