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真要摊牌了!李逸的身份瞒不住了!
“这个人的名字,陛下以及诸位同僚都听说过。”
程知节卖了一个关子。
紧接着,在李世民等人的好奇之中,程知节缓缓说道:
“他便是:李逸。”
“啥?曲辕犁是李逸发明的?”
李世民听到这个答案,震惊极了。
不用想,程知节口中的李逸,肯定是他的儿子李逸。
虽然李逸之前展现出了各种才能,但他真是没想到,李逸还能发明曲辕犁这一全新的耕犁。
因为这可是农具啊,而李逸又没种过田,怎么会懂农具?
这太让李世民感到意外了。
震惊归震惊,意外归意外,李世民也不纠结,他就当是李逸天纵奇才,无师自通了。
“这小子,还真是厉害!”
李世民心中涌现出一股自豪之情。
既然曲辕犁是李逸发明的,那他自然就相信了程知节方才对曲辕犁的优点介绍。
因为李逸虽然是从小被养在民间,但却是他亲自抚养大的,他知道李逸不是喜欢夸大其词的人。
另一边。
殿中其余大臣在听到李逸这个名字之后,有人很快想起来了:
“难道是上次提出吐蕃威胁论的那个李逸?”
“没错,就是他。”
程知节给出了肯定答案。
然后,大殿之上,不少大臣当即开口称赞李逸:
“原来是他啊,真是没想到,他不但见识非凡,而且还能发明出曲辕犁这样的宝物,真是厉害!”
“这个李逸,真是难得的大才,发明曲辕犁,对朝廷有大功啊!”
“先是为朝廷献策,现在又为朝廷献宝,朝廷应当重赏!”
“……”
魏徵听着这些称赞之语,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昨日他才在家中得知李逸是他二女儿的意中人,没想到今日就得知李逸又发明出了对国家有大用的宝物。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
因为他内心已经有了招李逸为婿的心思,那自然很高兴看到李逸显露出更多的本领。
“不过,李逸与程家的关系,还真是紧密啊,看来程知节真有把女儿嫁给李逸的心思。”
魏徵看着喜笑颜开的程知节,在心中嘀咕了一句。
他心中的紧迫感更强了,得尽快拉近与李逸的关系才行,不然这个乘龙快婿就要被程知节抢走了!
殿中的程知节这时莫名感到后背一凉,仿佛被人惦记上了。
“陛下,口说无凭,这曲辕犁是否真的比大唐现在的耕犁好,得具体验证一下才行。”
将作大匠阎立德站出来开口说道。
他此话一出,不少官员也接着开口附和道:
“阎大人说得对,曲辕犁究竟行不行,还是要实际使用一下才知道。”
“臣附议!”
“臣也如此以为。”
“……”
听到这些臣子的话,李世民站起身说道:
“众位卿家言之有理,宫中便有朕种田的地,现在就去试一试这曲辕犁吧。”
他相信李逸不会说假话,所以不担心会试出什么问题。
并且,他也很好奇曲辕犁与现在的耕犁,在实际使用起来,究竟有何不同?
顺便,也打消这些臣子的质疑。
随后,李世民带着群臣,来到了皇宫中那块耕田面前。
在李世民的命令下,一头耕牛很快被牵了过来。
“程卿家,把曲辕犁拿过来吧。”
李世民对程知节说道。
他要亲自使用曲辕犁耕地。
在程知节把耕牛套上曲辕犁之后,李世民开始耕地。
然后,他的双目瞬间一亮,马上感受到了曲辕犁的不同。
相比之前的耕犁,曲辕犁实在是太好用了!太省力了!
可以说,程知节对曲辕犁优点的描述,没有丝毫夸大之处!
“这堪称是利国利民的神器啊!”
“我这儿子,真是又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啊!”
李世民在心中赞叹出声。
体验一会儿之后,李世民对曲辕犁的作用再无怀疑,他停止耕地,对群臣说道:
“诸位卿家,你们也来试试吧。”
接下来,许多大臣亲身使用了曲辕犁。
而这些大臣,都是精通农事的人,他们在体验过曲辕犁之后,无不被曲辕犁的易用省力所征服。
“陛下,这曲辕犁确实不凡!太好用了!”
