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国师 > 第八十章:九尺孚金树

第八十章:九尺孚金树


灯中烛火在青石地砖上摇曳出昏黄的光晕,将秦怀之挺拔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张蓁倚着冰冷的廊柱,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柱身粗糙的纹理,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怀之,你…当真要去?”

她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骊山那庞大如蛰伏巨兽的陵寝轮廓,那是始皇帝未来的长眠之地,虽得了嬴政的亲口允准,可一旦踏入其中,窥见那些深埋地下的惊天秘密…

想到此处,张蓁的心骤然收紧。

知晓太多的人,向来难逃被无声抹去的命运。秦怀之终究只是秘案监一介府令,位份远不及李斯那般权倾朝野,之后真能护得住自己吗?

秦怀之转过身,昏黄的光线落在他的侧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他看到了张蓁眼中化不开的忧虑,那担忧如同实质的寒雾弥漫在两人之间。

他先是笑了一下,随后又沉默了片刻,目光越过廊下幽暗的庭院,投向骊山方向沉沉的夜色,最终下颌微沉,是一个极轻却无比坚定的颔首。

“那日幻境所见,九成便是陵寝内的光景,”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双手扶住张蓁的肩头时,少女没有一丝闪躲。

“所以,我必须去确认那尊巨鼎…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阴鼎,若真是,或许就能循着这条线,找到禹鼎的踪迹。”

他顿了顿,迎着张蓁愈发紧张的目光,“况且,寻回禹鼎是陛下的旨意,若非为此,他岂会予我踏足骊山地宫的权柄?”

秦怀之的目光深处,掠过一丝张蓁未能全然捕捉的复杂光芒。

确认阴鼎、寻找禹鼎固然是明面上的重任,但他心底还潜藏着一个更隐秘、也更迫切的念头,他想亲眼见识这冠绝千古的始皇帝陵寝。

但在更深处,他渴望能借着追寻禹鼎这上古神物的契机,找到那条“来时路”。

自己终究不属于这片两千年前的天空,强行留下,如同在时间的河流里投入一块悖逆的顽石,必将激起无法预知的漩涡与暗礁。那危险如同禹鼎本身那阴阳相悖、正邪交织的本质,是矛盾必然催生的恶果。

他不知那个危险有多大,会何时降临,但他知道,当那个危险降临时,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一定躲不开,诚如眼前这个少女。这念头沉甸甸地压在心底,此刻却无法,也不能对张蓁明言。

廊下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灯芯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张蓁紧抿着唇,秀气的眉头蹙起,指尖深深陷入廊柱的凹痕里。少女此刻内心的挣扎如同翻腾的潮水,恐惧的冰冷与好奇的炽热激烈交锋。

然而,当她的目光再次落回秦怀之那带着决然与一丝孤寂的侧影时,一股强烈的冲动瞬间压倒了所有顾虑。

她猛地直起身,仿佛要挣脱那无形的束缚,眸中闪烁着义无反顾的光芒:“既然你心意已决…”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力道,“那我陪你!”那份对未知秘境的强烈好奇,终究还是在她心底点燃了不灭的星火。

翌日,卯时刚至,陆戬便踏着晨露推开了府衙的朱漆大门。他身后跟着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一袭靛青短褐,腰间悬有一柄长剑,正是秘案监府簿卫衡。

“府令!”

陆戬抱拳行礼,眼角余光扫过堂上摊开的羊皮地图。

紧随其后的中年男子没有说话,沉默地站在阴影里,晨光透过窗棂,照出他左腕上若隐若现的墨家矩尺纹。

此人名叫卫衡,原在张蓁的父亲手下做事,张苍获罪逃走后,卫衡受到牵连,被赶出皇室“图书馆”,一直闲赋在家,秦怀之独立开府衙时,张蓁向秦怀之推荐了这个人。

“去骊山陵寝?”

陆戬听到秦怀之的安排,眼中露出与张蓁同样的担心,但他也仅是略有迟疑,并没有多说什么,卫衡依旧少言寡语。

“据我所查,古籍之中确有“建木通天”的记载。”张蓁说起秦怀之托付她查证的事情,“但那是上古传说,而且“建木”巨大,通天彻地,你所画的...”她摇了摇头,“并无发现,你是在何处见到此物?”

当下的离奇皆因那截青铜树的出土,秦怀之想找到它,想要查明出现这一变故的具体原因。然而查了许多文献,包括利用秘案监府令的身份到皇家“图书馆”翻阅古籍,依旧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三星堆以及青铜树的资料,甚至连古蜀国的记载都寥寥无几,似乎那段历史被刻意抹去了。

“这画...?”

