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威压上党城
“第三:某有发妻折氏与幼子延昭尚在代州,若将军能帮某护送南下,某不胜感激。”
第三点,正是刘继业最担心的。
不知他被擒之后,他的妻儿近况如何了。
而听完刘继业的第三点请求后,赵德秀忍不住大笑起来。
赵德秀的大笑,让刘继业费解。
在刘继业疑惑的眼神注视下,赵德秀笑指北方说道:
“你且安心!”
“前段时日,我已命人去接你的家人。
想来再过几日,你们就能一家团聚了。”
要是换做旁人,赵德秀很少会将关注点放在他们家人身上。
但是对杨业就不一样了。
后世人一听到杨家将三个字,很多时候都会联想到“满门忠烈”四个字。
今世由于身份不同,赵德秀对满门忠烈这四个字是毫无抵抗力的。
既然早有打算收服刘继业,赵德秀怎可能会将折太君,杨家幼子等人忘记?
买一送八,不可错过。
在闾丘仲卿前去太原时,赵德秀就将保护刘继业家人这件事交给他。
花钱花的多赵德秀不心疼,但钱必须花的值!
而前段时日在闾丘仲卿的回信中,赵德秀知晓刘继业的家人目前是很安全的。
赵德秀的保证让刘继业大喜过望。
大喜之余,刘继业更是深切体会到了赵德秀对他的看重。
若非十分重视,当世谁会为他未雨绸缪想到这一步?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心中再无牵挂,感动至极的刘继业,径直朝着赵德秀一拜:
“臣拜见将军!”
既口称臣,就代表着刘继业已臣服。
刘继业的臣服,让赵德秀再度大笑道:
“自此一刻,伏牛一战,吾才算圆满。”
大笑之后,赵德秀伸手扶起刘继业。
“你今既投我,刘继业一名不宜再用。
依我看,你本姓为杨,不如改回。
至于名,将“继”一字去掉,日后单名“业”如何?”
“杨业?
杨业!
好,一切就依将军。
日后世上再无刘继业,唯有为将军大业浴血的杨业!”
看起来,杨业很喜欢这个新的名字。
而听到熟悉的名字出现后,赵德秀心中颇为满足。
今世杨家将是他的,看谁日后敢陷害!
“日后唤我郡侯,我身边的人都这么称呼我。”
在收服杨业后,赵德秀遂问计他道:
“今河东精锐已灭,上党当用何计下之?”
听完赵德秀的询问后,杨业不假思索地说道:
“郡侯常以唐太宗自勉,今何不效之?
昔唐太宗三千破十万,洛阳城遂不攻自破。
今郡侯百骑逐数万,自亦能以威名压上党。”
在加入赵德秀的幕府中后,杨业知道了不少隐秘。
例如宋军一直以来的真实人数。
当得知宋军真就五千之众,还留下一千守卫后路时,杨业震惊的同时,对赵德秀愈发佩服。
拥兵四千就敢追着数万汉军打,要是来日拥兵四万,赵德秀不得提兵去成都走上一圈?
杨业的献计,正与赵德秀心中想的不谋而合。
“此计大善,吾当为之。”
黑色的浓厚云团重重压在天际,让整座上党城都陷入进压抑的气氛中。
前些时日宋军的“夜现长龙”之举,上党城内的守军自然也看见了。
同样的是,上党城内的守军亦以为那是宋军的援军来了。
敌人有援兵至,而己方援兵却选择撤离,这一正一反间带来的苦楚,唯有上党城内的守军能深深体会。
好在宋军去追击汉军去了。
以两军的人数,想来势必会有一场持久的恶战。
在两军持久对峙时,上党城内的他们又能得到许多喘息的时间。
这样的侥幸想法,浮现在每一位上党城守军心中。
预感到今日又将虚度后,上党城墙上望楼中的一位哨兵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然还未等吸进的那口气吐出去,城外出现的一幕就吓得他将吸进的那口浊气,给硬生生吞入了腹中。
远处地平线上正翻涌着一股黑压压的浪,那不是洪水,是多道攒动的人影、是多面随风飘舞的玄色战旗。
那股人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上党城弥漫过来。
看着看着,这名哨兵手里的铜铃因惊吓脱手,“哐当”一声坠在了脚边的青石板上。
大面积的玄色战旗出现,代表着什么?
“是是宋军!”
