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高昂福利待遇与塞北明珠
大同工业区,塞北居酒楼内,酒气氤氲,热闹非凡。
会议结束后,张献忠特意召集自己在军官速从班的兄弟们,在这塞北居酒楼摆下宴席,宴请孙可旺、田见秀和杨秀头三人。
众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酒菜。张献忠率先端起一碗酒,目光诚挚地看向孙可旺三人,大声说道:“俺这几位兄弟,初来乍到,以后还得拜托三位多加照看了。”言罢,仰头一饮而尽,豪爽的气概尽显无遗。
杨秀头赶忙也端起酒碗,笑着回应:“张大哥,您这可太客气了。说实在的,我等不过比几位兄弟多训练一年罢了。你们都是在行伍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行武,实战经验丰富,我等还有许多地方要向你们好好学习呢。”
田见秀也跟着附和:“用先生的话来说,咱们就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张献忠闻言,哈哈笑道:“相互学习,这话说得实在是妙!先生果然出口成章,见解非凡呐。”
几人都是豪爽的军人出身,几碗烈酒下肚,气氛愈发热烈,彼此间的距离也迅速拉近,很快就熟络起来。
这时,艾进忠一脸好奇地看向张献忠,问道:“大哥,你们今天去开会了,先生在会上又说了些什么呀?”
张献忠微微眯起眼睛,回想着会议内容,感慨道:“先生不愧是有大学问的人呐!今天他教我们如何准确地分辨敌我,一番话下来,让我茅塞顿开。好多以前在我脑子里模模糊糊的事儿,经先生这么一解释,一下子就变得清晰透亮了。就好像给我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说到这儿,张献忠无奈地摇了摇头,“可惜俺学问有限,这种感觉只可意会,实在难以言传,没办法给你们详细说清楚。”说完,他转移话题,看向艾进忠等人,“你们在护卫队过得咋样?”
艾进忠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兴奋地说道:“大哥,俺们这简直就是一下掉进富贵窝了!你都不知道俺们现在的待遇有多好。就说发的衣服吧,有一套冬装,一套春秋常服,两套夏装,三套训练服,还有一双牛皮鞋,三双训练鞋。更夸张的是,还有一身暖和的棉衣和一双棉鞋。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新衣服,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就这些衣服,就算是地主老财,也没几个人有这么齐全的啊。为了放这些衣服,护卫队还专门给俺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大衣柜,俺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俺这样的粗人居然衣服多到必须要用衣柜来装。”
张献忠听完,眼中满是震惊之色,忍不住提高音量问道:“护卫队发这么多衣服?”
在大明,布匹可是能当钱用的稀罕物,衣服对于穷人来说更是奢侈品,哪怕是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典当行都会收,足以见得衣服的经济价值。艾进忠所说的这些衣服数量,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高天磊在一旁也连忙补充道:“不止衣服,大哥,我们吃的那也是相当不错。一日三餐不仅管饱不限量,而且每天必定有一餐是有肉食的。”
“啥?”张献忠瞪大了眼睛,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被颠覆了,难以置信地说道:“这哪里是在练兵,这简直就是在养地主老财啊!就算是地主老财家,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怕也没这么阔绰吧?”
孙可旺一脸骄傲地挺直了胸膛,说道:“我们护卫队的待遇,在整个米脂那都是首屈一指的。哪怕是那些大户人家,能比得上我们的也没几个。”
其实,这背后的缘由主要还是和徐晨有关。徐晨来自一个物质极其充裕的时代,打补丁的衣服在他上中学以后就再也没穿过了,物质贫乏的记忆早已渐渐远去。
当他决定在这个时代建立一支军队时,自然而然地就以自己记忆中的那支军队为参考对象。在制定护卫队的各项标准时,也是依照那支军队的标准来进行。
护卫队刚成立的第一年,由于当时钱财和物资都比较匮乏,徐晨只能将待遇降低到大同市能够承受的范围。即便如此,每个士兵也能保证有两身新衣,而且每餐饭里必定要有一顿肉汤,哪怕只是鸡蛋汤,也绝不能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第二年,养殖场和纺织厂的产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尤其是养殖业,徐晨大范围的普及,火抗孵化法,蚯蚓喂鸡法,现在不少村子都直接围起一个土坝做养鸡场,米脂范围内家禽的产能暴涨了十余倍,在米脂范围内肉食已经不缺了,加上护卫队的训练量变得越来越大,他们伙食标准也逐步向后世那支军队靠拢。
因为护卫队一日三练,大同社对护卫队成员高标准的待遇也没有太多的怨言,一方面是大同社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能承受得起这些的后勤开支。
二则是恶劣的外部环境让大同社急迫需要一支精兵,护卫队都一日三练了,那让他们吃好一点也是应该的。
张献中听完,眼中满是羡慕之色,不禁感慨道:“早知护卫队的待遇这般好,俺老张当初也该报名参加军官训练班呐!说不定现在也能像你们一样,过上这让人眼红的好日子。”
