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82章 ,老大同工业区人的变化

第182章 ,老大同工业区人的变化


崇祯二年(1629年)9月  10日。

    肤施城的平川剧场迎来了热闹非凡的一天。今天是大同社的休息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寻找娱乐消遣的方式。而平川剧场,作为肤施城戏曲演出的热门场所,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剧场外的小广场上,人挤人,水泄不通,还有不少卖烤红薯、糖画等小商贩穿梭其中,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广场充满了烟火气息。

    孙磊全家和他的大哥孙可旺也来到了这里。休息日看戏曲,已经成为了延安府百姓的新习惯之一。

    徐晨一直非常重视戏曲宣传,他深知道戏曲在传播知识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像《白毛女》等戏曲可以宣传阶级斗争,让百姓明白社会的不公和反抗的意义;《哥哥妹妹来种地》能够传播农业知识,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李时珍》可以宣传卫生知识,增强百姓的健康意识;而《天仙配》等戏曲则可以让百姓在娱乐中放松身心。

    在大同工业区的时候,徐晨就雇佣了专门的戏班组建戏曲团,在休息的时候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知识。

    从大同工业区出来的老人都喜欢看戏曲,当然这也和这个时代市民能享受的娱乐生活太少也有关,戏曲是他们能做到最廉价的享受方式。

    在肤施城,大大小小的戏院星罗棋布,其中最宏大的当属平川戏院。这座戏院是徐晨按照后世足球场的形状设计的,属于半开放的结构。原本徐晨想将其修成后世剧院的模式,但在这个时代,电灯尚未普及,照明成了一个大问题,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半开放的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

    孙磊指着眼前这座庞然大物,自豪地对孙可旺说道:“这是土木司柳英建造的,皇帝老儿的宫殿也不过如此,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肤施最繁华的地方了。”

    大同社员受到徐晨影响,也喜欢建一些庞大的建筑。因为有了竹筋水泥技能,大同社不需要去深山老林砍伐一些百年老树,以水泥替代木头建设这种大型宫殿式的建筑的成本极低,所以在肤施,大明人看来的奇观建筑非常多,四大工业区在这个时代的百姓看来更是像一个巨人国。

    孙可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不禁感叹:“肤施城变化得太快了,人多了,地方也大了。”

    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连孙磊都变了。自从孙磊娶了刘氏女,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现在住在肤施最高档的小区,住着四合院的房子,吃穿用度也变得奢侈起来,身上有了几分贵气,让他都有点不认识了。

    孙磊没有察觉到孙可旺内心的变化,笑着说道:“兄长在草原待久了,一时间还难以适应肤施的情况。”

    进入戏院之后,不时有熟悉的人和他打招呼。

    “小孙,又来看戏曲啦。而后他发现了孙可望惊讶道:“孙家大兄也回来了,现在在哪当差呀?”

    孙磊自豪道:“我兄长可是主力旅的旅长,朔方城城主。”

    那人当时就竖起大拇指道:“厉害。”

    孙可望谦虚道:“都是都督愿意给机会。”

    这人他也认识,当初是管理仓库的管事,叫朱斌,他们兄弟当初做护卫队的时候,没少在他手下当差。

    进入戏院的这一路上他们不断遇到熟人,这些熟人大部分都和孙磊打招呼,小部分还认识孙可望,大家都热情和他打招呼并询问在哪里当差,当知道他已经成为了主力旅的旅长之后,纷纷夸耀孙可望有前途。

    这些和孙可望熟悉的人,都是是建设大同工业区的第一批流民,现在这些人成就高的像孙可望这样成为了军官,官员。次等的也成为大同社各行各业的管事,技术工匠,部门曹吏,中小作坊组等等,这些人可以说是大同社的中坚力量,是大同社内的一大山头之一。

    几人包下了二楼的包间,这里的视野非常好,可以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表演,而且还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打扰。

    很快,台上的戏曲开始了。今天上演的是《走麦城》,这是在原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徐晨写的《关羽传》改编而成的。

    这部戏曲一上市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倒不是大家为了讨好徐晨,反而是徐晨借了关羽这个在大明民间极具影响力的  IP。

    关羽一直是民间崇拜的英雄人物,有太多以他为主角的改编戏曲,像《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文丑》《古城会》《单刀赴会》等等,这些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

    戏曲开演没多久,精彩的剧情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就赢得了四周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场面十分热闹。

    趁着戏曲表演的间隙,孙磊小声地对孙可旺说道:“大哥,我听说这次公民大会之后,都督府就要发兵进攻关中,这是不是真的?”

