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主线任务第二阶段完成
黎朝倒向蛮清,而与大明没半点关系的广南国却屁颠屁颠地跑来称臣。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当场就把王琛这把老骨头给气炸了。
“这些逆贼!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要与瓦剌作战,宣宗皇帝又哪能让这黎氏叛匪将安南占去,如今这群叛匪胆敢再次背叛大明,陛下,这一次绝不能轻易放过黎氏!”
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内,王琛攥着锦衣卫传回的电报,苍老的脸膛涨得通红。
依照电报所言,那黎维袷不仅僭越称帝,如今更是明目张胆地倒向了蛮清,连皇帝陛下大婚这等天大的喜事,也敢公然怠慢,这摆明了是没把大明放在眼里。
老爷子此刻是须发戟张,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提兵踏平安南,将那黎氏逆贼碎尸万段。
相较于王琛的暴跳如雷,御座之上而朱大皇帝则是面色如常。
甚至,他有些想笑!
称帝好啊!反叛好啊!不来更好啊!
原本要是这黎氏老老实实地当大明的藩属国,他朱和埸还真不好名正言顺地对其动手。毕竟,天朝上国总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而现在,黎维袷这番自寻死路的操作,简直是将最完美的借口亲手奉上!
藩属国什么的,哪有直接吞并,变成大明实实在在的国土来得香?
安南那片土地,自古以来便与中原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其重新纳入华夏版图,才是正理!
至于那广南国,倒是颇有几分眼力见,如此干脆利落地便想抱上大明这条大粗腿。
朱和埸在心中“勉为其难”地叹了口气,暗道:“既然别人都腆着脸凑上来了,再拒绝,便有失我天朝上国的气度了。罢了,先收着吧。”
当然,在他眼里,无论是北面的黎朝“猴子”,还是南面的广南“猴子”,那都是猴子,终归都是要彻底处理掉的。
不过眼下大明的主力兵锋正集中于清剿国内的鞑子,暂时抽不出兵力去料理那黎朝的“猴子”。
正好,就让这广南国先顶上。
到时候,还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将明军淘汰下来的米尼步枪处理给他们。
不过转念一想,一个更为大胆、也更为完美的计策在他脑中浮现。
米尼步枪不仅要卖给广南国,北边的黎朝同样要卖!而且,卖给黎朝的数量和质量,甚至可以更好,更多!
不仅如此,他还要暗中扶持,让黎朝先一步统一安南全境!
没错,就是要让这个胆敢公然反叛大明,与建奴勾勾搭搭的黎朝,先把整个安南掌握在手中!
至于为什么是黎朝而不是向大明称臣的广南国?
朱大皇帝表示,如果广南国统一安南的话,那么碍于其大明藩属国的身份,日后大明想要对其动手,还需费尽心思去编造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寻找各种无中生有的错处,麻烦!
他朱大皇帝,平生最讨厌的便是麻烦!
而这个对象换成黎朝,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大明动起手来,便可以毫无任何道义上的顾虑。
先让黎朝灭掉广南一统安南全境,而后大明再打着平叛,为广南报仇的旗号一举灭掉黎朝,并且顺势吞并整个安南。
一劳永逸,合情合理!
虽然这样的操作对于那“忠心耿耿”的广南国而言,似乎显得有些过于残忍和不道德。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我大明做事,还需要顾虑一群猴子的想法?
就在朱和埸还在心中构思着如何将这笔“军火生意”做成一盘灭国大棋时,一阵久违的系统提示音突兀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恭喜陛下,主线任务第二阶段已完成,任务奖励已发放,请陛下自行查看。”
嗯?
这突然响起的系统提示音,让朱和埸微微一愣。
多久了,他都快要忘记还有系统主线任务了,现在提示任务完成,是因为迁都南京?
