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势如破竹
崇祯三年(1630年)4月 9日。
耀州,不黏泥根据地
白马寨处于连绵起伏的群山深处,四周的山峦像是一道道天然铸就的屏障,将这片天地紧紧环绕,山峰似巨兽伏地守望,层层叠叠的山脉犹如波涛汹涌的绿色海洋,将外界的纷扰隔绝在外,让明军即便心怀攻陷之意,也在这崇山峻岭面前望而却步。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前行,穿过一片幽深的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一处山谷悄然展现在眼前。在这山谷之中,竟有一小块难得的平地,仿佛是大自然特意恩赐的一方净土。平地上,土地肥沃,散发着淡淡的泥土芬芳。一小片一小片整齐的田地错落分布,嫩绿的蔬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片土地能产出的蔬菜和粮食并不多,但却也能维持一定补给。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经营,不沾泥带着他的手下将这里打造成了一座别具一格的山城。营地和营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各处,用粗壮的木材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既坚固又能抵御风雨。
在山谷的各个关键位置,不沾泥修了哨所。它们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视野开阔,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周围的一举一动,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任何潜在的危险。
而在相对缓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梯田宛如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山间。这是不沾泥和他的手下们用辛勤的汗水开垦出来的成果。他们不畏艰辛,一锄一镐地在山坡上开辟出了这一片片可以种植粮食的土地。
而今日这片世外桃源就来了很多却来了很多外来者。
忠义堂内热闹非凡。十几家义军首领汇聚一堂,他们三三两两与相熟之人坐在一起,低声交谈,谈的都是这段时间大同社出兵进攻关中之事。
当不沾泥进入忠义堂,他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他扬了扬手,提高声音说道:“各位兄弟,这位朱猛当家,想来不用我多做介绍了吧。”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朱猛,只见他身着一身整齐的军装,短发利落,身形彪悍,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然而,众人先是迟疑了片刻,似乎有些不敢相认。
很快,人群中一位熟悉朱猛的首领惊讶地喊道:“这不是朱三当家嘛!你这是从山西逃回来了?”
朱猛虽然是登城人,但当初和张三纵横同州和耀州两地,也算是半个本土人。而且他在关中结识了不少农民军首领,所以徐晨就派他来招募义军。
朱猛微微点头,神色中带着一丝感慨:“没错,正是在下。当初张三大哥他们起兵失败,被明军包围,俺赶到延安府去讨救兵,可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说到此处,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中满是悲痛。
朱猛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后来,俺便投靠了大同社的徐都督。如今,俺就是想多杀些明军,为张三大哥报仇雪恨!”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对朱猛的遭遇表示同情,也对他的忠义表示敬佩。
朱猛环顾四周,继续说道:“这次,俺请不沾泥首领帮忙召集各位来,主要是为了关中的战事。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了,我大同社出兵十万,分兵两路进攻关中。”
八金刚眼睛一亮,满脸羡慕地说道:“这谁能不知道啊!关中的那些地主老财,被徐都督吓得瑟瑟发抖,只敢龟缩在县城里。”
其他义军首领也纷纷附和,脸上满是羡慕之色。同样是造反,他们只能躲在深山的山沟沟里,而大同社的徐都督却能率领十万大军纵横关中,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射塌天目光敏锐,他站起身来,大声问道:“是不是徐都督有需要我等出力的地方,才把我们召集过来?”
朱猛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正是。都督想请各位兄弟帮忙打击明军的后勤。如今,我大同社的大军已经牵制住了明军的主力,各位此时出手,必定能事半功倍。”
不沾泥一拍胸脯,豪情万丈地说道:“俺早就想教训那些朝廷的走狗了!哪怕徐都督不说,俺们也会这么做。现在有了大同社的大军牵制,俺们终于可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了!”
不少义军头领纷纷响应,他们当中很多人与本地的大族有着深仇大恨,只是以前实力不济,打不过朝廷的军队,只能隐忍。
这时,独行狼突然站起身来,抱拳说道:“俺想投靠都督,不知道朱猛兄弟能不能帮忙引荐一番?”