    孙可旺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道:“此事还属于机密,都督府的规矩你是知道的。”

    孙磊有些着急地说道:“小弟去年没有捞到仗打,到现在还是一个民兵团长。兄长你都是主力旅的旅长了,小弟也想要建功立业。”

    孙可旺拍了拍孙磊调侃道:“你现在还打得了仗吗?”

    孙磊急忙说道:“当然可以了。”

    孙可旺皱起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这变化太大了。几年之前你还是一个农村娃,可现在你看看你,像个财主一样。都督都和我们住一样的房子,你这样合适吗?”

    孙磊连忙解释道:“延安府很多人都是这样,我的房子又不是用贪污腐败的钱买的,这是我媳妇的嫁妆买的,我问心无愧。”

    孙可旺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人家财主又不是我们大同社的人,我们才是都督自己人。你不向都督看齐,却向财主看齐,这算怎么回事,幸福小区都是你的战友,你不住在那里,却和一群财主住一起,这你还怎么进步,连谁能影响你进步都不知道,你这两年究竟在干嘛。”

    孙磊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做错了,他小声说道:“要不我把房子卖了?”

    孙可旺摇了摇头,说道:“房子不用卖,但你要搬回幸福小区。以后要多关注民兵训练,现在就做好准备,真要打仗的时候才不会慌张。以后多去军营,少来戏院。”

    孙磊听了,连忙点头道:“我听兄长你的。”

    孙可望也不想打击自己的小弟,他想了想道:“都督是想要改变天下的人,现在不过占了两府之地,只要你紧跟都督,还怕这天下没有仗打。”

    孙磊道:“俺知道了。”

    肤施城工业一区。

    曾经那座仅有半亩大的星晨作坊,如今已焕然一新,规模足足扩大到了  5亩。

    作坊内,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孔晨站在作坊中央,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自豪。他现在雇佣的工匠已经突破了三百人,在肤施城众多作坊中,也算得上是中大型的规模了。

    孔晨知道作坊能有如今的规模,仅靠制作家具远远不够。他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需求,依托为大同军制作火炮车轮积累的良好名声,果断开辟了新的赛道——制造独轮车和双轮马车。

    随着肤施逐渐成为北方商业中心,对运输工具的需求与日俱增,独轮车和双轮马车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孔晨抓住这股东风,不断扩大作坊规模,如今星晨作坊盈利达到上万两,他也成为了延安府屈指可数的富裕之人。

    事业上的成功让孔晨收获颇丰,但最近让他最为高兴的事情,是自己当选为肤施城八位公民议员之一。

    要知道,这可是从十几万人口中选拔出来的,说是万里挑一也毫不为过。当选议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意味着他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的管理和决策中,这是地位上的巨大提升,自从他当上公民议员,即便是家产比他多几倍的人,对他也客气许多。

    这一天,孔晨穿戴整齐,早早地下了班。他身着一身崭新的工匠常服,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这是徐晨设计的,就是后世中山装的款式。

    附近的工匠们看到他这副打扮,纷纷打趣道:“东家,您穿这么好,这是要去成亲?”

    孔晨的师弟在一旁自豪地说道:“俺师兄成为了肤施公民议员,整个肤施也就只有八人当选呢!”

    工匠们听后,满脸惊讶,有人说道:“那我们以后是不是要叫东家老爷了?”

