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行业协会与狗改不了吃屎
长安县,县衙内人来人往,各种前来办事的人员堵满了县衙,一片忙碌景象。
一个穿着棉衣的作坊主把自己的证件递上小心道:“俺招了二十个农户,麻烦您帮俺二十张劳工证。”
吏员看了看他送过来的文件道:“你这是纺织厂,不属于重点照顾的作坊,办不了,都督府已经全面收紧了对于纺织厂的劳工证发放。”
“啊!”作坊主马上道:“俺这是接了都督府的订单,要赶制五万匹羊毛布,都是在为都督府办事,麻烦您通融一下吧。”
吏员道:“通融不了,这不是我要为难你,而是都督府现在在前线打着仗,消耗巨大,没有这么多粮食,长安城要限制工匠的数量。”
作坊主着急道:“那俺的订单怎么办?”
吏员道:“要不你把机器搬到村里去,这样可以直接在当地招工了,不需要劳工证,工匠吃饭就可以回家。”
作坊主早就道:“但这也太耽搁时间,您还是通融通融一下吧。”
吏员道:“都说没粮食,通融不了,有本事你自己弄到粮食,这就不需要劳工证了。”
这个纺织作坊组只能失望而归了。
孔晨看到这幕心有戚戚,还好他的作坊进入都督府的重点作坊名单。
他径直走向自己老朋友胡林的办公室,他一进门便说道:“老胡,某这次招了50个工匠,帮我办50张劳工证。”
胡林道:“这次可以给你办,但这段时间不要再招工匠了,都督府在中原大户没有得到足够的粮食,关中的粮食也可能不足,现在都督府在逐步控制工匠增加的数量,再增加下去都督府都养不起他们。”
孔晨道:“某知道了,还有某想要再弄个10亩地,修个工人宿舍,方便工匠来往上下班。你也知道现在我的工厂当中有很多都是农村的婆娘,她们在长安城没有房子,来往上下班实在不方便。”
胡林皱起眉头,面露难色:“现在长安城的地不好批,尤其是你厂房所在的工业区,已经建满了作坊。”
大同社废除了大明各种苛捐杂税,像城门税、厘金等税赋都被取消。一个作坊最主要的税是增值税和作坊商税,两者相加大概占三成左右,和农田的田赋差不多。
而且大同社对官员管理相对严格,虽然贿赂官员的事情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相比以前极大地减少了,所以这两者的商税加起来虽然高,但也只是增加了那些权贵的税,对普通的作坊主而言,大同社的税可谓是极低,开作坊的利润极高。
加上关中地区经过一番清洗,原本的地主通通被打掉了不说,赚了钱的商贾不能随意买地,只能把钱财再次投入扩充产能上。因此,关中作坊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长安城为了满足这些作坊的需求,不断新建新的工业区,同时也扩大原本的工业区范围,土地变得非常紧张。
孔晨着急地说道:“我这次可是为工匠建设住房,都督府难道不应该支持一番吗?要是长安城有足够的房子,我又何必自己建?”
