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缺德缺到骨子里的大明王朝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0月 24日,河南行省,陕州城。
大同军的进攻速度极快,在攻破阌乡县,杨秀头的第八师迅速的攻克了洪关,灵宝县,一直在陕州才被贺人龙的大军阻挡住。但后续徐晨带着大同军的主力把陕州城团团包围。
大同军三百多门火炮从东,西,南对准陕州城,贺人龙看到这场景倒吸一口冷气,只能拼命的发求援信息,请求五省总督府援助。
不过大同军的第一波进攻却不是炮火进攻,而是舆论进攻。
一个嗓门大的戏曲团士兵,手上拿着个铁喇叭,对着城上喊道:“陕州城的明军兄弟,你们知不知道登州镇有一支支援你们的军队,因为大明的贪官污吏克扣军饷,导致登州镇的明军粮草断绝。
于是士兵偷吃了当地大户的两只鸡,那个大户就要硬逼着总兵砍死自己的士兵,看看这就是你们要保护士绅的德行,你们难道觉得值得吗,他们看不起你们,把你们看成蝼蚁,污蔑称呼为丘八,你们的命在他们眼中连两只鸡都不如。”
“那位总兵也是个汉子,他不但没有交出自己的兵,反而砍死那个纨绔子弟,带着自己的兵造反,现在在归德府攻城略地,这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汉子。”
陕州城的士兵第一次听到还有这样的事,每人内心升起一股怒气,都为自己感到不值,他们这样拼命维护那些士绅做什么?
贺人龙听到这话,再看看城墙上士兵的神情,脸色异常难看,他马上大声道:“不要听别人的胡言乱语,贼寇这是想蛊惑军心。”
宋建华笑道:“俺有没有说谎,大家都心里有数,大家想一想平时那些大族是如何对待你们的,你们觉得他们能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士兵们想到大族平时对他们呼来喝去,把他们看成奴仆,哪怕是他们的总兵,也只能低声下气的对这些人说话,明军士兵知道那些大族为了两只鸡是真会要他们的命。
一股沉闷的气氛在在城楼上散开,贺人龙能感觉到自己士兵战意在消散,士气在低落。
他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他命自己的亲卫拿过一把火枪,对着那个士兵就是一枪。
“噗!”子弹落在宋建华身前,激起了一些尘土,吓得他一跳赶紧往后撤了几步。
这个时候阵地上的王二走上前来,拿过了宋建华身上的铁喇叭道:“贺人龙,你不要给脸不要脸,现在俺们好声好气的和你交流,如果你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交流,那俺就要用大炮来交流了。”
城楼上的贺人龙看着王二身后的上百门大炮,脸色虽然铁青,但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那些大炮真能炸死人,现在这样虽然士气低落,但好歹城池还在手中。
王二把铁喇叭丢给宋建华道:“继续说朝廷的黑料,让城头的明军兄弟们想清楚,这样的朝廷值不值得效力。”
宋建华站起身子接过铁喇叭继续道:“明军的兄弟们,你们知不知道戚家军的故事?”
