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朱元璋胞弟弥补大明遗憾 > 第141章 帝后夜话(求好评!)

第141章 帝后夜话(求好评!)


老朱回到坤宁宫时,已经过了丑时。

以往每次心情不佳的时候,他都喜欢往坤宁宫而去,在马皇后那里,他能找到心灵上的慰藉。

马皇后寝室的灯还微微亮着,他走进去的时候就看到马皇后靠坐在床沿上,

看到他进来,马皇后起身帮他脱了外袍,轻声开口:“我让小厨房给你熬了参汤,一会儿就来”,

老朱点了点头:“兰丫头睡了?”,

“早睡了!”  马皇后脸上露出笑容:“那丫头正是嗜睡的时候呢”,

老朱坐到椅子上,她转到后面去给他轻轻捏着肩膀开口道:“外廷的事我听说了,是要发兵吗?”

老朱嗯了一声,接过马皇后递来的参汤,

瓷碗的温度熨贴着掌心,暖意顺着指尖往骨头缝里钻。

他呷了一口,参味醇厚却不燥,是马皇后特意让人少放了药材,只留些温补的底子。

“是要发兵。”他声音哑得很,像是磨过砂的铁片,

“王福从倭国爬回来,背上烂得像块破布,陈大人他们三十几个弟兄,连尸骨都没留下。

咱是皇帝,弟兄们替咱出使,死得那么惨,咱要是咽得下这口气,往后谁还肯替大明卖命?”

他再次喝了一口,汤是温的,不烫嘴,显然是热过好几回,就等着他来,

醇厚的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熨帖得很。

“你啊,总惯着咱。”他咂咂嘴,声音里带着点被宠惯了的含糊,“都这时候了,还不睡。”

马皇后正给他捏着后颈,指腹带着常年做针线活的薄茧,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能揉开那些僵住的筋络。

“这时候,你不回,我哪睡得着。”她笑了笑,鬓边的珍珠耳坠随着动作轻轻晃,

“当年在濠州城,你带兵出去劫粮,我不也是守着油灯等你?那时候是怕你带不回粮,更怕你回不来。

现在不一样了,你是天子,没人能伤得了你,可每次遇到事我还是习惯等。”

“那时候是难。”他低声道,“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你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伤员,自己嚼野菜根……”

“说这些干啥。”马皇后用帕子擦了擦他嘴角的汤渍,指尖轻轻蹭过他下巴上的胡茬,

“都过去了,现在你是大明的皇帝,弟兄们也都有了安稳日子过,可越是这样,越不能忘了当年的难。”

她话锋轻轻一转,“倭国那事,我听说了。

王福回来的时候,我让吴吉祥给太医院送了些补血的药材,他遭的那些罪,听着都心颤。”

老朱放下空碗,瓷碗磕在案几上,发出轻响。

“何止是遭罪。”他眉头又拧起来,指节在案几上敲了敲,

“使团三十几人,就活了他一个,陈德润是咱的老部下,虽然是个文人,但当年也跟着咱上过战场,胸口挨过三刀都没死,最后竟死在一群倭寇杂碎手里。

还有那些护卫,都是好儿郎,家里等着他们衣锦还乡,结果……咱听王福说,儿郎们没丢脸,那种情况下还换了一百多头小矬子,好样儿的……”

他没再说下去,喉结滚了滚。

马皇后看他眼尾泛红,知道这是动了真怒,也是真疼惜。

她走到他面前,蹲下身,仰头望着他——当年那个在濠州城浑身是伤还硬撑着说“没事”的汉子,

如今成了坐拥天下的帝王,可眼底的疼惜,和当年看着受伤弟兄时,没什么两样。

“我知道你疼。”马皇后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心全是厚茧,指关节因为常年握刀握笔,有些变形,

“可你是天子,不能只想着疼。你得想着,怎么让那些死去的弟兄瞑目,怎么让活着的人安心,怎么让这天下,再没这样的事。

只是,咱大明刚从战火里爬起来,百姓家里的锅灶刚热乎没几年。

要是再轻易动刀兵,海运、农桑都得受影响,这些人家……怕是又要难了。”

老朱低头看着她。

马皇后的眼睛很亮,像天上的星星,总能在他最乱的时候,让他看清方向。

他忽然笑了,带着点自嘲:“还是你懂咱,刚才在奉天殿,咱看着那滩血,心里只想着踏平倭国,把那些杂碎挫骨扬灰。

可到了你这儿,听你说几句话,倒觉得脑子清楚多了。”

“踏平是该踏平。”马皇后顺着他的话头,语气却依旧温和,

“但不能凭着一股子气,你刚才说,要等明年下半年?”

