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107章 销量大爆,各界炸开了锅

第107章 销量大爆,各界炸开了锅


翌日,10月7日。

    在十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上午10点左右,元界智控在其官V上发了一条博文消息。

    【公司首款家政服务型机器人,小元机器人的首日大定超1.56万个】

    元界智控特地制作了一张大定数据的海报,公司官网首页也把小元机器人的首日大定订单量海报用作网页背景。

    这个数据一经公布,犹如一枚深水炸弹被引爆,业内骤然炸开了锅。

    不论是科技圈、资本圈还是媒体圈。

    关注小元机器人的各路人士,看到元界智控官方公布的首日大定数据都惊了个呆,此消息迅速引爆了互联网。

    前面的热搜还没下,首日大定公布又冲上了热搜。

    [不是哥们,怎么这么多人买?就不担心成为小白鼠嘛?]

    [这机器人明显是有钱人的玩具,对于那些手握几百上千万的人,78万块钱还真不贵,早买早享受呗。]

    [我没那么阔,78.88万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咬咬牙虽然也买得起,但还是先等等看,当不起小白鼠,打算等下一代再看看决定要不要入手一个,现在买,感觉技术可能不太稳。]

    [对你来说78万不是小数字,但对我来说是天文数字……]

    [牛笔,我之前看到很多人预测首日大定估计3000个都够呛,好家伙,直接干了1.56万个!]

    [感觉销量也不是很多……]

    [?????]

    [不是哥!这还不多啊?你当是700多块的红米手机么?]

    [这可是单价78.88万的大件商品,就这么说吧,一个小元机器人的价格顶一千部红咪手机,大定1.56万个小元机器人就相当于首日狂销1500多万部红咪手机,现在你还觉得不多吗?]

    [先让有钱人替我探探路,没问题了我再买(柴犬.jpg)]

    [有道理,你不买我也不买了,先等等看(二哈.jpg)]

    [醒醒,该上班打螺丝了。]

    [作为业内人士,小元机器人的首日大定把我上司都给惊掉了下巴。]

    [这产品对标的超高净值家庭,国内净资产千万以上的家庭好像在200万户左右,这意味着每百个左右超高净值家庭就有近1个购买,转化率惊人。]

    ……

    到了下午,小元机器人大定订单的相关消息已经在网上刷屏。

    媒体界人士惊呼奇迹!消费电子史上最昂贵的单品首日订单纪录诞生!

    资本圈投资人捶胸顿足,错过了元界智控简直心痛到滴血,痛失这家超级独角兽直接让资本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了重大调整。

    各路资本都做出了一个新的规定,以后凡是有大学毕业的理工学霸要创业的,先不管他要做什么,掏几百万上车再说。

    不求那些理工学霸是能堪比陆安这样的跨领域超级天才,只要在单一领域有着非凡天赋的,那就上车再说。

    也许投一百个这样的创业公司都失败了,但要是第101个成功了,前面100个打水漂的投入损失全都能收回来,而且还能有的赚。

    而像元界智控这种,只要上车成功了,别说前面100个创业标的全打水漂,就是1000个全打水漂,投资元界支撑这一笔成了,前面的亏损全都能收回来不说还能获得十倍乃至百倍的投资回报率。

    有了元界智控珠玉在前,资本是真的不想再错过下一个元界智控。

    小元机器人首日大定爆单后,广大网友们也在热议一个话题。

    那就是花费78.88万元去购买一个家政服务机器人,比雇请一个家政保姆,哪个更好更划算一些。

    一时间,大家都纷纷开始算账。

    有人计算一线城市金牌住家保姆年薪20万+,还得管吃管住有假期,小元机器人4年就回本,还能剩下6年使用寿命,还能24小时干活不抱怨,没有假期,血赚!

    有人计算家有阿尔兹海默症老人,专业护理院月费3万+,27个月就的开支就够买一个小元机器人,关键是还能在家,这账太清晰了,超级划算。

    不过也有人质问,如果算上小元机器人未来十年的软件升级、硬件维护成本呢?

    这个议题非常火爆,参与这个议题的群体,有很多人是普通中产家庭,小元机器人78.88万元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很敏感的价格。

    显然,普通中产家庭是真的有购买意愿的,但78.88万元的价格对他们来说也很贵,不是说买就买的。

    至于那些超高净值群体,没多少人参与这个话题,因为有购买意愿的已经在下单了。

    单价78.88万元不是小数目,但是对于那些超高净值群体来说,跟花钱买一辆代步车没多大区别,而且超高净值家庭往往都不止一辆车。

    只要他们认为小元机器人还不错,有必要买一个,78.88万元价格也不会反复犹豫不决。

    ……

    翌日,10月8日周四。

    节后首个工作日如期而至,此前坊间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仿生义肢国家补贴这事儿,今天正式的官方消息来了,靴子落地。

    坊间消息果然是真的。

    国家对仿生义肢大力补贴,但不是补贴消费者,而是对元界智控定向补贴,将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

