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阴阳怪气,找抽是吧?
第六十一章 阴阳怪气,找抽是吧?
“就是!”
陈娇玲立刻找到了共鸣,怨毒地附和:“他算个什么东西,今天这事儿,我跟他没完!”
李学东也推了推眼镜,眼神闪烁:“婶子,你这话说的对。他江安凭什么这么横?不就是会点土把式?”
“凭啥?”张世琴嗤笑一声,三角眼眯起来:“凭他尾巴翘上天了呗,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你们想不想给他使使绊子?让他栽个大跟头,在乡亲们面前把脸丢尽?”
她左右看看,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蛊惑。
陈娇玲和李学东眼睛同时一亮。
“你有办法?”李学东追问。
“办法?”张世琴得意地一扬下巴:“动动手指头的事儿,你们是知青,脑子活,点子多。只要你们肯想法子,把他弄臭了,让他干不成现在这风光的活儿…”
“到时候,他那个技术员的位子,不就空出来了?”
“我儿子铁柱,那可是正经念过农校的,到时候让他顶上!”
“只要铁柱当了技术员,管了队里的农具修理,还有啥事办不成?”
她顿了顿,凑得更近,声音像毒蛇吐信:她搓着手,脸上放出光:“到时候,你们想在屯子里住好房子,吃好喝好,还不是铁柱一句话的事儿?”
“想住哪住哪,想吃啥吃啥,不比现在强百倍?”
这话像钩子,精准地勾住了李学东的心思。
技术员。
那可是管着队里农具修理、柴油分配、甚至工分记录的实权位置。
油水大,地位高!
要是能把他弄下去,自己再运作运作…
李学东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他强压下激动,试探着问:“婶子,那…那记分员的活儿…”
张世琴一拍大腿:“哎哟,李知青,你脑子就是活络。记分员那活儿更轻省!”
“只要铁柱上去了,你们俩,一个技术员,一个记分员,那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放心,只要能把江安那小子拉下马,让他臭大街,这些事儿,包在我身上!保管让你们在青山屯,过得比城里还舒坦!”
陈娇玲听得心花怒放,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住着单间、吃着白面馒头、指挥着江安干活的美好景象。
她立刻点头如捣蒜:“行,婶子,我们听你的,到时候你说咋办就咋办!”
李学东也彻底下了决心,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好,就这么定了!”
“咱们联手,找机会,狠狠收拾他江安一顿。让他知道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三人蹲在牲口棚的阴影里,头碰着头,压低声音,开始密谋。
昏黄的月光下,几张脸上都带着算计和即将得逞的阴笑。
......
日头一天天短了,风也一天天硬了。
眼瞅着树叶子哗啦啦往下掉,再有个把月,就该上冻了。
青山屯一年里顶要紧的秋收,到了。
晒谷场上,张卫民扯着嗓子吆喝,唾沫星子在冷风里飞:“都听好了,现在是抢收的时间!”
“咱们青山村,得跟老天爷抢粮食!”
“红薯、苞米棒子、高粱头子,一个粒儿都不能糟践在地里!”
“壮劳力,知青,全给我下地,手脚麻利点,赶在大雪片子下来前,把地给我腾干净!”
“谁要是磨洋工,拖后腿,扣工分没商量!”
人群闹哄哄地散开,扛着镐头、扁担、柳条筐,涌向村外那一片片黄中带褐的土地。
江安扛着两把磨得锃亮的镐头,伊莉娜挎着个大柳条筐,跟在他旁边。
新做的皮袄穿在伊莉娜身上,针脚细密,挡着冷飕飕的风,衬得她身段越发挺拔。
屯里人瞧见了,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安子,好福气啊!”
“莉娜这身板,干活也差不了!”
江安嘴角翘了翘,没说话。
刚走到地头,张卫民大步流星过来,黑红脸膛上挂着汗珠,裤脚沾着泥点子。
“伊莉娜!”他嗓门大,周围人都看过来。
“你甭下地了。”张卫民手一指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这片红薯地,归你看顾着点!”
伊莉娜一愣:“队长,我…”
张卫民摆摆手,打断她:“你眼睛亮堂,心思也细。给我盯着点,特别是那帮新来的知青!”
