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纳倭国女人当侍妾是做好事
关于琉球的处理,朱和埸思考再三后还是决定先以藩属国的名义顶上一段时间。
怎么说琉球对大明都算得上是忠心耿耿了,如今王师归来,二话不说就直接吞并,吃相未免太难看,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
当然,这也仅仅是个名义上的问题。
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他朱大皇帝还是懂的。
先驻军,再逐步安插亲信,拉拢本土官员,将琉球王室彻底架空。同时,在民间广施恩惠,宣扬大明国威,潜移默化地改造他们的思想。
用不了多久,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便会只知有大明皇帝,而不知有琉球国王了。
到时候,顺应民意也好,琉球王治国无能也罢,随便找个由头,琉球归入版图便水到渠成,名正言顺。
……
在册封了琉球王尚贞后,家文宣没有给琉球君臣太多反应的时间。他面色冷峻,当着尚贞的面,直接下达了命令。
“传令外籍军团,彻底清剿首里城内所有倭人余孽,一个不留!”
此令一出,外籍军团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那些先前在码头大战中没抢到足够首级的士兵,此刻一个个眼冒绿光,摩拳擦掌,仿佛饿狼嗅到了新的猎物。
这一幕,看得琉球王尚贞与一众臣子心惊肉跳。
他们没想到这些嗜血残忍的倭国人竟然成为了大明的马前卒,
而且,现在让他们去屠杀自己的同胞,竟然会如此激动,如此狂热?!
“天朝上国,果然深不可测……”
有琉球老臣低声感叹,语气中满是敬畏。
尚贞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震撼,连忙躬身领命:“小王……臣,这便命人带路,一定将城中藏匿倭寇,尽数找出!”
得了王令,琉球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充当起向导,砍头大军紧随其后,呼啸着冲入城中各处。
一时间,首里城内鸡飞狗跳,哀嚎四起。
“砰!”
一扇紧闭的木门被粗暴地踹开,几名外籍军团士兵冲入一间和服店内。躲在柜台下的倭人老板还没来得及求饶,便被一柄刺刀捅穿了喉咙。
“咔嚓!”
手起刀落,一颗血淋淋的首级被熟练地挂在了士兵的腰间。
城南的酒肆里,一名挎着武士刀,猫着腰在窗边小心翼翼观察动静的浪人,刚刚缩回头,便感觉背后一凉。
他猛地转身,就惊骇地发现自己身后不知何时已经站立了数名脸挂狞笑的“明军”。
他下意识地去拔刀,可手刚握住刀柄,数柄刺刀就将他扎了个透心凉。
下一刻,他的脑袋也变成其中一人腰间的军功。
相似的场景,在首里城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凡是藏匿城中的倭国男性,无论老幼,无一幸免,尽数化作外籍军团士兵腰间沉甸甸的功勋。
至于倭国女子,则被悉数找出,暂时集中看管。等明军班师回朝时在一并带走。
毕竟,如今的大明军中光棍遍地,虽然将来肯定是不愁婚配,但估计没人不想多娶几个。
老婆不行,侍妾也可以啊。
当然,这得看他们自家婆娘答不答应。
虽然这一操作有物化女性的嫌疑,但战争的本质就是抢钱抢粮抢女人。
更何况以后的倭国肯定是没啥男人了,就算还有,那也只可能是一辈子在矿山里卖劳力的苦哈哈。
这样的情况又有谁愿意嫁?
与其让这么多倭国女人孤独终老,不如让我大明男儿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多娶几个,给她们一个家,一个依靠。
嗯,这是在做好事儿啊!(¬◡¬)✧
值得一提的是,外籍军团的清倭行动中,部分不明就里的琉球百姓,见到这般血腥的杀戮,起初被吓得魂不附体,家家闭户,不敢出声。
好在领路的琉球官员及时高声解释。
“父老乡亲们莫怕!天朝王师是在清剿倭寇!杀的是平日里欺压我等的恶贼!”
百姓闻言,先是愕然,继而恍悟,最后竟是群情激奋。
一户人家忽地打开了家门,指着街角一处宅院大喊:“军爷!那里!那里住着个山本商会的掌柜,他上月才抢了我家的地!”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自发地加入了领路大军。
倭寇平日在琉球作威作福,强占民宅,欺男霸女,早就积怨如山。
琉球百姓敢怒不敢言,如今王师天降,为他们狠狠出了一口恶气,他们怎能不拍手称快,鼎力支持!
