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倭军全军覆没,册封琉球王
“岛津大人!快走!”
东乡久原声音嘶哑,拽着魂不守舍的岛津继有,踉跄后退。
脚下的石板路湿滑黏腻,浓重的血腥味和内脏的腥臭混杂在一起,冲入鼻腔,让东乡久原阵阵反胃。
眼前的战场境况对于这些小矮子来说还是太过惊悚了。
那些“明军”像是疯了一般,几人扑杀一个萨摩勇士。
得手后,便挥刀砍下头颅,麻利地系在腰间。
甚至有人为了一颗脑袋争抢不休。
血糊糊的脑袋在他们手中被争来抢去,那画风,实在是过于诡异。
“呕——”
岛津继有再也忍不住,他猛地弯下腰,扶着一旁的货箱剧烈地干呕起来。胃里翻江倒海,酸水和着胆汁喷涌而出,可那股盘踞在喉头的血腥味却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他领过兵,打过仗。
但每次他都是在最后方观战,如此血腥的场景他又哪里见过。
不仅仅是岛津继有没见过,东乡继有也是如此。
江户时代的倭国,承平已久。幕府的锁国令更是让大名间的征伐变成了小规模的冲突。
萨摩藩平日里作威作福,欺负的不过是琉球这般毫无还手之力的弱国,或是与周边实力相当的大名进行一些烈度极低的械斗。
但是那些村庄械斗,顶了天也就死伤百八十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伤者。
而眼前,
放眼望去,尽是残缺不全的尸块,和一群……为了抢夺脑袋的疯子!
愣神中的岛津继有被东乡久原拉着往后跑,十几名萨摩藩武士护卫在其身旁跟着撤退。
不过现在想走可没那么容易,
首批登陆的外籍军团士兵有近千人,倭兵才多少?
总共就几百人的倭兵分摊下来都不够每人一个,僧多粥少,大量空着手的外籍军团士兵眼睛仍在四处搜寻。
很快,一双眼睛就锁定了正企图溜走的岛津继有一行人。
那名士兵的瞳孔瞬间放大,他兴奋地舔了舔嘴唇,下一刻,一口流利的萨摩方言脱口而出。
“喂——!看那边!还有一堆首级没领!抢啊——!”
岛津继有听得真真切切。
那熟悉的乡音,此刻却比魔鬼的低语还要恐怖。
但惊骇过后,又是滔天的怒火!
自己……堂堂萨摩藩主岛津纲贵的第三子,在这些无耻的倭奸眼里,竟然……竟然只是一颗待割的首级?!
不过岛津继有再气也没用了,因为随着那名士兵的喊话,几十名外籍军团士兵眼冒精光的向他们看来。
那眼神……看得岛津继有脊背发凉。
“保护岛津大人!”
眼见走不掉,东乡久原还想再挣扎一下,在他的一声令下,十几名身着靛青色具足、背插岛津家“丸に十字”家纹靠旗的武士,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他们高举太刀,朝着对冲而来的外籍军团士兵发起了冲锋。
倭国的武士真的很厉害吗?
或许论及个人勇武,这些自幼修习剑道的贵族武士,的确是有那么几分本事。
但在成建制的、装备存在代差的军队面前,个人勇武,连个屁都不是。
历史上倭军曾经和神州正规军有过数次正面对战。
公元660,唐军一万三千兵力与倭军四万两千兵力激战于百济汉江口(朝鲜)
最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唐军以少胜多,四万多倭军全军覆没。
而后便是万历援朝战争,虽然这个时候大明已经步入暮年,但这次战争依旧是明军获胜。
其中,碧蹄馆之战,9000明军更是把倭军36000人打到了胆寒。
正面战场上,好勇斗狠的倭国武士与华夏正规军碰撞,最终结果都是死得相当难看。
而现在十几个倭国武士对阵几十名受训于正规明军的外籍军团士兵,结果不难想象。
外籍军团士兵数人一组,长长的刺刀组成密集的枪林。
装刺刀的米尼步枪多长?而武士刀又有多长?
“噗嗤!”
冲在最前方的武士,是萨摩藩内有名的剑客。他口中发出瘆人的咆哮,双手持刀,正欲使出他那足以开碑裂石的得意剑技……
可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挥刀,胸膛便被三柄闪着寒光的刺刀,从不同的角度同时捅了个对穿。
他难以置信地低下头,看着穿透了甲胄的刺刀、看着正汩汩冒血的伤口,眼中最后的光芒迅速黯淡,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
“噗嗤!噗嗤!噗嗤!”
