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庞然大物的雏形
孙工程师的悻悻离去,并未在红旗沟引起太大的波澜。
工程依旧在高速推进。内部的墙体抹灰、门窗安装、屋顶铺设……每一项工作,都在顾建业制定出的标准化流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那个自称是李师傅远房亲戚、名叫“刘三”的年轻人,也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工地。他表现得异常勤奋,嘴甜腿快,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很快就赢得了不少老师傅的好感。
他总是在“不经意”间,凑到顾建业或者几位核心师傅身边,竖起耳朵听他们的技术讨论。又或者在顾建业的临时办公室没人时,装作打扫卫生,目光却死死地盯着桌上那些摊开的图纸。
对于这一切,顾建业仿佛毫无察觉。
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工作,甚至对这个“勤奋好学”的刘三,表现出了几分“欣赏”。他会有意无意地,在刘三在场的时候,拿出一些“核心图纸”,与李师傅、张师傅等人进行讲解。
“这个地暖烟道的坡度,是关键中的关键。高了,抽力太大,热量存不住;低了,排烟不畅,容易倒灌。我们经过反复计算,最终确定在千分之五点三这个数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还有这个屋顶桁架的连接件,角度和尺寸必须分毫不差。特别是这个铆接的孔位,差一毫米,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都会出问题。”
他讲得极为细致,数据精确到了小数点,让一旁的刘三听得如获至宝,拼命地将这些“核心机密”记在心里。
王大力和李文秀都看出了不对劲,私下里不止一次地提醒顾建业。
“建业哥,那个刘三,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他肯定就是孙工程师派来的奸细!”王大力愤愤不平。
“是啊建业,咱们是不是得想个办法把他赶走?”李文秀也忧心忡忡,“图纸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让他随便看?”
顾建业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赶走他?太便宜他了,我不仅要让他看,还要让他‘学’得明明白白,带回去。”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有些冷:“嘿嘿,有些教训,必须让让他们自己亲手来体验一波,才会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残忍。”
王大力和李文秀听得似懂非懂,但他们从顾建业那平静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
沈若雪也察觉到了刘三的异样。她负责管理材料,刘三好几次都以“帮忙”为名,试图接近她的库房,套取一些关于特制材料配比的信息,但都被她用不软不硬的话挡了回去。
她找到顾建业,没有多问,将只有她和顾建业能看懂的材料领用登记册递了过去,轻声说:“所有核心材料的配比和用量,只在这上面有真实记录。其他的,都是常规数据。”
顾建业赞许地看了她一眼。他感觉眼前的这个女孩和自己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她总是能恰到好处地配合着他。
“辛苦你了。”
“分内之事。”
就这样,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刘三这个“商业间谍”心满意足地“窃取”着他以为的核心技术。
而顾建业的目标,早已不是单纯地防止技术被窃。
他要的,是彻底打断红星县建筑公司那只伸过来的黑手,甚至……要反过来,从他们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块肉来!
半个月后,红旗沟知青点的一期工程,主体和内部装修基本完工。
当最后一扇窗户被安上,当第一缕炊烟从崭新的烟囱里升起,当知青们欢呼着搬进那温暖如春、宽敞明亮、地面都会发热的新家时,整个红旗沟都沸腾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房子,这是一座丰碑!是一座证明了人定胜天、证明了顾建业“神之一手”的丰碑!
而就在庆功的喜悦中,刘三,也悄然地消失了。他带走了满满一脑袋的“核心数据”和手绘的“关键图纸”,回去向他的主子复命。
几乎是在刘三消失的同一时间,顾建业便找到了李顺才。
“李支书,咱们的房子盖好了,但咱们的集体账户上,还是一个子儿都没有。”顾建业开门见山,“光靠种地,红旗沟永远富不起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
“产业?”李顺才有些茫然。
“对!”顾建业指向那几栋新房子,“我们现在有了全县、甚至全省都独一无二的建房技术!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产业!我建议,立刻成立‘红旗沟建筑工程队’!”
“什么?成立建筑队?”李顺才被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呆了。
“没错!”顾建业的眼中,闪烁着布局已久的光芒,“以大队集体的名义成立,我担任总技术指导,李师傅、张师傅他们是技术骨干,王大力他们是施工队长!我们有技术,有人才,有省里批的试点成功的‘金字招牌’!我们完全可以走出去,去给别的村子、别的单位盖房子,挣集体的第一桶金!”
这个想法,如同在李顺才的脑海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对啊!他们有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还要守着这几亩薄田受穷?走出去,把房子盖到别人家去,这不就是最好的“副业”吗?!
“我前几天去公社开会,听说县里正在筹建一个新的棉纺厂,需要大量的职工宿舍和厂房。因为工期紧,技术要求高,县建筑公司都有些头疼。”顾建业抛出了一个他早已打探清楚的消息,“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可是……县里的工程,能轮到我们一个村办的工程队吗?”李顺才有些没底气。
“能不能,不是他们说了算,而是技术说了算!”顾建业的语气,充满了强大的自信,“我们手里有两张王牌。第一,我们的建筑成本,比县建筑公司低得多,因为我们擅长就地取材和材料改良。第二,我们的供暖技术,是他们拍马也赶不上的独门绝技!对于人员密集的职工宿舍来说,一个温暖又省煤的冬天,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
他看着李顺才,一字一顿地说道:“李支书,您现在就去县里,去找主管基建的领导。就告诉他,我们红旗沟建筑工程队,愿意承接棉纺厂的职工宿舍项目!我们不要钱,只要料!我们可以用比县建筑公司低三成的价格,建出比他们好一倍的房子!我们可以立下军令状,先建一栋样板房!如果达不到效果,我们分文不取,所有损失我们自己承担!”
顾健业相信自己前世的技术和经验,应对现阶段的建筑施工,简直就是大学生穿越回幼儿园考试一样简单粗暴,所以他敢立下这个军令状!
而李顺才则被顾建业描绘的蓝图彻底点燃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红旗沟的社员们,走出大山,在县城里盖起一栋栋高楼,为集体赚回大把的钞票!
“好!建业!我听你的!我这就去县里!”李顺才狠狠一拍大腿,下定决心!
与此同时,红星县建筑公司。
孙工程师看着刘三带回来的“机密图纸”和“核心数据”,欣喜若狂!
“好!太好了!”他拍着刘三的肩膀,“你这次立了大功!奖金少不了你的!”
他立刻召集了公司里所有的技术骨干,连夜开会,研究这套从红旗沟“学”来的先进技术。
“立刻成立项目组!马上在咱们县的示范新村项目里,照着这个图纸,盖一栋一模一样的样板房!”孙工程师意气风发地下令,“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他顾建业能做到的,我们红星县建筑公司,一样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他迫不及待地,想用这个项目,为自己捞取巨大的政绩和利益。
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图纸上那个关于地暖烟道坡度的“千分之五点三”,与正确的数值,颠倒了正负;那个屋顶桁架连接件的关键孔位,被悄悄地偏移了足以影响整体结构安全的三毫米……
一个巨大的、由致命错误堆砌而成的“豆腐渣工程”,即将在邻县,轰轰烈烈地开工。
……
而顾建业,他的目光则是投向了县城里那个更大的舞台。
红旗沟建筑工程队,将是他的第一支嫡系部队,是他重生后迈向更远的第一步,前世自己孤苦伶仃的一个人战斗,而这一世,顾建业深知,要有属于自己的“势力”!
从现在开始,一步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庞然大物”!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34/111110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