    半小时后,元界智控发布重磅公告。

    【公司旗下的仿生义肢产品获得17000元/条的国家补贴政策支持,公司经董事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布旗下仿生义肢的“国行版”售价由现在的20000元,直降17000元,官方指导价降至3000元,于2016年1月1日正式执行。】

    元界智控这条公告发布出来之前,广大消费者差点要骂街了,以为这是给元界智控的补贴。

    这公司都那么赚钱了,利润已经比互联网三巨头BAT都多。

    还猛猛给补贴,实在有点过分。

    但随着元界智控的公告出来后,准备开喷的祖安网友直呼闪了腰。

    顿时迎来满屏的夸赞。

    广大网友和消费者们纷纷夸赞这个补贴正策好,也夸元界智控有担当。

    [好吧我承认刚刚说话大声了点。]

    [这40米的大砍刀我差点没收住……]

    [可以的,这个必须按个赞。]

    [我觉得国家这么做非常明智,省的有些动歪脑筋的小团体私下骗补套补,国家查起来也麻烦,现在这样就盯着元界智控一家,看他有没有虚增销量套补骗补,省心省事]

    [我就说吧,这传闻补贴八成是真的。]

    [这个行业特殊,大力补贴把假肢价格打下来,让更多的残疾人士获得自理能力,从而减少社会负担,跟其它行业补贴是纯赔钱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宏观层面能减少多少社会负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微观层面绝对能大幅减少家庭负担,因为我家就有个残疾人,搞的我工作也大受影响,还损失了一个家庭劳动力。]

    [反正是个好正策,支持!]

    [难不成以后还真会进医保?]

    [虽然提早三个月买了,没吃到这正策红利,不过还是巨支持。]

    [妥妥的三方都赢,国家减少了社会治理成本,残疾人士得到了实惠,元界智控也是血赚,每售出一条假肢的利润没变,但是价格打下来,以后的总销量肯定暴增,绝对利润也会飙增。]

    ……

    在国补的加持下,仿生义肢产品未来的销量有翻倍、翻两倍的预期,甚至翻三倍都不是不可能。

    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到3000元,必然会加速普及。

    国内的肢体残疾人士大约是2500万,其中有1500万左右是元界智控仿生义肢产品的受众,如果年销量500万条,那么三年左右就市场饱和了。

    但并不意味着产品卖三年就饱和卖不动了,因为价格降下来之后,消费者们更换的频率一定会上来。

    之前卖2万块钱的时候,少说要用5年,消费者才觉得够本。

    但随着产品价格降到3000块钱,可能用个两年三年消费者就想换新的了。

    而且,元界智控肯定还会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产品。

    新产品上市后,到时候更要换了。

    现在就是不知道第二代产品上市后,国家会不会继续给补贴,这个也有不少的网友在讨论。

    ……

    时间来到10月26日周一,上午。

    孟秋颜和于长乐来到董事长办公室。

    陆安对于长乐吩咐道:“仿生义肢的那些上游供应链企业,继续跟他们追加订单。”

    距离2016年开年就剩下两个月了,公司旗下的仿生义肢产品明年1月1日就正式执行国补,终端销售价格从现在的2万元直降到3000元。

    补贴后,销售价格降幅达到了-85%,必然会极大的促进销量。

    于长乐说道:“追加多少订单?”

    “明年的总产能给我拉高到400万条,并且产能冗余50万条。”陆安道出这个数字,旋即补充道:“告诉那些供应链企业,必须按期交付,时间不能给他们。”

    闻言,于长乐不由得说道:“一下子扩产近三倍的产能,这么短的时间恐怕不能按期交付。”

    陆安不假思索道:“他们能吃多少那就给多少,吃不完的就把订单给别的代工厂商来做。”

    于长乐点了点头:“明白了。”

    元界智控的订单在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眼里,那是妥妥的SSS级优质业务,订单利润非常高,而且汇款快。

    陆安偏头问孟秋颜:“之前的订单,给供应链企业的账期是多久?”

    孟秋颜旋即回答道:“45天。”

    元界智控给乙方的账期都是45天结算,因为那会儿还没有回笼资金,而且还在贷款扩大经营,资金链没有现在这么充裕,所以才有了45天的账期。

    就这,已经是供应链企业眼中回款巨快的了。

    只能说是全靠同行衬托,有的企业给乙方的账期三个月都算快的了,账期半年的比比皆是,利润还不高。

    元界智控的单子,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现在就没有不想接的。

    陆安收回目光略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看向孟秋颜吩咐:“新追加的单子,合同做一下调整,无账期,对标苹果公司一样采取先款后货,以后的合同都这么来。合同签完了就把款打过去,拿了钱,赶紧给我扩产扩招工,迅速把产能拉起来。”

    闻言,孟秋颜颔首轻点:“好。”

    之前还有45天的账期,但现在不一样了,元界智控的经营性现金流非常充裕,而且现金储备每个季度都在激增。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44/111110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