而后宋建华戚继光各种事迹讲了一遍,详细的讲述了他各种夸张的战损比,突出的就是他的战争能力。
城楼上的士兵听的也有一股热血沸腾之感,大丈夫当是如此。
但画风一转,宋建华直接讲戚继光如何被万历皇帝整的凄惨,最后悲惨离世。
城楼上的士兵悲伤中带着怒火,多为戚继光感到不值,没有人怀疑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这种卸磨杀驴的事情,在他们身边频频上演。
他们的千户,百户都是这样耍他们的,用得上他们的时候就好声好气的商量,给他们画大饼,用不上他们就一脚把他们踢开,所以他们现在已经养成了看不到银子不做事的习惯,他们很能共情到戚继光。
但这些士兵本来以为戚继光这样的下场已经够悲惨了,朝廷再缺德也只能缺德成这样,大家也习惯了,这世道就是这样,朝廷是黑的,大族是黑的,他们这些将军也是黑的,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他们根本逃不了。
但宋建华话锋一转,又说戚家军在朝鲜抗击倭寇的故事,这段故事徐晨提供大纲,在真实的基础上突出的是热血,故事掺杂了后世网络小说的方法。
于是在宋建华口中这次戚家军英勇无敌,倭寇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好像几十万在朝鲜的倭寇被这一支军队打败一般。
城楼上的士兵也是第一次听这么精彩的故事,尤其是这故事还不像现在的话本的玄幻风格,大明时期隋唐英雄传之类的话本,突出的是武将的能力,什么李元霸,一只大锤800斤,两只1600斤,一个人就能击败几十万大军。
虽然这种故事听得让人过瘾,也能吸引人,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假的,尤其是军中的士兵更知道是假的,什么1600斤的大铁锤,军中的铁锤连16斤都没有。
但宋俊华讲的故事却不一样,这里的战争再也不是武将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军阵布置,双方的兵力对比,以及双方如何出战应战,极其写实。让他们有一股身临其中之感,尤其是这故事突出的更是戚家军当中士兵的重要性,他们勇武,团结,屡胜强敌,这些士兵的代入感非常强。
连贺人龙都迟疑起来了,大同社这是想做什么?
宣传朝廷的勇武?
还是宣传戚家军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
但宋建华却马上道:“各位明军的兄弟们,你们觉得奇不奇怪?大明朝廷有一支这么强大的军队,但为什么这支军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甚至你们连听都没有听?”
这的确也引起了这些士兵的好奇。
对呀,朝廷有一支这么强大的军队,为什么不把这支军队调到前线来?
宋建华冷笑道:“因为这支军队已经被人歼灭了。”
城楼上的士兵一片哗然,这支军队居然如此强大,怎么会有人能灭了他们?
还是说戚家军被大同军给灭了?
宋建行道:“刚才我说到戚家军在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击败了几十万倭寇,按照当时朝廷赏赐的规则,一个倭寇首级是50两银子,朝廷也没想到戚家军那么能打,光斩杀的倭寇首级就有好几万。”
“如此多的首级,朝廷要拿出好上百万两银子,不要说大明朝廷拿不出这笔钱,就算能拿的出来,你们觉得朝廷的那些贪官污吏会舍得拿出这笔钱吗?”
士兵们明白,这些贪官污吏肯定不愿意了,他们平时的赏赐也是七扣八扣,到手连平时的三成都没有,他们打农民军根本就没赏金,也就给了点粮食。
宋建华冷笑道:“于是朝廷又开始卸磨杀驴了,他们把戚家军调到蓟州,当时的蓟州总兵王保和朝廷的官员,万历这个昏君共同谋划。说是给戚家军发响,叫士兵不要带铠甲兵器去校场,王保带着自家的家丁,直接把戚家军给屠光了。
人都死光了,自然不用发军饷,这也就是你们从来没听说过戚家军的原因,因为这支士兵已经被大明朝廷给屠杀殆尽了。”
“为这样的朝廷效力,兄弟们,你们觉得值吗,打输了你们要死,打赢了你们得不到赏银还有可能被朝廷屠杀,一样是要死。
与其投靠缺德的大明朝廷不如投靠我们大同军,我们大同军只要打到了你们的故乡,就会给你们分土地,一户最低也能分30亩土地,明军的兄弟,你们要想清楚哪个更值得投靠!”