其他义军首领的目光也齐刷刷地投向朱猛。自从大同社进攻关中,几天时间就歼灭了好几千明军主力。
在他们眼中,原本如同神兵天将一般的朝廷军队,面对大同军却不堪一击。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关中大概率会落入大同社的手中。
虽然这些义军首领大多都有雄心壮志,想要闯出一番天地。当初杨鹤招抚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像神一元那样投靠朝廷,就是不想放弃自己的野心。
但这两年多来,他们被朝廷的军队打压得四处躲藏,也认清了现实——他们根本没有纵横天下的能力。而大同社却能打得朝廷军队落花流水,此时若不抓住机会投靠,只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而且他们还记得,大同社占据延安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剿土匪。
朱猛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都督非常重视各位兄弟,临行前还给了俺指示。愿意投靠我大同社的,我大同社愿意派出军官和监军来整编队伍。
但以后一切都要按照正规军的规矩来办,若是有人不听指挥、违反军纪,那可就要受到处罚了。这一点,俺得提前给各位兄弟说清楚,省得以后有人犯了军规,说我们大同社鸟尽弓藏、卸磨杀驴。”
不沾泥等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他们与大同社建立联系已有三年时间,自然知道大同军的规矩十分严苛。但即便如此,这也比躲在山沟沟里吃苦要强得多。
朱猛接着说道:“当然,如果各位兄弟不想被收编,那也没问题。我们可以按照盟友的形式相处,我大同社会给各位提供武器装备,各位兄弟帮忙打击朝廷的军队。等攻占关中之后,我大同社也愿意给各位提供装备和钱粮,让各位兄弟到中原去驰骋,发挥自己的才干。”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就俺得到的消息,那活曹操到了中原之后,再次发展了好几万人马,攻城略地,占下了好大一块地盘。朝廷在中原的兵力可不如关中精锐。”
朱猛这番话,让一部分不甘心的义军首领有些心动。他们心想,活曹操有多大的本事,他们还能不清楚?他都能在中原闯出这么大的一番事业,自己难道会比他差吗?
不过,大部分义军首领还是不想再折腾了,他们打算抱住大同社这根大腿,跟着徐都督建功立业。
就这样,朱猛在白马寨成功联络了十几家义军。他给这些义军提供了武器装备,看着他们满怀斗志地冲进关中,去杀戮大族、打击明军的后勤,这些义军搅得整个关中部的安宁,让明军难以集结。
崇祯三年(1630年)4月 10日。
富县被大同军包围,杜弘域部被大同军全歼的消息西安府三边总督衙门,三边总督洪承畴当机立断,即刻命令驻守在耀州的参将高从龙和驻守在同州的副总兵张应昌,各率一万精锐人马,火速驰援富县马俊豪部。
高从龙和张应昌接到洪承畴的命令后,丝毫不敢懈怠。这一年多来,他们谨遵都督府的指令,辛苦练兵,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更新换代。
而且,都督府按时发放饷银,他们二人也未曾贪污克扣,士兵们士气高昂。尽管他们不像杜弘域那样狂妄自大,但自认为朝廷正规军经过一番整顿,与大同贼寇的战斗力差距已然缩小。满饷明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自信满满,觉得此番驰援定能击退大同军,解富县之围。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没逃过当地抗旱会的眼睛,他们当即把明军援军的消息传递给大同军。
徐晨得知明朝这两支援军的动向之后,他分别派遣田建秀率领第七师迎战高从龙部,杨秀头率领第八师迎战张应昌部,力求各个击破。
11日,田建秀的第七师在洛川县郊野与高从龙部狭路相逢。
田建秀立刻与监军李德玉、参谋长李飞商议应敌之策。
田建秀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明军武器装备更新速度极快,虽尚未配备大炮,但火枪数量已占五成,还装备了飞雷炮和虎尊炮。前些日子第五师杜弘域部作战时,明军的飞雷炮就给我军造成了大量伤亡,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李德玉沉思片刻,提议道:“我军拥有火炮优势,可在远程对敌人进行打击,争取将其击溃。”
田建秀却缓缓摇头,分析道:“火炮威力虽大,但数量有限,发射速度又慢,只能给敌人一定打击,想要彻底击溃他们,难度极大。”
这时,参谋长李飞眼睛一亮,迅速说道:“我观察到明军采用的是我们以前的横阵,由于火枪数量不足,还配备了一半的长枪兵,这就导致他们火力不足,而且阵型过于厚重,容易遭到火炮、飞雷炮等武器的打击,行动也十分死板。
而我军新运用的散阵灵活多变、机动迅捷,只是在应用上还不够熟练。我们既然采用散阵迎敌,为何还要与敌人火力最猛的正面战场硬拼呢?
