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 第196章 八旗新军的首战

第196章 八旗新军的首战


“陛下!陛下!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清晨的阳光刚透过窗棂,王琛便如一阵旋风般冲进了朱和埸的书房。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封电报,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狂喜,说话间连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

“锦衣卫加急密电,建奴伪帝糠稀,已于今日凌晨死了!死透了!”

老人家激动得有些手舞足蹈,眼角甚至也泛起了些许泪光。

这些年压在心头的大石,仿佛在这一刻终于被彻底搬开。

朱和埸搁下手里的钢笔,抬眼看着面前失态的老臣,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微笑。

他理解王琛的心情。

与自己这个异时空的灵魂不同,王琛是真真切切在那段黑暗末世下挣扎求生的幸存者,亲眼见过太多汉家儿女的血泪。如今大仇得报,这般失态,实属人之常情。

至于他自己?

朱和埸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

“哦?这么快就死了?”

“啧,还真是……有点可惜了啊!”

他咂了咂嘴,一脸的惋惜。

王琛脸上的笑意僵了僵。

朱和埸摆了摆手,笑了起来。

“王叔莫要误会,朕可不是因为什么英雄惜英雄,失去了对手而感到可惜。说句不客气的话,糠稀那老杂毛,还没资格当朕的对手。”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古怪的光芒,继续道:

“朕只是单纯地觉得,还没能亲眼见见这位‘千古一帝’,听说这位大帝还有个康麻子的“雅称”。朕可是一直想看看他脸上是不是真如传说中那般,布满了麻子。“

”朕老早就想好了,等活捉了糠稀,若是他脸上没麻子,朕高低得亲自动手,帮他烫上几个,以正视听嘛!“

“可惜,可惜了,这下没机会了。”

说到这里,朱和埸摸了摸下巴。

“不过,朕听说糠稀那老贼,儿子貌似挺多的,正所谓父债子偿……倒也不是全无弥补的机会。”

他贱兮兮地想着,嘴角那抹坏笑愈发明显。

糠稀的死,在朱和埸这儿掀不起半点风浪,不过是棋盘上一颗早就该拿掉的子,现在总算清盘了而已。

但这并不妨碍“大明之声”广播电台拿这事儿大做文章。

当天,“建奴伪帝糠稀惊闻王师天威,心胆俱裂,已于凌晨暴毙”的头版头条,就传遍了整个大明。

再加上轻语姑娘那抑扬顿挫,又带着点幸灾乐祸的播报,这桩新闻的戏剧效果直接灌满。

但出乎意料,大明百姓对这敌酋的死讯,反应平平,远没有想象中的山呼海啸。

如今的大明,国力日新月异,王师战无不胜,收复故土、犁庭扫穴,在老百姓眼里,都快成家常便饭了。

何况“大明之声”天天播报捷报,今天歼敌数万,明天光复某城,听得人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在这种情况下,糠稀被“吓死”这桩惊天大瓜,也就是给百姓们茶余饭后添了些笑料,街头巷尾多了几句“活该”、“报应”的骂声,离举国欢腾还差得远。

而在另一边,蛮清控制的区域内,糠稀暴毙的影响,甚至比大明这边还要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明军兵临城下,京师门户洞开,这节骨眼上皇帝驾崩的消息要是传出去,本就摇摇欲坠的军心士气非得当场崩盘不可。

胤礽跟一帮王公大臣一合计,立刻下令,死讯绝不可外泄半个字。

这就直接导致了,除了紫禁城内极少数核心的王公大臣之外,其余的官员、将领乃至普通的八旗兵丁和百姓,压根就不知道他们的皇帝已经凉透了。

可以说这位在位了二十九年的皇帝,死得那真叫一个无声无息,憋屈至极。

……

为了拱卫京畿,蛮清朝廷于直隶地区共部署了号称三十五万的“八旗精锐部队”,其中,作为京师东南门户的天津卫,便驻扎有两万余八旗兵。

天津离大沽口最近,自然也最先接到了明军登陆的警讯。

消息传来,天津城内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为了预防明军趁夜突袭攻城,这两万余名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八旗老爷兵,被各自的佐领、参领们连踢带骂地赶上了城墙,哆哆嗦嗦地吹了一宿冷风。

可结果呢?

第二天直到天光大亮,冻得清鼻涕直流的八旗兵们揉着眼往城外一瞧,别说大队明军,连个鬼影都没有。

这下,城墙上的八旗大爷们可不干了。

尤其是糠稀推行大扩军时,新近组建起来的一镇新军,这支部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胡子花白、牙齿都快掉光了的“四十五岁新兵蛋子”。(新军编制镇、协、标)

这帮老家伙哪儿受得了这个罪。

天刚蒙蒙亮,城墙上便已经是咳嗽声此起彼伏,抱怨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本就对明军登陆大沽口的消息将信将疑,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明军主力此刻应该还在千里之外的长江南岸与朝廷大军对峙,怎么可能出现在大沽口?

这分明就是上面那些当官儿的吃饱了撑的,故意折腾他们这些底层兵丁!

“咳咳咳……他娘的,前段时间不是说南边的明匪闹得凶,朝廷已经派了大军南下镇压了吗?怎么咱们这儿还在折腾个没完没了?”一个“老兵”缩着脖子,用力搓了搓手。

“谁说不是呢!皇上是心善,赏了咱们一口饭吃,可底下这些当官儿的,就他娘的知道瞎折腾!我这把老骨头,昨晚差点没散架了!”旁边的另一个“老兵”接过话茬,声音里满是疲惫。

“再说了,就算真要打仗,那不也是绿营那帮汉军奴才的事儿吗?跟咱们这些八旗子弟有什么关系?真是晦气!”