卫衡望向张蓁展开的素帛,细辨了几眼秦怀之在上边画的图案,缓缓说道:“府令所画之物属实罕见,但属下依稀记得,我墨门典籍之中对此好像有过记载…”

“是何记载?”

秦怀之赶忙问。

卫衡略作回想,不紧不慢地回道:“周昭王南伐楚蛮,得九尺孚金树,上挂金果,立金乌有十,后沉于汉水...”他的嗓音低沉而平缓,在寂静的堂内却如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周昭王是周朝第四任君主,周穆天子的老爹,周昭王在有生之年东征西讨,平定四方,为穆天子能够到处游山玩水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昭王十九年,天子统军由千地出发,逾散关,顺汉水而下,征伐楚蛮,六师将士凯旋归来时,俱葬江底,连天子也溺死于汉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南征不还”这一惨烈变故,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录。

秦怀之知晓这段历史,也知道楚蛮并非是指当时的楚人,而是寄居在楚地的古三苗后裔,当中就包括逃出蜀地的巫咸遗族,而且当时周天子重点打击的对象就是他们。但卫衡所说的金树之事,史书上同样没有记载。

在他的固有记忆里,应该只有三星堆出土过青铜树,但如果把当时的历史串联起来,周昭王在追杀巫咸遗族的情况下,获得“神树”也不是没有可能。

“沉入汉水?可有再现?”

秦怀之听到卫衡的回答,心头还是猛地一跳。

九尺?

金乌十只?

所谓的孚金,其实就是铜,虽然卫衡说的孚金树与他记忆中的那株青铜树有差异,但大致还是类同。

青铜神树作为沟通天地人神的“建木”象征,以及作为祭祀重器的本质,墨家书籍中有记载,官方史书却隐去了这一内容,由此可见,恐有太多关于巫咸、关于古蜀的秘辛被刻意隐瞒了。

为什么会这样?

由于没有史料的记录,秦怀之一直不得其解。

“这…倒无具体记载,”

卫衡的回答打断了秦怀之翻涌的思绪,他摇了摇头,那双藏在阴影里的眼睛带着探究看向秦怀之,“府令,具属下所知,那金树乃是古蜀巫咸一族的祭祀之物,您为何对它如此感兴趣,莫非您怀疑巫咸遗族与铜俑之事有关联?”

秦怀之迎上卫衡的目光,发觉那眼神深处沉淀着墨家子弟特有的冷静与洞察。他无法言明自己来自未来的身份,更无法解释那截青铜树引发的时空错乱,但卫衡的直觉却敏锐地戳中了核心。这两者背后,或许真的缠绕着同一种超越时代认知的力量,一种可能与“建木通天”这种古老神话息息相关的力量。

“关联...”

秦怀之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维持的平稳,“尚不能断言。但那‘孚金树’——或者说,与它形态、功用相似之物,其存在本身,便可能触及某些被刻意掩埋的真相。巫咸遗族、古蜀祭祀、周室秘藏...这些碎片,或许能拼凑出铜俑案背后更深层的脉络。”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历史迷雾,避开了无法解释的穿越之谜,却又暗示了其重要性。“况且,陛下命我寻禹鼎,此等上古神物,其踪迹又岂会与这些远古祭祀之物毫无干系?”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陆戬和张蓁,最后落在卫衡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卫衡,你方才所言价值千金,墨门典籍浩瀚,烦请你即刻动身,再详查有关那“孚金树”的一切记载,尤其是它沉没汉水之后,可有任何打捞、重现、或其碎片流向的蛛丝马迹。”说着,他又叮嘱道:“此事隐秘,万万不可外传。”

“属下遵命。”

卫衡抱拳躬身,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疑问,身影随即悄无声息地退入门外尚显清冷的晨光中。

秦怀之转头,将目光再次投向摊开的羊皮地图,骊山那庞大的轮廓仿佛活了过来,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正张开幽暗的巨口,等待着他们的踏入。

“走吧,我们去骊山陵寝!”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骊山的位置,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如同命运的叩门声。

骊山墓,那座注定将埋葬千古一帝的陵寝,正用它庞大的身躯,无声召唤着秦怀之前去探究内部的秘密,或是...走向未知的终局。而卫衡口中那沉没于汉水的“孚金树”,则更像一个遥远的、带着金属冰冷回响的谜题,悄然悬挂在他们的前路之上。

或许,答案就在骊山。

又或许,骊山本身,就是答案的一部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60/111110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