众人听了,纷纷哈哈大笑起来。一时间,酒楼内充满了欢快的氛围,大家继续一边喝酒,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
话题从护卫队的训练日常,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榆林卫那些形形色色的奇葩事儿上。张献忠兴致勃勃地讲起:“你们可知道,那镇守太监魏翔,天天都要恭恭敬敬地给魏忠贤上香磕头,那场面,别提多滑稽了。他那副谄媚的样子,俺都忍不住想笑。”
“还有那延绥巡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天到晚嘴里说的全是讨好魏忠贤的话,听得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魏忠贤又不在这里,他说这些话有什么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八卦趣事源源不断地从口中流出,笑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酒足饭饱之后,田见秀脸上露出一丝歉意,对着众人抱拳说道:“实在对不住各位,俺要去岳父家。这事儿可耽误不得,只能先行一步,向各位告退了。改日我再摆酒,给大家赔个不是。”
张献忠豪爽地大手一挥,大气道:“田兄这说的哪里话,有正经事儿你先走便是。咱们兄弟之间,不必这般客气。日后有的是相聚的机会。”
田见秀感激地点点头,再次抱拳示意,然后转身匆匆离开了酒楼。看着田见秀离去的背影,众人又继续聊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这场热闹的聚会也落下了帷幕。
田见秀从酒楼出来后,径直前往车马行,租了一辆宽敞的马车。之后,他又来到热闹的市集,精心挑选了两匹上等的羊毛布,接着又购置了米面粮油,选了几包品质不错的茶叶,还买了满满几袋香甜可口的果脯。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便驾着马车朝着宋家沟村驶去。
宋家沟村。
田见秀的岳父宋老汉眼尖,远远就瞧见田见秀驾着马车缓缓而来,立刻高声喊道:“二狗,你姐夫来啦,快把鞭炮给点了!”
二狗兴奋得两眼放光,脆生生地回道:“好嘞!”说着,他手脚麻利地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挂起一小节鞭炮,然后拿起一节香,小心翼翼地点燃。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瞬间在宋家村这个小小的村落里炸响。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引得四周的村民纷纷将目光投向宋老汉一家。
田见秀稳稳地驾着马车,停在了宋老汉家的门口。随后,他恭敬地走到宋老汉面前,双膝跪地,诚恳地说道:“拜见岳父大人。”
宋老汉赶忙上前,双手高兴地扶起他,嘴里念叨着:“你这孩子,每次来都这么多礼,快起来快起来。”
田见秀笑着从马车上搬下布匹和其他购置的物品,说道:“岳父岳母,莲娘怀孕了,身子不方便,不能回来看望二老。这些是俺的一点心意,还望二老收下。”
宋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略带责怪地说:“你这孩子,总是乱花钱。大狗,二狗,赶快过来帮你们姐夫拿东西。”
“哎!”大狗和二狗齐声应道,连忙跑过去接过田见秀手中大包小包的礼物。
四周的村民看着大狗二狗手中满满的礼物,眼中露出无比羡慕的目光。
在这个村子里,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宋家沟因为靠近大同工业区,不少当地的姑娘都嫁到了那里,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
而田见秀,无疑是众多女婿当中的优秀代表。村民们都知道他是护卫队的军官,收入是整个米脂最高的一群人,从莲娘成亲之后,田见秀这个女婿隔三差五就给宋老汉家送礼。大家都知道田见秀是孤儿,这是把宋老汉夫妇当亲爹亲娘来养。他们不禁纷纷感叹,宋老汉家真是找了一个好女婿。
一位大妈忍不住对身旁的人说道:“你瞧瞧人家宋老汉,这福气可真是不浅呐。女婿又能干又孝顺,莲娘这丫头命真好。”
旁边的大叔也附和道:“是啊,咱这村子里,能有这样出息的女婿可不多见。见秀这孩子,真是没话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宋老汉一家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而宋老汉一家,在这热闹又带着羡慕的氛围中,满心欢喜地将田见秀迎进了家门。
宋家早已精心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农家小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酒足饭饱之后,田见秀一脸认真地看向岳父岳母,说道:“岳父岳母,莲娘如今怀胎九月了,产婆说春节前后可能就要临盆了。但您二位也知道俺家的情况,俺自幼孤苦一人,平日里又要在军中忙着练兵,实在分身乏术。莲娘一个人在家,俺实在放心不下。所以小婿想恳请岳母去俺那儿照看一下莲娘,好有个照应。”
宋老汉听后,赞同地点点头,说道:“的确,这事儿可不能马虎。孩子他娘,你就去工业区走一趟,好好照顾莲娘。”
这时,二狗一脸期待地说道:“俺也想去看姐姐。”
宋老汉没好气地瞪了自己儿子一眼,说道:“你去做什么?你是去照看人,还是去捣乱的?”
