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时光里的喜事
托儿所的午后,孩子们沉沉地睡了,空气中却弥漫着无形的张力。陈所长将李春丫单独叫进办公室,脸色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李春丫同志,”陈所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你在托儿所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所里的纪律和要求,你应该比谁都清楚。”
李春丫梗着脖子,下意识辩解:“陈所长,我、我就是今天喂饭手脚慢了点,平时可不这样……”可迎着陈所长那洞悉一切、毫无笑意的目光,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底气泄了大半。
“就今天?”陈所长紧盯着她,“那几个孩子脸上的饭粒、身上的汤渍是假的?哭唧唧没吃饱的样子是装的?咱们托儿所的孩子,哪个背后不是县政府、机关单位的职工?你这样糊弄孩子,是真不怕人家家长知道,还是压根就不想要这份工作了?”她的质问一句比一句重。
李春丫心里发虚,嘴上却还硬撑着:“这、这能有多大事?不就是一顿饭没喂好嘛……
“这还不是大事?!”陈所长猛地提高了声音,压抑着怒火,“孩子在我们这儿吃不饱,得不到起码的照顾,你觉得是小事?李春丫同志,你就是这么对待工作的?你的责任心呢!”她痛心疾首。
李春丫仗着资历老,平日里也有些倚老卖老,但此刻真看到陈所长动了怒,也不敢再顶嘴了。她垂下头,瓮声瓮气地说:“陈所长,您别生气,我下次一定注意,不会再这样了。”话是认错的话,可那语气里,分明还憋着一股不服气。
陈所长见她如此,也只能压着火气又严厉批评教育了一番,才让她离开。李春丫走出办公室,心里反而定了:所长再生气,也不能真把自己怎么样,这事儿估计也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
第二天一早,托儿所刚开门,那几个被李春丫“照顾”过的孩子家长,竟不约而同地找上门来!显然,他们不仅知道了昨天的事情,连细节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几位家长面色不虞,话里话外透着不满:“陈所长,我们把孩子送来是信任托儿所,可这连饭都吃不好,算怎么回事?”
“就是,工作这么不负责任,怎么能照顾好孩子?”
“这样的人,真不适合待在托儿所工作!”
陈所长被这阵仗弄得焦头烂额,连带着也挨了家长几句埋怨。李春丫更是吓得脸色发白,再没了昨天的硬气,跟在陈所长身后,一个劲儿地赔笑脸、说好话、赌咒发誓保证绝不再犯。好一番周旋,几位家长才带着余怒悻悻离去。
回到教室,李春丫惊魂未定,一股邪火直往上窜。她目光扫视一圈,最后狠狠剜了小荔妈张芳芳一眼,刚想开口质问是不是她去告的状?
小荔妈却先她一步开口了,声音洪亮,坦坦荡荡:“都甭看我!第一,我张芳芳行事光明正大,有仇当场就报了,从不干背后捅刀子那套阴损事儿!昨天拌两句嘴,搁我们屯子里那就是家常便饭,算个啥?第二,”她环视众人,目光带着点嘲讽,“我来托儿所才几天?自己班的孩子还没认全呢,更别说别的班了!短短一晚上,我上哪儿打听清楚这些孩子家在哪?还能挨家挨户跑去告状?”她嗤笑一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我还没那么闲得慌!”
这话说得响亮。陈所长和李春丫一愣,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小荔妈刚来,人都不熟,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
那究竟会是谁呢?难道托儿所里还有其他人看李春丫不顺眼?亦或是某个心疼孩子的家长自己发现的?一时间,众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疑云。
晚上,小荔家。
小荔妈把白天这场风波当笑话讲给丈夫和闺女听。小荔爸听完,哼了一声:“管他是谁告的状!那姓李的自己做事不地道,让人抓了把柄,活该!这种人品,以后离她远点,别沾边儿就对了。”
小荔则心疼她妈:“妈,在单位您可别忍着气。这活能干就干,干得不舒心咱就不干了!咱家现在也不是非指着这份工不可,绝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小荔妈一扬下巴,那股子屯子里的泼辣劲儿瞬间就上来了:“胖丫,你也太小瞧你妈了!就那几个势利眼的老娘们,还能欺负到我头上?真要惹急了我,骂不死她们!动起手来你妈我也没在怕的!”