可以把大部分的火力和兵力调到敌人的两侧,形成侧面打击,让敌人只能被动挨打。等敌人调整阵型时,我军正面阵型又能再次打击他们的侧翼。”
为了让众人更直观地理解,李飞用士兵模型进行了演示。他指出一个千人团可以分成三部,主要兵力分散在敌人两侧进行攻击。因为横阵呆板,短时间内难以对两侧的攻击做出有效反应,等敌人调动阵型时,又会遭到另一侧的打击,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大同军阵型灵活的优势。
田建秀听后,眼前豁然开朗,兴奋地说道:“这个战术可行,不妨一试。”
制定好战略战术之后,双方大军迅速逼近。
高从龙部上万大军分成左右两部,随后以右部五千大军摆出横队,气势汹汹地迎击大同军。
田建秀见状,果断出动一旅兵马。这旅士兵以 100人为一队,如猛虎下山般快速冲向明军。大军分成三股,一部分留在正面战场牵制敌人,一部分冲向明军左侧集结,另一部分则冲向明军右侧集结,大同军的军队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将明军紧紧包围。
高从龙看到这一幕,不禁惊愕万分。显然,他没有得到关于富县战场的准确情报,根本不了解这种阵型的威力。在他看来,大同军就像一群散兵游勇,不成章法。他轻蔑地一笑,觉得胜利已然在握。
然而,高从龙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只见大同军的炮兵阵地上,12门重型火炮和 12门轻型火炮同时发出怒吼,24枚开花弹如流星般精准地射向明军的阵型上空。
“轰轰轰!”
24枚开花弹几乎同时爆炸,每一枚开花弹都像一场风暴,向四周席卷而去。虽然这些炮弹不像实弹那样会把士兵炸得四分五裂,但炮弹的碎片却如利刃一般,轻易地射穿了明军士兵的身体,一时间,惨叫和哀嚎声此起彼伏,上百名明军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不过,这些明军士兵经过高从龙一年多的严格训练,饷银也从未被克扣,组织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面对如此猛烈的打击,他们并未惊慌失措,而是踏着整齐的步伐继续前进,后方的士兵迅速补全了死去士兵的空缺,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
但明军士兵的顽强抵抗终究无法改变战局。双方逐渐靠近到 80步时,大同军左、中、右三个方向的飞雷炮同时发威。
“轰轰轰!”
飞雷炮如一颗颗陨石砸下,在明军阵中炸开了花,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更让明军指挥官头疼的是,三个方向都有敌人,他却无法同时对三面的敌人进行反击,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战场上的战机稍纵即逝,明军军官还在苦苦思索应对之策时,大同军士兵已经冲进了距离明军 30步的位置。
“轰轰轰!”
几千只火枪同时开火,明军遭受了三面的猛烈打击。部分明军士兵开始主动开火反击,但他们这一动,整个阵型顿时大乱,反击变得毫无章法,如同无头苍蝇一般。
“滴,滴滴,滴滴,滴滴。”大同军的冲锋号响起,如同激昂的战歌。左右两侧的士兵一边冲锋,一边丢出手榴弹。
“轰轰轰!”
手榴弹在明军阵中爆炸,炸得明军士兵人仰马翻。随后,大同军士兵端着刺刀,如狼似虎地杀向明军士兵。
苦苦支撑了好几轮的明军士兵再也无法忍受,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纷纷转身逃窜。
田建秀抓住时机,指挥另外一个旅的兵马杀向高从龙部。在大同军的猛烈冲击下,余下的明军军阵也瞬间瓦解。上万名明军被大同军追杀了 10余里,参将高从龙在混乱中被火枪击毙,余下的明军士兵几乎全部被俘。
战场大胜之后,田建秀立刻派人向徐晨报捷。
十二日,杨秀头的第八师也传来了捷报。他们在宜川县郊野与张应昌部展开激战,同样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成功击溃了张应昌部。至此,明军 2万的援军被大同军彻底击灭。
崇祯三年(1630年)4月 15日。
富县已经被大同军围困了 10天。马俊豪在得知参将高从龙和副总兵张应昌的两万援军被大同军歼灭后,心中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有援军了。
这座孤城如同被斩断羽翼的飞鸟,再也无法逃脱大同军的包围。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与大同军谈判。在得到了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证之后,马俊豪带领自己剩余的部下,无奈地向大同军投降。至此,富县这座坚固的城池,终于落入了大同军的手中,鄜州全境被大同军攻占。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9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