“王伯,”朱和埸收敛了神色,语气平静地对王琛说道,“黎氏的事朕自有决断,你先去看看宫殿的修缮情况吧,朕一个人待会儿。”
他摆了摆手,示意王琛可以退下了。
王琛见皇帝陛下似有思虑,便恭敬地躬身退出了武英殿。待殿门轻声合拢,朱和埸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系统界面。
【帝国崛起系统】
【帝国名称:大明帝国】
【帝国皇帝:朱和埸】
【年龄:19岁】
【百姓:10000295人】
【陆军部队:218905人,海军部队:16738人,外籍军团:3000人,仆从军:6617人】
【装备:……】
【国库:5895000两白银】
【解锁建筑:二级皇宫(不可升级)、二级兵营(不可升级)、二级铁匠铺(不可升级)、二级造船厂(不可升级)、奇迹市场(无等级)】
【主线任务:泱泱中华,岂容蛮夷侵占!身为大明皇室正统血脉,驱逐蛮夷,复我大明江山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任务要求:重铸大明帝国,将日月旗插遍世界每一处角落!(第二阶段已完成,任务奖励:开放系统建筑单位数量限制,陛下现在可以建造第二个同类型系统建筑,皇宫除外。)】
虽然建筑等级依旧是不可升级状态,但这可建造第二个同类型建筑的这奖励却是来得相当及时啊!
在此之前,朱和埸已经下令在应天府新建多个厂房,准备用来充当从定天府迁过来的系统建筑载体。
而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奖励后,定天府的系统建筑便可以保留下来了。
很快,朱和埸在仔细查看了这个任务奖励的说明后发现,新建的系统建筑并非从零开始,而是会直接以现有的系统建筑作为模板进行复刻。
就是说除了原本的基础设备外,后面增添的设备、改良的工艺流程都将被完整地纳入复制模板之中!
定天府的铁匠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今已经初具规模的皇家军工厂,在经过不断扩充后,已经拥有了5条90式步枪生产线,2条加特林机枪生产线以及10条金属定装弹生产线。
如今已经能够做到月产90式步枪及90式卡宾枪合计3000余支,加特林机枪30挺,各口径金属定装弹500万发。
现在,应天府新建的兵工厂将直接以定天府的兵工厂为模板进行复刻……那岂不就意味着,大明的核心武器装备产量,将在一夜之间,直接翻倍?!
这个奖励,何止是及时雨啊!这简直就是王炸啊!
朱和埸现在只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当初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因为嫌弃身管火炮工车间占地方,噪音又大,就下令将其迁出了军工厂主体区域,另择地址修建。
还有那个被他认为技术含量不高、生产流程相对简单的手榴弹生产车间和迫击炮生产车间,也被一并挪了出去!
早知道系统还有这么一手骚操作,他当初就算是把定天府的皇宫给拆了,也要想方设法将所有与军事生产相关的车间,哪怕是生产马掌的,都硬生生塞进那铁匠铺的系统建筑范围之内啊!
可惜,系统并不提供后悔药出售。
朱和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终于勉强平复下那股想给自己邦邦两拳的强烈冲动。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重新聚焦在眼前的系统面板上,开始仔细审视和评估大明帝国在获得这项奖励后的整体生产能力。
一旦应天府的新军工厂按照定天府的模板复刻完成并投入生产,大明的90式步枪月产量将达到6000余支,子弹月产量达到1000万发,这已经与后世抗日时期老蒋旗下兵工厂的产量相当。
这看起来似乎已经相当牛逼了,但朱大皇帝却认为还远远不够。
“按照月产6000支步枪的产量来算,如今全军24万人,想要全军完成90式步枪的换装,竟然需要三年多的时间!”
朱和埸眉头紧锁,这效率在他看来简直是开玩笑。
虽然目前还有大量的米尼步枪作为过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扩散,米尼步枪的优势将很快荡然无存,90式步枪才是明军未来的标准装备。
更何况,明军的扩军速度极快,三年之后,军队规模恐怕会翻上几番。
另外,那一千万发子弹的月产量,对于目前的明军而言,倒也勉强够用。但这仅仅是在明军装备的90式步枪数量尚少,加特林机枪也未大规模列装的情况下。
一旦全军完成90式步枪的换装,并且加特林机枪的数量大幅增加,这月产千万的子弹量分到每一名士兵头上也才40来发,这还是没有考虑机枪那种吞金兽般的消耗速度。
这么点子弹真正打起来是不可能够的。
朱和埸脑海中闪过无数历史战例。
他清晰地记得,后世台儿庄大战时,第二集团军三个师四万多人马,仅仅半个月时间,就消耗了380万发子弹,几乎打掉了当时全国子弹产量的三分之一!而那时的军队总人数可是近200万!
真实战场上子弹的消耗速度实在难以预料,为了防止大明军队出现像抗战时期士兵缺枪少弹的窘境,无论是步枪生产线还是子弹生产线,都还要继续扩建!必须扩建!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8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