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流放边疆?谢邀,三年之期已到! > 第138章 杀人诛心

第138章 杀人诛心


几天后。

春耕时节,朔风渐缓,阳光终于有了温度。

一辆普通的青布马车,在几名便衣亲卫的护卫下,缓缓驶入了“春耕预备队”营地的示范田区域。

车帘掀开,萧辰的身影出现。

离得最近的几个正在田间劳作的流民,看清来人后,先是愣住,随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恐和敬畏。

他们手中的农具“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然后“噗通、噗通”接二连三地跪了下去,额头死死地贴在泥土里,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个动作像一道无声的命令。

“殿下来了!”

“快跪下!”

顷刻之间,所有正在劳作的流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黑压压地跪下了一片,整个世界只剩下风吹过幼苗的“沙沙”声。

他们不敢抬头,不敢作声,将萧辰与他们之间,隔出了一道名为“皇权”的天堑。

萧辰没有站在高处享受朝拜。

他径直走下田埂,亲自走到最前方那个跪着的老农面前,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老人家,快起来。”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田野,

“在凉州,没有这么多虚礼。”

老农被扶起,手足无措,依旧不敢抬头。

萧辰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指着老农脚边那捆长势喜人的粟米苗,像拉家常一样问道:

“大爷,我瞅着这苗,比别处壮实不少。今年的收成,心里有底吗?”

关于“收成”的问题,是所有农夫最懂的话题。

老农一听,紧张感立刻消散了大半,他下意识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

“有底!有底!

托殿下的福,格物所发的这‘金穗三号’,根扎地非常结实!

还有那新犁……”

看到殿下竟然真的在和张大爷聊庄稼,周围几个胆子大一点的流民,开始试探性地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听着。

王大婶挤在最前面。

她手里高举着一把绿油油的粟米苗,像献宝一样,冲到萧辰面前,大声嚷嚷:

“殿下!您看!您快看!

这就是阿月先生教的法子种出来的苗!

比别家的壮实一倍!

俺们第七组今年的收成,肯定全营第一!”

她的这个举动,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民众们不再是简单的跪拜,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手中最好的东西,捧到萧辰面前。

孙寡妇抱着已经康复的孩子,挤到前面,让孩子给萧辰磕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活神仙……给活神仙磕头……”

一个铁匠出身的汉子,举着一把他连夜打磨得锃亮的新式锄头,满脸骄傲地喊:

“殿下!您瞧俺这手艺!保证比工坊里发下来的还好用!”

整个场面,从最初的死寂和敬畏,彻底变成了一场百姓向他们信赖的“殿下”展示成果的狂欢。

萧辰微笑着应付着所有人的热情。

但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所有狂热的人群,投向了远处示范田最偏僻的一个角落。

在那片喧嚣的背景中,只有一个身影,对他的到来充耳不闻。

萧茗月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她发现,九弟根本不只是在“亲民”,他是在进行一场她前所未见的“权力展示”。

她想起了父皇的巡幸,那是仪仗万千、净水泼街、万民俯首的威严,是用距离和恐惧来塑造神性。

而九弟,他走下田埂,与农夫聊庄稼,与匠人谈手艺,他是在用“共情”和“懂得”来构建一种全新的神性。

他让自己变成了“丰收之神”、“技艺之神”、“希望之神”。

这种神性,不是建立在血脉和皇权之上,而是建立在每一把新犁、每一株壮苗、每一碗肉汤之中。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比父皇那座冰冷的龙椅,要稳固一万倍。

萧茗月正独自一人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炭笔和一块木板,假装专注地研究着新式曲辕犁的结构,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萧辰看着那个孤独而专注的身影。

他找了个借口,摆脱了众人的簇拥。

他对身边的阿一和亲卫说:“你们在这儿陪大伙儿说说话,我去那边看看新犁的损耗情况。”

他穿过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穿过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殿下千岁”,走向了那片寂静的角落。

萧辰微笑着应付着所有人的热情。

然而,在这片狂热的声浪之中,不同的人,却看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

站在人群最前方的王大婶用手肘碰了碰身旁一个妇人,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过来人的笃定和自豪:

“二丫家的,你瞧见没?

