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1976:垒土为台 > 第二十一章:雷厉风行

第二十一章:雷厉风行


李顺才的办事效率,远超顾建业的想象。

就在顾建业回到知青点,将成功说服老支书的消息告诉翘首以盼的李文秀等人,并开始着手绘制更详细的材料清单和施工计划时,老支书那边已经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了。

当天下午,李顺才就召集了大队队委会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社员代表,在队部昏暗的煤油灯下,开了一个简短而高效的碰头会。

会上,李顺才首先高度赞扬了顾建业在粮仓抢修中展现出的非凡才能和担当精神,将他塑造成了红旗沟的“技术骨干”和“青年榜样”。然后,他将顾建业提出的“知青点居住环境改造试点计划”和盘托出,着重强调了其对于改善知青生活、稳定人心、提升集体形象的重大意义,当然,也巧妙地暗示了试点成功后可能带来的“样板效应”和潜在政绩。

面对老支书力排众议的决心,以及顾建业刚刚建立起来的赫赫声威,再加上老木匠李师傅和老泥瓦匠张师傅两位技术权威的现身说法、拍胸脯保证,队委会成员和社员代表们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就一致通过了这项“胆大包天”的改造计划!

当然,也有个别思想保守、担心风险的委员提出了疑虑,但在李顺才“出了问题我担着”的强硬表态下,也只能偃旗息鼓。

会议决定:

1.正式成立“红旗沟知青点房屋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由李顺才亲自挂帅担任组长,顾建业担任副组长兼总技术指导,全权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2.从大队极其有限的机动粮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误工补贴和伙食改善。虽然不多,但至少表明了大队的态度和支持。

3.号召全体社员,特别是青壮年劳力,积极支持并参与知青点改造工程,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集体事业来抓。强调“先试点,后推广”,画出了一个“未来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好房子”的大饼。

4.授权顾建业根据工程需要,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各生产小队和相关人员必须无条件配合。

这个决议一下来,无异于给了顾建业一把“尚方宝剑”!他不仅有了名正言顺的“官方身份”,更获得了调动资源的实际权力!

消息传到知青点,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的知青都沸腾了!

“真的要给我们盖新房子?”

“听说是建业哥设计的,比王大力他们那屋的炕还厉害!”

“太好了!再也不用住这破冰窖了!”

“建业哥威武!”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知青都将顾建业视为能带领大家摆脱困境、过上好日子的领袖人物!之前那些因为嫉妒或成分问题而对他心存芥蒂的人,此刻也大多转变了态度,纷纷上前示好,希望能早日住进温暖舒适的新房。

顾建业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戴”冲昏头脑。他深知眼下最关键的,是尽快将核心团队搭建起来,并将工作落实下去。

当晚,顾建业再次召集了他“钦点”的核心小组成员——李文秀、王大力、赵强、孙明、沈若雪、李师傅、张师傅,在自己1屋子里,召开了第一次“工程领导小组技术骨干碰头会”。

“各位,”顾建业开门见山,“李支书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计划,并且给予了大力支持!从今天起,咱们这个小组,就是知青点改造工程的核心!能不能把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干成、干好,就看咱们的了!”

“建业哥!你下命令吧!保证完成任务!”众人异口同声,士气高昂。

“好!”顾建业点点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计划书,开始分配任务:

“第一步,是规划和准备!”他指着墙上那副已经更加细化了的规划图,“李师傅、张师傅,麻烦你们二位,根据这个初步规划,结合知青点现有的地形和房屋状况,出一份更详细的场地平整和地基开挖方案。重点要考虑排水、承重和材料节省。”

“没问题!”两位老师傅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这正是他们的老本行,而且能参与到如此新颖的设计中,他们也感到技痒难耐。

“王哥、赵哥、孙明,”顾建业转向王大力三人,“你们的任务最重!发动所有能动员的知青,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清理场地,把那些破败得最厉害、准备拆除的屋子先拆掉!注意,拆下来的土坯、木料、茅草都要分类堆放好,这些都是宝贵的建筑材料,不能浪费!另一组,负责挖掘地基!按照李师傅他们规划好的方案,严格执行!这是体力活,也是基础,必须干扎实!”

“放心吧建业哥!保证给你干得明明白白!”王大力拍着胸脯保证,此刻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顾建业手下的头号“大将”。

“李文秀,”顾建业看向自己的室友,“你脑子细,负责协助我进行图纸细化和技术交底,同时做好各组之间的联络协调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文秀激动地挺直了腰板。

最后,顾建业的目光落在了沈若雪身上:“沈若雪同志,材料管理是重中之重!我需要你立刻制定一份详细的材料清单,包括土、石、砂、木材、草料、石灰、瓦片或替代品、油料等等,估算出大致需求量。同时,建立一套严格的材料入库、领用、登记制度!咱们底子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稻草都不能浪费!后续所有材料的采购或搜集、验收、保管、发放,都由你全权负责!”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且责任重大的任务,需要极大的细心、耐心和一定的管理能力。顾建业将这个任务交给沈若雪,既是对她之前表现的认可,也是一种考验。

沈若雪迎着顾建业信任的目光,沉默了几秒。这个任务的难度和重要性,她心里很清楚。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再次点了点头,声音清冷却坚定:“我会尽力做好。”

“好!我相信你!”顾建业给予了肯定的眼神。

任务分配完毕,整个核心团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红旗沟知青点彻底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在王大力等人的带领下,知青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拆房的拆房,挖沟的挖沟,清理场地的清理场地……虽然天气依旧寒冷,但每个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火,干劲十足!

李师傅和张师傅则带着几个徒弟,拿着绳尺工具,在雪地里仔细地测量、放线,规划着新房的地基位置和排水走向。

沈若雪则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和条理性。她很快就拿出了一份详细得令人咋舌的材料清单,不仅列出了种类、规格、估算数量,甚至还标注了可能的获取途径和替代方案!她还设计了一套简单却实用的材料收发登记表格,并且找了两个同样细心、识字的女知青做帮手,开始对拆下来的旧材料进行清点、归类、登记入册。她的工作严谨得近乎刻板,但也正是这种严谨,为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李文秀则成了顾建业最得力的助手,跑前跑后地传递信息,协调各方,偶尔还要帮着顾建业完善图纸细节。

而顾建业,作为整个工程的“大脑”和总指挥,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既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又要巡视工地,检查施工质量,进行现场指导;还要与李顺才保持沟通,汇报进展,争取更多支持……

短短几天时间,在顾建业的强力推动和核心团队的高效协作下,知青点房屋改造工程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效率!

破旧的房屋被夷为平地,新的地基沟槽被挖了出来,拆下来的旧材料被整齐地堆放在指定区域,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红旗沟的村民们,看着知青点这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那些曾经被他们视为“娇生惯养”的城里娃娃,如今却干劲十足地挖土、搬石,眼神里充满了惊奇和赞叹。

顾建业的威望,如同滚雪球般,日益增长。他不仅是知青们的领袖,更隐隐成为了整个红旗沟未来希望的象征!

当然,挑战也接踵而至——石灰难以搞到,合格的木材数量不足,工具严重匮乏,甚至连最基本的砂子都需要去几里外的河滩肩挑背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34/111111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