父女俩都被她这豪气干云的样子逗笑了。小荔妈在屯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厉害角色。小荔笑着挽住她妈的胳膊:“妈,您先干着。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再想办法换个更顺心的工作。”
小荔妈摆摆手:“嗨!瞎寻思啥。这活吧,适应了其实也还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比车间里三班倒的工人轻松多了。你妈我几斤几两自己清楚,那些坐办公室写写算算的文化活儿,我也干不来。就这个,挺好!”
日子就在这琐碎与波澜中不急不躁地流淌着。
这天,小荔又收到了一个来自部队的包裹。看着那熟悉的笔迹,她忍不住扶额嘀咕:“这人怎么回事啊!还没完没了了?寄一次回一次,这礼尚往来还有完没完了?”
人情债,最是难还。
回到家拆开包裹,小荔更是吃了一惊:“嚯!”里面的东西比上次还丰富:一大块厚实的黑色呢子料和一块深灰色的毛料,一罐金贵的麦乳精,一大袋大白兔奶糖,还有女孩子用的彩色头绳和几枚小巧的发卡。
小荔拿起那精致的头绳和发卡,心里泛起一丝异样,自言自语道:“真没看出来这人心思还挺细?连这个都想到了?”她啧啧两声,颇有些意外,“真是人不可貌相。”
看着那两块厚实的布料,小荔又犯了愁:寄这么多布……难道一块是谢礼,另一块是暗示我给他再做件秋冬的衣服?这误会可闹大了!
她哪里知道,除了吃的,那些“贴心”的小物件和多余的布料,全是陆妈妈以“礼数周全”、“显得诚心”为由,硬塞给儿子的。陆怀瑾看着那个包裹时,也是满心无奈——他需要什么“诚心”啊!
十月一日,国庆佳节,天朗气清。
胡甜甜的人生大事就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她穿着小荔精心缝制的那套红色毛料套裙,西服上衣线条利落,刚好贴合腰身,不显松垮也不紧绷,把纤细的腰肢衬得恰到好处。大摆裙随着步伐优雅摇曳。头发被小荔用黑色发夹盘成一个简单又别致的发髻,脸上略施薄粉,整个人光彩照人。
胡家小院里挤满了前来贺喜的亲戚和看热闹的左邻右舍。姑娘媳妇们的目光,几乎都黏在了胡甜甜那身独一无二的衣服上,眼热劲儿藏都藏不住。
“甜甜这身衣服可真好看!在哪儿做的啊?”
“没见过这样式,太时髦了!”
“瞧瞧这料子,这做工,真精神!”
在一片艳羡的目光和议论声中,温梓旭带着一群意气风发的朋友,骑着锃亮的自行车来接亲了。
院子里的婶子大娘们也开启了她们的“点评”模式:
“胡家丫头算是掉进福窝窝里喽!”
“可不嘛,机械厂厂长的独苗儿媳妇,以后啥不是她的?”
“命好啊!我闺女要是有这一半福气,我就知足喽!”
旁边一个邻居老太太撇撇嘴,小声嘀咕:“得了吧老刘婆子,就你家闺女那模样那脾气,眼高于顶的,谁家敢要啊?还怨没福气……”
小荔作为娘家的送亲客,跟着热闹的队伍来到了温家。温厂长家的小院里也摆开了席面,虽然强调节俭,但必要的亲朋欢聚总是免不了的。
仪式简单而庄重:一对新人在领袖像前宣誓,共同背诵了一段语录,完成礼成仪式。随后,宴席开动,欢声笑语充满了小院。
席间,新娘子胡甜甜和她那身惊艳的礼服,自然成了绝对焦点。人们纷纷送上祝福,称赞声不绝于耳。
而在这份热闹之中,小荔也意外地收获了不少打量的目光。
几个跟着家人来吃席的年轻小伙子,目光频频落在落落大方、容貌清丽的小荔身上。私下打听一番:
“那姑娘是谁家的?看着真精神!”
“听说是新娘子的同事,邮局的会计呢!”
“工作好,模样也好!好像还没对象?”
心思便不由地活泛起来。
同样留意的还有几位替自家儿子操心的婶子大娘,互相交换着眼色,盘算着等喜宴过后,得托人好好打听打听这位王小荔姑娘。
小荔正为好友高兴,感受着婚礼的喜庆氛围,浑然不觉自己已悄然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香饽饽”。参加一场喜宴,竟也能给自己招来“朵朵桃花”,这倒是她始料未及的。
看着人群中言笑晏晏的胡甜甜,小荔由衷地笑了,打心底盼着她能幸福长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6672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