“铛!铛!铛!”

“明军!明军来袭!敌袭——!”

话音刚落,城楼上的警钟突然被敲得震天响,紧接着便是瞭望哨兵那凄厉的报警嘶吼声。

那两个正靠着墙根抱怨的“老兵”,连同其他打盹发牢骚的八旗兵,被这动静吓得一哆嗦,忙不迭地爬起来,伸长脖子往外看。

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一条黑压压的兵线正缓缓蠕动着,逐渐清晰起来,无数的旗帜在晨风中招展,反射着金属光泽的兵刃甲胄汇聚成一片晃眼的寒光,正朝着天津城方向稳步推进!

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那瞬间瞪大的眼珠子里,看到了骇然与恐惧。

虽然距离尚远,他们还看不清对方的具体旗号和衣甲样式,但眼下这般铺天盖地的阵势,再结合昨夜那令人心惊胆战的情报……

明军!

真的是明军!

他们真的来了!

……

大明皇家陆军第一师、第二师,这两支堪称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的主力部队,对阵由两万余名八旗兵驻守的天津城。

这场攻城战,谈不上碾压,只能说是纯粹的屠杀。

即便这些所谓的八旗精锐已经换装了新式步枪,配备有部分城防火炮……

因为神火飞鸦火箭炮精度实在堪忧,这款在广州攻城战中大发神威的武器在这里没法儿使用。

但明军除了火箭炮外,还装备有更多的常规火炮。

当总攻命令下达后,两个师的配属炮兵开始喷吐怒火,震天憾地的巨响中各口径炮弹如同雨点般向城墙砸去。

刹那间,城头上砖石崩裂,土石飞溅,浓密的硝烟冲天而起。

无数正在垛口后的八旗兵,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一声,便被狂暴的炮火撕成了碎片,断肢残骸混杂着滚烫的鲜血,四散横飞。

八旗老爷们哭了,他们哪里见过如此恐怖的炮火!

激射的爆片,横飞的砖石,无数的八旗老爷兵,前一秒还在瑟瑟发抖,下一秒便眼前一黑,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稀里糊涂地交代了自己。

虽然他们也有城防大炮,但与明军的火炮相比,无论是数量、质量、射程还是威力,都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更要命的是,他们这边才刚刚手忙脚乱地点燃了几门火炮,打出几发软弱无力的炮弹,明军炮兵阵地上的观察哨便迅速锁定了他们的位置。

紧接着,便是更加密集、更加精准的报复性反击炮火,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开战不到半个时辰,城墙上那些本就数量不多的城防火炮,就已经被明军的精准炮击清理得一干二净,要么被直接炸毁,要么炮手死伤殆尽,变成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

火炮没了,剩下的就是纯挨炸了,可那光秃秃的城墙之上,除了低矮的垛口和简陋的炮位掩体,又能有多少地方可供躲藏?

狂风暴雨般的炮火覆盖下,城墙上的八旗兵被炸得抱头鼠窜,鬼哭狼嚎,完全丧失了抵抗的意志。

尤其是八旗新军,这支老的老,少的少,训练没有,士气为零的“八旗精锐部队”,在明军毁灭性的炮火轰炸之下,更是彻底变成了一群无头苍蝇。

混乱的城墙上,八旗新军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他们手里的烧火棍,不对,是步枪,唯一的作用似乎就是充当拐杖,支撑着他们在浓烟和尘土中乱跑之际,不至于被脚下的尸体和碎石绊倒。

那些老八旗部队,虽然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总算还有些人在军官的嘶吼下,壮着胆子朝城外放了几枪。

只是这效果嘛,听个响罢了  ……

转进是不需要有人教的。

当明军的金属风暴封死了城头,又一脚踹开了城门时。

城墙上的八旗老爷们,在同一时间无师自通地领悟了这项保命的天赋技能。

依旧是八旗新军领头。

这些被彻底吓破了胆的新军老爷兵们,毫不犹豫地丢下了手中的武器,丢下了受伤的同伴,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从城墙上蜂拥而下,向着城内仓皇逃窜。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人“下来”得比较快。

比如说,在某发炮弹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的“帮助”下,他们“嗖”的一声,伴随着哇哇乱叫,从高高的城墙上“飞”了下来。

只是,着陆姿势可能不那么标准,有的是屁股先着地,有的则是脑袋先着地。

在八旗新军这群“先锋模范”的带领下,那些还想挣扎一下的老八旗,也彻底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勇气,纷纷加入了“转进”的行列,整个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见此情形,一名心高气傲的老八旗将领被气得跳脚大骂,直呼要上书朝廷解散新军。

然后,他就被一发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流弹,精准地命中了脑门儿,当场给开了瓢……

明军是早上八点开始攻城的,清军是十点弃城转进的,

前后不过两个小时,一座拥有坚固城防和两万守军的重镇,便宣告失守,其弃城速度之快,简直令人咋舌。

这其中明军火力凶猛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八旗新军那令人不忍直视的拉胯表现,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助攻”作用。

糠稀若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同样倾注了无数钱粮和心血,寄予厚望组建起来的“八旗精锐新军”,同他的禁卫水师一个德行,在战场上都是这么一群不堪一击的玩意儿,估计得当场气得从棺材里诈尸跳出来吧。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8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