城楼的士兵听到这个结果一片哗然。明军士兵听到这个故事的结尾内心发凉,从躯干梁冷到四肢,最后到头颅,哪怕身上穿着棉甲也不能给他们带来一丝的温暖。
他们已经很低估朝廷的下限,克扣军饷,喜欢画大饼,但这个世道参军好歹能混口饱饭。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朝廷会这么狠毒,下限会这么低,没有用了,不愿意发军饷也就算了,还要直接屠杀他们,这缺德缺到骨子里了。
虽然这是敌人说的故事,但这些士兵根据自己遭受的境遇,朝廷缺粮是常态,甚至有三四年都不发粮饷的,大概率是会做这样缺德的事情的。
贺人龙脸色大变,他虽然不知道这事情是真是假,但却明白不能让大同社这样宣传下去,要不然这仗不要打了,士兵直接会献出城门。
“擂鼓!”贺人龙大吼道。
“咚咚咚!”战鼓声音响彻四野,压过了宋建华的声音。
不过战鼓虽然能压过宋建华的声音,却不能压住士兵内心的不满。
陕州郊外。
徐晨来到一个驿站,几百个如同枯骨一般的人,在这里整平土地砌墙建房。
这些人是中原的流民,因为中原的兵力众多,他们想要起义很快会被镇压,只能在抗旱会社员的带领下,躲在附近的山上,靠着野菜,树根,树皮艰难求。
这次大同军攻入中原,他们马上下山,喝了三天米粥之后,在抗旱会社员的组织下,他们承担起运输粮草,修筑道路,驿站的差事。
徐晨皱眉头道:“应该让他们多休息几天,恢复元气,再让他们做事。”
李自成苦笑道:“俺已经说过,但他们不敢,他们生怕丢了这份差,喝粥恢复的一丝力气,就开始做事。”
徐晨怜悯道:“他们这是饿怕了。”
他们现在的样子,徐晨只在电视上那些,被矿井压在下面几十天的人看到过,如同枯骨居然不是形容词。
徐晨道:“现在我们招募了多少人?”
李自成道:“妇孺儿童全算在内共有3万人,这个数量比某预计的要多一倍。”
而后他担忧道:“整个中原的流民怕是有百万之众,要是算上整个北方,只怕有三五百万之众,某担心粮草不足。”
徐晨冷笑道:“有人会有粮食的。”
趁着这些人休息的时候,徐晨询问了一个农户这两年中原的情况。
这个农户苦笑道:“俺的家乡连旱了两年,俺们拼命的浇水,也没保住多少粮食。”
当地的大户赵家,一点租子也不愿意减,俺们辛苦耕作了一年,辛苦的打水,保住一点粮食,最后几十亩地,交完赵家的租子,只剩下一坛子的粮食,只能做种子粮。”
而后他露出一副想哭的表情,但他的身体已经被掏干了,实在是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
“就这样朝廷也没放过俺们,俺们交完租,朝廷的官差又来了,要俺们交税,抢走了俺家最后一坛子粮食不说,还把俺闺女也给抢走了。
这样也好,俺闺女抢走了,好歹有条活路。还有一些亲戚反抗交税也被官差给打死了,家里的房子也被烧掉了,最后全家活活饿死。”
“俺们只能靠杂草树皮树叶,想办法熬过去,但老天爷不让人活命啊,又爆发蝗灾,连树叶,树皮,杂草都不让俺们吃,这是要活活逼死俺们。”
徐晨道:“最后你们怎么活下来的?”
流民露出一个难看的笑脸:“后来俺们村里来了赵良先生,他在俺们村组建了抗旱会,给俺们弄了三锅粥,让俺们吃了一个饱饭,当晚带着俺们攻破了赵家的围子,赵家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全被俺们砍死了。”
“赵先生又带着俺们吃了几顿饱饭,只可惜后面官兵来了,俺们根本打不过,死了一大半的人,只能逃到山上去,靠着山上的野菜,树根,树皮,还有时不时在赵先生的带领下下山抢夺一番,勉强活了下来。没有赵良先生,俺们连树根树皮都没得吃。”
徐晨倒是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在大明,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无主土地,野菜,草根,树皮都是有主人的,甚至连河都没有无主的河道。
那些穿越者想出来的发财门路一条都走不通,你敢下河钓鱼,马上就会有地主的狗腿子把你打死,敢上山砍柴打猎,地主的狗腿子照样会打死你。
在这片土地上山山水水都是有主人的,这些地主会全方面堵死你任何一条赚钱的门路,只留下一条允许你们出卖劳动力的道路。
这个故事有说是真的,也有说是满清编的,本人也很难分辨真假,但就我现在了解大明的历史,他们真有这么缺德。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