胡林无奈地叹了口气:“谁能想得到关中的人口会增加得如此快,这些年都督府已经在努力建设新式的楼房小区了,但是还是跟不上长安增加的人口。”
胡林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在旁边的工业区给你批块地,距离你的作坊也不远,但必须要先说好,建好的楼房只能作为工人宿舍,你如果改变用途,都督府有权利回收。”
孔晨满不在意地摆摆手:“我本就是做工匠宿舍用。”
而后他又接着说:“都督府的老师能不能派几个过去,给我工厂的那些新工匠上上课,这些农妇能吃苦耐劳,但就是笨手笨脚的,不培训一番没办法用。”
胡林回答道:“这你要去找胡强大哥,这事情归他管。你要是舍得花钱的话可以送这些人去上夜校,一晚上学习一个时辰,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做一些打下手的活。”
孔晨不屑地说:“花这冤枉钱干什么,让这些人跟着老工匠学习也是一样。”
胡林摊开双手:“那我就没有办法了。”
孔晨出了长安县衙,坐上自己的马车,对车夫说道:“去期货交易街道。”
马夫当即扬起马鞭,马车朝着期货交易所的方向前进。
大同社的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都在同一条街道,因为有大量的货物和金钱往来,吸引了大量的商社和钱庄入驻,这反而形成了聚群效应,吸引更多的是大商队钱庄入住。
现在这条街道上行人大多穿着皮裘长衫,富贵逼人,甚至已经有好事之人将这条街道称为华服街,或者是富贵街。
来到期货交易所之后,孔晨走进其中一间包间,里面坐着十几个穿着华服的中年人。这些人看到孔晨,纷纷拱手笑道:“孔东家来了。”
孔晨也拱手回礼:“见过赵东家,钱东家,李东家。”
别看现场气氛一片和气,但孔城坐下之后几人很是阴阳怪气的一番,相互之间打脸揭短的事情可谓是不断。
这群人实际上这些人都是同行,主营的业务就是制造独轮车、马车。同行是冤家,他们这些东家,为了扩张产能,相互挖技术工,工匠,打价格战,虽然还没到你死我活的那种程度,但也算是陷入魔怔了。孔晨甚至暗中找来了两个风水先生,诅咒过他的同行。
这两年又新增了两个业务,一是制造轨道马车。轨道马车因为载重大,各种零部件大量使用钢铁,成本飙升,制造的技术难度高,因此利润也极大,成为了这些人争抢的市场。
二是这两年草原上的牧民也逐渐富裕起来,双方建立了统一的大市场,牧民在关中贩卖货物变得容易,再加上羊毛这些年的价格也不断提升,增加了这些牧民的财富。所以这些年勒勒车成为了长安车马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市场不断扩张,但人才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培养出来的,而且他们只喜欢用人才,不喜欢培养人才。
也不知道谁起了头,大家就喜欢挖人家已经培养好的学徒,你出一两银子工钱,我就出一两半,他就出二两银子。就是用这种手段不断地激烈竞争,现在一个培养出来的学徒工钱就要二两,有技术的马车工匠,工钱少于10两,人家马上跳槽,还要有半年奖金、年终奖金,可以说现在是他们这些东家在捧着这些技术工匠。
孔晨就深恶痛绝这些胡乱竞争,他刚把一批学徒培养好,就被姓赵的用二两银子挖走了,逼着他不断地提升工钱不说,还极大地扰乱了市场。他也挖了几个技术工匠,人家开口就要增加三成的工钱,还说这是行业惯例。他只能咬着牙给自己挖过来的工匠开了每个月12两银子的工钱。
这样的挖人大战进行了两年,大家都受不了了。于是他们这几个东家,决定一起共同开个会,大家约定一下行业规则,总好过这样一起损失利润,这才有了今天这场会议。
这些马车行业的东家关起门来开会,内容自然是极其激烈。不过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在,明争暗斗的再激烈,但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还是会妥协。
终定他们下几条标准,一是不能胡乱挖人,即便是挖人,也不能胡乱地涨工钱,工钱要维持到行业平均水平;二就是他们联合起来,成立马车行业商会,大家平时用谈判的方式内部的竞争,防止损害他们共同利益的事情。
三制定马车行业的各种标准,大家共同限制外来者来扰乱市场。
因为孔晨有大同社的关系,他还被推举为马车行业商会的会长。
长安城,都督府。
关中大战让都督府的事物暴增了好几倍,都督府的各级官吏都忙碌不堪,每日要做的任务忙到傍晚才能勉强结束,现在这些官吏搬运文件都要用小跑。
议事厅内,大同社的高层们齐聚一堂,刘永站在前方,在会场上挂上一张北方的地图,神情振奋地说道:“现在我们的北路大军已经包围了整个太原府,第6师也攻克了大同镇,要不了多久,整个山西行省就会归我大同社所有。
在中原,都督的大军已经包围了洛阳城,中原明军的主力处于我军的包围当中。只要洛阳被攻克,整个河南行省也会落入我军之手。也就是说,在今年内,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都会成为我们的地盘。”
