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托儿所的一天
树影在晚风中晃成一片模糊,两口子相跟着往家走。小荔爸开了口:“媳妇,咱先把工作买下来,户口迁过来,供应粮就有了着落。要是看孩子这活实在累人,扛不住,咱再琢磨别的法子。”
小荔妈瞥他一眼,带着股子不服气:“有啥好累的?还能比三伏天顶着日头下地累?咱们打小就在泥地里滚大的,啥苦没吃过?我啥时候娇气过?有个活就挺好,坐在屋里头看孩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矫情啥呀!”她语气里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丈夫小看她的不满。
等两口子紧赶慢赶到家时,天早已黑透。小荔听见院门“吱呀”响,撂下手里的书就从屋里迎出来:“爸、妈,回来啦?饭在锅里温着呢,快洗把手吃饭。”转身手脚麻利地把饭菜端上桌,摆好碗筷。
饭桌上,小荔妈把刘大姐家工作转让的波折和最终买下托儿所保育员岗位的事儿,竹筒倒豆子般讲了一遍。
小荔听得认真,心里也明白这机会有多难得。“现在的工作,跟传家宝似的,爹妈退休儿女顶替,谁家都舍不得往外卖。”她感慨了一句,随即看向父亲,“爸,您请假方便不?领导那儿会不会有意见?我这几天在县政府学习,明早得到单位看看,下午能请假,我陪妈回王家屯迁户口吧?”
小荔爸摆摆手,扒了口饭:“不用你,我单位清闲,请个假不打紧。”他脸上带着点轻松,仿佛卸下了一桩大心事。
小荔放下茶缸子,转身进了屋,没一会儿拿出一条用报纸包好的香烟,递过去:“爸,您拿着。瞅机会,给您领导——总请假,别让人心里膈应。”她细心叮嘱。
小荔爸接过那沉甸甸的一条烟,有些惊讶:“闺女,你没事儿存这个干啥?”这年头,整条的好烟可是金贵着着呢。
小荔差点顺嘴秃噜:这是“抄”来的战利品,革委会胡主任的私库都让我端了!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她怕这话一说,爸妈今晚指定瞪眼到天亮。
“单位同事有门路能买到,大家伙儿都存了点,我也跟着凑了两条备着,这不正好用上了?”她扯了个半真半假的理由,把父亲糊弄过去。
翌日清晨,小荔爸天不亮就爬起来,把儿子那个旧军绿色书包翻出来,往里塞了件厚衣服撑得鼓鼓囊囊做掩护,那条珍贵的烟被小心地藏在最里头。他出门前特意叮嘱媳妇:“你直接去县政府托儿所门口等我,钱揣好了,可千万仔细点儿!”
小荔妈即将拥有工作,心情大好,难得没嫌他啰嗦,拍了拍缝在内衣口袋上的暗兜:“放心,在这儿呢,丢不了!”
看着父母都出了门,小荔在心中暗叹:果然,什么年代,钱都是硬道理。就像母亲这份工作,只要肯下本钱,再难的事也能趟出一条路来。
小荔爸特意提早到了单位,趁着走廊里还没什么人,敲开了张处长的门。假请得很顺利,他放下心,赶紧告辞出来。
张处长拿起桌上那条用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砖头”,掂了掂分量,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嗬,这王有田,看着老实,倒挺会来事儿。整条烟.....路子不浅呐。”
不到八点,小荔爸妈和刘大姐婆媳俩就都准时出现在了托儿所门前。昨晚刘家儿媳已经去领导家打过招呼,手续办得出奇顺利。
托儿所的所长姓陈,约莫四十出头,梳着齐耳短发,穿着干净的白衬衫黑色半身裙,举止斯文,说话温声细语,一看就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得知小荔妈还得回老家迁户口,她体贴地说:“张芳芳同志,今天是周四,你下周一来正式上班吧。趁着这几天,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妥。等上了岗,请假可就不容易了。”
小荔妈心里热乎乎的,连声道谢。从托儿所出来,她掏出布包里的钱,当面点清,郑重地交到刘大姐手里。双方都松了口气,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离开。
小荔爸妈是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赶车回王家屯办户口迁移去了。
小荔一到单位,就找到冯出纳,郑重地道谢:“冯哥,这次真得好好谢谢嫂子!消息传得太及时了!虽说中间出了些波折,差点黄了,但结果总算圆满,买成了县政府托儿所保育员的工作。”
冯出纳正喝着茶,闻言一愣:“嗯?我听你嫂子说,不是供销社售货员吗?怎么变托儿所了?”
小荔便把林寡妇如何截胡,最终买了刘大姐大儿媳托儿所工作的曲折过程,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冯出纳听得直咂舌:“嘿!这林寡妇,心肠也太歹毒了!”
“谁说不是呢?太缺德了!”小荔深以为然,“冯哥,说好了,周日中午我请客,就在国营饭店,您和嫂子一定带着孩子来!我得当面好好谢谢嫂子!”
冯出纳笑着摆手:“嗨,多大点事儿,就是传个话,真不用破费。”
“那不行!”小荔态度坚决,“这消息多金贵啊!嫂子肯定费了不少心打听。必须得谢!就这么定了,周日中午!”人情往来,小荔心里门儿清,该有的礼数绝不能少。
中午下班,小荔和胡甜甜并肩往外走。小荔掏出两张画好的图样递过去:“喏,画好了。要是能弄到红色的毛料,就做这种短款小西装样式的上衣,下面配个大摆裙,肯定精神!”
