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1976:垒土为台 > 第五十七章:有点幽默了,小子

第五十七章:有点幽默了,小子


决赛的流程,分为两个环节。

首先是参赛者对各自方案的陈述和模型展示,然后是评委提问和现场答辩。

抽签的结果,对顾建业似乎并不友好。他被排在了最后一位出场。这意味着,他将在见证了所有对手的精彩表演之后,在观众和评委的审美已经趋于疲劳之时,才能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极其不利的位置。

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登场的,是几位来自各大院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他们的方案大多理论扎实,但普遍缺乏实践性,有的过于理想化,有的则流于形式,虽然也获得了评委的一些肯定,却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

现场的气氛,被真正点燃,是在李志凡登场之后。

李志凡,不愧是被称为“天才设计师”的人物。他台风潇洒,口才极佳,配合着他那座如同艺术品般精致的“东方庭院”模型,将一个关于“诗意栖居”的浪漫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他方案中的那些留白、借景、内外空间渗透等设计手法,给在场所有人都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学享受。

“我的设计,不仅仅是一栋房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李志凡在陈述的最后,自信地总结道,“它将现代主义的简洁,与东方传统的禅意完美融合,这,才应该是我们‘新时代新农村’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他的演讲结束,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几位偏重艺术和美学领域的评委,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情。

紧接着,万众瞩目的林博文,登场了。

他一上台,就直接抛出了一个王炸!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林博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今天,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设计方案,更是一场关于‘建筑工业化’的革命性构想!”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他身后那巨大的、用红布覆盖着的模型,被缓缓揭开!

全场,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是一个巨大的、按1:10比例制作的、两层小楼的剖面模型!

与所有传统模型不同的是,这栋楼的墙体、楼板、楼梯,甚至阳台,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标准化的“构件”拼接而成!

“这就是我们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装配式预制板建筑体系’!”林博文指着模型,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们将建筑的所有主要构件,都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然后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吊装组合!”

“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质量,避免现场施工的误差!更可以节约大量的模板和脚手架,降低建造成本!这,才是我们国家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大规模、高效率新农村建设的唯一途径!”

林博文的演讲,充满了力量和前瞻性。他所提出的“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如同平地惊雷,狠狠地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认知!

这太先进了!太超前了!

所有评委,包括那位年长的老工程师,都站了起来,走到模型前,仔细地观察着那些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和构造方式,脸上写满了震惊和赞叹!

省建设厅的几位领导,更是两眼放光!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套技术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和推广,对于整个省、甚至整个国家的基建事业,将意味着什么!

林博文的这次绝地反击,无疑是极其成功的!

他用一套更宏大、更具革命性的“工业化”叙事,几乎是瞬间,就将李志凡那套还停留在“生活美学”层面的“小资情调”,衬托得格局小了许多。

台下,掌声如同雷鸣!所有人都认为,冠军,已经毫无悬念!

林博文站在台上,享受着众人的瞩目和赞美,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向了选手席的最后一排。

他想看到的,是顾建业那张震惊、失落、甚至绝望的脸。

但是,他失望了。

顾建业依旧平静地坐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甚至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起身去围观那个惊艳全场的模型。他只是安静地坐着,仿佛台上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种极致的平静,让林博文心中,莫名地升起一丝不安。

……

终于,轮到最后一位参赛者——来自红旗沟大队的,顾建业。

当主持人念出他的名字时,全场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了下来。大部分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不耐烦和意兴阑珊。

在经历了李志凡的“艺术盛宴”和林博文的“工业革命”之后,谁还有兴趣,去看一个乡下知青的“土法设计”?

在众人或同情、或轻蔑、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顾建业缓缓地走上了讲台。

他没有带任何华丽的模型,手里,只拿着一叠厚厚的、用牛皮纸包裹的图纸。

沈若雪则抱着她的资料,安静地跟在他身后。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顾建业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我带来的方案,代号‘117’,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重生’。”

他的开场,平淡如水。

他没有急于展示图纸,而是先让沈若雪,将一份份整理好的资料,分发给台下的每一位评委。

评委们疑惑地接过资料,发现那不是什么设计说明,而是一些……奇怪的数据报告。

《红旗沟及周边地区近二十年平均日照时长及太阳高度角变化分析》

《平安县北方冬季主导风向及风力等级统计》

《当地居民生活储藏、烹饪、取暖习惯社会学调查报告》

……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搞建筑设计,怎么搞成了气象和社会学调查?

