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断亲后娶妻娄晓娥 > 第120章 惊呆众人

第120章 惊呆众人


上午9点整,四辆车子缓缓驶入轧钢厂大门。邹部长从第一辆车上下来,身后跟着工业部技术司司长、几位资深工程师,以及鞍钢、武钢等几家大型钢铁厂的技术代表。

杨厂长早已带着厂领导班子在门口等候,见邹部长下车,立刻迎上前去握手:"邹部长,欢迎您来指导工作!"

邹部长笑着点头:"老杨,你们这次可是放了个大卫星啊!走,直接去三号车间看看。"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三号车间走去。何雨泽站在车间门口,心跳微微加速,但他很快调整好呼吸,挺直腰板迎接考察组。

车间里,工人们早已准备就绪,转炉、氧枪、钢包等设备一尘不染,各项仪表指针稳稳地停在标准位置。邹部长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何雨泽身上:"你就是何雨泽同志?"

"是,部长。"何雨泽上前一步,声音沉稳。

"好,那就开始吧,让我们亲眼看看这个新技术的威力。"邹部长挥了挥手。

杨厂长点头示意:"何雨泽同志,你来负责演示。"

"是!"何雨泽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操作台,对老周等人下令:"准备装料,启动转炉!"

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铁水罐被吊装至转炉上方,通红的铁水倾泻而下。何雨泽紧盯仪表,沉稳地指挥:"氧枪下降,开始供氧!"

"轰——"随着氧气的注入,炉内火焰瞬间暴涨,炽热的钢水翻滚着,发出震耳的轰鸣。邹部长和随行人员站在安全线外,目不转睛地盯着转炉,脸上写满了震撼。

今天的速度比昨天快了许多。  何雨泽昨晚调整了氧枪角度和供氧压力,使得反应更加高效。仅仅30分钟后,他便下令:"出钢!"

转炉缓缓倾斜,金红色的钢水如瀑布般倾泻而出,落入钢包之中。质检人员迅速取样,几分钟后,报告递到了邹部长手中:"部长,这炉钢的含碳量、硫磷杂质全部优于国标一级钢标准,产量比传统平炉高出60%!"

这一套流程下来,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尤其是工业部随行的工程师们。  他们原本对轧钢厂的数据持怀疑态度,但亲眼所见后,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低声议论起来。

邹部长满意地点点头,对技术司司长说道:"老刘,你负责问几个技术问题,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技术司司长走上前,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何雨泽同志,你的氧枪角度和我们了解到的设计不同,这个改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何雨泽早有准备,沉稳回答:"之前的氧枪采用45度角,氧气利用率较低。我参考了国外文献,并结合流体力学计算,发现60度角能提高氧气与铁水的接触面积,减少喷溅损失。"

"这个喷嘴结构也是你设计的?"司长指着氧枪的细节问道。

"是的,我借鉴了高压水切割的原理,将氧气流束细化,提高反应效率。"

司长点点头,继续追问:"这些技术,是谁教你的?"

何雨泽微微一笑:"没人教。我在图书馆看了很多国外期刊,也研究了鞍钢、武钢的炼钢报告,自己琢磨了好多年,本来我就对这一块比较感兴趣。直到担任技术科副科长,才有机会进行实验。"

司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转头看向邹部长:"部长,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啊。"

邹部长哈哈大笑:"好!有想法,有实践,这才是我们工业战线需要的人才!"

考察结束后,众人移步轧钢厂会议室。杨厂长安排人端上茶水,邹部长坐在首位,环视众人:"同志们,今天大家亲眼看到了新技术的效果,现在,我们正式讨论一下这个项目的推广问题。"

技术司司长率先发言:"这套氧气顶吹转炉的效率远超国际上现有技术,我建议尽快形成标准化方案,向全国重点钢厂推广。"

这时,坐在角落的鞍钢技术代表突然开口:"邹部长,我们鞍钢正在筹备新车间,如果何雨泽同志愿意,我们希望能邀请他过去指导技术落地。"

挖人!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瞬间安静。杨厂长的脸色微变,李怀德则眯起眼睛,似乎在盘算什么。

武钢的代表也不甘示弱:"我们武钢可以提供更好的研发条件,何雨泽同志如果愿意调任,待遇翻倍!"

何雨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他看了一眼杨厂长,对方的神情有些复杂。

邹部长敲了敲桌子,笑道:"怎么,当着我的面抢人?"

众人讪笑,但目光仍紧盯着何雨泽。

何雨泽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感谢各位领导的赏识,但我决定暂时留在轧钢厂。这套技术刚刚成熟,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优化。而且,杨厂长和厂里的领导们给了我很大支持,我不能半途离开。"

杨厂长明显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邹部长满意地点头:"好!有担当!"他站起身,拍了拍何雨泽的肩膀,"年轻人,好好干,国家需要你这样的技术骨干!"

邹部长公务繁忙,简单总结后便乘车离开,准备向国家汇报这次考察的成果。但工业部的几位工程师和钢铁厂代表们却留了下来,围着何雨泽继续讨论技术细节。

"何工,你的氧枪喷嘴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一位工程师问道。

"我们自己改进了车床夹具,确保每个喷嘴的孔径误差不超过0.01毫米。"何雨泽耐心解答。

"冷却系统呢?长时间高温工作会不会影响寿命?"

"我们增加了循环水冷结构,并采用……"

讨论越来越热烈,何雨泽的回答专业而详尽,让在场的工程师们连连点头。鞍钢的代表甚至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关键点。

直到中午,众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讨论。食堂早已备好接待餐,杨厂长热情地招呼大家入席。

饭桌上,觥筹交错,气氛热烈。何雨泽被安排坐在主桌,几位工程师不断向他敬水,毕竟喝酒是不行的,言语间满是钦佩。

"何工,你这套技术要是推广开来,咱们国家的钢铁产量至少能提升30%!"一位老工程师感慨道。

何雨泽谦虚地笑笑:"这还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改进空间。"

杨厂长举起酒杯,红光满面:"来,为轧钢厂的技术突破,干杯!"

"干杯!"众人齐声响应。

送走考察组后,何雨泽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站在厂区门口,望着远去的车队,心中百感交集。

今天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他的技术,更让轧钢厂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崭露头角。下一步,何雨泽已经有了打算,他想涉及军工。不过这件事,何雨泽暂时埋在心底,毕竟距离十年动荡不远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60/233856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