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君臣
“陛下遣退了正殿侍者,不知是怎样责骂的那永安长公主和四皇子,只有人看见长公主是哭着出来的,回去后便闭门谢客,今日祭拜先帝都没来。还有那张贵嫔与四皇子,听说是皇后娘娘亲自罚的,叫四皇子禁足一月,这次春狩都不能参加,张贵嫔还罚了一年月俸。还有当时在配殿中伺候的寺人和侍女,都被赶出去了,不知送到了哪里治罪。”
本来御前的消息没那么容易叫人知晓,但这是经山皇陵,饴沙哪里不熟?辗转一番,竟真叫她打听到了这些事。
饴沙兴奋地说完,想想公主这次受到的折辱,又气道:“陛下宽宏大量,也不狠狠地罚,真是便宜她们!”
长华捧着白玉盏,将太医开的汤药喝完,这才道:“这一顿罚也够了。”
毕竟,对四皇弟那种半大少年来说,兴致勃勃的准备狩猎却被关进屋里连门都不许出,算是个极大的折磨,而那永安长公主最好热闹,这回也被勒令自省,既丢脸又败坏了兴致,想必要气死了。
“好了,不要再去打探了,叫人抓住,没你的好果子吃。”长华告诫道。
饴沙却道:“公主放心吧,我小心着呢!不过公主说不打探就不打探了,反正结果也就这样了。”
饴露见她放肆,不禁瞪她一眼,无奈道:“慎言!”
饴沙老大不乐意,她家公主太吃亏了,被人背后诋毁成这样,陛下竟还轻拿轻放,那些乱嚼舌根的人就该狠狠打一顿才是。
长华却未放在心上,这样的话以前也不是没听过,她自然是不愿意听的,但听的多了也没那么激动,之所以要“吐血”晕倒,还是要争一争的。
毕竟,皇帝的宠爱不单是宠爱,还是权势与地位。
从前她只盼得到阿父的看重,此外的东西自不在意,可如今……阿父的看重于她而言也没那么打紧了,但皇帝的看重,她很需要。
最重要的是,那永安长公主和穆元令挨罚了。
所以,她先前投出的石子已经被人看见?
方才宁国大长公主送她回来,顺手便将她的库房填满了——眼下她手中这白玉盏,库房中堆积成山的各色药材,还有各色金银器皿,都是那位姑祖母所赠,如此慷慨,所为何来?
只能是尚家阿姊献给少府的图纸,还有后来打造的鹊归刀……
宁国大长公主,果然非同一般。
可惜方才她需要“昏迷”,若不然,亲近几句,也可表达她的孺慕之情。
装晕固然好使,确实也是耽误事。
且耽误的还不止这一桩。
还有一个,献殿祭祖。
不过长华之前日日去献殿进香,少这一次也没什么,况且这次祭祖缺席的也不止她一人。
经山皇陵乃是惠帝与两位太后之墓,皇帝来经山春狩,第一件事自是祭拜。
高阔的献殿之中,宫女寺人林立,礼乐齐备,祭品罗列。
供桌之上,惠帝牌位居中,惠帝元后和陆太后的牌位分列两侧——作为惠帝的妃嫔,陆太后之前本没有资格与惠帝与惠帝元后的牌位并列皇陵,但因陆太后所出的五皇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穆延道继承帝位,陆氏由此被封太后,薨逝之后便能与惠帝元后并驾齐驱,列于惠帝牌位之后。
这次乃是家祭,仪式繁琐比不得祭天等大祭,但流程也是不少。
第一件,便是帝后带领众嫔妃和皇子皇女们入殿。
出乎众臣意料,这次祭祖出席的皇家人竟少了好几个——三皇子奉旨守灵,没到场也算有缘由,四皇子穆元令都跟来经山了,怎也未出现?还有命妇那边,阮贵姬与二公主都在,但永安长公主、张贵嫔却没出现,又是什么原因?哦,还有一个大公主,这位本就不常出现,众人自也不甚在意,他们好奇的是突然抱恙的四皇子、阮贵姬并永安长公主三人。
但事涉皇子后妃,众人虽疑惑,也不敢胡乱打听,只纷纷看向站在最前的中书舍人冯严。
冯严是知道一些内情的,但也没那么清楚,皇帝没跟他详说,只道永安长公主与四皇子抱恙,张贵嫔要照看四皇子,所以都不参加这次的祭祖。
而二皇子……冯严不禁抬头看去,只见一身玄色冕服的二皇子穆元光站在太子穆元辰身后,身形高大壮硕,一改往常喜怒形于色的直白做派,一张嫩面竟是面无表情,什么也看不出。
冯严也就不再探究,众人的视线一概不理,他只看站在最前的皇帝。
皇帝身着十二章衮冕,帝王之威尽显,但冯严站得靠前,除了帝皇之气,还看到了皇帝额上微微冒出的汗珠。
祭祀才刚刚开始,陛下便已有些吃力了。
站在皇帝身后的太子,戴旒冠,服九章,一身储君风范,比之皇帝毫不逊色。
冯严不禁暗叹了一口气。
皇帝身子不健旺早已不是秘密,而今皇子们长成,本是好事,但因卢贵妃之死,三皇子与太子生隙,因张氏与穆元崇之事太子与二皇子也不和睦,将来……
只盼天佑大祁,少生事端吧。
迎帝神,奠玉帛,上香,进俎,初献,亚献……终献之后,还要送神,皇帝支撑不住,连祭文都是让太子念的,好不容易送了神,仪式结束,众人散去。
但皇帝龙体欠安,一干大臣自是担忧,冯严便代众人跟在皇帝身侧,同太子二皇子一道进了本愿斋。
皇帝年过不惑,本是壮年,可多年来殚精竭虑案牍劳形导致身体不好,几次病倒都未得到足够休养,至今元气未复,这两年更是每况愈下。
冯严是自皇帝登基便伴在君侧的,比起旁人的殷切还算真心,见皇帝唇色发白却眉头紧锁,他将奏报的事情快速说完,便劝道:“陛下保重龙体要紧。近来朝中无事,边境安宁,陛下切勿忧思过度,有事尽可吩咐臣等,臣等必将竭忠尽智,为陛下分忧。”
太子与二皇子站在一旁,此时也纷纷道:“儿臣亦然,愿为父皇驱策。”
皇帝就笑了笑,道:“好,朕都知晓了。太子今日表现很好,二郎也大了,朕心甚慰。好了,你们无事的话便都回去吧。今夜养精蓄锐,明日春狩拔个头筹。”
太子与二皇子便都点头,表了一番信心,这才一起告退了。
皇帝见冯严还不肯走,就道:“冯卿还有何事?”
冯严确实还有一件事,只方才不好说,这才留到最后。
“陛下,有一件事,老臣不知当说不当说。”
皇帝无奈地瞥了冯严一眼。
多年君臣,冯严为朝政鞠躬尽瘁尽职尽责,皇帝都明白,但这老狗就一点不好,满口圆滑一肚子弯绕,似今日这话术他听得多了,还当说不当说……专门留下来不就是为了说?难道他现在不许他说,他就真的能闭嘴?
皇帝懒得张嘴,闭着眼抬了抬下巴,示意快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78/111110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