    孔晨得意地扬起头,说道:“俺们大同社不说什么老爷,以后要叫俺议员。”

    “议员!”工匠们纷纷重复着这个新鲜的称呼,眼中满是好奇和敬意。

    孔晨接着说道:“以后你们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俺说,俺可以监督都督府帮你们解决问题。俺们这些议员就是要把你们的麻烦告诉都督的。”

    工匠们听了,都高兴地说道:“那感情好。”

    这时,一个工匠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困难也不用向都督汇报了,东家您就能解决。现在一个月  5钱银子太少了,您是不是增加一点工钱?”

    关中干旱连连,即便大同社限制粮食价格上涨,还制定了严苛的粮票制度,规定了每个人每个月能领到的口粮。

    但因为粮食带动其他物资的上涨还是不可避免的,徐晨保证底层工匠的生活,连着提升了两次最低工钱,从最开始的3钱银子提升到5钱,当然对工匠来说即便是五钱银子,也只是勉强养活家人。

    孔晨的脸色瞬间严肃起来,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五钱银子已经不少了。想当年俺在都督那里当工匠的时候,一个月只有  3钱银子。但俺靠着自己的技术,一步一步才有了现在这家作坊。你们也要好好学技术,老老实实做事,攒钱。以后也可以跟俺一样开一家这么大的作坊。”

    说完,孔晨生怕工匠们继续缠着他要求涨工钱,便匆匆离开了作坊。

    他心里清楚,今时不同往日。随着河套地区的开发,半年内延安府少了十几万人,招工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由于物价上涨,都督府认为  5钱银子太少,据说今年还要继续上涨。他的作坊有  300名工匠,每涨  1钱工钱,他每个月就要多支出  30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  360两。这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孔晨从作坊出来后,心情格外舒畅。他精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便回家带上婆娘和儿子,架着马车前往幸福小区去找田建秀。

    到了田建秀家,田建秀的老婆莲娘热情地迎了出来。看到孔晨一家人,莲娘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孔大哥,你又来了,见秀在书房,你过去吧。”

    孔晨笑着点了点头,便朝着书房走去。推开门,他看到田见秀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张纸,纸上写着一道算术公式。他大概能认出这是一道数学公式,因为在大同社开办的夜校里,他学过一些阿拉伯数字。但纸上那些奇奇怪怪、像蝌蚪一样的东西,他就完全不认识了。

    孔晨好奇地凑上前去,问道:“老田,你这写的都是啥?”

    田见秀这才抬起头来,看到是孔晨,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老孔你来了,我这写的是都督教我们的微积分,是用来计算大炮轨迹的。只有把这个算得好、算得快,火炮才能打得快、打得准。”说着,他无奈地丢下手中的铅笔碳叹息道:“俺可能就没这方面天赋了。”

    孔晨拍了拍田见秀的肩膀,安慰道:“没事,你都当将军了,这火炮就让专门的人才去做吧。”接着,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说道:“俺也当选为肤施公民议员了。”

    田见秀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老孔你厉害。”

    孔晨笑了笑,虽然他现在有钱,但他并不觉得商贾这层身份有多高贵,议员就不同了,最低也是以前的举人老呀。有了这层身份,能拉平和田见秀之间地位的差距。

    他们两人可以说是患难之交,曾经一起经历过许多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田见秀加入大同军后,一路高升成为将军,而自己则在商业领域打拼。他不想因为地位的差距越来越大,让两人之间的距离也渐渐拉开。如今自己成为公民议员,他觉得双方的身份又能拉近一些了。

    孔晨接着说道:“不过这公民议员俺也不知道该怎么当,俺是不是应该学习那些秀才相公,也弄一个提案出来?”

    田见秀听了,严肃地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有现在的地位都是因为听都督的话。你要想继续发财,日子越过越好,记住一点,就是要听都督的话,不要管那些秀才相公们做什么,他们和我们不是一类人。”

    孔晨听了田见秀的话,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俺凭什么看上去精明,在这关键时刻就昏了头了。还是你老田大智若愚,都督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俺们听他的准没错。”

    景教教堂内,往日里坐满信徒的长椅此时空空荡荡,显得格外冷清。原因其实很简单,今年8月,延安府遭遇了极端恶劣的天气,暴雨倾盆、大风呼啸,紧接着又突然降下寒霜。这场天灾让延安府各个养鸡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大量鸡只死亡,鸡蛋产量锐减,价格也随之飙升,一下子涨了三倍之多。约翰神父他们本就经费有限,如今更是买不起鸡蛋来传教了。

    有利则来,无利则去。约翰神父传教时会用鸡蛋作为小礼物吸引大爷大妈们来听圣经。没有了鸡蛋,那些大爷大妈自然不愿意再坐在教堂里听传教了。陈大妈还鼓励神父三人要多多赚钱,等他们有鸡蛋了,她会再过来听神父讲圣经。

    约翰神父三人:“~”!