胡甜甜接过来一看,眼睛瞬间亮了:“哎呀!这样式真好看!又大方又时髦!就是…红色的毛料怕是难弄…”她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图纸,“我回头问问温梓旭,看他有没有门路。”
小荔又指着另一张图:“要是毛料实在不好买,就用上次扯的那块红布,里面薄薄絮一层棉花,做个夹袄,领子做成这种立领盘扣的,很传统。下面配裙子或者裤子都成。”
胡甜甜看看这张,又看看那张,两个都喜欢,但心里最中意的还是那套红毛料的小西装配裙子。“真好看,县城里还没见人穿过这样式的呢!”她想象着穿上身的效果,脸颊微红。
小荔抿嘴一笑,心里嘀咕:那当然,这可是借鉴了八九十年代结婚的流行款呢,现在穿上,绝对引领风潮!
日子在忙碌和期待中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周一。
今天可是小荔妈张芳芳同志上班的大日子!全家都起了个大早,比平时提前了半个多钟头。小荔爸更是早早的就做好了饭。小荔和她爸都是八点上班,但托儿所要求保育员七点半就必须到岗。
小荔妈今天特意拾掇了一番,显得格外精神。她穿着小荔给新做的的确良薄衬衫,深蓝色的直筒裤,脚上是那双宝贝似的棕色凉鞋,肩上挎着闺女缝的单肩劳动布包。
包里除了手绢、搪瓷缸、铝制饭盒,还塞了套干净的旧衣服——这是小荔坚持让带的:“妈,万一哪个小孩子尿您身上了呢?总得有得换呀!”
小荔爸先把媳妇送到托儿所门口。看着小荔妈走进大门,他还不放心地追了一句:“媳妇,晚上下班,我来接你吧?”
小荔妈回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我是三岁小孩不认路?还是能在这县城里丢了?用你接?赶紧上班去!下了班麻溜儿回家做饭才是正经事!”语气里是嗔怪,眼底却藏着一丝笑意。
旁边正好有个推着自行车来上班的女同志,听见这对话,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小荔爸闹了个大红脸,嘿嘿干笑两声,赶紧溜了。
小荔妈也有些不好意思,主动朝那笑出声的女同志打招呼:“你好同志,我叫张芳芳,是新来的保育员。”
那女同志也是个爽朗性子,笑着回应:“张姐你好!我叫马小雨,也是这儿的保育员。”她促狭地眨眨眼,“姐夫可真关心你,还要来接下班呢!”
小荔妈的脸更红了,心里却有点甜丝丝的。
她们来得早,托儿所里安安静静,还没孩子送来。陈所长召集大家开了个简短的晨会,把小荔妈介绍给同事们。
通过闲聊,小荔妈了解到,这托儿所收的孩子可不止是县政府职工的,县党校、派出所、邮局等好些直属单位没条件自办托儿所的,都把孩子往这儿送。
随着第一个孩子被家长抱进来,嘹亮的哭声像吹响了号角,忙碌的一天正式开始了。
小荔妈被分到和马小雨一组,负责照看两到三岁的孩子。她们待在一个铺着木地板的大房间里,阳光透过大窗户洒进来,暖洋洋的。
房间中央用矮木栏圈出一大块活动区,里面散落着些简单的玩具——工厂边角料磨的彩色木积木、几个瘪了气的旧皮球,还有阿姨们缝的碎花布娃娃,憨乎乎的.....
真干起活儿来,小荔妈才体会到闺女之前说的“忙叨人”是啥意思。简直一刻不得闲!这边两个孩子为抢一个布娃娃刚拉开架势要哭,那边就有个小不点扯着裤子喊:“阿姨,尿…尿裤裤了!”刚手忙脚乱地帮孩子换好裤子,一转身,又见俩小祖宗为了谁先玩小皮球推搡起来。孩子们的精力仿佛无穷无尽,哭哭笑笑,吵吵闹闹,像一群欢腾又难以掌控的小麻雀。
到了午饭时间,大点的孩子能自己坐在小桌子前,笨拙地用勺子往嘴里扒拉饭粒,吃得满脸都是。小点的,或者还不太会使勺子的,就得阿姨们轮流哄着,一勺一勺耐心地喂。等孩子们都吃完饭,阿姨们早已口干舌燥,腰酸背疼。
孩子们吃完饭,被带到小院子里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散步、晒太阳消食,然后带回屋里安排午睡。直到这时,喧嚣才暂时平息。筋疲力尽的保育员们才能轮流喘口气,匆匆扒拉几口从县政府食堂打回来的饭菜——饭菜和孩子吃的基本一样,都是特意做得软烂清淡的。这份工作唯一实实在在的福利,大概就是这顿免费的午饭了。
傍晚,当小荔妈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走出托儿所大门时,天边只剩一抹晚霞。她揉着酸痛的腰背,心里那点不服输的劲儿终于泄了:“哎呦......这看孩子的活儿,还真不如抡起锄头下地来得痛快!”
身体的疲惫是真实的,但手里这份“铁饭碗”带来的踏实感,沉甸甸的,暖呼呼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6672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