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 第189章 东山天皇想称臣?

第189章 东山天皇想称臣?


德川纲吉最终还是跑了。

这老东西倒是机灵,眼见舰队覆灭,陆战败北,便毫不犹豫地舍弃了经营多年的江户,带着一小撮最心腹的家臣和武士选择了跑路。

不过人是跑了,但德川家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却带不走。

作为整个倭国有钱的主,德川家的年收入达到了400万石高。

即便地盘广大,需要供养的武士家臣众多,日常开销如流水,但刮地三尺搜出来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折算下来,其总价值依旧轻轻松松突破了一千万龙元大关!

金库之内,码放整齐的金判、银锭在火把照耀下闪烁着令人目眩的光芒,几乎要晃瞎了清点人员的眼睛。

而且这还没有算上江户城里富贵人家“贡献”的金银!

寝宫内,朱大皇帝看着面前厚厚一叠抄没清单,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好!好一个德川家!”

“真是朕的理财好帮手,替朕攒下了这么一份厚实的家当!”

跟这份清单上的数字一比,德川纲吉那老东西是死是活,反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不过此战之后,德川纲吉缓过气来,必然会纠集兵马,图谋反攻江户。

单靠城里那四个被打残了的明协军旅,外加一个明军督战团,想守住偌大的江户城,确实有些吃力。

但,不慌!

他并不准备由本土抽调大队明军前往江户,现在组建新的明协军部队也来不及,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修筑城墙更是不可能。

他有更好的东西。

铁匠铺那边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带刺铁丝网的生产,其中一部分用于矿区和土著别墅区,另一部分则圈住了各个军事要地。

由于铁丝网的生产从未停歇,目前的库存量堪称海量,别说围住一个江户城,便是再围上几个也不在话下。

再给江户送去一批机枪部队,往铁丝网防线后头一架。

这套能在两百年后让几百万欧洲佬尸横遍野的绞肉机组合,德川纲吉倒是有幸能提前开开眼了。

当然,仅仅守住江户是远远不够的,他的目标是整个倭国四岛。

目前明协军那点儿可怜的兵力,撒到广阔的倭国土地上,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扩军已是迫在眉睫。

此战朝鲜军团死伤两千余人,几乎是倭国国民军伤亡的一倍有余。对比起明军过往战役来说,这样的伤亡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损失惨重,可朱和埸只是扫了一眼战报,便将其丢在了一旁,脸上波澜不惊。

朝鲜一千多万的人口,适龄可参军的青壮男子怎么也得有个三四百万。

别说死这两千人,就是这个数字后面再添个零,甚至两个零,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而且,换个思路去想,朝鲜人战斗力地下,死的人多,这是不是在帮他消减朝鲜男性数量呢?

不过,不得不承认,朝鲜人的战斗力是真的……垃圾。也难怪这个一辈子都只能充当别国的小弟,沦为一块予取予求的殖民地。

朝鲜人战力垃圾是事实,但接下来的扩军主力依旧是他们。

倭国那边,萨摩藩地瘠民贫,人口稀少,适龄的男性青壮差不多都已经被搜刮干净,全填进了国民军的窟窿里。

至于江户城,人口倒是稠密,足有数十万之众,可明协军刚刚才在城里进行过“塞查”,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现在就想从惊魂未定的幸存者中招募兵员,恐怕会有些异想天开。

“来人,”

朱和埸沉声开口。

“让通讯部立刻给朝鲜发报。”

“着朝鲜军团本部,即刻拟定一份扩编二十个师的详细计划。当下可以先行征召五个师的兵力,武器装备由大明陆续调拨。”

如果不是武器产量跟不上,朱大皇帝甚至敢一次性给他们下达征召二十个师的命令,然后用人海战术直接横扫倭国……好吧,鉴于朝鲜人那堪称“战五渣”的实际表现,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商酌一二。

“陛下,”

正巧王琛走了过来,听到了朱和埸最后那句命令,忍不住上前一步,带着一丝疑虑轻声问道:

“一次性新征如此众多的部队,朝鲜国库……能负担得起吗?这军饷、粮草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朱和埸看了看王琛,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负不负担得起,那是李焞和他那个户部尚书该头疼的事情。”

“朕只负责下达旨意,如何执行,是他们臣子的本分。”

朝鲜军团的军费朝鲜出,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大明帝国派驻在朝鲜境内的部队军费,他朱和埸还没让朝鲜朝廷掏一分钱呢。

与后世的美军相比,他已经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听皇帝这么一说,王琛便不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

他抬起头,从袖中取出一份刚由军情处加急送来的电报,双手呈上。

“陛下,这是驻江户的家文宣将军刚刚传回来的电报,说是……倭国的什么‘天王’,想要遣使前来,接受陛下的册封。”

王琛并没有细看电报的具体内容,对于倭国的“天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他也是一头雾水。

但既然提到了要接受大明皇帝陛下的册封,那此事便牵涉到国体邦交,于是不敢怠慢,立刻拿着电报找了过来。

“倭国天王?”

