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 第151章 气晕康熙

第151章 气晕康熙


舆图上,代表大明实控线的红色区域,以极快的速度急速蔓延。

杭州府、衢州府的相继光复,不仅仅是两座坚城的易手,更意味着清军在东南沿海的主力已被横扫一空。

广袤的土地,富庶的州县,此刻都已门户大开,再无屏障,只等着大明王师前去摘取。

如此情况下明军现有兵力越发显得捉襟见肘了。

好在这一次的战斗中有超过了七万绿营兵选择了起义投诚,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明军兵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人虽然差了点,但至少要比直接招募新兵重头训练来的更快。

另外,不仅仅是这七万投诚绿营,随着荷兰人的赔款,杭州府,衢州府缴获钱财的到位,手里资金充足的朱和埸也立刻开始了爆兵计划。

一千两百万两白银,三万步兵,朱和埸几乎将这场大战的收获全部扔给了系统。

得亏杭州府的官老爷们各个肥得流油,要不然将所有钱都砸进银行里的朱大皇帝,还真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这一次征召的三万步兵中有一万人将会作为军官、骨干补充到7万投诚的绿营中。

这八万人将重新整编成六个师,番号为大明守备军第一师到第六师,隶属于大明皇家陆军,但不被冠于大明皇家头衔。

至于能不能,以及何时才能获得皇家这一荣誉头衔就得看这支部队战场上的表现了。

另外,除了头衔称谓不同外,这支部队的待遇与装备上暂时还会稍有差别。

军饷上守备军普通士兵为每月一块八毛钱,虽远低于明军一线部队,但是比他们干清军绿营时的一两五钱银子更高,而且明军也不存在克扣军饷的情况。

除了固定的军饷外,明军配发的其他补给,诸如罐头食品之类的东西与其他部队并不会有差别。

这些东西,蛮清可不会也拿不出来发给绿营。

在武器装备上,按计划除了身管火炮外,守备军的其他武器装备与一线部队并不会有差别。

当然,这只是计划。

毕竟这一下子多出了八万人,朱和埸也没有足够的武器一次性将所有人都完成换装。

目前就只能提供九千支米尼步枪,一千支九零式步枪以及糠稀大弟友情赠送的一万五千支丐版米尼步枪将就用着。

除开作为军官补充进守备师的一万人,剩余的两万人中一万两千余人将编成大明皇家禁卫军第三师。

这样一来,几乎全员由系统战士组成的部队就又多了一支。

大明皇家陆军第一、二、三师,大明皇家禁卫军第一、二、三师。

原有的独立炮兵旅,则悉数裁撤,其兵员与火炮,平均分配至各师,以增强各师的独立作战能力。

考虑到系统士兵昂贵的征召费用,而未来的大明恐怕需要数百万的部队,如果依旧全部由系统士兵组成,其所需钱财将是一个天文数字,那是朱和埸无论如何都负担不起的。

是以,这样整编制由系统士兵组成的部队,以后应该会很少会再出现了。

更多的时候会如同那六个守备师一样,系统士兵作为军官骨干,普通士兵作为基础。

此次征召士兵中余下的八千人便是如此安排,他们将与普通新兵组成六个新编步兵师。

陆军和禁卫军各三个师,共八万人。

同守备师一样,这六个新编师的武器装备同样还没办法全部补齐,目前只能提供三万支米尼步枪,三千支九零式步枪,以及部分迫击炮。

最后,因为近几次战斗中鞑子慷慨的为明军提供了大量的战马。

因此大明皇家陆军第一师,大明皇家禁卫军第一师也都由步兵师改编成骑兵师,原来的独立骑兵旅也直接并入了这两个骑兵师。

至此,明军陆军,禁卫军极速膨胀至十八个师,总兵力近二十二万人。

……

就在大明朝堂上下,为了军队的急速扩军与整编而忙碌得热火朝天之际。

关于博霁所率十余万清军主力在衢州、建德一线全军覆没,连主帅博霁本人都落得个被屎尿呛死的噩耗,终于在驿卒们日夜兼程下,抵达了北京紫禁城。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

保和殿大学士杜立德颤巍巍地将那份写满了败绩与耻辱的奏报呈递到糠稀面前。

糠稀大弟的目光,落在了奏报上。

当他亲眼看到自己一手提拔,并寄予厚望的“逃命大将军”阿尔丹·博霁,最终竟然是以如此不堪的方式死于非命,十数万大清精锐之师,就这么干干净净地没了时。

他只觉得胸中一股邪火直冲脑门,眼前金星乱冒,喉头一甜,随即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身前的明黄御案。

原本那张姑且还算英武的面庞,转瞬之间已变得如同金纸一般蜡黄。

他嘴唇哆嗦着,想要说些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紧接着,糠稀身子猛地一晃,两眼向上一翻,便直挺挺地从龙椅上栽倒了下去。

“皇上!皇上!”

