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108章 小元机器人大卖,殴镁急了

第108章 小元机器人大卖,殴镁急了


陆安对于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虽然要求苛刻,一切都得标准严格合规,干预也比较多,连供应链企业的员工工资待遇都得干预,写在合同条款里面。

    但与此同时钱给的也一点都不含糊,订单利润比其他企业的单价高一倍甚至两倍。

    钱给足了,甲方爸爸提的那些要求,立时就显得一点都不过分了。

    现在账期都没有了,直接先款后货。

    公司现金储备充裕之后,陆安对待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不会比果链差,苹果也是先款后货的机制。

    这也是国内的供应链企业几乎只有苹果产业链能赚钱,而且比较舒服的原因。

    客观事实便是如此,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能看得出来。

    哪怕是苹果产业链的单价低,很多供应链企业也更愿意跟苹果合作。

    就是因为苹果真给钱,不墨迹。

    放过国内那些付款周期超过半年的甲方,这钱基本上都是很难结算。

    那些甲方简直跟个祖宗一样,需要你催款、需要你请客吃饭喝酒,一阵求爷爷告奶奶后,甚至换来的还可能是一张承兑汇票。

    ……

    接下来的几天,于长乐联系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追加订单。

    足足新增了300万条的产能,那12家代工厂商是能够吃下的,但要求在一年之内扩大三倍产能,时间上做不到,最后吃下了200万单。

    另外100万单找别人来做了。

    那几家厂商现在也颇为后悔之前没有多冗余一些产能,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100万单让给同行,他们也没想到元界智控起飞的这么夸张,一度还担心后面没活接呢。

    此次新签的订单合同,甲方爸爸主动改为先款后货,让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尤为惊喜,国内企业搞先款后货的可真不多见。

    这下,那些供应链厂商已经决定多冗余一些,也不再担心元界智控没单子。

    现在的元界智控不说是世界巨头,但也绝对是一行顶尖的存在,基本上不用担心这家公司会突然倒闭。

    元界智控把100万条代工订单甩出来,都不用自己去找代工方,大把的供应链企业获悉消息,都赶着找上门求甲方爸爸给活儿。

    尤其是得知先款后货,甚至有些供应链企业为了拿到单子愿意主动少拿利润。

    至于元界智控要求来嘉宁市建分厂、包括员工工资、环境要求等指标。

    都不是事儿。

    甲方爸爸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之前也许还担心嘉宁市的营商环境,但有了前面那12家厂商先吃螃蟹,到现在为止什么幺蛾子都没有出现。

    那12家厂商个个跟同行吐槽接元界智控的活儿是真累。

    要求真苛刻,还派驻厂监督团队到公司。

    吐槽是各种吐槽,但要是问他们为啥还接这活儿,那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显然,是不想让友商来分钱。

    不过友商也不傻的呀,更不瞎,都看着你库库赚钱,还猛猛扩大招工。

    有几家供应链企业为了能拿到单子,主动提出降低订单利润。

    不过被元界智控给拒绝了,因为陆安不想看到供应链企业搁这卷价格,应该卷产品质量。

    订单利润低了,必然会压榨底层员工找补回来。

    现在那些代工厂商的员工都知道,他们能拿远超同业水平的工资待遇,不是自家老板心善,而是因为元界智控强制要求供应链厂商大幅涨薪才不得不涨的。

    所以大家反而是感激元界智控、感激陆安。

    这些人对元界智控的好感度,在未来能够成为元界智控的忠实消费者。

    比如家政服务机器人,以后小元机器人的价格降下来了,这些人的收入也涨上去了,那肯定是更愿意支持元界智控,其产品是自己有需求的就会优先选择元界智控。

    显然,陆安选择多给供应链企业利润,干预他们工厂员工的工资待遇,此举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公司培养未来的潜在消费客户群体,也能在大众当中树立元界智控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

    随着追加订单的新合同一签,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开始铆足劲扩大产能,继续扩大招工。

    甲方爸爸有时间要求,明年必须要按期交付。

    各大供应链企业也没啥好说的,哐哐爆产能就是了。

    元界智控旗下子公司的超级工厂也有50万条新增产能,大部分订单还是给了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代工,元界制造的超级工厂不会搞太多,主要还是产品总装。

    超级工厂除了生产核心部件外,其另一个作用就是防止被上游端供应链企业拿捏,确保那些代工厂商撂挑子不干的情况下,元界智控可以靠着自己控制的超级工程有着完整的产品生产线,能够生产供货,不至于完全断货。

    这是一种面对极端情况的风险兜底机制,属于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不过现在是增量市场,处于做大蛋糕的阶段。

    巨大的增量市场,大家都有的吃,也都吃得饱。

    元界制造的超级工厂是综合性的大型生产制造基地,不单单能生产制造仿生义肢,包括小元机器人的生产制造,还有固态晶格电池的生产制造等等

    包括军方下单采购武装人形机器人,其生产制造也是超级工厂来完成。

    以后随着公司的发展,超级工厂还会扩建二期、三期。

    目前,超级工厂固态晶格电池的生产线也在全力运转,此前军方就扶持性的下了200亿的固态晶格电池采购合同用于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更新升级。

    ……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元机器人的首批购买者,排产在前一千名的客户订单即将迎来交货阶段。