田见秀见状,笑着打圆场道:“小舅子如果想去,那就一起去吧。莲娘也一直念叨你们,看到你们去,她肯定也高兴。”
大狗见此情景,心里也痒痒的,刚露出想去的意思,就被自己的父亲狠狠瞪了一眼。宋老汉心里想着,带二狗去已经够折腾了,难道还想全家一起去麻烦女婿?
就这样,大家又寒暄了一阵之后,田见秀便驾着马车,带着丈母娘和小舅子前往了大同工业区。
大同工业区,田见秀家。
田见秀来到家门口,打开院门,热情地说道:“岳母,二狗,快进屋,这就是俺家。”
宋母和二狗走进院子,看到眼前的砖瓦房,不禁有点发懵。在宋家沟村,这样的房子只有那些家底殷实的地主才有。
二狗满脸羡慕地说道:“姐夫,你院子里居然有一个压水井,这打水得多方便,根本不用和人抢。”
压水井在米脂虽说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但大部分还是在田间地头用来灌溉田地,普通农户自家是打不起这样一口水井的,一户用一口井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田见秀微笑着解释道:“还好啦,俺打这口井主要就是为了方便莲娘打水,不想让她太辛苦。”
宋母感慨道:“莲娘真是嫁对人了,掉进了幸福窝了。”
正说着,挺着个大肚子的莲娘从屋里走了出来,一脸惊喜地说道:“娘,二狗,你们来了,一路上累坏了吧!”
田见秀赶忙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扶着莲娘,关切地说:“小心点,慢着点走。”
莲娘笑着说道:“产婆说了,这段时间我要多运动运动,这样才能顺顺利利地给田家生出一个强壮的后代。”
田见秀一脸幸福地轻轻摸着莲娘的肚子,满是对新生命的期待。
宋母来到田见秀家之后,便主动承担起了家中的各项家务。从日常打水做饭,到打扫庭院、喂鸡喂鸭,每一项事务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宋母的悉心操持下,家里被打理得干净整洁。
田见秀看到岳母把家里照顾得如此周到,心里踏实了许多,这才能够安心地在兵营。
而宋母也发现了一个赚外快的方法,就是闲暇之余跟着女儿一起打毛衣。
原来,从去年开始,毛衣以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保暖性能,在整个北方地区风靡起来。稍微富裕一点的自耕农,会购买成套的毛衣毛裤;而手头不那么宽裕的穷人,就干脆买些毛线,自己在家动手打毛衣毛裤,以此来以较低的成本度过寒冷的冬天。
也是从去年起,大同工业区的妇女们就形成了打毛衣的传统。这是因为纺织区就在附近,她们能够以极低的价格拿到毛线。打好的毛衣再卖给纺织厂,既能利用闲暇时间,又能赚些贴补家用的钱。
当宋母了解到一套毛衣毛裤能赚 30文钱后,她在闲暇之余,也跟着女儿一起打起了毛衣。能帮衬家里增加点收入也是不错的。她甚至还想叫二狗来学一学。只可惜二狗生性活泼好动,根本坐不住。每次让他学打毛衣,他没一会儿就把毛线弄得乱七八糟,宋母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这日,田见秀好不容易迎来放假,他找到二狗,满脸笑意地说道:“二狗啊,今日姐夫放假,带你去大澡堂舒舒服服洗漱一番,然后再去市集好好逛一逛,见识见识工业区的热闹。”
宋母在一旁听到了,赶忙说道:“还是不要乱花钱啦,洗澡在家里洗也一样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二狗一听,着急得不行,连忙说道:“俺也想去看看大同社的大澡堂子到底是啥模样呀。来这里这么久了,俺都没去市集逛逛,听说那里热闹得很,俺心里一直盼着想去看看呢。”
田见秀笑着看向宋母,劝说道:“岳母,您就放心让俺带他去吧。要不然等他以后回乡了,人家问起工业区是啥模样,他啥都说不上来,多可惜。”
宋母思索了一下,觉得田见秀说得也有道理,便点头应允了。
就这样,田见秀拉着小舅子二狗来到了大同工业区的市集。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大为震撼,这里比两年前扩大了何止 10倍。原本那些零零散散的小摊贩,如今都变成了一座座规整的店铺,甚至还有不少三层、四层的气派酒楼矗立其中。
即便是田见秀,来到这里也不禁感叹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不用说二狗这个从乡下来的孩子了,他看什么都觉得新奇,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哪个地方人多热闹,他都迫不及待地凑上去看一看,那副模样活脱脱就是乡下人进城。
走着走着,田见秀看到一个理发的摊子,想着给二狗收拾收拾形象,便带着他走了过去,对师傅说道:“师傅,麻烦给这小子刮刮头。”
师傅手艺娴熟,没一会儿就给二狗理好了头。田见秀看着焕然一新的二狗,笑道:“走,姐夫这就带你去大澡堂子好好洗漱一番。”
两人来到澡堂,田见秀买了两张票。二狗看到买票花了六文钱,吃惊得合不拢嘴,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如此奢侈的享受。