朱和埸面露疑色。“给朕看看。”

王琛递上了电报。

朱和埸接过电报,迅速扫了一眼内容,嘴角不由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

好嘛,这所谓的“倭国天王”,不就是天皇嘛!

也不知是译电员为了避讳,故意写成了“天王”,还是那个叫东山的天皇,自己报的这个名号。

不过,不管是谁的主意,这东山天皇的算盘打的那可是啪啪响啊。

向大明称臣,借大明的刀,去砍幕府的头,顺便扫清倭国所有反对势力,好让他重新拿回大权。

这还不算完,信的末尾,这位天皇陛下还“顺便”提了一嘴,希望能迎娶岛津彩香做他的皇后!

别人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顶多是为了搞点钱财。

这位倒好,钱也要,权也要,临了还想再顺手牵羊,白得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

朱和埸差点就被这封异想天开的电报内容给逗乐了。

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吉祥物,是不是因为整天无所事事,闲得发慌,以至于只会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了?

恩,想法很好,下次别想了。

朱和埸不屑的笑了笑,随手便将那份电报揉成一团,便要扔进御案旁的废纸篓里。

可就在纸团即将脱手的那一刹,他的动作却猛地停住。

随即,他又若无其事地将那团废纸重新展开,慢悠悠地抚平了褶皱,放回案头。

“陛下,这是……?”

王琛看着朱和埸这番奇怪的举动,脸上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噢,没什么。”

朱和埸面色平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突然想起,这个看似一无是处的东山天皇,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利用价值。

今早锦衣卫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朝鲜军团和国民军的人在江户闹得有点狠,短短几天时间被当场枪毙的“反抗分子”,以及被抓进“集体别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之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涨。

这也是他刚才下令扩军时,只重点强调了扩建朝鲜军团,而对于倭国国民军的扩编,暂时没有提出明确计划的原因。

刚在人家地盘上杀得血流成河,转头就想从那些侥幸活下来、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的幸存者里招兵,那不是异想天开么?

强扭的瓜不甜,还可能扎手。

可这位东山天皇的突然冒头,或许能让这死局盘活。

用朝鲜军团、倭国国民军的名头在江户招兵,肯定是行不通了。

但如果……换上这位东山天皇的马甲呢?

由于德川幕府长期以来的强势统治,倭国天皇在政治舞台上早已毫无存在感,沦为了一个纯粹的、象征性的吉祥物。

但在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尤其是在那些深受神道教思想影响的底层百姓看来,天皇的血脉与名望,依旧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

也正因为如此,倭国历史上的实际掌权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从摄政关白到幕府将军,如同走马灯一般,但倭国天皇的传承,却号称“万世一系”,从未断绝。

这种来自民间的、近乎盲目的支持,使得任何一个实际的掌权者,都不得不捏着鼻子,乖乖地供养着这个看似无用的吉祥物,以维持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既然如此,那现在让这个东山天皇站出来,声泪俱下地控诉德川幕府对他的欺辱与虐待,并以此为理由,号召天下忠于皇室的“义士”,组建“尊皇讨逆军”,起兵倒幕呢?

而且,从法理上来讲,天皇依旧是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他发布的命令,就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官方敕令。

想到此处,朱大皇帝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食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

这个办法,似乎……大有可为啊!

当然,这个所谓的倭国天皇制度,不可能在未来的大明版图内存在太久。

你看德川幕府统治倭国这么多年,根深蒂固,肯定有不少忠心耿耿的死忠分子对吧?

等倒幕战争打完了,跑出去几个漏网之鱼,也很正常吧?

然后,这些幕府余孽,为了给主家报仇,一怒之下,在某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潜入皇宫,搞出一桩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

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吧?

至于这位东山天皇提出的要求?

朱大皇帝的目光又落在了电报末尾那句,要迎娶岛津彩香的话上。

敢抢朕的……女官!

回头就安排这狗东西“自尽”,背后身中八枪的那种!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8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