“那俩刺头,陈娇玲、李学东!前些天在食堂闹那一出,真当老子忘了?还有那几个新来的,指不定也学着偷奸耍滑!”
“秋收是大事,一粒粮食都是乡亲们的命。你就在这地头,来回溜达着看。谁要是偷懒、磨洋工,手脚不干净,甭客气,直接记下来!扣工分!”
他顿了顿,补了一句:“这活儿轻省,算你满工分!”
伊莉娜明白了,点点头:“行,队长,我盯着。”
江安把镐头往地上一拄:“放心卫民叔,她行。”
张卫民拍拍江安肩膀,又风风火火往另一片地里赶。
远处垄沟里,周金贵正有一下没一下地刨着红薯,看见这情形,一口浓痰狠狠啐进土里,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
“呸,狗曰的江安,命真好!”
“活儿都有人替着干,那大洋马,真他娘带劲儿…”
他小眼睛里闪着光,心里跟猫抓似的痒痒。
地里很快热闹起来。
镐头起落,刨开干硬的土坷垃,露出底下紫红皮的红薯。
带着湿气的泥土味儿混着红薯的甜香,在冷风里散开。
“嘿哟,这垄红薯个头不小!”
“老王,你那边刨干净点,别漏了!”
“快,快,这筐满了,谁搭把手抬走?”
男人都吆喝着,汗珠子顺着脖子往下淌。
女人则手脚麻利地把刨出来的红薯捡进筐,装满一筐,立刻有半大小子嘿呦嘿呦地抬到地头堆起来。
一片热火朝天。
江安力气大,镐头抡得又稳又快,一镐下去,半垄土翻起来,底下藏着的红薯骨碌碌滚出来。
他动作利索,刨、捡、堆,一气呵成,很快他身后就堆起一小堆。
伊莉娜没闲着,沿着地垄慢慢走,眼睛像探照灯似的扫过每一处。
她看得认真,哪个知青落在后面了,谁的动作明显慢了,她都记在心里。
大多数知青,虽然动作生疏,但都咬着牙,埋头跟着干。
汗湿了衣裳,手上磨出了泡,也没人吭声。都知道,工分就是口粮。
可总有例外。
靠地边那几垄,动静明显小很多。
陈娇玲和李学东,还有两个跟他们走得近的男知青,凑在一块儿。
陈娇玲手里那把小锄头,跟绣花针似的,半天才在土上划拉一下,刨出来的红薯还没拳头大。
她皱着眉,时不时直起腰捶捶背,嘴里哎哟哎哟地哼唧。
“这破地,硬得跟石头似的,累死我了。”
李学东干脆把锄头杵在地上当拐棍,推了推眼镜,喘着气:“娇玲,慢点,别闪着腰。这活儿就不是人干的…得讲究策略,保存体力。”
旁边两个跟他们关系好的知青也跟着七嘴八舌起来。
“就是,学军说得对。你看那些老农民,不也是干干歇歇?”
“咱是来建设农村的,又不是来当苦力的…意思意思得了。”
“反正这么多人抢收,也不差咱们这几个。”
两人听到有人站在自己这边,更是昂首挺胸起来。
磨磨蹭蹭的不肯干活儿,刨出来的红薯稀稀拉拉,跟旁边热火朝天的景象格格不入。
他们占据的几垄,进度明显拖了一大截。
伊莉娜的眉头皱了起来。她走过去,在那几垄地头站定,声音不高,但清晰地传到四人耳朵里。
“陈娇玲,李学东,还有这两位,请抓紧时间干活。”
“你们这进度,太慢了。影响整体秋收。”
“不然今天你们任务完不成,要差一大截。”
陈娇玲正捶着腰,一听这话,像被针扎了屁股,猛地转过身,眉毛挑得老高:“哟,我当是谁呢?这不是咱们的监工大人吗?”
“怎么着?自己站在地头指手画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倒管起我们这些实打实干活儿的来了?”
“我们累死累活地刨土,您倒好,溜溜达达,跟逛大集似的,真清闲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71/111110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