当田见秀带着二狗进入澡堂的时候,二狗一下子就被眼前冒着热气的大澡堂子吸引住了,兴奋得当即就像个小孩子一样跳进澡堂子里,和其他小孩玩闹起来。
澡堂子里人不少,田见秀和几个认识的人点头示意之后,便相互聊了几句。之后,田见秀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慢慢躺下去开始泡澡。在这寒冷的冬天,泡在温暖的水里,实在是一件惬意享受的事情。
田见秀其实原本并没有洗澡的习惯,从小到大,他洗过的澡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直到加入护卫队之后,徐晨实在受不了士兵们糟糕的卫生状况,便在护卫队的营地专门建立了大澡堂,还严格要求每个士兵每日都要洗一次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田见秀渐渐喜欢上了泡澡带来的舒适感觉。
“见秀哥,你也在这里!”这时,孔晨走进澡堂,看到田见秀后,笑着走过来坐下说道。
田见秀笑着指了指正在和小孩玩闹的二狗,说道:“俺带二狗来泡澡呢,这小子兴奋得不得了。”
孔晨笑了笑,接着问道:“嫂子是不是快要生了?”
田见秀一提到这事,脸上立刻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说道:“快了,就这两个月啦。俺老田家以后终于有根了。”说完,他看向孔晨,认真地劝道:“你也应该找个媳妇成个家了,为你孔家传宗接代,把香火延续下去。”
孔晨无奈地笑了笑,说道:“这不是作坊的事情太多了嘛,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等过两年稳定下来,我肯定会考虑的。”
孔晨可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学好手艺之后,就带着几个师兄弟自立门户,建立了一个小的作坊厂。
如今,大同工业区大量的工匠成家立业,对家具等物品的需求增长得非常快。孔晨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手艺,把小作坊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年下来能赚上百两银子,在工业区也算是收入最高的一批人之一。
田见秀继续劝说道:“银子这东西,是赚不完的。俺们兄弟都是各家的独苗,传宗接代可是大事,把香火传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呀。”
孔晨点点头,笑道:“兄长您多虑了,俺又不是不想成亲,只是想先把眼前这摊子事儿忙完这段时间。您就放心吧。”
泡完澡之后,田见秀和孔晨告别,就带着二狗来到裁缝店,他想着给二狗添件新衣服,便对裁缝说:“师傅,给这孩子量体裁一件新衣服,要做得合身好看些,最好在过年前做好。”裁缝量好尺寸,答应尽快做好。
之后,两人又来到了工业区的百货商城。商城里琳琅满目,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田见秀买了一些过年用的果脯和吃食为过年准备,又挑了两小罐羊油膏,打算送给自己的媳妇和丈母娘。
这羊油膏算是工业区的特产,纺织厂现在每天漂洗的羊毛达到几十万斤,而在洗涤池当中常年会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羊油。
徐晨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把这些羊油重新提炼制成的羊油膏,能锁水,能保湿,还能防冻伤,这种羊油膏受到北地妇女的欢迎,反而成为了米脂最赚钱的奢侈品牌。
接着,田见秀带着二狗来到工业区的戏院。正巧赶上有一场《哪吒闹海》的戏曲正要开演,两人便找了位置坐下观看。精彩的戏曲表演让二狗看得如痴如醉,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直到夜晚,二狗才在田见秀的拉扯下回家。他羡慕的看着闪烁着灯光的市集道:“能生活在工业区真好,俺以后也要留在这里。”
如今的大同工业区,可以说是整个北方市民经济最繁荣的地区。这里有上万工钱丰厚的工匠,日常还有大量来来往往购买物品的商队。繁荣的经济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服务人员。
在工业区里,大澡堂、戏院说书铺就有六七家,每天都精心准备了不同的精彩节目,引得众多市民纷纷前来观看。大酒店小酒馆更是随处可见,不管是高档的宴请场合,还是寻常百姓的小聚,在这里都能轻松找到合适的地方。单论繁荣程度,即便是延安府,如今在大同工业区面前,也远远逊色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10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