现场的大同社高层们其实早已知晓这些消息,但当刘永亲自说出来后,众人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鼓掌。这意味着大同社的势力在不断扩张,距离掌控中原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刘永接着说道:“中原即将被我军攻克,但我们接下来面临的困难也不少。第一个困难就是粮食问题。山西行省大概有五十万灾民,而在中原,这个数量超过百万。我们大同社要养着这150万灾民,一直到第二年的秋收。更重要的是,整个北方预估有300万灾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尤其是粮食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从现在抄家的情况来看,中原大户的存粮,可能不够维持当地百姓一年的消耗。都督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江南之粮赈济中原的百姓。我们已经派遣第二师进攻南阳府,攻占南阳之后就打通了我军到湖广行省的粮道。”刘永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地图上的南阳府和湖广行省。
大同社境外最大的粮仓就是湖广行省,去年就从那里弄了300万石粮食。刘永目光扫视全场说道:“都督希望明年可以从湖广行省弄到500万石粮食到中原,这个任务可以说是极其,需要有一个极其熟悉大明官场的人,能力出众的人,帮都督府运作此事。”
三司使洪承畴听到这里,心中明白这是要他过去。他当即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属下愿意去南阳府。”
刘永点头表示认可:“那就任命你为南阳知府,由你和高大壮两人负责完成此事。必要的时候,督府允许你们用军事威胁湖广行省士绅,他们要是给脸不要脸,你们可以直接攻占湖广。”
“遵命!”洪承畴坚定地回答道。
刘永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大同社要在两省快速建立政权,组织起当地的农户,打击地方的大族、士绅、教派,还要在春耕之前做好均田,以最快的速度开展春耕,不能影响第二年的收成,我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从今天开始,整个关中要调拨优秀的大同社员、抗旱会员,还有那些退役的大同社老兵(有残疾,所以不能上战场),在两省建立基层机构。时间紧,任务重,都督要求我们第一批就要征招3000人。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忙碌起来,在不影响关中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增调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建立稳固的基础机构。”
“遵命!”众人齐声回应,声音坚定而有力。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15日。
徐晨在成功包围洛阳城之后,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下一步的部署。一方面,他在囤积物资和军火。洛阳城本就是一座坚城,这两年在孙承宗的建设下,更是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光靠徐晨手中的 300多门火炮,想要攻破洛阳城并非易事。于是,徐晨又向关中请求调拨 500门火炮到前线,他打算用这些火炮直接轰开洛阳城的城池。
另一方面,徐晨在组织当地的灾民。他给灾民们一定的赈济,保证他们能熬过这个冬天。
同时找出一部分青壮,让他们成为大军合格的后勤人员,为大军运送物资、搭建营帐,帮助大同军解决一部分后勤问题。
河南府的大同社员也没有闲着,他们不断地组织当地的农户,建立民兵队。在镇压了当地的大族之后,这些农户在大同社员的带领下,纷纷加入到围攻洛阳城的战场。每天都有新的力量加入,大同军的数量快速增加,正向着 20万的数量进发。洛阳城被层层包围,仿佛一座孤岛,在大同军的浪潮中摇摇欲坠。
在洛阳城内士绅也没有闲着,资政院的那些士绅们正忙碌地监督着银钱的发放。他们心疼地看着一锭锭白花花的银子从自己手中交到普通士兵手里,仿佛割去了自己身上的肉。
但当他们看到士兵们激动的神情,以及士气不断攀升的景象时,又觉得这钱花得值了。
然而这一行为在明军军官看来,不经过他们的手,直接把银子发给士兵,这是坏规矩的事情,绝不能允许。
在他们心中,这些士兵是属于他们的,军饷只有通过他们的手流转到士兵手上,才算是合乎规矩。除此之外,一切手段都是对规矩的破坏。
基层的那些百户、千户们,虽然得罪不起孙承宗、福王,也得罪不起吕维祺这种致仕的高官,但他们可不怕得罪普通的大头兵,长期的威慑下来,他们有的是控制大头兵的手段。
于是,在孙承宗、吕维祺他们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基层的百户、千户们暗中把士兵们召集起来。他们噼里啪啦地算着账,先是算这些士兵欠下的高利贷是多少钱,接着算他们父母欠自己的高利贷又是多少钱,甚至连他们祖父欠的高利贷也一并算上。