“陛下,一定要尽快把曲辕犁尽快推向全国!”
“对,必须要用曲辕犁取代现在的耕犁!”
“……”
这些大臣纷纷向李世民进言。
“诸位卿家所言极是,曲辕犁必须要尽快推广下去。”
“魏卿家,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吧。”
李世民看向魏徵。
“遵旨。”
魏徵恭声回了一句。
接着,他略一思索,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李逸之前为朝廷分析出了吐蕃的威胁,现在又为朝廷献上了曲辕犁这一宝物,对朝廷有大功,臣以为必须要给予嘉奖。”
“故而,臣以为,朝廷应尽快将其招入朝中,授予官职!”
“李逸年龄太小,现在招他入朝为官,为时尚早!不过,他的这些功劳,朕都记下了,等他未来入朝之后,朕会一并嘉奖。”
李世民又使出了拖字诀。
没办法,李逸的身份现在还不能泄露。
魏徵听出了李世民的推脱之意,当即眉头一皱,沉声道:
“陛下,李逸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才华横溢,更何况他还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劳,招其入朝为官合情合理,陛下何故推辞?”
“有功不赏,非明君所为!”
看着一脸严肃的魏徵,李世民的头都大了。
魏徵的话确实没有错,要是换一个人做了李逸所做的这些事,他早就将其召入朝中了。
但,为了保密李逸的皇子身份,他绝对不能这么做。
所以,他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同意魏徵的提议。
正当李世民快速思索着怎么回复魏徵的时候,程知节也来添乱了。
“陛下,魏大人所言极是,李逸有功,确实当赏!”
“陛下,臣也以为,像李逸这样的大才,应当早日召入朝中,让其为国效力才是。”
房玄龄也站出来了。
接着,又有更多的大臣,表达了同样的态度。
但不管魏徵、房玄龄、程知节等人怎么说,李世民依然坚定无比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承认李逸的功劳,并在未来一定会将李逸召入朝中,但此时不行。
见李世民态度异常坚决,魏徵等人也别无它法。
商谈完曲辕犁与是否召李逸入朝为官等事情之后,李世民本来想留下房玄龄、魏徵等人谈一谈昨日从李逸那里获得的对付吐蕃的青稞酒计划。
但他转念一想,此事也不是特别急,等李靖那边验证完红景天的功用再说。
他昨晚离开李逸家一回宫,就给李靖发去了一道旨意,令他去查证红景天的事。
如果红景天这个药材真的有治疗对抗高原反应的作用,那就不一定要用青稞酒计划了。
大唐完全可以趁吐蕃现在还未完全壮大,派兵一举将其覆灭。
相比青稞酒计划,这样的方式更直接、更省时。
于是,在房玄龄、魏徵等人离宫之时,李世民没有开口让他们留下。
“魏相,你说陛下为何不同意召李逸入朝为官呢?”
离开皇宫之后,程知节找上魏徵一路同行,并问了他这么一个问题。
两人都曾经在瓦岗军呆过,也算是老熟人,故而程知节没有绕弯子,直接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魏徵摇头回道:
“此事,我也想不明白,按理说,陛下一向惜才,不应该是这样的态度。”
“难道真是因为觉得李逸年龄太小不够稳重?”
程知节猜测道。
魏徵回道:
“也许吧。”
“要是这样的话,那陛下就是对李逸有误解了,上次酒会之时,我观李逸的言谈举止,很有大将之风,丝毫没有少年的稚嫩。”
“没错,我与李逸来往较多,对他也算是了解,他做事稳重老道,一点也不像十五岁的年轻人,倒像是个几十岁的人。”
说到这里,程知节眼珠一转,说道:
“你说,如果想办法让陛下与李逸私下见见,让陛下亲眼看看李逸的言谈举止,是不是就能改变陛下对李逸的固有印象?”
“这倒是有可能。”
魏徵觉得程知节的这个想法有些道理。
但问题是,怎么才能巧妙安排陛下与李逸见面?