    夏允彝坐在教堂的一角,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愤怒。报纸上的一篇篇文章让他极其生气,上面不是鼓吹大同军进攻关中,就是呼吁大同军攻打草原,占领更多的草场,养更多的羊,以获取更多的原材料。

    甚至还有山西的读书人请求大同军进攻山西行省,各种在他看来的“叛逆言论”层出不穷,简直是群魔乱舞。

    夏允彝忍不住开口说道:“难道三代时期的朝堂就是这样的吗?如此群魔乱舞,每个人都只追逐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大局,这种公民议会真的能治理天下吗?”

    其他几人听了,也都一脸茫然。三代时期究竟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大同社的这个公民议会虽说传承自三代时期,但就他们现在看到的情况而言,感觉非常嘈杂混乱。他们实在难以想象上古时期的人是如何靠着这套制度治理天下的。

    这时候,约翰神父做完祷告,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笑着说道:“这不就是共和制度嘛。欧罗巴大陆,虽然大部分的国家仍然是君主制,但在几百年前威尼斯就实行了共和制度,现在的尼德兰也是共和制,刚开始是要混乱一段时间的,但只要等形成了几个强大的政治家族之后,这种混乱就会逐渐结束。”

    杜麟征眼睛一亮,说道:“还请神父和我们详细说一说,欧罗巴大陆那些共和国。”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上古时代的事情已经太过久远,难以寻找借鉴,但欧罗巴大陆的共和制度却是现在还存在的,说不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约翰神父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介绍起来:“威尼斯共和国是文艺复兴时期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国家。其最高权力机构是大议会,由威尼斯的贵族组成。最初,全体具有贵族身份的男性都有资格参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员资格逐渐固定下来。到后来,只有列入‘黄金簿’的家族成员才有资格成为大议会成员,这些家族构成了威尼斯的统治阶层。

    大议会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最高立法和决策机构,它负责制定法律、批准重大政策、宣战媾和等重要事务。大议会的存在体现了集体决策的原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个人独裁。在大议会之下,还有元老院、总督府等机构……”

    周立勋一边听一边思考,说道:“贵族共和制,这不就是我华夏历史上的两晋时期嘛。当时门阀士族权力极大,皇权衰落,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也是几个家族掌权,能决定天下的大事。

    但那也是我华夏最衰落的时期,这种制度根本不适合我们大明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

    几人找到了公民议会的缺陷,兴奋起来,徐孚远道:“我们可以把威尼斯共和国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延安府所有人知道,他们现在已经步入邪门歪道之中了。”

    夏允彝也点头说道:“外邦历史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我们就要宣扬出来,打倒延安府这些牛鬼蛇神。”

    然后他们5人就如果一上来约翰三人,想要他们把欧罗巴大陆各个共和国的历史详细的说一遍。

    然而这可让约翰神父他们犯了难。他们虽然知道一些威尼斯共和国的事情,但要像史书那样详细了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他们只能尽力回忆,磕磕绊绊地讲述着那些遥远国度的故事。

    和他们一样感到为难的还有徐晨。他设立这个公民议会,一是想让它成为一个监督机构,监督都督府施政;二是想要实现上情下达,让民间的声音能够被都督府的高层知道。

    但现实情况却和他预想的大相径庭。他拿到这些议员的名单后,发现大部分议员都来自士绅家族和大商贾家族。要不是大同工业区也有不少人成为议员,他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弄个上下议院,直接走资本主义道路了。

    他开始意识到,这个公民议会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他重新审视和调整策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9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