最后,那原本发给士兵的50两银子,被这些军官名正言顺地拿走了。军官们满脸得意地说道:“这些钱算是还了你们祖父、父亲欠下某的高利贷,但你欠我的高利贷还没有还清。也不要说本将不讲情面,这些算是本官赏赐你们的。”说完,军官随手丢出两吊小钱。士兵们拿起来一看,只有20文串起来的铜钱。
这些军官欺上瞒下,还警告士兵不许告状,否则有的是手段收拾他们。在大明这种严苛的等级官场制度下,他们的恶行被瞒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个人敢告诉孙承宗。
但这种行为,无疑引爆了底层士兵的愤怒。
晚上,明军当中一些有威望的士兵,悄悄汇聚在一个隐蔽的帐篷当中。帐篷里气氛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愤怒和不甘。
一个叫高伟的士兵冷着脸,打破了沉默:“几天前,我们营的一个兄弟自杀了,虽然已经被我们的百户压下了,我想兄弟们也应该知道这事。
他为什么要自杀?就是因为他为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镇压叛乱,可这场旱灾却饿死了他的父母。他甚至没有钱为父母买一具薄皮棺材,最终只能卖了自己的妹妹才能安葬父母。”
高伟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满是悲愤:“几天前他知道朝廷会发50两的赏银下来,他已经和他妹妹说了会把她赎出来。但他却没高兴一天时间,这笔钱却被他们的百户夺走了,他没办法给自己的妹妹赎身,也没办法和她交代。受不了这个打击,就在营帐中上吊自杀了。”
高伟越说越激动,用拳头狠狠地砸在地面上,恶狠狠地说道:“我等在这里想着保护那些老爷们,那些老爷们却想把我们的骨头都给咬碎了吃干抹净。我们还保护这些老爷们做什么?他们除了谎言就是欺骗。”
下面的士兵们听到这个故事,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愤怒起来。这不仅仅是那个士兵的遭遇,也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在他们心中,原本也规划好了这50两银子的用途,或是用来购买土地,或是用来购买粮食,想办法让全家人渡过这场旱灾。但现在,这些希望通通破灭了。
高伟看着大家,坚定地说道:“既然这些老爷们不想给我们一条活路,我们兄弟就自己给自己找一条活路。等会我等去联络城外的大同军,打开城门放他们入洛阳城,而后把这些老爷们杀个干干净净。”
“把老爷们杀个干干净净!”士兵们齐声附和,这个声音当中压抑着愤怒,他们对那些士绅大族的愤怒要全部释放出来。
当晚,就有几个士兵用绳子缒下洛阳城,来到大同军营地当中。他们见到徐晨,说明了要在城中起义,放大同军入城之事。
徐晨当即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调动军队,做好入城的准备。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15日。
高伟带领着一群士兵,手持武器,迅速包围了自己上级的百户和千户。这两个军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声呵斥道:“你们不去守城,集中在这里想干什么?”
高伟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二话不说,一刀砍死了自己的百户,怒吼道:“我们就是想要造反!”
千户见状,慌了神,大声叫道:“有人要造反!”但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其他士兵一拥而上,拔出刀剑,将这个千户砍成了肉泥。
高伟站在人群中,大声喊道:“兄弟们,今天我们要向这些老爷们复仇。”
“复仇,复仇!”所有士兵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洛阳城有一小半的士兵都爆发起义,军队起义进行得十分迅捷。在高伟的指挥下,士兵们快速打开城门,放大同军进入洛阳城。而后,他们调转火枪、火炮口,对准那些老爷们的府邸。
“轰轰轰!”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此刻他们的府邸都在火炮的轰炸当中,炸的灰飞烟灭。
城墙上的那些百户千户更是被士兵包围起来,而后士兵毫不留情的举起自己手中的战刀,把这些压迫自己的军官砍成肉泥。
发现士兵造反的明军军官,惶恐的指挥其他士兵,想要镇压这场叛乱。但他们却惊恐的发现,士兵们根本不听他们的命令,面对他们被叛军围攻,不是加入进去就是冷眼旁观。
洛阳城的城门打开之后,徐成快速的指挥大同军攻入洛阳城当中。
洛阳城的士绅大族还没弄懂发生了什么情况,就通通被大同军俘虏,至此,洛阳城被大同军攻占,洛阳城中五万明军通通被大同军俘虏。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