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之助父成龙,我成了煤二代 > 第230章 烫手山芋

第230章 烫手山芋


王燕合上笔记本时,抬头看向李副市长的瞬间,脸上已漾起恰到好处的笑意:“李市长,您看,情况摸清了就好办。”

她把笔记本往桌沿推了推,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亏损、负债这些确实是实际存在的情况,但技术和设备也是实打实的底子  ,只要找对路子,未必盘活不了。”

李副市长眼里的疲惫像是被这话说散了些,他端起桌上那杯微凉的茶,杯沿碰着嘴唇顿了顿,才抿了一小口:

“王董事长这话在理。”  他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

“你们要是真有想法,市里肯定全力配合。

政策倾斜、部门协调,这些都好说。就怕……”  后半句卡在嘴里,目光扫过会议室里斑驳的墙皮。

谁都听出了那没说出口的话  ,怕这烫手山芋,终究还是没人敢接。

随后一行人去参观厂房。车间的铁门被工人推开时,发出  “吱呀”  的刺耳声响,一股混合着机油和灰尘的冷气扑面而来。

随着工人扳下电闸,头顶的白炽灯三三两两的亮起来,张伟豪才看清,车间里的设备都蒙着灰扑扑的布袋子、纸盒子;

布面被风吹得微微鼓荡,底下露出的金属边角上,积着指腹厚的灰尘,像是多年没动过。

王贺文搓着手,从墙角拖出个纸箱,打开时发出  “哗啦”  声:“这是我们前两年试产的对讲机,5  瓦到  0.5  瓦的型号都有。”

他拿起一台黑色机身的样机,外壳磨得有些发亮,“市区里信号能传  5  公里,空旷场地能到  10  公里,抗干扰性比市面上的强多了。”

张伟豪悄悄扯了扯父亲的衣角,朝那箱对讲机努了努嘴。

张国庆会意,等王贺文演示完,便笑着接过话:“王厂长,这样机能不能给我们带几个回去?让矿上的技术员也瞧瞧,说不定能用上。”

王贺文忙不迭点头,亲手往张国庆手里塞了一大堆个,像是怕他反悔似的。

转了一圈,实在没什么看头。

车间空旷得能听见一行人的脚步声,地上的机床、仪器东倒西歪地杵着,不少设备的铭牌都锈得看不清型号。

张伟豪望着这片空旷,忽然想起后世这片老工业区改造成文创园的样子,高楼林立,人声鼎沸,和眼前的萧索判若两地。

他又扯了扯父亲的胳膊,低声说了句什么。

张国庆点点头,转头问王贺文:“王厂长,厂里现在还欠着多少工资?”

王贺文的脸瞬间涨红,声音也低了好几个度:“在册职工  1432  人,总共……  总共欠了一千七百多万。”

他说着,扣了扣脖子,“最长的快一年没发了,最短的也有半年。”

张国庆听完直摇头,嘴角撇了撇,这要是搁他矿上,欠这么多工资,工人早扛着铁锨堵门口了,不把他办公室掀了才怪。

他偷偷跟王燕嘀咕:“还是国营单位的工人好管理,换了咱那批人,早闹翻天了。”

王燕没接话,只是望着车间墙上  “精工细作”  的标语发怔。

那四个字的红漆掉了大半,露出底下的白灰,像块没愈合的伤疤。

她想起刘市长说的  “产业互补”,心里那杆秤又晃了晃  ,一头光是欠薪就要一千七百多万,一头是藏在灰尘里的技术,这买卖,到底值不值当?

王燕跟王厂长交换了联系方式,临走时说得实在:“我们回公司好好合计合计,有准信了第一时间联系您。”

王贺文握着她的手不肯放,眼里的期待明晃晃的,倒让王燕心里更沉了些。

李副市长没跟他们一起走,站在厂门口的老槐树下接电话,听那语气,像是要召集班子成员再开个会  ,多半还是为欠薪的事犯愁。

车子刚驶出老工业区,张国庆就忍不住摇头,声音里带着股子泄气:“这还投啥资?光欠薪就一千七百万,再加上设备改造、人员安置,没一个多亿打不住。

这不是做生意,是拿钱填无底洞,纯纯赔本赚吆喝!”

王燕没接话,眼角余光瞥见张伟豪靠着车窗出神,手指在车窗上轻轻敲着,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她心里也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  934  厂看着就像块朽木,真能雕出花来?

车停在地下停车场,张伟豪忽然从张国庆手里拿过那台功率最大的对讲机:“爸,你先上去,我在地下室待着,咱试试这机器到底咋样。”

张国庆眼睛一亮  ,男人对这些电子玩意儿总有点天然的好奇。

他当即拆了两台对讲机,跟张伟豪调好了频道,对着麦克风喊:“儿子,儿子能听到吗?”

“爸,咱现在还在一个车里呢,不用这我也听得见。”  张伟豪憋着笑推开车门,“您到家里我们再试。”

电梯里信号差,张国庆却像得了新玩具的小孩,举着对讲机反复喊:“儿子,儿子,收到请回答。”

电流声滋滋啦啦的,夹杂着他自己的回音。

王燕没好气地瞪他:“多大岁数了,又不是没见过。”

张伟豪在地下停车场找了个信号最差的角落,对着对讲机喊了半天,耳机里只有刺啦刺啦的杂音,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清。

他索性走出停车场,刚到小区院子里,就听见对讲机里传来张国庆的声音,虽然还有点发闷,但总算清晰了:“收到收到,儿子,快上来吧!”

一进门,就见张国庆把对讲机扔在茶几上,满脸嫌弃:“这质量还不如矿上那批。

我本来还想,就算不投资,买个几百台给黑虎山矿用,也算帮他们一把。

你看蒙省那边,用的摩托罗拉,隔着几里地喊都清清楚楚,这破玩意儿,嗓子都喊哑巴了。”

张伟豪没说话,拿起那台对讲机翻来覆去地看。

机身做工倒是扎实,就是按键反应有点慢,天线接口也比常见的粗一圈。

他忽然想起王厂长说的  “军用技术改民用”,心里咯噔一下:这机器怕不是没改彻底?军用设备讲究抗干扰,民用却得先保证信号覆盖,怕是方向从根上就错了。

他把对讲机往桌上一放,抬头看王燕:“妈,我觉得……  这厂的问题,可能不光是缺钱。”

王燕正对着窗外发呆,闻言转过头:“你又看出啥了?”

“技术可能是好技术,但没用到地方。”  张伟豪指着那台对讲机,“就像把坦克发动机装到面包车上,跑不快不说,还费油。

真要盘活,得先把这‘发动机’拆下来,重新装个合适的壳子。”

张国庆听得直皱眉:“你意思是还得投钱改技术?那不是更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0/236686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