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 > 第22章 准备刀出鞘

第22章 准备刀出鞘


秦怀玉心一横,索性豁出去了,他单膝跪地,抱拳道,“殿下恕罪!弟兄们都是粗人,只想着能为殿下冲锋陷阵,博取功名。如今在长安蹉跎时日,心中……心中实在是焦急。还请殿下明示,我等也好有个盼头!”

书房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只有李承乾慢条斯理喝茶的声音。

秦怀玉跪在地上,额头的汗珠滴落在冰凉的地板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时间被无限拉长,每一息都充满了煎熬。

他不知道太子殿下会如何发落他。

是雷霆震怒?

还是失望斥责?

许久,李承乾才放下了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起来吧。”

他的声音依旧平淡。

秦怀玉迟疑着站起身,却仍不敢抬头。

“怀玉,你抬头看看,我这幅字写得如何?”

李承乾指了指书案上刚刚写好的一幅字。

秦怀玉依言抬头看去。

宣纸上,只有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静水流深。

笔锋苍劲有力,入木三分,却又在转折处带着圆融内敛的韵味。

静,如山岳之沉凝;深,如江海之浩瀚。

“好字!”

秦怀-玉由衷地赞叹道,他虽然不精通书法,但也能感受到这四个字里蕴含的磅礴气势与沉静之心。

“你只看到了字好。”

李承乾站起身,踱步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却没看到写这幅字时,需要什么样的心境。”

他走到窗边,目光再次投向了院外。

“功业,何为功业?”

他的声音悠远而深邃。

“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开疆拓土,是功业。”

“但你们可知,一座万丈高楼,最重要的是什么?”

秦怀玉一愣,下意识地回答:“是……是地基?”

“没错,是地基。”

李承乾点了点头,“地基深埋于地下,无人得见,无人称颂,它承受着所有的重量,历经风雨而不倒。它的功劳,难道比高楼本身要小吗?”

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秦怀玉。

“你们现在,就是我的地基。你们每个人,都是我未来那座万丈高楼的一块基石。”

“你们急于出鞘,渴望饮血,可你们的刀,真的磨砺到最锋利了吗?你们的心,真的能做到面对任何变故都如磐石一般,不动分毫了吗?”

李承乾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句句,如洪钟大吕,在秦怀玉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呆立在原地,如遭雷击。

是啊……

自己只想着建功立业,只想着上阵杀敌,却何曾想过,自己真的准备好了吗?

自己的武艺,是否还有精进的空间?

自己的心性,是否足够沉稳?

太子殿下不是在蹉跎岁月,他是在磨砺他们!

是在为他们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一把藏于鞘中的绝世好剑,它的锋芒,同样能震慑宵小。一份安于当下,不断精进的沉稳之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李承乾最后说道,声音归于平淡。

“修身养性,同样也是功业。”

轰——!

这最后一句话,如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秦怀玉心中所有的迷雾!

他猛然间,什么都明白了。

他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深意,明白了自己的浅薄,更明白了自己未来该走的路。

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通透了。

之前所有的焦躁、不安、迷茫,都烟消云散。

“属下……属下愚钝!”

秦怀玉再次单膝跪地,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拜服。

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铿锵有力,“多谢殿下点拨!属下,明白了!”

李承乾看着他,眼中闪过赞许。

孺子可教。

“去吧。告诉他们,安心操练。宝剑出鞘之日,不会太远。”

“是!”

秦怀玉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转身退出了书房。

当他再次走入演武场的阳光下时,整个人脱胎换骨,脚步沉稳,眼神坚定,再无半分之前的忐忑。

“怎么样?怎么样?怀玉哥!”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立刻围了上来,一脸急切地问道:“殿下怎么说?咱们什么时候能去干他娘的?”

秦怀玉看着他们,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太子殿下最后的那句话,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

“殿下说,修身养性,同样也是功业。”

演武场上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秦怀玉,又看看彼此,眼中充满了困惑。

尉迟宝林皱着眉头,第一个没忍住:“啥玩意儿?修身养性?这是让咱们去当和尚吗?”

秦怀玉摇了摇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们磨砺好自己的本事,沉下心来,等待时机。根基不稳,如何建万丈高楼?我们现在,就是在为殿下打地基!”

他的一番话,让一些心思灵透的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但程处默这个憨货,却是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他挠着后脑勺,满脸都是迷茫。

“修身……养性……打地基……”

他掰着手指头,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着这几个词,最后苦着脸看向秦怀玉,“怀玉哥,俺还是不懂啊。这跟咱们什么时候能去荆州,有什么关系?修身养性,是让我们打得再狠一点吗?”

看着程处默那张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

的脸,秦怀玉不由得一阵莞尔,却也没有再多做解释。

有些道理,需要自己去悟。

而这,或许也是殿下给他们所有人的,另一场考验。

东宫演武场上的喧嚣与热血,终究只是长安城内的一隅。

当阳光从雕花的窗格透入,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甘露殿内却是一片沉寂,空气凝固了一般,带着挥之不去的凉意。

李世民背对着殿门,负手而立,凝视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大唐疆域图》。

他的目光从被朱笔圈出的吐谷浑,缓缓移向北方,又掠过东海,最终,却落回了地图的中心——长安。

这片他亲手打下的江山,如今稳固如山,四海升平。

可不知为何,他心中那份源于玄武门的警惕与不安,却从未真正消散。

它像一条蛰伏的毒蛇,在权力最幽暗的角落里,不时吐出冰冷的信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3/234212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