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收服王保保(二)
王保保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忽然问道:“陛下若只是想劝降,何必费这么多口舌?直接杀了我,岂不干净?”
“因为咱惜才。”老朱坦诚道,
“咱打了半辈子仗,见过的将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能让咱佩服的,没几个。
你王保保算一个,当年你以几万兵力,在韩店大败汤和,如今又在漠北挫败徐达,
这份能耐,天下没几个人能比,若能为我大明所用,何愁天下不定?何愁百姓不安?”
他站起身,走到王保保面前,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咱可以给你兵马,让你去平定漠北,
让那些还在草原上挣扎的牧民归顺大明,过上安稳日子;
咱可以让你去治理黄河,让沿岸百姓不再受水患之苦;
咱甚至可以让你保留你的部众,只要他们肯放下刀,就是大明的子民。
你想要的,是复土安民,咱给你这个机会,而且比在北元更容易实现,你有什么理由不答应?”
王保保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动摇的神色。
他想起观音奴说的“不想再住帐篷了”,
想起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怯薛军,他们本该是草原上的雄鹰,却跟着他在贫瘠的漠北苦苦支撑。
他一直以为自己在为大元续命,可老朱的话像一把刀,剖开了他一直不敢面对的现实,
他守护的,或许只是一个早已不存在的幻影。
“我妹妹……”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
“她在秦王府住得很好,秦王妃很喜欢她,天天教她读书写字,还说要给她种一院子的花。”
老朱笑道,“等你想通了,咱就给她找个好人家,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
再也不用跟着你在战场上担惊受怕。”
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马皇后身边的大太监吴吉祥捧着一个食盒走进来,
屈膝行礼:“陛下,娘娘说让奴婢送些点心来给王将军品尝。”
老朱挥了挥手:“放下吧。”
食盒打开,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点心,还有一小碟刚出炉的茯苓糕。
王保保看到茯苓糕,瞳孔微微一缩,他母亲佛儿乃蛮氏生前最喜欢做的点心就是茯苓糕,
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就再也没吃过。
“这是……”
“咱听秦王说,你母亲是乃蛮部的女子,最喜欢吃茯苓糕。”
老朱拿起一块递给他,“这是御膳房按乃蛮部的做法做的,你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王保保迟疑地接过茯苓糕,指尖触到温热的糕点,
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把刚出炉的茯苓糕塞进他手里,
笑着说:“儿子,你要快点长大,成为像舅舅一样的英雄。”
想着想着,眼泪毫无征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他的视线。
他从来没想过,老朱会知道这些,会为他做这些,
这个传说中杀人如麻的帝王,此刻却像个长辈一样,看着他吃点心。
“咱知道你心里不好受。”老朱的声音温和了许多,
“你若一时想不通,咱可以等,你可以在京城住下来,看看百姓的日子,看看大明的江山,
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来找咱。”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放心,在你想通之前,没人会逼你。
你的部众,咱会妥善安置,不会亏待他们;你妹妹,你随时可以去看她。”
王保保把茯苓糕塞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带着一丝微甜,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楚,
他用力嚼着,仿佛要把这些年的委屈、挣扎、坚持都咽下去。
“陛下……”他张了张嘴,声音沙哑得厉害,“容我……再想想。”
老朱笑了:“好,咱给你时间。来人,带王将军去驿馆歇息,按伯爵的规格招待。”
侍卫走进来,王保保却没有动,他看着老朱,深深鞠了一躬,
这次的鞠躬,比刚才的拱手要郑重得多。
“谢陛下。”
看着王保保离去的背影,老朱长长舒了口气,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刚才他还真有点紧张,不是怕,是担心王保保直接拒绝,不给一点机会,
如果是这样,那他只能痛下杀手了,这个王保保可是不弱于徐达的存在,他惦记了很久,对他是又爱又恨,
如今总算有了收服他的希望,怎能不激动?
“陛下,您这招以情动人,真是高。”老朴看他心情好,悄悄凑过来说道。
老朱瞪了他一眼:“什么以情动人?咱说的都是真心话,
这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能为百姓做事的,就是好臣子。”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在漠北的位置轻轻点了点:“王保保啊王保保,希望你别让咱失望。”
王保保回到驿馆时,夕阳正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驿馆的规格确实很高,比他在北元的王府还要精致,
桌上摆着新沏的茶,还有几本关于大明律例的书,想必是老朱让人放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天黑了依旧热闹的街道,
街上的百姓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容,孩子们在街边追逐嬉戏,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是他很多年未见过的景象了,草原上的百姓总是面带愁容,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哥哥。”门外传来观音奴的声音,带着几分雀跃。
王保保打开门,只见妹妹穿着一身粉色的襦裙,手里拿着一支刚买的糖葫芦,
脸上满是笑容:“秦王妃带我去逛了街,还给我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呢!”
看着妹妹明媚的笑脸,王保保的心忽然软了下来。
他摸了摸妹妹的头:“玩得开心吗?”
“开心!”观音奴点点头,
把糖葫芦递到他嘴边,“哥哥你尝尝,可甜了。”
王保保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液在嘴里散开
他忽然想起朱元璋的话:“你想要的,是复土安民,咱给你这个机会,而且比在北元更容易实现。”
或许,朱元璋说的是对的。
他一直以为自己在为大元续命,可实际上,他只是在延缓一个腐朽王朝的灭亡,
而百姓需要的,不是一个空洞的国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安稳日子。
“哥哥,你在想什么呢?”观音奴拉了拉他的衣角。
王保保看着妹妹,忽然笑了:“没什么。走,哥哥带你去看看这大明的月亮。”
他牵着妹妹的手走到院子里,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柔而宁静,
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不知是谁家的公子在月下吹奏。
王保保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心里忽然一片清明。
他想起母亲的期望,想起舅舅的嘱托,想起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士兵,想起平顶山战场上那些绝望的眼神。
或许,他一直坚持的“忠”,并不是忠于某个王朝,而是忠于天下百姓,忠于自己的初心。
“观音奴,”他低头看着妹妹,“咱们在应天住下来,好不好?”
观音奴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可以天天去秦王妃那里学绣花了?”
“可以。”王保保点点头,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08/236849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