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六皇子权柄滔天 > 第七十二章 三日成营

第七十二章 三日成营


紫宸殿内熏香袅袅,皇帝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指尖把玩着温贵妃递来的玉如意,眼神涣散。苏彻站在殿中,玄铁刀悬在腰间,甲胄未卸,身上还带着校场的风尘。

“改革军制?”皇帝打了个哈欠,声音懒洋洋的,“御林军都归你管了,还要怎么改?”

他瞥了眼苏彻递上的《一级战备疏》,上面密密麻麻的条文看得他头疼,“朕听不懂这些,你觉得该做,就去做吧。”说罢,便挥挥手让宫女继续为他捶腿,心思早飘到了后宫的牡丹宴上。

苏彻望着皇帝沉溺温柔乡的模样,心头掠过一丝无奈,却也松了口气——这份“不管不问”,恰好给了他推行改革的空间。他躬身行礼,转身走出紫宸殿,秦槐已带着玄铁营亲兵候在殿外,手里捧着一套崭新的令旗、兵符。

“元帅,咱们从哪开始?”秦槐问道。

“就从长安周边的雍州、华州、同州入手。”苏彻翻身上马,马鞭指向城外,“三日之内,我要让这三州变成能随时出征、固守、久持的大军营!”

第一日:卯时

雍州城内的大将军牙帐外,玄铁营亲兵擂起三通鼓,鼓声震得城楼上的旌旗猎猎作响。

第一通鼓落,雍州刺史,文官,掌粮赋、郡尉,武将,管本地郡兵、折冲府果毅都尉,直属兵部的府兵统领,三人已策马赶到,翻身下马时甲胄碰撞的脆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第二通鼓毕,雍州辖下十二县的县令、县尉全员到齐,个个手持本县户籍、粮册,神色肃穆地立在帐外。

第三通鼓歇,城内的铁匠、木匠、皮匠头领,甚至僧正、道正都匆匆赶来——他们虽非官员,却是战时打造军械、安置伤兵的关键人物。

苏彻掀开帐帘走出,玄铁刀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他当众展开皇帝赐下的鎏金兵符,声音穿透人群:“奉陛下旨意,即日起雍州、华州、同州入一级战备!敢有迁延、违抗者,军法从事!”

帐外众人单膝跪地,齐声应道:“末遵令!”

第一日:辰时至申时

郡尉率先领命,手持苏彻亲授的玄色令旗直奔雍州四门。城门楼上很快悬起“止行”木牌,守城士兵横枪拦路,只许百姓入城避难,严禁任何人出城——以防消息泄露,也防奸细混入。

折冲府都尉则带着“点兵符”赶往城郊烽堠,一声令下,三座烽堠同时升起三柱黑烟,烟柱直上云霄,十里之外都清晰可见。这是召集府兵的信号——雍州十二县的府兵平时是种田的农户,战时需自带马匹、横刀、弓箭,见烟后须在十日之内赶到州城集结。

刺史则打开了雍州的三级粮仓:常平仓放粮,先给即将集结的士兵预支十日军粮;军仓封存,留作后续补给;义仓则暂由专人看管,以备百姓应急。他还带着文书挨家挨户登记富户粮产,按“借一还二”的规矩提前沟通,确保战时粮草充足。

最热闹的是城中心的市集。市令带着衙役将铁匠、木匠们召集到一起,在空地上搭起数十个“军工棚”,炉火瞬间燃起,打铁声、锯木声此起彼伏。皮匠们则开始鞣制皮革,准备制作盾牌和马鞍;甚至连酒楼的伙计都被动员起来,清洗陶罐、蒸煮草药,为伤兵营做准备。

与此同时,五百名玄铁营牙兵分成十队,出城沿官道、运河设立“斥候百里铺”。每十里安排两名探马,每隔一个时辰就往州城传一次消息,确保方圆百里内的动静都能及时掌握。

第二日:变民城为军营

清晨的雍州城已彻底变了模样。四门的瓮城被改造成“军械局”,堆放着刚打造好的箭镞、枪杆;州衙署被改成“粮台”,文书们正忙着登记粮草出入;最大的寺庙“普济寺”则成了“伤兵营”,僧人们忙着打扫庭院、铺设草垫,医官们已开始熬制治伤的药膏。

城内外的水井、磨坊、盐铺、酒坊都被贴上了玄铁营的封条,由专人统一分配使用——水井按“军队优先、百姓其次”的顺序供水,磨坊昼夜不停为士兵磨制军粮,盐和酒则作为战略物资封存,只许伤兵和值夜士兵少量领用。

到了傍晚,街鼓提前一个时辰响起,三百下鼓响后,全城实行夜禁。巡逻的士兵手持火把沿街巡查,凡敢在街上游荡者,无论官民,一律杖八十。往日喧闹的夜市消失不见,只有城头的火把和烽堠的炊烟,在夜色中勾勒出军营的肃杀。

第三日:可战可守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雍州城时,城外的校场上已列满了军队。十二县的府兵六千、郡兵三千、加上苏彻带来的玄铁营牙兵三千,共一万二千兵马整齐列队,甲胄鲜明,旗帜飘扬。

不远处的运河边,二百辆粮车、一百五十艘粮船已准备就绪,骡马两千匹拴在岸边,随时可出发。铁匠们还在往军队里运送新打造的床弩、投石机,工匠们则在城墙上加固垛口、铺设滚木礌石。

苏彻骑着白马在校场上巡视,看着眼前严阵以待的军队,又望向城头严整的防御工事,眼神锐利。他勒住马缰,高声宣读“行军条程”:“若北征,大军沿运河北上,粮船随行,一日可抵同州;若固守,城内粮足三月,水门沉船塞河,陆门布拒马;若久持,周边五十里内桑、枣、榆树皮皆入‘代粮册’,确保军民用度!”

话音刚落,探马来报:“华州、同州已按令完成一级战备,府兵、粮草、军械皆已就绪!”

苏彻点头,心中了然。这三天,他不仅是在改军制,更是在向长安的各方势力展示——他苏彻不仅能在西境打胜仗,更能在中原腹地,用三天时间把普通州郡变成固若金汤的军营。

而此时的紫宸殿内,皇帝还在与温贵妃赏玩新得的玉器,听闻苏彻已完成战备改革,只是漫不经心地笑道:“六皇子倒是有本事,朕没看错人。”

他不知道,苏彻这一手“一级战备”,不仅稳住了地方防务,更像一把无形的剑,悬在了温家和三皇子的头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108/111110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