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1976:垒土为台 > 第四十七章:兄弟,你什么图纸?

第四十七章:兄弟,你什么图纸?


李顺才带着顾建业的嘱托和那份独一无二的底气,赶赴了县城。

正如顾建业所预料的那样,他提出的方案,在县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一个村办的工程队,竟然敢承接县重点项目的职工宿舍楼?还敢立下“先建后款,无效退款”的军令状?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天方夜谭。

但“红旗沟”和“顾建业”这两个名字,因为省里的那份通报,在平安县的干部圈子里早已如雷贯耳。再加上李顺才详细描述了新房那神乎其技的“盘龙地暖”和低廉的建造成本,主管基建的县领导最终被打动了。

在如今这个一切都要算经济账、一切都要讲究效率的年代,一个能“省三成钱,建好一倍房”的方案,没有人能够拒绝。

经过几番博弈和讨论,县里最终拍板:同意!

不过,他们也留了一手。他们没有将整个项目都交给红旗沟,而是划出了一块地,让他们和县建筑公司同场竞技,各自先建一栋样板宿舍楼。

谁的质量好,成本低,工期快,后续的大订单就交给谁!

消息传回红旗沟,全村再次沸腾!

“我们真的要去县城盖大楼了!”

“跟县建筑公司打擂台!太有面子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骄傲。能走出大山,去县城里一展身手,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顾建业对此结果,并没有什么意外,他知道,如今,只会越来越看重实力说话!

他立刻从已经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工人中,抽调出最精锐的一批力量,由李师傅、张师傅和王大力带队,正式组建了“红旗沟建筑工程队”的第一施工大队。

他本人,则担任总指挥兼总工程师。

在出发前夜,顾建业召开了最后一次技术交底会议。

这一次,他拿出的,是另一套全新的、经过再次优化的施工图纸。

“这套图纸,专门针对县城职工宿舍楼的特点进行了设计。”顾建业指着图纸,“考虑到楼层更高,承重要求也更高,我在这里引入了‘砖混结构’和‘预制楼板’的概念。”

“砖混结构?”

“预制楼板?”

这些新名词,再次让李师傅等人感到了自己的知识匮乏。

顾建业耐心地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在墙体的关键承重部位,比如墙角和连接处,用钢筋和混凝土浇筑构造柱和圈梁,形成一个坚固的框架。楼板,则可以在地面上提前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好,再吊装上去。这样一来,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性,将比单纯的砖墙或土墙,提高十倍以上!施工速度,也能大大加快!”

他又拿出了一份关于“土法水泥”的试验报告。这是他利用土窑烧石灰的经验,结合当地的粘土和矿渣资源,研究出的低标号替代品。虽然性能不如正规水泥,但用在构造柱和预制楼板这些非核心承重部位,已经绰绰有余。

这套领先了至少一个时代的“砖混结构+预制板”施工方案,以及“土法水泥”的黑科技,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镇的一愣一愣的!

他们看着顾建业的眼神,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在他们看来,这个年轻人的脑袋里,仿佛装着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宝库一样的。

“有了这套方案,”顾建业的语气平静而自信,“县建筑公司,拿什么跟我们斗啊?”

……

在平安县城东,棉纺厂的工地上,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建筑擂台赛”拉开了序幕。

一边,是兵强马壮、设备精良的县建筑公司。

另一边,则是衣衫朴素、工具简陋但士气高昂的红旗沟建筑工程队。

所有人都等着看这支“草台班子”的笑话。

然而,比赛一开始,形势就完全倒向了一边。

红旗沟的队伍,则是因为使用了超越时代的图纸和工艺加成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砌筑的砖墙,笔直如线;他们制作的预制楼板,尺寸分毫不差;他们浇筑的构造柱,密实坚固。每一个环节,都透着一种现代化的、标准化的施工气息。

而反观县建筑公司,依旧沿用着老旧的施工方法,进度缓慢,质量也参差不齐。

仅仅半个月,当红旗沟的样板楼已经顺利封顶,开始进行内部装修时,县建筑公司的楼,才刚刚盖到第二层。

引得围观群众都惊呼了起来。“我嘞个骚刚……”

甚至让整个平安县的领导们都过来参观了,都不敢相信红旗沟的“草头军”,竟然把县建筑公司这种“正规军”给干闷了!

而与此同时,在邻县,红星县。

孙工程师和他领导的“示范新村”项目,也在“高歌猛进”。

他们完全照搬了从刘三那里“窃取”来的图纸和技术,同样建造起了一栋外表看起来和红旗沟新房一模一样的样板房,甚至还邀请了县里的领导和报社记者,准备开一个盛大的“新技术成果展示会”。

孙工程师站在那栋崭新的房子前,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了数不尽的荣誉和奖金在向他招手。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亲手建造的,不是一座功勋碑,而是一座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

……

红旗沟。

顾建业并没有亲临县城的施工现场。他将指挥权,完全下放给了王大力和李师傅他们。他要锻炼的,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队,更是一个能独立思考、能打硬仗的核心管理团队。

他自己,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红旗沟的未来产业规划。

他带着沈若雪和周灵,几乎走遍了红旗沟的每一片山林,每一条河谷。

“这里的土壤,富含腐殖质,酸碱度适中,非常适合种植药材和菌菇。”

“那片山坡,光照充足,坡度平缓,可以开辟成梯田,尝试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比如烟叶或者油茶。”

“村子西边的瀑布,落差足有三十米!我甚至可以研究研究,是不是有机会在这里修建一个小型水坝,安装上我们从农机厂弄回来的那台废旧柴油机和发电机,进行水力改造……我们红旗沟,就能用上自己的电!”

顾建业的每一个提议,对沈若雪和周灵的心里形成了巨大冲击,她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这片在她们眼中贫瘠而荒凉的土地,竟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潜力,还能这么建设利用的吗……

周灵看着那个在山野间指点江山的顾建业,眼中的挑战欲,渐渐被一种名为“折服”的情绪所取代。

而沈若雪,则默默地将顾建业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构想,都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她知道,这些,都将是未来改变红旗沟,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火种。

她看着顾建业的侧脸,忽然觉得,自己其实很幸运,能够在这里遇见顾建业,能够认识他,能够与他一起去实现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34/111110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