“快!快传太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是将殿内的一众大臣,以及侍立在旁的太监宫女们,吓了个半死。

一时间,养心殿内,众人惊呼奔走,手忙脚乱,乱成了一锅粥。

天塌了!

这是所有人心中相同的想法。

明军势如破竹,兵锋已然直指江南腹心之地,大清的半壁江山眼看就要不保。

在这个节骨眼上,倘若糠稀再有个三长两短……

那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朝廷,岂不是会像那被抽掉梁柱的朽屋一般,瞬间便分崩离析啊!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大清若是完了,他们这些身居高位、享受了多年荣华富贵的蛮清朝臣们,其结局又将如何?

虽然这些蛮清高官们认为,凭借着他们的才华,他们的治国能力,还有那旧有惯例,他们依旧有可能被明王朝留用,但那只是有可能!

可万一呢?

万一那大明皇帝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狠角色,要将他们这些“前朝余孽”一概清算呢?

所以,为了保住头顶的乌纱帽,为了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大清不能垮。

糠稀大弟,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撂挑子不干!

鸡飞狗跳之间,几名须发花白的御医冲了进来。

也顾不上君臣礼仪,他们立刻围在不省人事的糠稀身旁,又是掐人中,又是施金针,又是灌虎狼之药,几乎使出了压箱底的十八般救驾招式。

好半晌,在一众大臣焦灼目光的注视下,糠稀那苍白的面孔上才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眼皮微微颤动,最终在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中,悠悠转醒过来。

“呼……”

众人见此情景,这才如释重负,齐齐长出了一口气。

糠稀苏醒之后,精神萎靡至极,显然受到的打击过大,已无力主持朝政。

在大太监梁九功等人小心翼翼的搀扶下,他被立刻送往后殿歇息调养。

而这,对于在场的大臣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若是糠稀没晕,依照他往日的脾性,此刻他们少不得还要继续跪在这冰冷的地板上,默默承受着糠稀的狂轰滥炸。

说不定还会有被迁怒的倒霉蛋要,丢掉顶戴花翎。

由于糠稀暂时理不了朝政,这火烧眉毛的烂摊子,便全落到了内阁身上。

他们首先需要面对的,便是一个棘手难题:

东南五省联军全军覆没,主帅阵亡,那些抽调了几乎全部精锐兵力之后,如今后方异常空虚的省份,该怎么办?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明军长驱直入,将大清最富庶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让吗?

内阁值房内,烟雾缭绕,气氛沉闷。

几位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内阁大学士们,此刻却是个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他们围着一张巨大的大清疆域堪舆图,对着那片代表着江南、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的区域,指指点点,商讨了足足半日,却始终拿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最终,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绝望的残酷事实。

调兵,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勉强凑出一些兵马,仓促开赴前线,面对兵锋正盛、士气如虹的明军,也无异于以卵击石,白白送死。

他们只能坐看明军占领这大片区域。

而且,不仅仅是那岌岌可危的东部五省。

以明军目前所展现出的恐怖战力来看,整个长江以南的广阔疆域,恐怕都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明军的攻势了。

如今,长江以南便只剩下两广总督辖区,云贵总督辖区,湖广总督辖区和四川总督辖区。

四个总督区,看似地盘儿大,但兵力东拼西凑加起来,也不过区区十二万人左右,实力远弱于两江与闽浙。

已经被明军打崩了的两江总督区,闽浙总督区合兵一处都打不过明军,如今这区区十二万兵力,还要分散防守如此广阔的辖区,这仗,又怎么可能打得过?

这……这恐怕是整个长江以南,都要保不住了啊!

在长达数个时辰的激烈争论与反复权衡之后,内阁最终还是拿出了一个堪称断臂求生应对方案:

及逐步放弃长江以南的全部地区,将所有尚能调动的兵力与资源,尽数集中于长江以北,依托长江天险,构筑坚固防线,以此来阻止明军继续北上的步伐。

同时,不惜一切代价,铸造新式火枪火炮,编练新军!以期在武器装备上缩小与明军的差距。

并且,在所有沿海重要港口以及长江北岸的险要渡口,大规模修筑岸防炮台,部署重炮,以阻止明军利用其强大的水师优势,进行登陆作战。

内阁大臣们将他们呕心沥血商讨出来的这份“救国方略”,仔细整理后交由杜立德呈请尚在病榻之上的糠稀大弟定夺。

此刻,可怜的糠稀大弟,正在他宠爱的一位嫔妃寝宫之中,由那千娇百媚的妃子亲自服侍着,一勺一勺地喂他喝着精心熬制的莲子羹。

结果,当杜立德将内阁那份写满了“放弃”、“收缩”、“固守”等字眼的奏疏呈上时。

糠稀的脸色先是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紫。

最后,他猛地将口中那口尚未咽下的莲子羹,“噗”的一声喷了出来。

随后,双眼一翻,在一声绝望的闷哼之后,又一次华丽丽地……晕了过去。

寝宫之内,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9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