这声惊呼过后,城墙上许多听到动静的士兵纷纷将头从城垛露出,朝着城外看去。
一时间,城上阵脚大乱。
城墙上频繁响起的刺耳铜铃声,瞬间打破了上党城内的压抑气氛。
那阵阵铜铃声,就像迟迟未来的雷声般,将一众上党城内活在侥幸中的人给彻底惊醒。
都别睡了,大宋来收你们了。
因挂心于宋军与汉军的战事,这几日李守节一直未曾好好睡过。
多日未睡好,让李守节的精神显得相当疲累。
今日好不容易有机会刚小憩会,李守节就被焦急的呼唤声吵醒。
当听闻城外宋军到来的消息后,刚从梦中惊醒的李守节,显得愈发懵了。
宋军,这时不是应当在潞城外与汉军对峙吗?
在阴沉的天色下,李守节与众多守将慌忙的来到城墙之上。
一来到城墙上,李守节及城内守将就见到了城下驻足的数万兵士。
数万人汇聚在一处,宛若一片黑色汪洋,令城上的人观之无不色变。
更让城上众人畏惧的是,城下挺立的军旗明明是宋军的,然城下站着的数万兵士,却大多是汉军服饰。
这是怎么回事?
有些反应快的人,正渐渐猜到了一种惊悚的可能。
而一向乐于助人的赵德秀,怎么忍心让城上的人浪费时间瞎猜呢。
当数道雄浑鼓声响起,城下有一队宋军骑兵,正领着一辆辆驴车从阵型两侧驶出来到城下。
一辆辆驴车的驶出,瞬间吸引了城上众人的注意力。
最先闯入李守节眼帘的,是数面被马蹄踩烂了边角的各式“节度使”将旗。
“辽州、石州、代州.”
望着那扭曲却又熟悉的北汉各重镇将旗,城上众人直接看傻了。
紧接着,铁链拖地的“哗啦”声撞得人心尖发颤。
二十多个汉军俘虏被反剪着双臂,由众多锁链串联着一起出现在城下。
他们大多是在伏牛山中幸存的汉将。
以往威风凛凛,在李守节面前颐指气使的他们,这一刻却尽皆发髻散乱,他们身上的甲胄早被脱下,露出了破烂不堪的内衬。
当下他们狼狈万分,状若乞丐,面如死灰,哪还有半分“北汉重臣”的模样。
而随着城上众人的深入观察,他们最后都将目光聚集在为首的那位俘虏身上。
“是太原尹刘继恩!”
“砰!砰!砰!”
李守节的心脏越跳越快,冷汗一滴滴从他的额头渗出。
李筠与北汉纠缠不清多年,他怎会不认得刘继恩。
但就是认得才会觉得五内翻滚。
连北汉的皇储,都被赵德秀俘虏了吗?
刘继恩的身份被点名后,城上的所有呼吸声骤然变粗。
“看看清楚!”
陡然一声厉喝在城下响开。
赵德秀在军中众将的拱卫下,驾马来到城下。
这是上党城内的人第一次见到赵德秀。
今日一见,城上的人就觉得城下的这位年轻人锋芒好盛。
赵德秀言语间的锋芒,好似化作了实质形的尖刃,正一下下扎的他们五内俱痛。
城上有的人已经快站不住了。
赵德秀可不管他们的身体状况。
既要示威,那就要彻底点。
赵德秀用手中马鞭,指着身前的刘继恩等俘虏继续说道:
“吾奉皇命,收复潞州,河东跳梁,远来相犯。”
“跳梁虽众,吾亦戮之!”
“大宋初建,天子仁德,不愿百姓多受刀兵之苦。
若城内有义士愿弃暗投明,吾可代天子赦免尔等!”
说完这番话后,赵德秀取出了赵匡胤赐给他的诏书高举过头。
“潞州诛罚,皆在太原郡侯出”,这一件事早就传遍了潞州诸县。
现赵德秀当众承认这件事,便是证明那些都不是流言,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说完这番话后,赵德秀又下令将几位汉军俘虏解开束缚,放往城下。
待完成一切后,赵德秀在城上众人的敬畏目光下驾马离开了城下。
待赵德秀走后,城上已然安静的可怕。
城上的周字军旗在狂风的吹拂下,发出了呜咽般的声音。
自几位俘虏被放入城中后,城内的许多守将,就忙不迭的问起汉军战败的具体经过。
而在那几位俘虏震颤的诉说下,城内的众人好似亲身经历了那恐怖的一幕一般。
今日城墙上经历的一切,再加上这几名汉将悲惨的诉说,让城内的大多守将都不由坚定了一个想法。
在互相对视一眼后,他们取上各自的兵器,带上各自的亲兵,气势汹汹的朝着李守节所在的将军府走去。
而李守节在回到府中后,他的内心亦久久不能平静。
数万汉军,竟不过数日之间,就全军覆没在赵德秀手中。
那他一座小小的上党城,又如何能够抵挡?
从理智上来说,李守节很想献城投降。
但李守节一想到还在前线奋战的李筠,他就于心不忍。
子不可弃父!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36/111110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