林博文和李志凡更是嗤之以鼻,认为这完全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顾建业没有理会众人的疑惑,他继续着自己的陈述。

“我的设计,不基于任何华丽的概念,也不追求任何激进的技术。它只基于……这些数据。”

他将第一张总平面规划图铺开。

“根据日照分析,我的建筑,全部采用正南正北朝向,楼间距严格按照冬至日不被遮挡的标准计算。东侧和北侧,我设计了防风林带,用以削弱冬季的寒风。西侧,则保留了大面积的空地,作为未来的产业发展预留区。”

他接着展示了单体设计图。

“根据生活习惯调查,我将厨房、储藏室和卫生间这些‘冷空间’,全部布置在了北侧,作为天然的保温屏障。而将卧室、起居室这些‘暖空间’,全部布置在了南侧。”

“南向的窗墙比,经过精确计算,保证了冬季阳光的最大化射入。而屋檐和窗台的深度,则恰好能在夏季,遮挡住正午的阳光。”

“我的墙体,内设空气间层。我的屋顶,有通风换气系统。我的地暖,能回收厨房的余热……”

他平静地,将自己在复赛方案中那些隐藏的设计理念,一条条地,清晰地,剖析了出来。

台下的评委们,起初还听得有些漫不经心。但渐渐地,他们的脸色,开始变了!

特别是那位年长的老工程师,以及几位真正懂行的专家,他们的眼中,从疑惑,变成了震惊,最后,变成了骇然!

他们终于明白了!

顾建业的每一个看似平庸的设计,其背后,都蕴含着对自然环境最深刻的理解和最极致的利用!

他,根本没有使用任何“技术”!

他只是把阳光、空气、风,这些最免费、最强大的自然能源,通过精巧的设计,重生变成了建筑的一部分!

这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境界!

李志凡那套所谓的“诗意栖居”,在这套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的设计面前,显得如此的肤浅和矫揉造作!

而就在这时,林博文忽然站了起来,他找到了一个他认为可以致命一击的破绽!

“顾建业同志!”他高声质问道,“你的设计理念,听起来很不错!但是!你的建筑主体,依旧是砖墙和木结构!这种落后的建造方式,效率低下,无法适应未来大规模建设的需求!而我们的‘装配式预制板’技术,才是真正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他试图用“工业化”的先进性,来否定顾建业“手工业”的落后性。

全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顾建业身上。

所有人都想看看,面对这来自“未来”的降维打击,他该如何应对。

顾建业看着自信满满的林博文,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笑容。

他转头对沈若雪说:“把二号文件夹里的照片,发下去。”

沈若雪点了点头,将另一叠照片,分发给各位评委。

当评委们,以及林博文,看到照片上的内容时,所有人的大脑,都仿佛被瞬间清空了!

照片上,是在平安县棉纺厂的工地上,红旗沟建筑工程队施工的场景!

照片上,一块块巨大的、标准化的、刻着编号的……“预制楼板”和“构造柱”,正在被简易的吊装设备,精准地,安装到建筑的框架之上!

其施工方法,其工业化的流程,其模块化的理念……

竟然……竟然和林博文刚刚展示的那套从东德引进的、最尖端的“预制板技术”,如出一辙!!

甚至,在某些节点的处理上,比林博文的方案,还要更加简洁、高效、合理!

“这……这不可能!!”

林博文看着照片,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尖叫!他引以为傲的、压箱底的王牌,竟然……竟然早就被这个乡下知青,在现实中,轻描淡写地,付诸实践了?!

“预制板技术,我们红旗沟建筑队,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全面应用了。”

顾建业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林博文的脸上,抽在所有质疑者的脸上!

“所以,林工,”顾建业看着那个失魂落魄、信仰崩塌的对手,缓缓地说道,“你引以为傲的‘未来’,不过是……我早已走过的路而已,有点幽默了,小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34/111110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