    小元机器人的热度已经降了不少。

    但就在临近10月底之际,与之有关的新闻突然之间多了起来,再次激起了关注和讨论。

    10月30日,傍晚。

    孟秋颜坐在别墅客厅沙发,正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浏览资讯。

    “最近这几天,小元机器人的热度突然又上来了,好多业内名人、新闻评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锐评,而且国外媒体和国外的评论员居多。”

    说到这里,孟秋颜顿了顿,她看向陆安补充道:“而且都是明赞暗贬,这些文章基本是上半部分夸奖,下半部分一个‘But’话锋一转开始暗戳戳贬损,貌似理性客观,实际上我看就是高级黑,有的甚至演都懒得演。”

    闻言,陆安似笑非笑,云淡风轻地说:“没什么好奇怪的,小元机器人是货真价实的高端制造、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在欧镁人眼里这是他们的专属,结果你来抢肉吃了,指望他们能替你说好话?”

    孟秋颜收回目光再次看向笔记本屏幕,找了一篇文章念出来:“《全球科技评论》首席技术分析师马库斯·詹森撰文,标题是《小元家政机器人的‘阿波罗登月时刻’,但月球只属于极少数人》。”

    然后,孟秋颜念了一段正文:“小元机器人的横空出世,无疑是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材料科学、驱动技术和软件系统等交叉领域,树立了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当机器人拥有如此强大的感知、行动和决策能力,它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将比技术复杂度更为棘手,小元机器人很卓越、很强大,但它离普罗大众的愿景,还很遥远。”

    紧接着,孟秋颜又选了第二篇文章。

    “《深度解码》科技伦理专栏,凯伦·米勒博士发文《当机器人成为家庭决策者,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摘录几段念给你听。”

    “陆安的展示令人叹为观止,但也令人不寒而栗。小元机器人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做家务的能力,而是深度介入人类最私密的生活空间,并拥有极高自主决策力。”

    “它能照顾老人、看护孩子,这意味着它将在无数个瞬间,代替人类作出判断——何时干预老人的行动?如何安抚哭闹的幼儿?在紧急情况下优先救助谁?”

    “元界智控官方表示内置了严格的伦理准则库,但具体的、情境化的、甚至充满争议的。由谁制定这些准则?算法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真实场景中权衡‘保护生命’、“最小伤害”、“尊重意愿”这些抽象原则?”

    “当机器人的决策与家庭成员的意见相左,甚至造成意外后果时,责任如何界定?它的物理安全或许无懈可击,但其决策安全,仍是一个巨大且未被充分讨论的黑箱。”

    “在我们将如此重要的职责托付给机器之前,社会需要一场关于算法伦理、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的深入辩论,这远比讨论它的价格、技术更迫切。”

    末了,陆安笑呵呵地说道:“也就只能找这个角度说事了。”

    说技术层面的事儿,只能吹只能夸。

    因为他们要是贬损元界智控的技术不行,那他们自家搞的机器人技术就更加什么都不是了。

    可夸技术吧,那就是在给元界智控的产品做正面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产品牛笔。

    这肯定不能接受,所以就只能找伦理这种偏抽象的问题说事了。

    孟秋颜若有所思:“还确实是这个逻辑,我就看到好多从伦理角度进行貌似理中客的评价。”

    她旋即回头看向笔记本电脑,翻了几个页面。

    “这是《纽约时报》笔者评论:小元机器人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惊人飞跃,但潜在的伦理复杂性,为这场技术盛宴蒙上了阴影。”

    “我们呼吁全球科技界和规则制定者,在追求技术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关于人工智能伦理框架、算法透明度、责任归属以及技术普惠性的严肃讨论。”

    “技术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其发展红利应惠及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尤其是老龄化等全球性的挑战。”

    陆安听到孟秋颜念到的最后一句,顿时一乐呵:“等过几年我真的把价格打下来,他们又不乐意了,呵呵。”

    孟秋颜也不由得一笑,旋即又说:“还有这篇文章,MIT机器人伦里实验室主任艾米莉亚接受电话采访节选。”

    “小元机器人在物理安全和任务执行能力上的成就十分卓著。”

    “然而,其设计目标,深度介入人类情感和生命看护,将机器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前沿。”

    “我们亟需建立一套能被广泛认可的、可审计的机器人伦理决策评估标准,并确保存在有效的人类监督和干预机制。”

    “将关乎生命的决策完全交给算法,无论它多么的‘智能’,在现阶段都是不负责任的。”

    把摘录了几段文章内容念完,孟秋颜看向陆安缓缓道:“看了这么多文章,我算是明白了,字里行间的潜在动机,不过是扯着伦理隐忧这杆大旗,意图对我们公司的技术进行审查。”

    孟秋颜补充道:“而背后的意图,其实是想获得技术罢了,这帮人真是道貌岸然。”

    陆安向女友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解构的不错,直切要害,他们就是想获取核心技术,这才是重点。”

    元界智控的仿生义肢,欧镁那边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试图破解盗取核心技术进行逆向工程。

    可就是搞不定,求而不得。

    好多相关的科研机构、技术工程师至今都在进行破解,至今都没有实质进展。

    仿生义肢都如此难搞定。

    可想而知,小元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防盗肯定是更严格的。

    于是就想从别的角度尝试切入,现在这种舆情施压就是手段之一。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44/111110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