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定心丸
高鸣再次拿出地图,看了看,然后用手在上面指着一处山峰说到:“按照地图上所标准的情况,这一带属于大别山的山脉,我们现在处的位置应该是这里。”
陈启明伸着脑袋凑过去,然后念道:”龟峰山?这名字可不咋地。“
李念山轻轻拍 着他的后脑勺:”你个细伢子,晓得什么鬼了。起开,起开。“
“李念山,你才是细伢子!你才比我大几岁啊,真是的。年纪不大,脾气挺大。”陈启明不满。
“龟峰山主体在湖北,我们所在的这山脉延伸至两省省界附近,也是是从六安方向进入黄冈麻城的必经之路,兄弟们,湖北已经尽在眼前了,我们沿着这山一路下去,就到了麻城。”
“麻城离武汉又多远,我们这一个月走下来,天天翻山越岭,风餐夜宿,真想进武汉城好好吃一顿啊。”一个年轻的士兵说到,引得众人一阵咋舌。
”不远,100多公里。兄弟们,加把劲,我们最晚三天后也能在武汉成吃上热乎乎的干面了。”
“不行,我不吃面,我得吃肉。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晓得吧?”
……
一行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便道了傍晚时分。
忽然,石苍山盯着前方不远处的一段被踩踏过的痕迹,立马跑了过去,弯腰拨开脚边的枯草——土面上留着几道浅浅的蹄印,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泥。
“有情况。”他压低声音,指尖在蹄印上扫过,“是马掌印,新踩的,看纹路像是日军的战马铁掌。”
高鸣立刻抬手示意队伍隐蔽,士兵们迅速贴到树干后。陈启明探头张望,只见前方林子里的枯枝晃动得异常,像是有东西在穿行。
“怎么办?绕开还是……”李念山凑到高鸣身边问到。在军衔上,高鸣神团部副官,中校。比他这上尉高两级。所以说话间下意识的以他为主导。
高鸣看了看这只又弱又残的队伍,硬拼讨不到好。可不过去,又得绕道。
这绕来绕去的,啥时候上个头?整不好,遭遇战没折人,这山里转来转去的,反而把兄弟给折进去了,得不偿失。
于是,久久沉默着,反复思量。
石苍山盯着蹄印延伸的方向,又抬头看了看头顶的树冠:“蹄印往东北走,那边是片乱石坡,林密路窄,马不好走。他们走得急,应该是赶路,不是搜山。”
“咱们顺这反向走,他们走山顶,我们走山腰,这中间还树林挡着,能避开他们,这比绕道省力气。”
高鸣点头,跟着石苍山钻进半山腰。两侧的灌木刚好没过腰,既能隐蔽,又不妨碍观察。
走了没多远,就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和日军的吆喝声,声音越来越远,直到彻底消失在林子里。
士兵们松了口气,陈启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多亏石大哥,不然真要撞上了。”
石苍山没说话,只是蹲下身,看见下方出现一片开阔的河滩。隐约能看见几间破败的茅草屋,像是个被遗弃的村落。他没说话,拍了拍高鸣的肩膀,指了指自己的发现。
高鸣顺着他的方向,望了望,便大手一挥:“李念山,派两个人先去探探,确认安全了,我们今晚就在哪里过夜。”
探路的士兵回来后,说茅草屋是空的,只有些破旧的桌椅,墙角堆着干柴。
队伍刚走进茅草屋,外面就下起了小雨,雨点打在茅草屋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烤着湿透的鞋袜。
石苍山出去了一个时辰之后,湿漉漉地拎回两只野兔,和一只山羊。
“苍山哥,你怎么搞到的?”陈启明和一帮兄弟眼睛都亮了。
“像这种山,必定有猎人。别忘了,我也是猎人,知道他们通常在什么地方下的套和陷阱。我啊,过去向他们借几只猎物用用!”
在众人一阵欢呼中,石苍山找了柴火,收拾了一下,便架在火上烤,油脂滴在火里,香气很快飘满了屋子。
高鸣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忽然想起白天在石墙上刻字的模样——这个湘西猎人,总在不经意间,用最实在的方式给大家定了心。
“高副官,”石苍山忽然开口,把烤好的兔肉递给高鸣,“你白天说,湖北湖南是一家,我想起我爹以前说过,他年轻的时候,跟着商队从湘西到武汉,走的就是这条道。那时候长江上的船多,码头边全是湖南口音的人,卖辣椒的、挑担子的,跟在老家一样。”
高鸣咬了口兔肉,点点头:“我小时候在武汉待过,外婆家就在江边。那时候每到夏天,江边全是纳凉的人,湖南的花鼓戏班子会来搭台,一唱就是半个月,我跟表哥总挤在最前面看。”
陈启明和李念山也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家乡的事。年轻士兵们听着,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之前的迷茫和恐惧,似乎都被这些关于家乡的回忆冲淡了。
夜深了,雨还没停。高鸣靠在墙角,看着熟睡的士兵们,心里却没闲着。离武汉越来越近,日军的封锁也会越来越严,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他摸出怀里的地图,借着篝火的光翻看,忽然感觉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是石苍山。
“高副官,别熬着了,眯会儿。”石苍山递过来一块烤热的红薯,“我守夜,有动静我叫你。”
高鸣接过红薯,心里一暖:“谢谢你,石大哥。”
石苍山笑了笑,走到门口,靠在门框上,望着外面的雨帘。他手里握着那柄厚重的大刀,刀鞘上的木纹在火光下格外清晰。他想起白天刻在石墙上的“湘军在此”,想起高鸣说的“祖宗传下来的地,一寸都不能丢”,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在跟着队伍走,而是在跟着这些念想走——跟着先辈的脚印,跟着家乡的方向,跟着心里那股不能输的劲。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河滩上的芦苇沾着水珠,在晨光里闪着光。队伍收拾妥当,准备继续出发时,石苍山忽然走到高鸣面前,手里拿着几块打磨光滑的石头。
“我昨晚在河滩上捡的。”他把石头递给高鸣,“上面能刻字。咱们这一路,遇到的记号、走过的路,都刻下来。以后不管是谁走这条道,都能看见,知道有人为了守家,从这儿过过。”
高鸣看着手里的石头,忽然明白过来。石苍山要刻的,不是简单的记号,是他们这支没有番号的队伍,在这片楚地上留下的碑——不是用砖石砌的,是用脚步踩的,用刀刻的,用心里的劲撑着的,属于他们的“山河碑”。
他握紧石头,抬头看向队伍:“兄弟们,咱们今天继续往武汉走。路上遇到能刻字的地方,就把咱们的念想刻下来——刻咱们是湖南来的兵,刻咱们要守好楚地的土,刻咱们没怂过!”
“好!”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里满是坚定。
队伍再次出发,石苍山走在最前头,手里拿着石头,时不时停下来,在路边的岩石上刻下简单的字——“湘兵过此”“守楚”“向武汉”。每一笔都刻得很深,像是要刻进石头里,刻进这片土地里。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他们前行的背影上。河滩、密林、矮山,都被他们甩在身后。没有番号又如何?没有补给又如何?他们有先辈的印记,有家乡的方向,有手里的刀和心里的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263/111110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