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六八年:我在东北有空间 > 第85章 风声与扎根

第85章 风声与扎根


天蒙蒙亮,小荔一家三口就挤上了第一班开往县城的客车。小荔妈装了两个鼓囊囊的大包袱,装着丈夫的换洗衣物和一小袋细粮。家里的猪和鸡鸭鹅,都托付给了老太太照看几天。

到了县城的小院,简单安顿后,小荔顾不上休息,匆匆收拾了一下就赶去上班。临走前,她把家里的户口本和房契塞给父亲:“爸,落户还是去上次那个派出所,地址你知道的。剩下的手续……”

“行了行了,知道咋办!你快去上班,别迟到了!”小荔爸挥挥手,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一丝对新身份的忐忑。

小荔妈追到门口喊:“胖丫,中午回家吃饭!妈在家给你做饭!”

“知道了!”

紧赶慢赶,小荔踏进邮局大门时,离正式营业还有五分钟。她松了口气,还好没迟到。

营业厅里,田万里主任已经站在那里。等大家到齐,他开门见山:“趁着还没开门,跟大家通个气。鉴于我们单位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上级已经同意我们进行人员补充招聘!”

这话像一滴墨滴进了清水碗,转眼就在小小的邮局里晕染开来。胡甜甜、张晓敏的眼睛都亮了,连一向有些木讷的陈大强都抬起了头。

田万里继续道:“具体岗位有:三个外勤临时工(送报纸信件),一个分拣包裹临时工,一个车站接收包裹临时工——这些岗位要求男性,吃苦耐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另外,后勤部门需要一个有文化的同志,要求高中学历,最好有点文笔,能兼做点宣传;前台营业员一个,要求高中毕业,年龄18-25岁。”

宣布完毕,田万里主任没再多说,示意大家准备营业。但整个上午,邮局里都弥漫着一种心不在焉的躁动。胡甜甜整理邮票时频频走神,张晓敏对着账本半天没翻一页,连陈大强分拣包裹的动作都慢了几分。

每个人心里都在飞快地盘算:这消息,得赶紧告诉谁?家里哪个亲戚合适?这可是端“公家饭碗”的机会!

王小荔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心里也在盘算。三个外勤、两个体力岗,只招男工,跟她家没关系。后勤和营业员?要求摆在那里,县城里多少双眼睛盯着?县政府的、各个厂领导的关系户,七大姑八大姨……这点名额,怕是早就被惦记上了,轮也轮不到她妈这样的农村户口。看来,给妈找个工作,最终还是得走“花钱”那条路。在这个年代,有些机会,就不属于普通老百姓,花钱是个捷径。

她轻轻叹了口气。这声叹息被旁边的张晓敏捕捉到了。

张晓敏犹豫再三,凑过来压低声音问:“王会计,你说……后勤和营业员那俩名额,会不会……已经内定了啊?”她眼神闪烁,带着试探。

小荔心里门清,这种问题哪能乱说?她不动声色地反问:“怎么?你家有合适的人想报名?”

张晓敏有些不好意思:“我想给我大嫂问问。她现在是棉纺厂的临时工,太辛苦了。要是能来咱们这儿挺好的。”

“我记得你说过,你大嫂是小学毕业?”小荔问。

“不是不是,大嫂是初中毕业!我二嫂才是小学没念完。”张晓敏连忙点头。

小荔看着她天真的样子,委婉提醒:“后勤那个岗位要求有文笔,能写宣传稿。营业员更是明确要高中毕业和年纪。要求都在那儿摆着呢。”她没明说潜规则,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就算你大嫂符合基本条件,这“好位置”也未必轮得上。

张晓敏似乎没完全领会,反而又试探地问:“那…你家亲戚没有想报名的?”

