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就算鸿门宴也认了
蓝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满是得意。
他快步上前,对着朱元璋笑道:“陛下,这琼州府,不过是殿下发家的地方,算不得什么。您要是看了我们大夏的都城上京,才知道什么叫人间天宫。”
朱元璋没有理他,只是让沐春推着自己,沿着街道慢慢前行。
他像一个普通的乡下老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他看到一座巨大的建筑前排着长队。
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大夏皇家银行琼州分行。
此刻,又有一群穿着统一制服的少年们,背着书包,嬉笑着从另一座名为琼州学堂的建筑里跑出来。
朱元璋还注意到了,路边张贴的告示,上面写的不是朝廷政令,而是某家商行高价收购鲸油的广告。
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又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队伍行至港口附近,一阵巨大的喧哗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只见一大片沙滩上,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人群中央,一头体型庞大到难以形容的巨兽正躺在那里,几个胆大的渔夫正爬上它的身体,用长刀分割着什么。
“那是什么?”
沐春失声叫道,他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生物。
那乌黑的脊背,就像一座小山。
蓝玉哈哈大笑:“沐侯爷,这叫鲸,海里的大鱼罢了。我们殿下的船队,每次出海都能弄几头回来。这东西全身是宝,肉能吃,油能点灯,骨头能做药。就眼前这头,还只是个中等个头,不算大。”
“中等个头?”
沐春感觉自己的常识正在被一遍遍地粉碎。
这时,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将领从蓝玉身后策马而出,他生得虎背熊腰,眉目浓密。
下马之后,他对着朱元璋和沐春行了一礼,瓮声瓮气地说道:“这位老先生,沐侯爷,我们捕鲸船队见过最大的鲸,比这头还要大上一倍,一头鲸榨出的油,就够上京城里点上千盏灯用一个月。”
“你是?”
沐春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末将徐汇其,乃国公帐下偏将。”
年轻人不卑不亢的答道。
蓝玉在一旁得意地补充道:“陛下,这小子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对殿下的水师最熟悉,您有什么想知道的,问他便是。”
朱元璋的目光从那头巨鲸身上移开。
相比起沐家小子的震惊。
对于这鲸鱼,他也并不奇怪。
毕竟,老十三第一次从琼州回金陵的时候。
带的就是这个东西。
很快,朱元璋便将目光落在了徐汇其身上,缓缓问道:“咱的十三儿子,手底下到底有多少船?”
徐汇其闻言,脸上立刻露出了崇敬的神情。
他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的回答:“回大明陛下的话!我们大夏水师,如今共分四大舰队!分别是镇守东洋航线的东海舰队,拱卫上京,威慑南洋中部的南海舰队,经略吕宋、巡弋东番的北海舰队,以及负责西进天竺、探索未知海域的西洋舰队!”
“四大舰队,共有各型号战船五千四百余艘!其中,能载千人,装备大将军炮的宝船战舰,超过八百艘!”
“轰!”
徐汇其的话,
让他沐春一阵天旋地转。
五千四百艘战船!
八百艘宝船战舰!
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大明水师,包括沿海卫所和内河水军,所有的船加在一起,都不到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
而且大明的宝船,多是用来运兵运粮。
真正作为纯粹战舰使用的,屈指可数。
他一直以为,朱桂的舰队只是在南洋小打小闹,最多也就比当年的陈友谅、张士诚水师强上一些。
他万万没有想到,朱桂竟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情况下。
在海上,建立起了一支如此恐怖的力量!
这支力量,足以封锁大明所有的出海口,足以将大明的海岸线变成一处不设防的沙滩!
……
朱元璋的眉头,轻轻掀动了一下。
他征战一生,对数字最为敏感。
五千四百艘战船,这是一支足以颠覆任何一个王朝的力量。
他那个儿子,不声不响地,竟掌握了如此恐怖的王牌。
众人在琼州府的驿馆住下,休整一日。
这一天里,沐春派人出去打探,得到的消息一条比一条让他心惊。
琼州府的富足,远超他的想象。
这里的铁器、食盐、布匹,价格只有大明的一半不到。
百姓几乎家家有余粮,人人有活干。
最让他无法理解的是,这里的税收,竟然非常轻徭。
税收如此之低,那朱桂哪来的钱。
养活那数十万大军和那支庞大的舰队?