魏徵与程知节一路上没商量出个合适的办法。
然而,令两人没想到的是,几日过后,这个机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了。
因为魏徵突然重病,李世民在一次朝会散朝之后,决定去魏徵家探望魏徵。
程知节听到李世民这个决定之后,脑中灵光一闪,当即有了趁机带李逸去魏徵家,同样以探望魏徵的名义巧遇自家陛下的想法。
飞速离开皇宫之后,程知节没有半点耽搁去寻找李逸。
……
与此同时。
长安。
景福酒楼的大包间之内。
李逸与十几位大酒商聚集在了一起。
或者换个说法,这些大酒商是应李逸的邀请来商谈五粮液代理的事。
“李郎君,你所谓的代理加盟是什么意思?能具体说说吗?”
一个大酒商率先开口问道。
听到他这个问题,其余大酒商也把视线投向了李逸,等待着李逸回答。
他们都是做酒买卖的,五粮液的鼎鼎大名,他们自然是知晓的。
放眼全天下,都找不到任何一款酒,可以与五粮液相提并论。
可以说,卖五粮液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故而,当李逸派去邀请他们的人说,可以提供五粮液给他们卖的时候,他们自然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现在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是,李逸究竟想跟他们怎么合作?
扫了这些大酒商一眼,李逸也没有卖关子,直接把五粮液、五粮醇、五粮散酒这三款酒拿了出来,并介绍了这三款酒的区别。
接着,他又向这些大酒商们讲了代理合作的模式。
这个模式,是李逸参照后世白酒企业招收代理商的模式弄出来的。
简单说来,就是酒肆统一命名为五粮酒肆、划分片区、不许串货、统一定价等内容。
这些内容并不难理解,故而这些酒商们都很快明白了李逸的意思。
在听到只要酒卖得好,就有机会从李逸手中获得高烈度酒的酿造方法后,这些酒商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虽然他们其实也知道这是李逸放出来的饵,想到真正从李逸手中获得酿酒方法很难。
但,终归是有机会不是。
再说,就算抛开这一点不说,他们按照李逸的合作方案,代理售卖五粮液、五粮醇、五粮散酒这三种酒,也一定会赚钱。
更别说,李逸还说了,除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粮散酒这三种酒之外,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高烈度酒,这就代表着赚钱的机会更多了。
故而,他们没有任何拒绝与李逸合作的理由。
最终,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李逸与这些大酒商们顺利签订了合作契约。
“万和商会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送走这些大酒商之后,李逸在心中默默地想道。
他是个记仇的人,虽然万和商会诬告陷害他的事,最终对他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但这个仇他可是记下了。
甚至连万和商会背后的荥阳郑氏,也被他视为了敌人。
未来有机会的话,他连荥阳郑氏也不会放过。
现在嘛,就先给万和商会一点苦头吃。
与酒商们敲定合作,心情大好的李逸,刚走出景福酒楼,就遇上了急冲冲而来的程知节。
“走,跟我去郑国公府。”
程知节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李逸听懵了。
“郑国公?谁啊?”
在脑海中快速用AI搜索之后,李逸才知道,郑国公原来是魏徵。
但是,程知节这么着急找他去魏徵的家做什么?
李逸还没来得及问程知节,就被程知节催着骑马走。
而在去往魏徵家的路上,李逸问出了这个问题。
“郑国公得了重病,我记得你懂医术,就想着让你去看看。”
程知节编造了一个理由。
他觉得不能对李逸实话实说是去“巧遇”当今陛下的,否则的话,万一让陛下看出破绽,认为李逸心机重就不好了。
就得是这种真实的“巧遇”。
对于程知节的答案,李逸没有过多怀疑,因为他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程知节的儿子后,确实对程家的人说过他略懂医术。
在程知节与李逸到达魏府之前,李世民已经率先进入了魏府。
而就在李世民来到魏徵养病的房间后不久,程知节与李逸也进入了魏府。
并且,在魏府下人的带领下,两人很快朝着魏徵养病的房间而去。
进入房间之后,李逸看着房间里的李世民,讶然出声:
“秦叔?你怎么在这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4/234166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