刀锋入肉的声音连绵不绝。
这些自幼修习剑道、在无数次决斗中磨砺出高超武艺的萨摩武士,在绝对的战术和装备优势面前,脆弱得如同三岁的孩童。
他们的劈砍,够不着敌人。
他们的突刺,够不着敌人。
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在密集的枪林中,被一次又一次地刺穿,然后像破麻袋一样倒下。
仅仅一次冲锋,十几名精锐武士便尽数身首异处,滚烫的鲜血溅满码头。
转眼间,只剩下岛津继有和东乡久原两人,被几十名外籍军团士兵团团围住。
包围圈在缓缓收缩。
士兵们脸上挂着残忍的笑容,腰间晃荡的头颅彼此碰撞,发出“咚咚”的闷响。
“你……你们不能杀我!”
岛津继有终于崩溃了,他双腿一软,声音发颤,语无伦次地嘶喊道:
“我……我是萨宝藩家主岛津纲贵的第三子!我可以给你们钱!很多很多的钱!黄金!女人!只要你们放了我……”
可话音未落,一道寒光掠过,他的脑袋便高高飞起,在空中翻滚了后两圈,重重地摔落在地。
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里,还残留着最后一丝乞求与不敢置信。
那挥刀的士兵甩掉刀上的血,扭头看向同伴:“他刚才说啥?”
“好像是哪个藩的少爷?管他娘的!又捞到一个!我还空手呢…”
“啧,这不还有一个吗。”
冰冷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包围圈中唯一还站着的东乡久原身上。东乡久原浑身抖如筛糠,面如死灰……
在外籍军团的你争我抢下,岛津继有,东乡久原,以及他们带来的所有萨摩兵,都化作了腰间的战功,为他们的“老乡”们换取大明身份,贡献了最后一份微薄的力量。
……
码头的杀戮渐渐平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硝烟味。
不久后,琉球王宫前。
琉球国王尚贞身着藩王蟒袍,率领一众穿戴明式官服的臣子,早已恭候在宫门外。
当看到家文宣一行人走来时,他脸上立刻堆起谦卑至极的笑容,快步上前。
“小王尚贞,叩见天朝上将军!谢上将军神兵天降,救我琉球万民于水火!”
家文宣目光扫过尚贞君臣,面无表情。
他并未答话,径直从侍从捧着的锦盒中取出了一卷黄绫圣旨。
“琉球王世子尚贞接旨!”
“世子?”
尚贞心头猛地一跳,冷汗瞬间浸湿了朝服。
他不敢有半点怠慢,立刻率一众琉球官员跪倒叩首。
“臣,尚贞,恭迎圣旨!”
“皇帝赦谕,琉球王世子尚贞,尔父王尚质于崇祯四十年十二月薨逝,尔以世子理应承袭,然崇祯三十五年,琉球降媚蛮清伪朝,皇帝震怒,原拟削王贬爵,后经思虑,念及时境变迁,琉球兵少将寡无力应对外寇,此事作罢。“
”现封世子尚贞为琉球国国主,嗣理国政,赐尔国玺,并赐尔及妃冠服彩币等物。“
”皇帝念尔国力甚微,为保琉球臣民,御令皇家海军驻于琉球,坐镇海邦。"
"望尔格守王章,提身以率励臣民,饬政以辑守邦域……“
"钦此!”
“小王……臣!领旨谢恩!”
已经满头大汗的尚贞,颤抖着双手,高高举起,接过了那只装有圣旨与国玺的锦盒。
事实上,在家文宣称他为“世子”时,尚贞就已经被吓了一跳,而后这封圣旨又以赦谕开头,这更是让尚贞心里没了底。
那个时候,尚贞甚至以为自己的王位保不住了!
好在大明皇帝还是理解琉球难处的,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这琉球王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至于大明驻兵于琉球一事,尚贞对此是举双手赞成的。
琉球国小势微,面对倭国的侵占压迫几乎毫无反抗能力,如果万历年间琉球就有大明的驻军也就不会有后来萨摩蕃欺凌琉球一事,更不会有如今这般琉球的经济,税收甚至是土地都被萨摩蕃掠走的情况。
有天朝大军坐镇,他这个琉球王,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9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