他想不明白,只觉得脑子乱成了一锅粥。
而朱元璋则一整天都待在房间里,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
一阵低沉而连绵不绝的号角声,忽然从海面上传来。
将整座琼州府从睡梦中惊醒。
沐春一个激灵从床上翻起,抓起佩刀就冲了出去。
他以为是敌袭,可当他冲到驿馆的最高处。
望向港口方向时,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只见东方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片移动的森林。
不,那不是森林。
那是桅杆。
数不清的桅杆,如同雨后的春笋,密密麻麻地从海平线下升起,好似遮蔽了初升的朝阳。
紧接着,是巨大的船身,一艘,两艘,十艘,百艘……
上千艘大小不一的战船,组成一个庞大到令人窒息的阵列,正缓缓驶入琼州府的港湾。
为首的两艘宝船,其体型之巨。
简直就是两座漂浮在海上的山峰。
船艏上,巨大的“夏”字旗和“周”,“陈”将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密集的船帆之上,将整片海面染成了一片刺目的金色。
“天啊……”
沐春张大了嘴,喃喃自语。
……
海港上空,最后一丝晨光被无边无际的船帆彻底吞噬。
沐春呆立在驿馆的顶楼。
脚边是那把失手掉落的佩刀。
他感觉自己不是站在楼上,而是在仰视正在移动的十万大山。
渺小得如同蝼蚁。
他试着去数,可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桅杆与船帆,数到一百艘之后,他的脑子就成了一片空白。
“一千八百七十四艘。”
一个沙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沐春猛地回头,只见朱元璋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推了过来,正坐在轮椅上,平静的望着那片遮天蔽日的海上军阵。
“陛下,您……”
“咱年轻时跟陈友谅在鄱阳湖打仗,他的船连在一起,号称八十万大军,遮天蔽日。可跟眼前这个比起来,就是些内河里的小舢板。”
朱元璋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评价一幅画!
但显然,朱元璋的内心,远不像他表面上那么平静。
他不是沐春,他不懂海战的细节,但他懂兵力。
大明的水师,散布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属各个卫所,再加上漕运的船队,全部加起来,能战之船不过千余。
而其中真正能称得上是主力战舰的,更是屈指可数。
可眼前呢?
光是那两艘如同山岳一般,领头驶入港湾的巨舰,就比他见过的任何一艘大明宝船都要庞大。
更不用说后面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船队,阵型严整,进退有据,显然是久经训练的精锐。
他那个被自己“发配”到蛮荒之地的十三儿子!
究竟是怎么鼓捣出这么一支连他这个皇帝都感到心惊肉跳的力量!
这支舰队,如果掉头向北,大明的海岸线将无险可守。
天津、登州、泉州,乃至金陵!……所有繁华的港口,都将是这支舰队铁蹄下的糜粉。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沉了下去。
但紧接着,一股更加复杂的情绪涌了上来。
不是愤怒,也不是恐惧,而是骄傲!
就在这时,蓝玉骑着马,带着一队亲兵来到了驿馆楼下。
他翻身下马,抬头看了一眼楼上的皇帝,咧嘴一笑,声音洪亮地喊道:“陛下,殿下得知您大驾光临,特命舰队前来迎接。船已经备好了,请陛下移驾!”
沐春回过神来,快步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声道:“陛下,不可!蓝玉居心叵测,这……”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浑浊的眼睛里锐光显现。“鸿门宴?咱的儿要是摆鸿门宴,咱今天就认了。走,下去看看。”
沐春心中叫苦不迭,却只能推着轮椅,带着几十名神情紧张的大内高手。
跟着蓝玉向码头走去。
码头上,两艘宝船的万名数夏国水师官兵已经列队完毕。
他们穿着耀眼的铠甲,身形剽悍,眼神锐利,沉默地注视着皇帝的到来。
没有山呼万岁,只有甲叶碰撞的肃杀之声。
蓝玉将他们引到一艘巨大的宝船前。
这艘船比周围的战船都要华丽,船身漆着崭新的桐油,甲板擦得锃亮,船舷上甚至还挂着几盆大明腹地才有的兰花。
沐春一眼就认了出来,这艘船的形制。
是大明工部专门为皇室出巡打造的御用宝船。
“这艘船……”
沐春忍不住出声。
“沐侯爷好眼力。”
蓝玉笑道,“这艘船,原是晋王殿下的座驾。几年前晋王府的商队在海上遇到了风暴,被我们殿下救了,这船就送给了殿下。殿下一直没舍得用,说这船只有陛下才配坐。这不,正好派上用场了。”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船的来历,又捧了皇帝一下。
但听在沐春耳朵里,却只觉得刺耳无比。
晋王的东西,怎么就成了你家殿下的?
朱元璋却没理会这些细节。
他被人抬上宽阔的甲板,目光扫过船上那些与明军无异,却更加精良的设施,一言不发。
随着蓝玉一声令下,巨大的号角声再次响起。
“启航!”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7/236684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