小荔坦然一笑:“我们家上了高中的都有工作了,没上高中的也不符合条件啊。再说了,主任不是强调了吗?必须是县城户口。”她直接把路堵死。

张晓敏失望地“哦”了一声,没再追问,但眼神里的算计却没停。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下班铃响,众人几乎是小跑着冲出了邮局。这个消息既是喜讯,也是需要小心传递的秘密——既要让自家人知道去争取,又得防着太多人知道引来不必要的竞争。

小荔刚走出邮局大门,正好碰上也要去吃饭的田万里和左秋生。

“王会计,下班啦?还得赶回去自己做饭?”左秋生乐呵呵地搭话。

“今天不用,左组长,”小荔心情也不错,“我爸妈过来了,今天能吃现成的!”

“哟,那敢情好!”左秋生是个话匣子,“我跟田主任过几天也要搬到你们那片住了,以后说不定是邻居呢!”

“是吗?欢迎欢迎!我们那片儿哪栋房子空出来了?”小荔有些好奇,附近似乎都住满了。

“嗨,就以前钟福生和李国庆住的那两间公房,这不空出来了嘛,组织上就分给我们俩了。”左秋生解释道。

小荔立刻送上好话:“那房子位置好,离单位近,上下班方便!您二位啥时候搬家?需要搭把手就招呼一声!”

田万里摆摆手:“不用麻烦,东西不多。你快回去吧。”

“行,那主任、左组长,我先走了!”小荔笑着挥挥手,转身朝邮局后身的小巷走去。

看着小荔利落的背影,左秋生对田万里感叹:“这姑娘,爽快,通透,会来事儿。”

田万里点点头,没说话,但眼神里是认同。

邮局要招人的风声,像插了翅膀飞得特别快。下午刚上班,就有好几拨人假装来办事,实则围着胡甜甜打听招聘的事。

“同志,听说你们这儿招人?啥要求啊?”

“招几个?啥时候报名?”

胡甜甜被问得烦不胜烦,只能板着脸一遍遍重复:“不清楚!等正式通知!有消息会贴公告的!”

晚上回到家,气氛轻松愉快。小荔爸脸上带着一种踏实的光彩:“落户手续办利索了!武装部也认了门,离咱家不远,走过去一刻钟多点!”他语气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小荔妈笑道:“这么近,你中午还能回来给闺女做饭!”

“用不着,”小荔爸摆摆手,带着点小得意,“闺女说了,我们单位食堂伙食好!我带回来和闺女一起吃!”

“那敢情好,省事!”小荔妈点头。

小荔看着父母高兴的样子,趁机提议:“爸,要不咱买辆自行车吧?您上下班也方便点。家里还有一张自行车票和一张手表票呢。”

小荔妈立刻否决:“花那冤枉钱干啥?走路才几步道?用不上!”

小荔爸眼里闪过一丝对自行车的渴望,但想到那笔不小的开销,还是心疼地附和:“就是,没必要,走走还锻炼身体呢。”

小荔退而求其次:“那…买块手表总行吧?上班看时间方便,爸去新单位也得有个时间观念。”

这次,两口子对视一眼,没再反对。“行,等周日你放假,咱仨一块儿去看看。”小荔爸拍了板。

周六下午,邮局后院的小会议室门窗紧闭。一场心照不宣的“考试”悄然进行。前来应考的十几个人,多是些面生的年轻面孔,但眉宇间或带着矜持,或带着局促。他们背后,或多或少都连着县里某些“说得上话”的人物。左秋生坐在主位,神情严肃,田万里则在另一间办公室,并未露面。

真正的公开招聘?在这个年代,尤其在县城这样的单位,更多时候只是个形式。普通人家的孩子,想通过一纸试卷就敲开这扇门,难如登天。王小荔透过窗户缝瞥了一眼,心中了然。她想起自己得到这份工作的“机缘巧合”,不得不再次感叹命运的安排。

她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手里算着账,心里却无比踏实。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她的业务能力早已娴熟。更重要的是,在邮局最动荡的时刻,是她站出来稳住了局面。这份担当和能力,田万里看在眼里。就算再来新人,也撼动不了她的位置。

在这个没有显赫家世、没有过硬后台的小县城里,她王小荔能依靠的,唯有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挣来的这份“不可替代”。自身的强大,才是她立足于此最坚实的靠山。她翻过一页账本,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清晰而稳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6672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