殿下这是要亲自去‘点拨’那个阿月先生了。

我跟你说,在咱们凉州,只要你有真本事,哪怕是个外来的丫头,殿下一样看重!

当初咱们组能吃上那顿燎火大肠,不就是沾了人家阿月先生的光?”

而在人群的另一侧,孙寡妇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看着殿下走向神情冰冷的“阿月先生”,眼中却充满了担忧。

她对身旁的另一个妇人小声说:

“李家嫂子,你说……殿下会不会生气啊?

那个阿月先生,我瞅着她好几次了,看着殿下的眼神,一点都不恭敬,冷冰冰的。

咱们殿下心善,可她这么不给殿下面子,万一惹恼了殿下……”

然而,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猜测声中,只有阿一,静静地站在人群里。

她听着周围的议论,攥紧了衣角。

当她听到旁边一个年轻女工满是羡慕地说:

“哇,阿月先生好厉害,连殿下都亲自过去请教她了!”

阿一再也忍不住了。

她转过头,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温柔,只有严肃。

她轻轻“哼”了一声,瞬间压过了周围的议论:

“请教?你们都弄错了。”

周围的女工们都愣住了。

阿一像是在陈述天经地义的常识,平静地说道:

“那个阿月先生,吃的、穿的、用的,甚至连她想点子的那支炭笔,都是殿下给的。”

“她想出来的所有好东西,本来……就都该是殿下的。”

众人的笑容凝固了,孙寡妇的担忧也变成了茫然。

说完,她便不再言语,跟了上去。

喧闹声不自觉地小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好奇和不解,聚焦在了那两个孤独的身影上。

萧辰缓缓上前,站定在萧茗月面前。

那个被称为“阿月先生”的女人依旧蹲在地上,专注地用炭笔在一块木板上计算着什么,仿佛没有察觉到身后投下的阴影。

萧辰没有立刻开口。

他只是蹲下身,捡起了她脚边那块写满了计算公式的木板。

他看着木板上的字迹,轻声笑道:

“字不错,有风骨。

只可惜,写的是算术,而不是《女诫》。

你说,皇后要是看到她最骄傲的女儿如今沉迷于‘奇技淫巧’,

会不会气得从病榻上坐起来?”

萧茗月的身体猛地一颤,她缓缓抬起头,那双明亮的凤眸中不再是平静,而是怒火。

她没有否认,而是冷冷地回敬道:

“比起写在纸上骗人的《女诫》,

我倒觉得,能让土地增产一成的算术,更能让这江山稳固一些。

你说是吗?”

萧辰看着她,不怒反笑。

他没有再接话,而是抬起手,看了一眼天边的日头,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就在这时,远处营地的门口,传来了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一个身穿青色短打的年轻墨家弟子,在一队民兵的护卫下,径直朝着试验田的方向走来。

当他看到田埂上那个身着劲装的身影时,脚步猛地一顿,脸上瞬间露出恭敬与惊愕。

他正要上前行礼,却看到那身影对他极轻微地摇了摇头,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他对面的萧茗月。

墨家弟子心中一凛,立刻会意。

他收敛起所有表情,重新恢复了那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绕过萧辰,径直走到了萧茗月面前。

他先是对了一下编号,然后才一拱手,不带一丝感情地说道:

“阿月先生,格物所奉命前来,就您前日提交的‘曲辕犁改良方案’,进行第一轮审核结果的当面告知。”

他打开文件夹,取出一张盖着“格物所审核:不予通过”朱红印章的驳回公文,递到萧茗月面前。

“经审核,您的方案在‘理论效率’一项,评分甲上。

但在‘材料成本’与‘加工难度’两项,评分丙下。

故,格物所综合评定,驳回此方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49/237473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