“嗯。”老朱点头,

“徐达他们说得对,跨海作战不是闹着玩的,战船得造够数,将士得练熟水性,粮草得备足。

还得跟朝鲜、琉球通个气,让他们别在边上添乱,最好能搭把手。

咱大明的儿郎,不能死在没准备的仗里。”

“那这大半年,沿海的百姓怎么办?”马皇后轻声问,“倭寇要是大举来犯,卫所的兵能反应得过来吗?”

老朱这才想起,自己光顾着筹划远征,倒把眼前的事漏了几分。

随即他眉头又舒展开来:“放心吧,咱让人去整顿沿海卫所了,

而且重九那小子搞那个快反船队这段时间给倭寇吓得不轻,就怕他们趁着年关下手,不过规模也不会太大”

马皇后点了点头,随后站起身,从柜里翻出一本册子,递给他,

“这是前几天应天府报上来的,说苏州、松江一带,有些百姓被倭寇抢了渔船,家里的男人被掳走当向导,女人孩子……”

她顿了顿,没说下去,“百姓怕倭寇,不光是怕他们杀人,是怕他们抢了粮食,毁了屋子,日子过不下去。”

老朱翻开册子,上面的字是马皇后亲笔抄的,字迹娟秀,却把那些血淋淋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有户姓周的渔民,一家五口,男人被倭寇砍了,女人抱着孩子投了海;有个村子……

“这些事,怎么没人报给咱?”老朱的声音沉下来。

“不是不报,是怕你烦心。”马皇后坐在他身边,

“和使团的消息差不多时间传来的,外廷的大臣们,都想着怎么打胜仗,可百姓们要的,是眼下能安稳睡觉,能有口吃的。

你要征讨倭国,是为了长远的安稳,可眼下的安稳,也得顾着。”

老朱盯着册子上的字,手指把纸页捏出了褶皱。

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口热饭,能睡个踏实觉。

如今他成了皇帝,却没能让沿海的百姓过上这样的日子。

“你说得对。”他合上册子,

“咱光顾着往前看,倒把脚底下的事忘了,明天就让户部拨些粮食,给沿海遭了灾的百姓发下去。

再让刑部出个文,凡有窝藏倭寇、给倭寇当向导的,一律按通敌论处,抄家问斩。

但要是有百姓能擒杀倭寇,赏银五十两,免三年赋税。”

“赏罚分明,这样才好。”马皇后点头,又想起一事,

“还有那些将士的家眷,你要派大军去倭国,将士们抛家舍业,家里的老人孩子谁照管?

如今国库日渐充裕,海军将士们大多就来自那几个地方,

不如让工部统一盖些宅子,让家眷们住得近些,官府按月给些米粮,也好让将士们在前线安心打仗。”

老朱看着她,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他这辈子,见过太多人跟他说要打胜仗,要扩疆土,可只有马皇后,会跟他说要让百姓有饭吃,要让将士的家眷有依靠。

“还是你想得周全。”他伸手,把马皇后揽进怀里。

她的头发上有淡淡的皂角香,比宫里的熏香好闻多了,“咱这皇帝,当得有时候是挺糊涂的。”

“哪能叫糊涂。”马皇后靠在他肩上,声音软软的,

“你是太忙了,从早到晚,不是看奏折就是见大臣,脑子哪能装下那么多事。

我闲着也是闲着,就替你多看看这些琐碎的事。

你是掌舵的,得看着远方,这些船板上的小窟窿,我来补。”

各位宝子,动动发财的小手,给个好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08/236703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