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老朱的怒火 传檄天下(求好评!)
此刻,奉天殿中的气氛异常诡异,平日里朝堂上总是要扯皮的事儿今天没了,也没有谁弹劾谁。
往常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老朴也像个木桩子一样立在一旁,眼睛盯着脚面,
老朱坐在龙椅上,脸色看上去古井无波,
但谁都知道,这位此刻是什么心情。
使团的事儿前几天就传回来了,这几天的朝堂格外的安静,
谁要是敢在这个档口来事儿,那妥妥的老寿星吃砒霜。
奉天殿的砖缝里像渗着冰,连殿角铜鹤嘴里衔着的香灰都凝在半空似的,
殿檐下悬着的鎏金铜铃都好像敛了声气。
老朱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着,那声音不响,却像重锤砸在每个朝臣的心上。
老朴垂着的眼皮忽然抖了抖,
眼角余光瞥见丹陛下的阴影里攒动着人影——不是寻常朝臣的乌纱团领,
而是两个侍卫半架着一团摇摇欲坠的破布,那破布上还沾着海腥气和血污,
"陛下,王副使到了。"
老朴的声音比往常尖细了些,像被寒风冻过的芦苇。
龙椅上的老朱没应声,手指依旧摩挲着案几上那块墨玉镇纸。
镇纸是他登基前就开始用的,边角被磨得光滑,此刻却像生了刺,硌得他掌心发烫。
前几日泉州递来的急报他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每一个字都像剔骨的刀,在他心口剜了个窟窿。
可他知道不能急,帝王一急,朝堂就容易乱,乱了方寸的刀,砍不准敌人。
王福被侍卫架到殿中,血糊糊的脚掌在金砖上拖出两道暗红痕迹。
他忽然挣脱侍卫,像头濒死的野兽般往前扑了两步,怀里的油纸包"啪"地掉在地上,
明黄绸缎滚了出来,那块被小矬子踩过的污渍在晨光里黑得发亮,像块嵌在绸缎上的烙铁。
"陛下!"
他喉咙里发出破风箱似的声响,扑通跪倒时膝盖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钝响,
泣不成声:"臣…臣辜负了圣恩,对不起大明,臣回来了!带着他们给的屈辱回来了!"
站在一旁的胡惟庸眼皮狂跳,他刚要劝对方注意礼仪,却见老朱缓缓抬了眼。
那双眼睛里没有血丝,反倒清明得吓人,像结了冰的湖面,底下却藏着翻涌的暗流。
"抬起头来。"老朱的声音不高,却让满殿的呼吸都顿了半拍。
王福抬起头,血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混着泪水打在明黄绸缎上。
他哆哆嗦嗦地展开那卷被海水泡得有些变色的圣旨,
指腹抚过足利义满踩出的污痕,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陛下,我等出使倭国,因大雾迷路,误入了北朝地界,
陈大人本想着将错就错,但没想到他们完全没把我大明放在眼里,
罪臣还记得宣旨那日,那群杂碎用鼻孔看人,陈大人说倭人畏威而不怀德,要以天朝的气度压服蛮夷...
可那足利义满,竟说您是濠州乞儿,说前元征倭失败便是前车之鉴..."
满殿文武脊梁骨都在发颤。
谁都清楚,这位从淮西濠州起家的帝王虽然时常提及早年起于微末,
但那是人家自己说,可以用来吹牛,也可以用来教育后人。
但足利义满这句话却满满的都是羞辱,无异于在龙鳞上动刀。
老朱始终没说话,可殿内的寒气却越来越重,连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的光斑,都像是结了冰。
站在后排的几个年轻官员,早已红了眼眶,有个忍不住抽了抽鼻子,被身旁的御史狠狠瞪了一眼。
“他们就给了臣一艘小渔船,臣漂流到荒岛,在那里住了大半年。”王福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字字诛心,
“臣每天对着海哭,对着天骂,就怕等不到回大明的那天。
圣旨被海水泡得褪了字,可臣还是每天揣在怀里焐着,就怕霉烂了……那是陈大人和弟兄们用命换来的东西啊!”
他突然将那卷绸缎高高举起,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那块污渍上,黑得刺眼。
“陛下您看!这就是那群杂碎给的‘回礼’!这就是他们对天朝的敬意!”
“够了!”
老朱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满殿朝臣齐刷刷跪倒,头埋得极低,连大气都不敢喘。
王福也被这声怒喝惊得一哆嗦,却依旧举着圣旨不肯放下。
老朱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案几,上面的镇纸、砚台都晃了晃。
他没有看跪倒的群臣,目光落在王福身上,那双眼睛里的冰层终于裂开,翻涌的怒火几乎要将人灼伤。
“陈德润是咱的同乡,跟着咱好多年了。”老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俱裂的寒意,
“他出使前跟咱说,定要让倭国知道大明的厉害,定要让他们岁岁来朝,永不相犯。”
他走下丹陛,龙靴踩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一步一步走向王福。
胡惟庸想上前搀扶,却被老朱眼神里的狠厉逼得退了回去。
“三十多条人命。”老朱蹲下身,看着王福怀里的圣旨,指尖轻轻碰了碰那块污渍,像是在触碰烙铁,
“都是跟着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弟兄,都是大明的好儿郎。”
王福看着皇帝鬓角的白发,看着他眼角的皱纹,突然放声大哭:“陛下!臣无能!臣没能护住他们!臣有罪啊!”
“你没错。”老朱握住他的手腕,那双手粗糙有力,带着常年握刀的厚茧,
“你能活着回来,能把这屈辱带回来,你就立了大功。”
他接过那卷圣旨,小心翼翼地展开。
明黄的绸缎早已失去光泽,边角磨损得厉害,上面的字迹只剩些模糊的轮廓,唯有那块污渍像个丑陋的烙印。
老朱的手指拂过那些褪了色的字迹,想起当年派使团出发时的场景,
陈德润穿着崭新的官袍,带着使团的人在大殿外跪拜,说定不辱使命。
“传旨。”老朱站起身,声音传遍大殿,
“陈德润及三十几位殉国使臣,追封谥号,厚葬!家属世袭罔替,食朝廷俸禄!”
“臣等遵旨!”满殿朝臣齐声应和,声音里带着哽咽。
“王福。”老朱的目光落在那个形容枯槁的人身上,
“你受了这么多苦,咱念你有功,赏你良田百亩,黄金千两,先去太医院将养,痊愈后另有任用。”
王福却摇着头,挣扎着想要站起:“臣不要赏赐!臣只要陛下为弟兄们报仇!臣愿带兵去踏平倭国,让他们血债血偿!”
“报仇?”老朱冷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彻骨的寒意,“当然要报仇。但不是现在。”
他将圣旨郑重地交给身后的老朴,
语气陡然转厉:“传朕旨意,命锦衣卫,兵部、沿海卫所立刻彻查倭国近年动向!
命沿海卫所加强戒备,凡倭国船只,发现一只,打掉一只!
命礼部拟文,传檄天下,痛斥倭国无礼,杀我使臣,辱我圣旨之罪!”
文武百官以头抢地,都听出了皇帝的怒火,这是皇上少有的用“朕”这个自称,由此可见皇帝的决心。
各位宝子,求好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08/236848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