倭人余孽清剿完毕,家文宣又施恩德。
他下令将倭人搜刮的财产,尽数分发给当地受害百姓。
这一举动直接让大明在琉球百姓心中的形象,瞬间光辉万丈,好感度直接拉满。
无数百姓跪地叩首,山呼“大明皇帝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大军在琉球稍作休整。
两日后,舰队再次起锚,在琉球百姓感激涕零的欢送中,向北进发,剑指萨摩。
远在鹿儿岛的萨摩藩家主岛津纲贵,此刻浑然不知,因他为那急功近利的三儿子,一群来自地狱的讨债恶鬼,正乘风破浪,直扑他的老巢而来。
……
定天府,皇宫深处。
王琛躬身立于朱和埸面前,脸上写满了忧虑。
“陛下,国朝虽初立,然根基渐稳,王师北伐,势如破竹,此诚社稷之幸。”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恳切。
“陛下后宫虚位,子嗣未立,此乃国本隐忧,于江山社稷,实为不利啊!”
早先时候他为了皇帝能够早些留下子嗣,自作主张给皇帝招了一堆良家女。
盼的就是其中有人能够怀上龙种,为大明皇室留下血脉。
可这都过去好几个月了,别说其他姑娘了,便是陛下身边最亲近的四位侍女,肚皮也没见半点动静。
这怎能不让视大明复兴为毕生信念的王琛心急如焚?
“陛下若暂无意册立皇后,不若先纳几位妃嫔?”
王琛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关键是早日诞下皇子,以固国本。陛下有后,则百官定心,万民归心,江山方能万代永固啊!”
说话间,他的目光不由扫过垂手侍立一旁的四位侍女。
只是他这一看,却是让四位姑娘瞬间红透了脸颊,那锦缎衣角也跟着遭罪被揉成了一团乱麻。
太祖朱元璋鉴于前朝外戚干政之祸,又有马皇后贤德表率在前,所以早早就立下了祖训: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大明历代后妃,多由此而来。
眼前这四位侍女,连同宫中其余女子,皆是王琛亲自从民间细细遴选的良家好女,身家清白,完全符合祖制。
在王琛眼中,雪纹尤其出挑。
此女聪慧伶俐,容貌清秀乖巧,更难得的是那身段……一看便知是易于生养的福相。
若她能诞下龙子,那便是天大的喜事!
况且,雪纹家人早年亡于土著之乱,了无牵挂,入主中宫,也绝无外戚干政之虞。
如此条件,简直就是皇后的最佳选择,再不济也能有一个贵妃之位。
雪纹此刻只觉脸颊滚烫,心如鹿撞,她哪里知道自己在王琛眼里分量是如此的重。
朱和埸听着王琛苦口婆心的劝谏,抬手揉了揉额角。
他明白王琛的焦虑。
在当前这种家天下制度的背景之下,皇帝有无子嗣对于一个王朝的稳定、延续的确是至关重要。
尤其大明刚刚复兴,皇室人丁单薄,这子嗣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几乎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别的王朝即使是皇帝没有子嗣,也还可以从其他皇族子弟中挑选合适的人选继承皇位。
但对于现今的大明皇室来说,这种最后的选择也成了奢望。
如今,因为宫里一直没有传出皇帝有封后钠妃的消息,民间已经传出来不少议论之声,对此朱和埸也是脑阔痛,不过他这婚事或许是真该提上日程了。
思绪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王伯,大婚礼仪,乃是国之大事,不可草率,更应与天下臣民同庆。如今这定天府虽好,终究非我大明故都。”
他霍然起身,望向北方。
“三个月!”
“传令下去,三月之内,务必攻克应天府!”
“朕的大婚,要在太祖肇基之地,在南京皇城之中,昭告天下!”
……
皇帝要在三个月内光复南京举行大婚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出宫墙,传遍军民耳中。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陛下总算想通了!天佑大明!”
而军方将领接到谕令,则是个个神情肃穆,连夜召集会议。
灯火通明的帅帐内,地图铺开,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应天府位置。
从福建到应天……三个月,时间是如此紧迫!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9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